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保护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245926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4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线保护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管线保护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管线保护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管线保护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管线保护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线保护专项方案.docx

《管线保护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线保护专项方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线保护专项方案.docx

管线保护专项方案

北京地铁九号线工程

管线保护专项方案

 

XXX项目经理部

二零零九年十一月十八日

第一册

军事博物馆站1号风亭管线保护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地铁9号线军事博物馆站地下管线探测成果》2009年3月;

2、《军事博物馆站管线保护、拆除、改移设计综合》2009年2月;

3、新华社管委会出具的皇亭子宿舍区管线分布图;

4、新华社各管线权属单位现场确认及我单位现场调查和挖探。

二、工程概况

1号风道位于车站主体南侧,自1号风井破除马头门垂直向东延伸约40.184米至羊坊店路主路正下方,后结合北京西站~军事博物馆站区间隧道通过分离两断面通道向北延伸约33米后接车站主体。

为保证风道进主体的施工安全,设计采用从右线风道临时施工通道超前开挖进入车站主体施工。

1号风道结构分为三层,下层作为区间结构通车,上两层为车站通风风道使用。

三、管线核查

管线核查主要是以甲方下发的管线探测成果进行现场点对点核实,包括井盖位置的高程、坐标,管径、材质、走向、埋深等;其次通过管线综合设计、管线产权单位咨询、现场确认等形式;再次在开工前通过场地挖探沟等形式进行确认。

1、管线分布

1号风道施工范围内上方主要有下穿70×35电力、φ70直埋电力、2×φ400热力、φ600雨水管、φ600污水、72×50电信等,受车站主体下沉影响,管底距离风道拱顶较大,施工中只需加强监测,根据监测数据适当调整开挖支护参数,另外在羊坊店路正中有一地下过街通道位于风道正上方,通道尺寸为3900×2400,顶板埋深约5.0米,泵房底板约8.4米,泵房底板距风道拱顶垂直距离约6.0米,施工中需严防地层扰动,超前径向注浆加固上方土体,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支护参数。

1号风道管线分布图详见图1。

 

 

图11号风道管线分布图

2、管线核查

探测范围包括施工范围内线路两侧及周边环境影响范围,尤其是暗挖竖井口位置的管线及暗挖风道上方对结构施工有影响的雨污水等管线。

管线核查情况汇总表如下:

表1管线核查情况汇总表

序号

类型

位置

规格

材质

保护措施

1

化粪池

原木工车间北侧

6×4.5×3

砖混

2

污水

从2号楼沿原走廊向东汇到主管道

Φ300

混凝土

因与竖井位置相冲突,现已向北改移出影响范围。

3

雨水

从东侧主干道预留到木工房前

Φ300

混凝土

因为预留段,且位于竖井正上方,先期临时废除,待工后恢复。

4

电信

从东侧人行道电力管沟沿原走廊接入到西侧15号楼旁

2条中国联通

2条新华社光缆

/

因位于竖井正上方,现改移到北侧靠近我单位施工围挡处。

5

架空电杆

竖井正中间

2条京西宾馆光缆;

一条商行联网光缆;

一条中裕电缆;

一条新华社入地电缆

一条中纪光缆

/

因架空电杆位于竖井正中间,现向东侧增加三个电杆改移出影响范围外。

6

人防

西侧原服务部下方;

东侧原饭店下方;

两个

砖混

加以保护。

7

电力

平行竖井东侧,距离竖井约2.0米,底板埋深约2.5米。

南北向,70×35

管块

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注浆加固。

8

煤气

人行道正下方

南北向,Φ300

铸铁

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注浆加固。

9

热力

辅路正下方

南北向,2×Φ400

混凝土

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注浆加固。

10

雨水

辅路正下方,底板埋深约2.8米

南北向,Φ600

混凝土

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注浆加固。

11

污水

辅路正下方,底板埋深约4.5米

南北向,Φ600

混凝土

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缩短开挖进尺,超前注浆加固。

12

过街通道

主路正下方,横穿风道,底板埋深约5米,泵房埋深约8.4米。

东西向,2.4*3.9

砖混

加强监控量测,必要时缩短开挖进尺,超前注浆加固。

四、保护措施

1号风道位于羊坊店路正下方,地面交通非常繁忙,地面沉降将威胁交通安全和管线安全。

施工前,对地上设施及周边建筑物及管线进行细致的调查核实,并做详细记录并与相关产权部门取得联系和沟通,在施工期间对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管线进行沉降、倾斜以及即有裂缝的观测。

进行沉降观测主要是监测由于土方开挖而导致地表产生不均匀沉降的情况。

风道暗挖施工中平行下穿φ600雨水管和φ600污水管,下穿2×φ400热力及电力、电信管室、管块。

施工中为了保证以上管线的安全,严格设计施工,及时封闭,采用φ42小导管超前预注浆加固措施,“CRD”工法施工。

施工时对管线进行监控量测,根据量测结果,必要时调整施工方案,必要时缩短开挖进尺,格栅加密,超前注浆及地面注浆加固等措施。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网调查,对影响施工安全的雨、污水管适当地采取疏导或疏干措施。

1、超前探测施工

在开挖风道上导洞1、3部进尺5m后实施超前探测,超前探测采用BK-5000S型号钻机施作,超前探测采用长短管一次沿纵向施作15m,开挖8m后自掌子面进行下一循环探测,探测高度控制在拱顶以上1.5m,探测范围为小导洞起拱线以上部分,每断面打设3个探测孔,探测施工布置图如图2所示。

探测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全程跟班记录地质参数,如碰到渗水等情况,提前注浆加固封堵,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或其他化学浆液。

 

 

 

图2探测施工布置图

2、超前支护施工

为减少开挖造成的地层沉降,在下通道开挖前,沿风道拱部打设超前小导管进行地层预注浆,沿外轮廓线以外10cm打设R25N,L=2.5m超前自进式锚管,环向间距为30cm,锚管注浆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压力为0.2~0.5MPa,超前导管以格栅进尺为准,每两榀打设一环,小导管打设及注浆参数根据地层实际状况适当调整,超前注浆应保证导管注浆饱满。

在导管接头部位设置止浆环,通过确保注浆压力和注浆量来保证注浆效果:

注浆压力达到终压且注浆量达到设计注浆量的80%时,即认为导管已经饱满,可停止注浆。

或注浆压力虽未达到设计注浆压力,但注浆量已达到设计注浆量时,亦可认为该孔已经注满。

注浆必须确保每根导管注浆均达到饱满的程度。

3、背后回填注浆跟进

在风道架设格栅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布设初支背后回填注浆管。

注浆管采用Φ32焊接钢管,沿拱部及边墙布置,环向间距:

起拱线以上为2.0米,边墙为3.0米;纵向间距为3.0米,梅花型布置;注浆深度为初支背后0.5米。

浆液采用水泥浆单液浆,注浆压力0.3~0.5Mpa。

背后回填注浆作业在开挖初支完成后及时进行,以距开挖掌子面5m为宜,以保证初支背后与土层密贴。

4、加强监测

(1)监测目的

为保证施工风道的结构安全,实施对施工风道的监控量测,对施工全过程中进行监控。

将监测数据与预测值相比较,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支护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以确定和调整下一步施工,控制并减少变形,确保施工安全和地表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

(2)监测内容及监测频率

测点布置、监测手段和监测频率表见下表

 

表2测点布置、监测手段和监测频率表

序号

观测名称

方法及工具

断面距离

量测频率

备注

1-7天

7-15天

15-30天

30天以后

1

地层及支护情况观察

现场观测地质描述

每次开挖后立即进行

2次/天

2

地表、地面建筑、地下构筑物与管线的变化观测

徕卡NA2精密水准仪及GMP3测微器,量测精度0。

1mm。

每10m一组监测断面。

2次/天

1次/天

1次/2天

1次/3天

3

拱顶下沉

徕卡NA2精密水准仪及GMP3测微器,量测精度0。

1mm。

每10m设一监测点

2次/天

1次/天

1次/2天

开挖后立即进行

4

净空收敛

GR-85型坑道周边收敛仪,监测精度0。

1mm。

每10m设一监测断面

2次/天

1次/天

1次/2天

开挖后立即进行

5

底部隆起

徕卡NA2精密水准仪及GMP3测微器,量测精度0。

1mm。

每10m设一监测点

2次/天

1次/天

1次/2天

开挖后立即进行

(3)量侧点布设

风道监测点按照图3所示,每10m一个监测断面,每30m一个主测断面,并在马头门进入通道5m范围内加密布置,洞内收敛量测沿隧道轴线方向每10米设一个断面,每个断面布设2条测线。

监测点现场布设时将根据场地情况进行调整,1号风道监测点平面布置图详见图4。

 

图3风道监测点布置图图4号风道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洞室拱顶下沉及隧底隆起量测:

每10米设一个量测断面,测点设在开挖断面下沉和隆起变化最大的地方,并保证与周边收敛测点及地表沉降点在同一里程处。

(4)沉降控制

综合本工程各种风险源的特殊要求及工程本身的要求,我们制定风道沉降控制值为30mm,差异沉降值为10mm;根据“分区、分级、分阶段”管理的原则将施工过程中监测点的预警状态按严重程度由小到大分为三级:

黄色监测预警、橙色监测预警和红色监测预警。

1)黄色监测预警:

“双控”指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的70%时,或双控指标之一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得85%时;

2)橙色监测预警:

“双控”指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的85%时,或双控指标之一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时;

3)红色监测预警:

“双控”指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且实测变化速率出现急剧增长时。

施工过程中,根据参与各方的监测、巡视信息,并通过核查、综合分析和专家论证等,及时综合判定人防段不安全状态而进行预警。

综合预警分级按严重程度由小到大分为三级:

黄色综合预警、橙色综合预警和红色综合预警。

为了进一步控制风险工程,严格风险管理制度,加强监控、评估及预警制度的执行力度,在预警制度的基础上,我们对风险工程制定出了更加细致、严格的分步预警制度,即根据施工施工步序或工法等的影响,将制定的预警值进一步分至各施工步序中去,这样在每一步施工中都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因前期施工造成预警值消耗过大而后期无法控制的局面。

具体沉降控制如表2所示。

表3沉降控制值

序号

施工步序

沉降控制值(mm)

差异沉降控制值(mm)

备注

1

上导洞1部开挖

5

2

当每步施工超出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及红色预警时,同样要采取相应措施。

2

上导洞2部开挖

3

1

3

上导洞3部开挖

5

2

4

上导洞4部开挖

3

2

5

下导洞开挖

10

1

6

后续沉降

4

2

7

合计

30

10

针对以上风险源,我方将采取以下措施:

⑴严格按照上述分步控制预案提出的预警值进行指导施工,制定出针对每一分步超出相应预警值的措施及消警方案。

施工中要加强措施,防止进一步扩大沉降值。

⑵分步黄色预警消除方案:

项目总工主持并组织风险处理会议,讨论提出解决方案,项目总监、第三方监测单位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专业负责人和监控管理分中心参加风险处理方案的制定和风险处理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⑶分步橙色预警消除方案:

项目经理组织四方会议,主持并组织风险处理,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第三方监测单位项目负责人、设计单位和勘察单位项目负责人及项管公司有关领导参加风险处理方案的制定和风险处理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⑷分步红色预警消除方案:

项目部组织专家论证会,启动应急预案。

公司主管领导主持并组织风险处理,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第三方监测单位技术负责人、设计单位和勘察单位技术负责人及公司主管副总经理、监控管理中心、项目管理公司领导参加风险处理方案的制定和风险处理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五、质量、安全保证与环境保护措施

1、质量保护措施

⑴主管工程师负责开挖施工技术和质量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负责和监理工程师联系沟通,并及时听取监理工程师对本工程质量工作的意见,对监理提出的改进意见和措施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落实。

⑵质检员主要对工班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教育,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并对钢格栅安装和喷砼进行全过程检查。

⑶技术员主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土方开挖尺寸、钢格栅安装、喷射砼、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控制。

⑷每道工序要专人负责,并做好各工序的操作记录。

⑸暗挖施工期间做好监控量测工作,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和调整施工。

⑹技术资料:

项目部工程技术部在施工过程中负责收集、整理各种原始资料和记录,并及时上报监理。

⑺项目质保体系组织机构框图见图5。

 

图5项目质保管理体系框图

2、安全保证措施

⑴开挖过程中须严格注意保护地下发现的所有管线,及时上报制定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

⑵施工人员应按要求戴好防护用品,施工应做好洞口的安全防护工作以防坠落。

⑶向洞内中运送各种配件时,应上下协调配合,防止伤人。

⑷在钢筋焊接和注浆过程中,加强劳动防护,必须佩戴专用安全手套,防护镜等。

⑸严防烧伤、火灾﹑触电﹑烧坏焊接设备、钢筋扎伤等各种事故的发生。

⑹在施工现场配备灭火器、消防砂、消防水管等消防措施。

⑺项目部设安全长,工区设专职安全员,各工班设安全值班员跟班作业。

⑻项目安全管理组织结构图见图6。

 

图6项目安全管理组织结构图

 

第二册

军事博物馆站2号风亭管线保护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

⑴地铁9号线军事博物馆站地下管线探测成果表2009年3月

⑵地铁9号线军事博物馆站地下管线探测成果表2009年7月

⑶军事博物管站风井风道施工设计

⑷我单位管线现场探测结果

⑸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

⑹管线综合设计交底及巡线员现场确认情况;

二、工程概况

2号风道新增临时施工竖井位于军事博物馆西侧绿地内,竖井通过风道连接临时施工通道进入车站主体,施工场地3400㎡。

竖井开挖净断面为6.4m×11.2m,2号风道抬高段断面为9.4×18.33m,采用CRD法分10部开挖。

临时施工通道标准断面为5.2m(宽)×18.33m(高),采用台阶法施工,分为上下5个导洞。

三、管线探测复核范围

本次管线复核主要为2号风亭施工场地内、2号风亭及北换乘厅之间复兴路辅路部分及军博西路部分管线的核查。

主要核查管线的种类、管线埋置深度,平面位置、管线的尺寸,管线的具体形式。

通过施工场地内东西向两道探沟、南北向四道探沟以及空洞处理和场地临时施工中对地下情况的实际勘查,以及在复兴路、军博西路上各管线的路由下井核查。

四、管线核查结果

(1)2号风道南侧新增总参一条电信管道,36根φ5直埋电信管线顶埋深1.2m。

(2)φ400和φ150的上水管线南北走向,位于临时施工通道上方和临时施工同到垂直交叉。

φ400上水管管顶埋深1.5m,管底距临时施工通道初支结构顶约13.1m,φ150上水管管顶埋深1.8m,管底距临时施工通道初支结构顶约13.0m,两上水管管材均为铸铁管。

(3)2400×1250热力管沟,侧墙砖混结构底板为混凝土结构,先南北后东西程90°直角弯折走向,东西走向段结构外侧距风道及竖井初支结构外边距离1.0~3.5m,南北走向段位于临时施工通道上方,和临时施工通道垂直交叉。

热力管沟沟顶埋深2.8米,南北走向段沟底距临时施工通道初支结构顶距离约11.0m。

(4)φ400燃气管道,南北走向,位于临时施工通道上方,与临时施工通道垂直相交,管顶埋设1.3m,管底距临时施工通道初支结构顶13.3m。

(5)φ80电力管线,挖探过程中核查为3根φ50钢管,管顶埋设0.4m,位于2号风亭施工场地西侧,军博西路人行步道上,程南北走向。

(6)74mm×52mm和106mm×74mm两组电信管块,通过施工现场内路由进行核查,74mm×52mm电信管块管顶埋深1.2m,管沟内穿过5根φ30电信管线,106mm×74mm电信管块管顶埋深1.3m,管沟内穿过8根φ30电信管线。

(7)北换乘厅一DN1200上水管道改移至2号风亭施工场地南侧,距2号风道约8m,DN1200上水管道改移后管顶埋深约为1.5m。

(8)2号风道新增临时施工竖井东侧约14m,两条φ10直埋电线上覆盖2cm厚盖板保护,一根程南北走向,一根程先南北后东西走向,两根电信埋均深为1.0m。

(9)2号风道南侧约7m,DN1200上水管道北侧约1.0m,新增一组总线电信管线,36根φ5直埋电信管线,埋深1.2m。

五、周边管线保护措施

临时通道埋深较浅,而且上方管线密集,通道暗挖施工中平行下穿2400×1250mm热力管沟,其中φ400上水管管底距临时通道拱顶13.087m,φ150上水管管底距临时通道拱顶12.997m,煤气管底距临时通道拱顶13.287m,近距离的下穿重要市政管线施工难度较大。

根据安全风险技术管理体系地下管线控制指标参考数值,有压管线允许位移控制值<10mm,无压雨污水管线允许位移控制值<20mm。

施工中为了保证以上管线的安全,采用φ42小导管超前预注浆加固措施,“CRD”工法施工。

开挖过程中严格按照暗挖“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早封闭、强支护、勤量测”的十八字方针进行。

施工时加强对管线进行监控量测,根据量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参数。

图1通道下穿上水、煤气及临近热力管沟示意图

 

 

附图22号风亭管线分布图

六、质量、安全保证与环境保护措施

1、质量保护措施

⑴主管工程师负责开挖施工技术和质量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负责和监理工程师联系沟通,并及时听取监理工程师对本工程质量工作的意见,对监理提出的改进意见和措施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落实。

⑵质检员主要对工班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教育,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并对钢格栅安装和喷砼进行全过程检查。

⑶技术员主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土方开挖尺寸、钢格栅安装、喷射砼、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控制。

⑷每道工序要专人负责,并做好各工序的操作记录。

⑸暗挖施工期间做好监控量测工作,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和调整施工。

⑹技术资料:

项目部工程技术部在施工过程中负责收集、整理各种原始资料和记录,并及时上报监理。

⑺项目质保体系组织机构框图见图3。

2、安全保证措施

⑴开挖过程中须严格注意保护地下发现的所有管线,及时上报制定合理有效的保护措施。

⑵施工人员应按要求戴好防护用品,施工应做好洞口的安全防护工作以防坠落。

⑶向洞内中运送各种配件时,应上下协调配合,防止伤人。

⑷在钢筋焊接和注浆过程中,加强劳动防护,必须佩戴专用安全手套,防护镜等。

⑸严防烧伤、火灾﹑触电﹑烧坏焊接设备、钢筋扎伤等各种事故的发生。

⑹在施工现场配备灭火器、消防砂、消防水管等消防措施。

⑺项目部设安全长,工区设专职安全员,各工班设安全值班员跟班作业。

⑻项目安全管理组织结构图见图4。

 

图3项目质保管理体系框图

 

图4项目安全管理组织结构图

 

第三册

1号施工竖井及通道管线保护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号施工通道位于1号施工竖井西侧,通道沿竖井西侧初支结构破除洞门,由东向西施工。

施工通道分上下两个通道,上通道为车站主体上导洞的施工通道,兼做换乘通道;下通道为车站主体下导洞的施工通道,待主体完成后素混凝土进行回填。

二、地下管线及构(建)筑物情况

1号临时施工竖井临近多条管线,包括φ900的雨水管、φ300的污水管、40×60、74×79、74×101三组电信管块以及电力管块,且均为东西走向,埋深在1.5m~2m之间,其中电信管块北侧紧贴临时竖井初支结构,位于竖井南侧锁口圈正下方。

由于雨水及污水管位于竖井内,为满足施工需要,已将其改移至竖井北侧,具体如图1、图2所示。

换乘通道平行下穿φ900雨水管和φ300污水管,其中φ900雨水管管内底距施工通道拱顶为14.1m,φ300污水管管底距施工通道拱顶为15.9m。

临时施工通道平行下穿φ900雨水管和φ300污水管,下穿1400×920上水方沟及φ1050上水管,上方管线密集,其中φ900雨水管管内底距临时通道拱顶11.3m,φ300污水管管底距临时通道拱顶13.1m,上水管管顶距临时通道拱顶为11.9m。

图2通道位置管线分布图

三、管线保护措施

1、管线核查

为了对场区地下管线进行彻底的排查,在竖井开挖前,已对施工场地进行了现场管线挖探。

根据已知的管线情况,现场挖探采用“十”字型开挖,即南北向开4道探沟,东西向1道探沟,如图3所示,探沟开挖宽1m,深度在2.5m左右之间。

现场施工时,挖探作业全部采用人工开挖,工人采用铁锹配合洋镐的开挖方法,最大限度的保护管线安全。

图31号施工竖井场地管线挖探位置

 

图4竖井保护结构结构示意图

2、竖井外扩区域管线保护

由于1号施工竖井距离三条电信管块平面距离较近,施工中为了保证电信管块的安全,在施工中我方采取了积极的保护措施,现场保护结构如图4所示。

电信管块南侧施工300mm*500mm条形基础,基础中竖向埋设I22a工字钢,在管线上方布置横向工字钢,并与竖向工字钢焊接,横向工字钢北侧锚入竖井初支结构,支撑结构按间距0.5m布置,横向支撑上方铺设20mm厚钢板,组成管线支撑保护结构。

在钢板上浇注1m厚商品混凝土板。

南侧电信管块为总参通讯部光缆,由于军缆的特殊性以及满足产权单位的要求,在总参管线北侧将横向工字钢截断,在其上与原有工字钢搭接焊接一根φ22工字钢,焊接长度为50cm,搭接范围内全部满焊,为了保证两根工字钢的整体性,将工字钢搭接处焊接两个钢筋箍,这样工字钢底距总参管线顶由原来的16cm变为38cm。

在工字钢下放置一块2mm厚钢板,上方采用粘土回填密实。

为了防止在竖井外扩过程中塌方,在外扩区域横向打设φ32×3.25,L=1.5m超前小导管,浆液类型根据现场地层情况确定,其横向间距为0.3m,竖向间距同格栅间距,即0.5m,施工后及时进行注浆,将外扩区域的土体进行固结,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可以有效的防止塌方。

为了保证格栅强度,防止格栅受力过大,在格栅内外侧各布置一层150×150mm的φ10网片。

3、换乘通道施工管线保护措施

(1)超前地质探测

通道结构顶部为强风化砾岩层,针对砾岩上方存在含水卵石~圆砾层所造成风险,防止地下水通过砾岩裂隙进入开挖面危及上方管线安全,在土方开挖前首先施工超前地质探测。

在施工通道上导洞1、2部进尺5m后实施超前探测,超前探测采用BK-5000S型号钻机施作,超前探测采用长短管一次沿纵向施作15m,开挖8m后自掌子面进行下一循环探测,探测高度控制在拱顶以上1.5m,探测范围为小导洞起拱线以上部分,每断面打设3个探测孔,探测施工布置图如图5所示。

探测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全程跟班记录地质参数,如碰到渗水等情况,提前注浆加固封堵,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或其他化学浆液。

 

图5上导洞超前探孔布置图

(2)通道超前支护

在换乘通道过程中,为了保证上方管线的安全,减少地面沉降,在施工中采取加强超前支护,减少地层损失,防止地面沉降过大。

为减少开挖造成的地层沉降,在下通道开挖前,施工自进式锚杆进行地层预注浆,沿通道拱部采用R25N中空注浆锚杆进行地层预注浆,锚杆长度为2.5m,环向间距为30cm,纵向间距为0.5m,锚杆注浆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压力为0.3~0.5MPa,注浆锚杆以格栅为准,每一榀打设一环,布置形式如图6所示。

通道上导洞拱部同样采用自进式锚杆支护形式,沿外轮廓线以外10cm施工R25N自进式锚杆,长度为2.5m,环向间距为30cm,纵向间距为0.5m,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压力0.3~0.5Mpa。

在马头门开洞位置加强初期支护,采用管棚与自进式锚杆联合支护形式,首先施工φ108大管棚,管棚采用热轧无缝钢管,壁厚为6mm,长度5m,采用气动潜孔锤水平打设,大管棚内注水泥浆填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