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562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docx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docx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

2010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

(10年新课标卷)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中、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国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防皇机,克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

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西晋)陈寿:

《三国志》

材料二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

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

——(南宋)朱熹:

《朱子语类》

材料三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

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

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措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

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

这是不公平的。

——《郭沫若全集》

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答案来源于材料,注意答题项和答题方式即可,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9分)

答:

态度:

陈寿:

尊曹;朱熹:

贬曹。

原因:

陈寿:

西晋尊曹魏为正统;曹操确有历史功绩。

朱熹:

曹操窃国,名分不正;有违“三纲五常”。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

(6分)

答:

标准:

对人民、民族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

指导思想: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方法:

比较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

(10年新课标卷)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

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

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

但是有人指出:

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

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

于是庭长又提议:

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

但马上发现,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

1946年5月2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

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

中国法官表示:

“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

”说毕便愤然离开。

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

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

——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以材料提供新情境,对探究性学习进行考查。

概括背景时从战争形势、美国、日本多角度思考;第二问分析原因,要把中国放在世界大背景中考虑;评价时注意答题方式是简要评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说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先后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

(8分)

背景:

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失败;美国等盟国对日本实行占领与管制;开始非军事化、民主化改革。

理由:

最重要国际组织的既成事实;国际惯例;法庭所在国最高军事当局首领同意。

(2)说明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

(7分)

原因:

中国为战胜国,在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中贡献巨大;中国未受到应有的尊重;中国法官代表民族利益。

评价:

抗争关系到中国的地位、荣誉和尊严。

(10年新课标卷)45.(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

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是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法]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1748年)

材料二当我看到任何一个权威被授以决定一切的权利和能力时,不管人们把这个权威称做人民还是国王,或者称做民主政府还是贵族政府,或者这个权威是在君主国行使还是在共和国行使,我都要说,这是给暴政种下了种子,而且我将设法离开那里,到别的法制下生活。

在思想上我倾向民主制度……自由、法制、尊重权利,对这些我极端热爱——但我并不热爱民主……我无比崇尚的是自由,这便是真相。

——摘编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835年)等

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解题时第一问以材料为依托,关键是把握答题方式是概括指出;第二问除依据材料外,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多角度思考民主观形成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孟德斯鸠与托克维尔的主要观点。

(9分)

答:

孟德斯鸠:

政治自由是有限度的;自由与法律的内在联系(在法律框架内做应该做的事)。

托克维尔:

无限制的权力即暴政(多数人的暴政);反对暴政和绝对权威;崇尚自由;倾向民主制,但并不热爱民主。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托克维尔与孟德斯鸠不同的民主观形成的原因。

(6

答:

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立场不同;孟德斯鸠是启蒙思想家,针对法国专制制度及时弊;托克维尔的观点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受美国民主的影响。

(10年新课标卷)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

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

盗者论以法。

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

——《新唐书》

材料二刘委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

在产盐乡“固旧监置吏”,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

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

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

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答题关键是注意答题方式的字眼“指出”,答题内容是意义。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

(8分)

不同之处:

第五琦:

官营专卖,官府专利:

强行加价。

刘晏:

官督民产商销,官商分利;设常平盐。

(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

(7分)

促进盐业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利商,便民;有助于社会稳定。

(10年新课标卷)30.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

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解析:

此题体现19世纪中——20世纪初“日本新词”的变化,由来自中国到影响中国,这时期起决定作用的是日本自身的发展并为亚洲邻国提供启迪和经验。

考查在比较中得认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故选C。

(10年新课标卷)29.图四是英国1782年的一幅漫画。

此漫画反映了

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B.英美关系亲近友好

C.英国承认美国独立D.英国愿与美国和解

解析:

此题考查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

时间限定语是1782年,北美独立战争期间。

漫画体现英国要与“美利坚”是拥抱着的母女关系,英国愿与美利坚和解。

故答案是D。

(10年四川卷)21.二战时,罗斯福表示:

“我不想让美国在战后承担重建法国、意大利和巴尔干各国的重组。

……这应该是英国的责任,因为英国在其中的利益远比我们要大。

”他的意思是

A.美国将放弃在欧洲的利益

B.法意等国应自主完成重建

C.欧洲各国应共同维护和平

D.国家利益应与责任相联系

【答案】:

D

【解析】:

准确理解题中所述“这应该是英国的责任,因为英国在其中的利益远比我们要大”。

(10年四川卷)20.1914年秋,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

“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由此推断,格雷认为战争将导致

A.欧洲电力系统瘫痪B.欧洲中心地位丧失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D.资本主义制度崩溃

【答案】:

B

【解析】:

题中“灯光”是指欧洲国家的综合国力及在国际格局中的影响力。

(10年上海历史卷)22.“英国不想为捷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

”下列哪一事件体现了这一主张?

A.《慕尼黑协定》的签署B.《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C.《四国条约》的签订D.《大西洋宪章》的发布

解析:

A。

此题考察第5分册第30课绥靖政策与“集体安全”的失败内容,英法推行绥靖政策,祸水东引,在1938年通过《慕尼黑协定》,允许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体现了大国政治。

(10年上海历史卷)19.若为右侧漫画的标记处补上文字说明,应写上文字说明,应写上

A.克里米亚B.凡尔登

C.列克星敦D.萨拉热窝

解析:

D。

此题考察一战前的重要事件,记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0年上海历史卷)16.基于“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的认识,明治政府开始

A.实行地税改革B.开化社会文明

C.引进欧美科技D.鼓励工商贸易

解析:

D。

此题考察第4分册第17课明治维新的具体内容,在经济上鼓励工商,嘉奖贸易。

材料并不是新材料,学生在日常的练习中多次使用过这一材料。

(10年浙江卷)39.(26分)美国独立后成功地进行了制度创新,其宪法在中央政府的权力构建中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

……参议院有审讯一切弹劾案的全权。

……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

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二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

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三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及调节……,但在罗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与行政间则展开激烈的争吵。

法官们……先后宣布新政的几个主要法令违宪,予以废止。

——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改编

(1)指出美国宪法三权分立制的理论思想主张出自哪本著作,并请概括该理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7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述美国“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

(9分)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

(10分)

【解析】考查美国联邦宪法的制定与运行,第一问联邦宪法的思想基础,第二问联邦政府三权分立的具体运作方式,第三问评价联邦政府的三权分立,结合材料二,不仅从正面评价,还要从反面谈其问题。

【答案】

(1)《论法的精神》。

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权力分立。

一个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三者互相独立而又互相监督(或:

三权制约与平衡)。

(2)立法权:

国会分为众议院和参议院;国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最高法院可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通过的立法。

行政权:

总统缔结条约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国会对总统有弹劾权;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司法权:

最高法院法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