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51《生态系统的结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38493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51《生态系统的结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51《生态系统的结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51《生态系统的结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51《生态系统的结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51《生态系统的结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51《生态系统的结构》.docx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51《生态系统的结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51《生态系统的结构》.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51《生态系统的结构》.docx

学年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3同步练习51《生态系统的结构》

必修三练习题集5-1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选择题

              

1.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

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

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

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

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光来自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病毒是异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蚯蚓是需氧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3.下列针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海洋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种类很多,抵抗力稳定性较高

B.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群落结构复杂,种群密度长期保持最大

C.湿地生态系统虽有“地球之肾”的美称,但其动植物资源比较稀少

D.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和周围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态系统

4.有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

②生产者的细胞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

③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

④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能量全来自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5.在草原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为草→羊→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狼捕食羊时,最易被捉到的是体弱或有病的羊

B.羊群通过同化有机物获得的能量比狼群多

C.狼虽然吃掉了很多羊,羊却因淘汰了弱劣个体而提高了种群基因库的质量

D.对羊来说,影响它的生物因素只是草和狼

6.下列有关下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有两条捕食链

B.狐与鸟之间既捕食又竞争

C.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

D.体内含重金属最多的生物是草

7.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量如下表所示:

生物种类

有机物含量(g)

550

100

3000

18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减少,则会引起(  )

A.甲、丁的种群数量减少,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减少

C.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减少

D.甲的种群数量增加,丙、丁的种群数量减少

8.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群落的结构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

B.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

C.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9.鼠吃草籽,蛇吃鼠,鹰吃蛇构成的食物链中,蛇所处的消费者级别及营养级分别是(  )

A.次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B.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C.三级消费者,第四营养级

D.三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

10.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正确叙述是(  )

A.专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但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11.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

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

B.Z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

C.Y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

D.X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

12.下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

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

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

二、非选择题

13.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草属于__________,猫头鹰属于________。

(2)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__。

(3)该草原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还必须具有的两种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该食物网中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占有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____。

14.某一池塘中有三个优势种群,分别是鳙鱼、浮游动物A和浮游植物B,其中鳙鱼以浮游动物A为食,浮游动物A以浮游植物B为食。

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池塘鳙鱼的产量,采取向池塘中施肥和捕捞小型野杂鱼等措施,其中施肥的作用是直接提高________的种群数量。

捕捞野杂鱼的作用是降低其与鳙鱼对________、________和空间等资源的竞争。

(2)若大量捕捞使池塘中的鳙鱼数量减少,则短时间内会导致________的种群数量迅速下降。

(3)若池塘施肥过量,一段时间后,池塘内上述三个优势种群消失了两个,它们是__________,消失的主要原因是缺少________。

再经过一段时间后,仅存的一个优势种群也基本消失,而另一类生物如微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变黑发臭,该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

15.某小组拟调查一个池塘生态系统(如图)的组成成分。

请根据图示及提供的实验器材,回答下列问题。

(1)地点:

池塘。

(2)器材:

温度计、光照强度测定仪、酸度计、溶氧测定仪、水网、显微镜、放大镜、笔、记录本等。

(3)调查项目:

①非生物因素,调查的成分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生物成分。

(4)调查报告:

该小组根据调查结果试图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则图中的①__________,调查的成分有________;②________,调查的成分有________;③________,调查的成分有________。

必修三练习题集5-1生态系统的结构答案

1.选择题

DBADDADCBBACCCDCBA

2.非选择题

19解析:

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四种成分。

草是生产者,兔、食草昆虫是初级消费者,食虫鸟是次级消费者,猫头鹰是次级消费者和三级消费者,占有第三和第四营养级;占有第一营养级的只有生产者。

该生态系统所需能量都是由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所以该食物网中含能量最多的是生产者,所需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答案:

(1)生产者 消费者 

(2)草 太阳能

(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分解者 (4)猫头鹰 草

20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及其结构的相关知识。

由题中信息可知,此三个优势种构成的食物链为:

浮游植物B→浮游动物A→鳙鱼。

(1)浮游植物B能进行光合作用,施肥能为浮游植物B提供光合作用必需的矿质元素(无机盐),因而向池塘中施肥使浮游植物B的数量增加;鳙鱼与池塘中处于同一营养级的野杂鱼为竞争关系,两者将争夺空间、食物、氧气等资源。

(2)鳙鱼数量减少,短时间内将引起浮游动物A数量增加和浮游植物B数量减少。

(3)若池塘施肥过量,浮游植物大量繁殖,其死亡量随之增加,导致分解者活动增强,消耗了动物生存所需的氧气,最终使鱼类和浮游动物大量死亡。

答案:

(1)浮游植物B 食物 氧气(或溶解氧)

(2)浮游植物B

(3)浮游动物A和鳙鱼 氧气(或溶解氧) 分解者

21解析:

生态系统的成分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水温、水表面光照强度、pH和水中溶氧量等,根据题目提供的器材:

温度计、光照强度测定仪、酸度计、溶氧测定仪来确定。

构建生态系统结构模型时,要充分考虑各成分的作用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答案:

(3)①水温、水中含氧量、水面光照强度、pH

(4)生产者 水草、浮萍、栅藻、团藻 消费者 虾、草鱼、黑鱼 分解者 细菌、真菌

22解析:

食物链的条数计算是先从生产者算起,此题有两个生产者,应有两个起点,到达最高营养级有几条路径就有几条食物链,共3条;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以此类推,可得出水鸟、小鱼、淡水虾处在第三营养级;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若所有水鸟迁徙到别处,则大鱼因失去天敌而在短时间内增多,水藻因甲壳类生物的增多而减少,淡水虾因大鱼的捕食而减少;若生态系统中水绵大量减少,则水鸟主要以甲壳类生物为食,水藻的数量因甲壳类生物的数量减少而增多。

答案:

(1)3 

(2)水鸟、小鱼、淡水虾 竞争 捕食

(3)增多 减少 减少 (4)A (5)群落

(6)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分解者

23解析:

本题的创新之处在于给出材料(生物)让同学们去根据这些生物的代谢特点及捕食关系写出食物链,这样既考查了生产者、消费者的特点,又考查了食物链的组成,营养级等知识。

培养了同学们的逆向思维能力。

解答本题可一边读题,一边画出生态系统生物营养关系图。

食物链有5条:

①草→鼠→蛇→猫头鹰;②草→鼠→猫头鹰;③草→鸟→猫头鹰;④草→昆虫→鸟→猫头鹰;⑤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

这5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成食物网。

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⑤,共有5个营养级。

鸟既吃昆虫又吃草,蛇既吃鼠又吃蟾蜍,占两个营养级。

猫头鹰能吃其中的多种生物,它占有多个营养级。

由于猫头鹰占有多个营养级,因此,即使鼠数量减少,猫头鹰的数量变化也不大。

答案:

(1)如下图。

(2)5

(3)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 5

(4)鸟、蛇、猫头鹰

(5)数量变化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