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规章制度大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254073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机构规章制度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医疗机构规章制度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医疗机构规章制度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医疗机构规章制度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医疗机构规章制度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疗机构规章制度大全.docx

《医疗机构规章制度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机构规章制度大全.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疗机构规章制度大全.docx

医疗机构规章制度大全

医师工作职责

1、坚持依法执业,严格履行各项工作制度及技术操作

规程。

2、严格履行门诊工作制度,戴口罩、帽子,穿好工作

服。

3、要热忱招待每一位患者,耐心仔细咨询病情、病史、

用药状况及药物过敏史等,并对病人做认真认真的检查。

4、医师一定认证填写门诊病历,做好门诊登记,向患

者交代治疗方面的注意事项,对需要转诊的患者实时提出处

理建议。

5、医师应依据需要依据诊断规范药品说明书中的适应

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响和注意事项等

开据处方。

6、依据社区疾病发生、流行的特色,负责社区健康状

况检查和社区健康诊断,做好社区居民的卫生宣传工作。

7、负责疫情登记、报告工作,做到实时发现、实时报

告。

8、负责社区的健康咨询门诊工作。

9、踊跃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勤苦研究业务技术,

千锤百炼,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规范

一、治病救人,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1、增强学习,切记主旨,热爱本职。

2、工作认真、负责、仔细,责任心强。

二、尊敬患者的人品和权益,为患者守旧医疗奥密

1、同等对待患者,做到视同一律,不得鄙视患者。

2、尊敬患者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为患者守旧医

疗奥密。

三、文明礼貌,优良服务,建立和睦医患关系

1、服务热忱周祥,态度平和可亲,无“生、冷、硬、

顶、推、拖”现象。

2、着装整齐,举止庄重,语言文明规范。

3、认真践行医疗服务承诺,增强与患者的交流交流,

自觉接受监察,建立和睦医患关系。

四、遵纪守纪,清廉行医

1、坚持依法执业,严格履行各项工作制度及技术操作

规程,无差错、事故。

2、坚持清廉行医,自觉抵制各样形式的商业行贿,严

格履行《十禁止》规定。

3、不开具虚假医学证明,不参加虚假医疗广告宣传和

药品医疗器材促销,不隐藏、假造或违犯规定涂改、销毁医

学文书及有关资料。

4、恪守规定,不私自出门行医。

五、因病施治,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1、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

2、认真落实有关控制医药花费的制度举措。

3、严格履行医疗服务和药品价钱政策,不多收、乱收

和私自收取花费。

六、顾全全局,团结协作,和睦共事

1、听从指挥、分配,踊跃参加上司安排的指令性医疗

任务和社会公益性的扶贫、义诊、助残、支农和突发公共卫

惹祸件等医疗活动。

2、团结同志,相互尊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

鼓励,相互当合,扬长避短,共同进步,无闹纠葛现象。

七、慎重务实,努力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1、踊跃参加任职培训,勤苦研究业务技术,千锤百炼,

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升专业技术水平。

2、增强责随意识,防备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的发生。

注射室工作职责

1、凡各样注射应按处方和医嘱履行,护士应掌握常用

注射药的药理作用,毒性反响和过敏反响的临床表现及办理

原则。

2、对病人要热忱、体谅,注射前应向病人作好解说,

获得合作,并咨询病人有无过敏史。

若有过敏史,禁止使用

该药。

3、严格履行三查七对制度。

4、亲密察看注射后的状况,如发生过敏反响或其余意

外应实时进行办理并通知医生。

5、严格履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操作前后应洗手,操

作时应戴帽子、口罩。

器材要按期消毒改换,保持消毒液的

有效浓度。

注射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

6、准备急救药品、器材,专人保留、定位搁置、按期

检查,实时补充改换。

7、保持室内洁净齐整,每天紫外线消毒一次,按期细

菌培育。

8、严格履行消毒隔绝制度,防备交错感染。

诊断室工作制度

1、恪守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走,工作时间不脱岗。

2、认真填写门诊日记,准时统计上报。

3、按规定成立各种档案,要求管理规范化。

4、恪守无菌操作规程,坚持核对制度。

5、保持环境整齐,落实消毒举措。

6、对家庭病床,按规定访视,体检,供给咨询。

7、展开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慢性病管理。

8、对疑难大病患者实时会诊、转诊,成立工作差错、

事故登记制度。

9、恪守财会制度及药品、物件领取规定,严格保留,

防火防盗。

10、展开便民服务,服务热忱、耐心,建立优秀

德。

治疗室工作制度

1、常常保持室内洁净,凡做完一项处理,要随时

清理。

每天消毒一次,除工作人员及治疗患者外,不准在室

内停留。

2、器材物件放在固定地点,实时请领,上报消耗。

3、各样药品分类搁置,标签显然,笔迹清楚。

4、严格履行无菌技术操作,进入治疗室一定穿工作服、

戴工作帽及口罩。

5、无菌持物钳浸泡液每天改换1次(器材消毒液),头

皮针、静脉导管酒精浸泡液常常保持75%的浓度。

6、已用过的注射器具要顺手清理、盘点,每天改换。

7、无菌物件须注明灭菌日期,超出1周者从头灭菌。

察看室工作制度

1、不切合住院条件,但依据病情尚须急诊察看的患者,可留察看室进行察看。

2、急诊值班医师、护士依据病情严实注意察看、治疗。

凡收入察看的患者,必面写好医嘱,按格式规定实时填写病

历,随时记录病情及办理经过。

3、值班医师早晚查床1次,大病随时察看治疗。

4、急诊值班护士,随时主动巡视患者,准时进行诊断

护理并实时记录,反应状况。

5、值班医护人员要察看患者的暂时变化,随找随到床

边看视,免得贻误病情。

6、急诊值班医护人员要察看患者,准时详尽认真地进

行交接班工作,必需状况写出版面记

录。

药房工作制度

1、认真恪守技术惯例及操作规程,收方后对处方的内

容、姓名、年纪、性别、日期、剂量、用法、禁忌、药名、

色质、剂型等核对无误后方可分配。

分配后经另一个人核对

并署名,再将用法写在瓶签和药袋上,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

方可发出。

对易积淀的液体方子要注明“服前摇动”,出门

药注明“不行内服”字样,免得发买卖外。

遇有处方用量、

用法不当时要直接与医师联系解决。

2、对含有毒、麻限剧药品的处方分配时应按毒、麻限

剧药品管理制度办理。

3、配方时应仔细、慎重,遇有标签模糊或疑似变质的

药品,查清后再行分配。

做到称量正确,切勿预计取药。

4、调剂室内储药瓶在补充药品时,须经核对,特别是

同一种类更应注意。

储药瓶应保持洁净并按固定地点陈设,

补充药品后放回原处以利工作进行,防备拿错。

5、调剂室应保持肃穆,不得高声吵闹,谈话说闹,吸

烟,洗衣服等。

调剂人员要常常保持室内整齐,注意个人卫

生,工作时衣帽要齐整。

6、做好药品耗费统计,按期盘点,填表上报。

二级库

的缺药应实时补充。

7、已分配的处方,应分别装订存查,按医院处方制度

履行。

8、调剂人员要固守工作岗位,不得撤退职责,认真执

行交接班制度。

9、其余人员非因公不得进入药房。

10、按期向临床科室供给新购进药品及其作用、剂量、

不良反响、配伍禁忌等信息,并实时供给马上过期无效药品

名录,以减少浪费。

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

1、确立为病毒性疾病或认为病毒性疾病的病人,

不使用抗生素。

2、发热原由不明者在弄清病原学诊断前,不宜使

用抗生素,免得影响临床症状得出县和病原体的检处。

3、关于细菌感染的患者,应用抗生素前,应做细

菌培育和药敏试验,依据结果指导合理使用抗生素,关于特

别严重的细菌感染者,可按临床表现预计的病原菌选择抗生

素。

4、尽量防止皮肤、粘膜等局部应用抗生素,特别

是注意防止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局

部应用。

5、尽量防止抗生素联合应用药,使用一定有严格

指征,抗生素应用的指征是指在单用一种抗生素不可以控制的

严重感染、混淆感染、固执性感染等,以二联为宜。

6、抗生素的使用应注意配伍禁忌及合理用药。

7、严格控制抗生素的预防使用,禁止无针对性的

以广谱抗生素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外科手术的预防用药应

有严格的针对性。

8、为预防抗生素发生过敏反响,在使用青霉素类、头

孢菌素类前,要咨询有无过敏史,并做皮内过敏试验,氨基

糖甙类除有特别指征,一般使用前不做过敏试验。

处方制度

一、处方权限

1、处方一定由医师自己书写,禁止先签好空白处方由

别人暂时填写药名、数目等,任何人不得模仿医师在处方上

署名,医师不得为自己及其家属开方取药。

2、药剂师有权监察医师合理用药,对不合格的处方、

乱开方、滥用药者,药房有权拒绝发药,药剂师不得私自修

改处方内容。

二、处方书写

1、处方原则上用中文(必需时可用拉丁文),要求笔迹

清楚、项自书写完好,药名、剂型、剂量、单位、用法书写

正确,不得涂改,若有改正时,医师应在处方改正处署名,

处方年纪项应按实足“岁”或“月”填写。

2、药品名称、剂量、单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为准,如因医疗需要,剂量超出药典规准时,医师须在剂量

旁重加署名,方可分配。

3、药品用法应写明冲服、含化、口服或皮下、肌肉、

静脉注射,以及每次剂量和每天用药次数,外用药品应写明

用法及用药部位。

4、每张处方仅限1人,禁止以甲病人名字给乙病人开

方取药。

5、西药处方每一药品须另起一行,麻醉药品、精神药

品、医疗用毒性药品与一般药品,内服药与外用药不得同开

一张处方。

三、处方限量

一般药以3日为限,对某些慢性疾病或特别状况,最多

不超出7日量,如超出7日量须经领导同意。

四、处方保留

1、每天处方按一般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

用毒性药品分别装订,并加封面,集中妥当保留。

2、一般药处方保留期1年,精神药品处方和医疗用毒

性药品处方保留2年,到期领导同意后销毁。

核对制度

1、严格履行“三查七对”(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用法、时间、浓度)。

2、操作前严格检查药质量量、名称,如标签能否清楚、

有无变质过期。

使用无菌物件前认真检查有无无效、损坏、

污染等。

3、严格履行操作惯例。

严格按医嘱或处方给药,不得

履行口头医嘱(急救除外)。

急救病人时履行口头医嘱,必

须复述一遍,确认无误方可履行。

4、使用易过敏药物前,详尽咨询过敏史,无过敏史按

药品说明书做过敏试验,并做好发生过敏反响的急救准备。

多种药物同时应用时,注意配伍禁忌。

5、使用溶媒时,标签要注明开瓶日期和时间,超出2

小时不得持续使用。

消毒药械使用管理制度

1、使用的消毒药械一定是获取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卫生允许证》的合格产品。

2、依据消毒目的选择适合的消毒药械和办理方法。

3、注意影响消毒成效的要素。

4、消毒液瓶应保持密闭,保证消毒药品的有效质量(浓

度)。

5、增强消毒成效监测。

6、防备消毒液的再次污染。

7、物体表面按规定用消毒液擦抹,地面湿式打扫,用

“84”消毒液拖地。

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管理制度

1、由诊所负责人负责购货、查收、使用、销毁等环节

的管理工作。

2、购置时一定到有《医疗器材经营公司允许证》经营

公司进货,购进后经查收三证齐备(卫生允许证、生产允许

证、医疗器材注册证号)。

一定获得省级以上药品监察管理

部门颁发《医疗器材生产公司允许证》、《工业产品生产允许

证》、《医疗器材产品注册证》和卫生行政部门颁发卫生允许

证的生产公司或获得《医疗器材经营公司允许证》的经营企

业购进合格产品。

3、物件寄存于阴凉干燥、通风优秀的物架上,距离地

面≥20cm,距墙壁≥5cm。

不得将包装损坏、无效、霉变的

产品发放使用。

4、使用前检查包装有无损坏、无效、霉变、表记能否

清楚,无可疑现象方可使用。

不然,禁止使用。

5、使用后立刻就地毁形,用固定的容器浸泡消毒后,

塑料类盛于专用回收袋(黄色)内,非塑料类盛于(黑色)

医疗垃圾回收袋内,不得混入其余医疗垃圾。

每天燃烧一次,

作好记录。

医疗废物寄存室由专人管理,按期消毒。

做到夏、

秋防蚊、蝇,并注意防火。

6、卫生员要做好自己防备。

在工作时,一定穿隔绝衣、

戴口罩、隔绝帽及手套。

每次工作完要洗手消毒一次。

7、使用时若发生热原反响,感染或其余异样状况时,

一定实时留取样本送检,按规定详尽记录,报告药品监察管

理部门。

8、诊所发现不合格产品、质量可疑产品时,应立刻停

止使用,并实时报告当地药品监察管理部门,不得自行作退、

换货办理。

安全注射管理制度

1、所有医疗保健人员,一定建立安全注射意识,增强

工作责任感,在预防接种、医疗注射时,严格恪守操作规程,禁止发生注射事故;

2、注射部位皮肤消毒,用无菌镊子夹取75%乙醇棉球或用无菌棉签蘸75%乙醇,螺旋式的由内向外消毒,涂擦直径大于5cm,消毒区不行用手触摸,接种疫苗时,不可以用店碘

伏消毒,局部用75%乙醇消毒时,待干后再接种,接种完不行用乙醇棉球压针眼;

3、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输血器等一次性医疗

卫生用品,由卫生院一致采买、供给,采买时要讨取三证(生产允许证、卫生允许证、合格证),到货后要认真填写入库登记,并有出库、使用后销毁登记,使用前要认真检查包装

能否完满,并在有效期内使用,使用后一定回收销毁,过期及损坏的一次性卫生用品要按期报损销毁,禁止持续使用,禁止二次使用。

4、认真进行安全注射的培训,督导、核查,每年对乡医培训核查一次,不合格的限时纠正,再次进行核查,对再次核查仍不合格及造成注射事故者,报请区卫生局按规定处分,每季对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购货使用、销毁状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限时更正,问题严重的报请区卫生局按规定处分。

无菌操作制度

1、在履行无菌操作时,一定明确物件的无菌区和非无

菌区。

2、履行无菌操作前,应先戴帽子、口罩、洗手,并将

手擦干,注意空气和环境洁净。

3、夹取无菌物件,一定使用无菌持物钳。

4、进行无菌操作时,凡未经消毒的手臂不行直接接触

无菌物件或超出无菌区取物,应与无菌区保持必定距离,以

免污染。

5、无菌物件在菌区或灭菌容器内,无菌物和有菌物应分别搁置,无菌包一经翻开,应赶快使用,也不行放回无菌容器内。

6、无菌包应按消毒日期次序搁置,并常常检查能否过

期无效。

7、无菌盐水及酒精棉球罐周消毒二次,棉球、纱布不

可装得过满,免得接触容器外面的污染。

8、消毒物件要有显然日期标记,有效期为一周,每个月

进行一次细菌、微生物监测。

9、注射室、产房、手术室、换药室、人流室、重生儿室、供给室(无菌储物间)等应有空气消毒制度,每个月进行空气培育一次。

10、抽血操作推行一人一巾一带,抽血使用的棉球,棉签应集中办理,防备随处乱扔或带出院外。

11、用化学消毒液浸泡器材时,要翻开关节,盒盖上标

有可用时间。

传得病报告制度

严格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得病防治法》,执业医师

有义务做好传得病的登记、报告。

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瞒报、

迟报、谎报或受权别人瞒报、迟报、谎报。

1、临床医生一定按规定做好门诊日记的登记工作,填

写专卡和转卡,要项目齐备、笔迹清楚,地址详尽,不得有

缺项、漏项。

2、发现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得病一定在两小时内报

告防疫科,乙类及丙类传得病须在六小时内报告。

3、发现传得病暴发,食品中毒或突发公共卫惹祸件,

首诊医生须以最快的速度报告防疫科。

4、防疫科每个月对辖区内的门诊和住院日记进行一次检

查核对。

5、医院防保人员应依据《传得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

理方法》对甲、乙、丙类传得病疫情按要求时限网上直报。

6、医务工作者在医疗过程中,对疑似或确诊甲、乙、

丙类传得病不按要求瞒报、缓报、谎报,一经查实将赐予教

育、经济处分,并实时补报,情节严重者按《传得病防治法》

规定追查行政和法律责任。

消毒隔绝工作制度

1、医务人员应严格履行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方法》、

《消毒技术规范》。

2、保持各室空气清爽,准时开窗通气,必需时进行空气消毒。

治疗室、处理室、注射室等室每天紫外线空气消

毒一次,每次30-60分钟;每天用25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抹物表一次、拖地两次,被血液、体液污染后实时擦抹、消

毒;器材消毒使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依据状况浸泡30-60

分钟,并做好登记工作。

3、严格恪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凡侵入性诊断用品必

须做到一人一用一灭菌,不可以用高压灭菌的器材,可用2%

戊二醛(每周改换一次,有可见污染物随时改换,并每天用

专用试纸测试浓度)浸泡10小时后,用无菌水冲刷洁净后

使用;与未损坏皮肤粘膜直接接触的物件一定一人一用一消

毒,干燥保留。

4、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定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

不得重复使用。

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材和用品应完全冲洗干

净,再消毒灭菌。

5、无菌物件与非无菌物件应分开搁置,表记清楚。

毒物件、消毒液及无菌液一经翻开,须注明启用日期、时间,

在规定的时间内使用。

6、使用中消毒液要保拥有效浓度,一般使用5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液每天改换,并进行消毒液浓度测

试。

特别感染者参照有关标准。

7、诊室、治疗室、察看室、处理室等地使用的洁净工

具(抹布、拖把等)定点搁置,拖把表记清楚,分别冲洗消

毒,不得交错使用。

8、诊室、治疗室、处理室应配置流动洗手设备,医务

人员在操作前后均要按“六步法”洗手或手消毒。

9、发现传得病,进行暂时隔绝,实时上报转诊,对其

用物按传得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纳相应的消毒隔绝和办理

举措。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实行卫生部《医疗卫活力构医疗废物管理

方法》,增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

诊所法人为第一责任人。

2、医疗废物推行分类采集。

感染性废物使用黄色专用

塑料袋盛放,损害性废物(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使用利

器盒盛放。

禁止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

盛装的医疗废物达

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应该实时封口。

容器表面被污染

时,应增添一层包装。

3、市辖区医疗卫活力构的医疗废物所有推行集中定点

处理。

4、医疗废物不得转让、买卖。

医疗废物应日产日清。

5、

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在

48小时内处理,并做利处理

记录。

医疗废物处理记录保留

3年。

医疗器材的冲洗、消毒、灭菌制度

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医院消毒技术规

范》的管理要求,联合我院的实质,特拟订本制度。

一、消毒灭菌应依据的原则

1、医务人员一定恪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

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一定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

一定消毒。

2、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件,应先去污染,完全冲洗干

净,再消毒或灭菌;此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件,

应先消毒,完全冲洗洁净,再消毒或灭菌。

所有医疗器材在

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办理。

3、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可以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选化

学方法。

4、禁止用消毒液保留物件,消毒灭菌后应实时拿出,

用洁净或灭菌水冲刷洁净后,控干保留。

5、用于消毒灭菌办理的容器及器具在使用前一定先进

行消毒灭菌办理。

6、在进行消毒洁净办理时,如擦抹门窗、桌椅等时应备两桶,一桶装放洁净抹布、一桶装放使用后的脏抹布,脏污时随时改换,用后终末消毒。

禁止一桶水一抹布的洁净方式。

7、连续使用的消毒灭菌物件一定有显然的消毒灭菌标

识。

二、各种物件的消毒灭菌方法

1、高压蒸汽灭菌:

手术器具及物件、各样穿刺针、注

射器、压舌板、舌钳、张口器、引流管、引流瓶等(一用一

灭菌)、三联瓶(一周灭菌二次)。

2、煮沸消毒法:

暖水瓶塞(终末消毒)、奶瓶、塑胶奶

头、毛巾、配奶器等(一用一消毒)、擦手巾(一日一消毒)。

3、干热消毒:

油、粉、膏等首选,玻璃、搪瓷等耐高

热物件也可采纳。

4、冲洗:

能够由洗衣班达成。

这种物件为低度危险性

物件,虽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状况下无害,只有当遇到一

定量致病菌污染时才造成危害,这种物件和器材仅直接或间

接地和健康无损的皮肤粘膜相接触,一般可用低效消毒方

法,或只作一般的洁净办理即可,仅在特别状况下,才作特

殊的消毒要求。

如:

口罩、隔绝衣(一用一消毒,浸润或脏

污时随时改换消毒;若有特别要求可送供给室灭菌办理)、

工作服、床单、被套、枕套、帽子、血压计袖带等(一周一

消毒,脏污时随时改换消毒或冲洗)、擦手巾(一日一消毒)。

5、物理通风:

室内空气无显然感染症病人污染时,每

日物理通风两次(上下午),一次20―30min;有感染症病人

污染时,每天或终末用紫外线灯照耀或臭氧消毒。

6、消毒液浸泡法:

体温计、止血带、肛管、胃肠减压

器、洗胃管、简略呼吸气囊、器材冲洗桶、砂锯、弯盘、治

疗盘、手套、拖布、抹布(一用一消毒)、吸引器的贮液瓶和

塑胶管、输液网兜、输液牌、隔绝鞋、氧气通气橡胶管、污

物桶、痰盂、肥皂盒、洗手池、水槽(一周一消毒)、呼吸机

及麻醉机管路、雾化器、湿化瓶等(一周一消毒,连续使用

的每天消毒,用毕终末消毒)。

7、擦抹法:

对大件物件或其余不可以用浸泡法消毒的物

品用擦抹法消毒。

合用于以下物件:

通气管(一周一消毒,

连续使用的每天消毒,用毕终末消毒,湿化瓶干燥扭紧备

用)、治疗台、喷雾器、耳镜、电耳镜、额镜、咽喉镜(一用一消毒)、吸引器表面、听诊器、病历夹、电话机、血压计

不行接触水部分、墙壁、门窗、冰箱、显微镜、急救柜(一

周一消毒,脏污时随时消毒)、办公桌、办公椅、门把手、

治疗车、推车、病床、诊察床、产床、手术床、轮椅、床头

柜、水龙头、地面(一日一消毒,脏污时随时消毒)、暖水瓶

(终末消毒)。

8、喷洒法:

墙壁、地面等物体表面(脏污严重时)。

9、干粉消毒法:

一般使用漂白粉,合用于病人的呕吐

物、体液、血液等量较大时,局部消毒办理后再进行拖擦清

洗。

医源性感染登记、暴发报告制度

1、医务人员要熟习医源性感染分类诊断标准,其实不停

增强有关医源性感染基础理论学习,不停提升医源性感染控

制水平。

2、疑是为医源性感得病人应实时采集标本送检。

3、确诊为医源性感染时,应由经治医生于2小时内报

告诊所负责人,并认真记录该病例。

4、凡发此刻诊所3例以上的同样细菌感染的病例,应

立刻向上司部门报告,以便实时采纳控制举措,防备暴发流

行。

5、每季度对医源性感得病例进行统计,综合剖析,并

反应。

6、当出现医源性感染流行趋向时,工作人员于

24小时

内报告诊所负责人,并通告有关科室。

经检查证明医源性感

染流行时,诊所应该于24小时内报告上司部门,并实时进

行隔绝治疗,采纳相应的预防和控制举措。

医务人员手卫生与看管束度

1、医务人员洗手时一定使用流动水设备洗手。

2、洗手建议使用洗手液,如使用肥皂应悬挂晾干,保

持洁净干燥。

3、特别单元应装备一次性干手纸或干手器等干手物件。

手术室干手巾应每人一用,用后洁净、灭菌;盛装消毒巾的

容器应每次冲洗、灭菌。

4、洗手池池面应圆滑无死角,每天洁净或消毒。

5、洗手池边应装备“六步洗手图”,并严格依据流程进

行洗手;手术室应装备计时装置、洗手流程及说明图。

6、手消毒剂应获得卫生部卫生允许批件并在有效期内

使用。

7、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余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

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8、当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消毒双手。

9、以下状况应进行洗手与卫新手消毒:

(1)当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挪动到洁净部位时。

(2)接触患者黏膜、损坏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