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机构的的组织规模空间分布与效率改进.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23701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金融机构的的组织规模空间分布与效率改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我国金融机构的的组织规模空间分布与效率改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我国金融机构的的组织规模空间分布与效率改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我国金融机构的的组织规模空间分布与效率改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我国金融机构的的组织规模空间分布与效率改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金融机构的的组织规模空间分布与效率改进.docx

《我国金融机构的的组织规模空间分布与效率改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金融机构的的组织规模空间分布与效率改进.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金融机构的的组织规模空间分布与效率改进.docx

我国金融机构的的组织规模空间分布与效率改进

我国金融机构的组织规模、空间分布与效率改进

文章编号:

1009—9190(2004)1—0025—06

我国金融机构的组织规模,空问分布与效率改进

胡月晓申红

[摘要]金融机构的组织规模和网点分布密切相关,规模扩张通常意味着分支机构网点的空间扩张.

金融业是关系密集型行业,关系在不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中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其经营的经济规模也是不

样的.个人保险类金融产品关系性最低,其经营也最接近普通消费品的营销原则;公司类产品最具有关系

性,其经营最依赖于银企双方的关系.金融产品和服务中关系型的经济规模较小,非关系型的经济规模较大.

金融机构经营领域是不同关系类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业务集合,这很容易使金融机构过度膨胀.通过机构

专业化,组织集团化和配送一体化可以改变这一特征并提高金融机构运营效率.

[关键词]金融机构;组织规模;空间布局;效率协调

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当前金融开放条件下各家商业

银行面临的首要课题.对中国商业银行尤其是四大国有

商业银行而言,调整从传统体制继承下来的机构网点分

布成了这一过程中的首要任务.网点,机构分布的调整

与规模的扩张和收缩相关,两者共同影响和决定了金融

机构的运营效率.本文先就组织规模,机构分布与经营

效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然后指出了金融产品的关系性质

在决定金融机构网点分布方面的重要性,接着就目前我

国金融机构网点分布密集的原因进行了简要考察,最后

就如何改善机构网点分布及相关理论的应用提出了一

些建设性意见.

组织规模与效率改进

(一)规模与效率

金融机构的规模是和机构的网点分布即空间分布

相联系的.组织规模的扩张通常意味着机构的空间扩张

和分支机构数量的增多.经济规模的概念说明经济组织

达到最高投入产出比时有一最适规模水平.最有效投入

产出比意味着,经济组织在一定经济规模状态下,利润

率达到最大.通常经济组织并不会停留在这一最佳规模

上持续经营,即使该组织能够控制内外影响其规模和运

行效率的诸多因素,也往往有强烈的扩张动机.企业的

行为是财务或收入的最大化而非收益率的最高,投资决

策的准则是净现值最大而非内部收益率最高.影响组织

规模过度扩张的因素是市场结构和市场准入条件.H?

里安认为,基本由技术决定的平均成本曲线形状,是确

定一个市场究竟是何种结构的重要方面,使平均成本最

低的产量水平即最低效率规模,相对于市场容量来说,

如果比例较小,那么市场将是竞争性的;反之则会产生

垄断.在竞争性的市场结构下,相对无效率的经济组织

不可能长期存在.由生产技术和现存市场行为决定的市

场进入难易情况,则决定和影响了市场结构的形成和发

展.从社会整体上来说,作为某种产出或服务提供者的

经济组织基本上处在经济规模上运行时,该行业资源配

置效率达到最佳.

(二)我国金融组织的规模和效率

张杰(1998)认为,中国的金融组织规模过度膨胀,

即存在组织过剩现象.这种金融组织的过剩,是因为在

中国的渐进改革过程中,转轨经济的平稳过渡和持续发

展对金融资源的需求较高,这种过渡需要金融产权边界

有一个迅速扩张,而中国垄断的公有金融产权安排规则

为这一扩张准备了条件;金融机构过度膨胀的原因是其

成本并没有进入各金融组织的生产函数.当改革进展到

定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这种过度扩张的金

融机构膨胀,规模过大的弊病即刻就显现出来.市场经

济体制的形成和发展还极大地提高了各种组织的运行

效率,在同样产出或提供同量服务规模的水平上,组织

的规模就显得过于庞大对效率的追求,使得各国有银

行纷纷开始进行撤并机构和减员增效的改革.张杰

(1998)预言,相对于金融组织扩张的前渐进改革时期而

言,中国后渐进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国有金融组织规模的

收缩.

金融组织规模无论过大过小,都不利于资源配置效

率的提高.张健华(2003)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作者简介]胡月晓,男,华东师范大学金融系博士生

(上海,200062);申红,女,上海财经大学统计系博士生(上

海,200437).

金麓论坛2OO4年第1期

EnvelopmentAnalysis,DEA)计算了我国银行业的规模效

率问题,计算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中最具活力,效率最

高的是l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效率最低的是服务范围

限制在单一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在历年

的效率评价中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减区域.这说明,在我

国目前的银行结构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规模过于庞

大,众多的城市商业银行则没能达到经济规模水平,而

l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则相对处于较佳经济规模的位置.

二,金融组织的经济规模和有效规模

(一)金融组织的规模经济

金融组织的规模经济,是指随着金融组织业务规模

的扩大,人员数量的增加以及机构网点的增多等而发生

的单位经营成本下降和单位收益上升的现象.金融组织

规模与成本收益间的变动关系,也反映了规模经济的一

般原理.金融组织的规模经济同样包括内在经济和外在

经济两个方面.内在经济是指单个金融机构由于业务经

营规模的扩大而由内部原因引起的收益增加,如专业化

程度的提升,平均分摊的固定成本的下降等因素引起的

"X一效率"提高等.外在经济则是指某个金融行业由于整

体规模的扩大,从而使其中的单个运营机构得到良好的

人才,信息,资金融通和联行结算等便利服务而导致的

收益递增现象.外在经济主要指金融机构聚集形成金融

中心,从而产生金融中心的聚集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效

应.潘英丽(2003)详细探讨了金融机构空间聚集即金融

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并提出通过集中交易提高交易效

率和提供近距离交流与沟通的便利体现了金融中心的

聚集效应;金融中心的外部经济规模效应则包括"节约

周转资金余额,提供融资和投资便利","提高市场流动

性,降低融资成本和投资风险","金融机构的合作得以

开展,其辅助性产业得以共享".由此我们可知,产生外

部经济的金融中心聚集效应对金融组织内部经济也发

生着重要影响.

(二)规模经济和金融组织的空间分布

从交易的角度看,无论是因专用投入的采用而导致

的专业化程度提升,还是因重复使用频度增加而引起的

平均分摊成本的下降,其根本原因均在于交易次数增多

引起重复交易,从而引起每次交易费用的下降.从制度

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金融机构的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是

由金融交易当中市场交易效率和管理交易效率的提高

所致.由于不同类型的金融产品彼此之间虽有一定的关

联度,但并不因此构成上下序列关系.因此,金融交易基

本不涉及纵向一体化,因而金融机构组织规模的扩大并

没有在不同的金融产品间引起"制造"或"购买"的问题.

金融机构组织规模扩张所引起的规模经济主要来自金

融机构所经营金融产品的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所以金

融机构空间分布对金融机构规模经济的情况有重要影

响.这一影响的情况决定了金融机构扩张的方式,即决

定了金融机构是采用远距离扩张方式还是近距离扩张

方式,是毗邻扩张还是跳跃式扩张.这对当前我国金融

机构的"攻城掠地"战略有重要影响.

若上级金融机构能够有效地控制下级机构的运转,

则该金融机构体系中任一机构的运行效率将达到或接

近该组织体系中运行最好机构的效率.否则,该组织中

各个机构的效率将是分散分布的.这种情况下,随着金

融组织规模的扩张而带来的机构扩张,其整体效率变动

情况将充满不确定性.

上级机构对下级机构的控制包括成本控制和收益

控制.由于金融产品大部分是以关系为基础向顾客提供

的服务,因此,随着空间距离的延伸,上级机构对下级机

构的控制,成本效率要比收益效率衰减得更厉害.因为

以关系为基础提供的服务更多地依赖当地组织的行为,

这意味着从一定距离上管理收益要比管理成本困难的

多.运行高效的金融机构(成本控制和收益水平均处于

领先水平),在一个距离中心机构遥远的地方设点进行

远距离扩张时,该分支机构虽能在当地地方金融机构的

竞争中确保成本领先,但未必能保证经营领先.空间分

布微弱的收益效率(相对与成本效率来说,因其衰减的

较快)使得机构扩张和地域分散化所带来的收益大幅下

降,甚至抵消大部分成本效率.这种情况下,扩张机构将

不具有竞争优势.对不同的金融产品来说,关系在其中

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对以专业化和关系为基础的借

贷和地方导向的金融服务而言,对其进行远距离的监管

和运营是无效率的.这就决定了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地方

和中小金融机构生存的基础和空间.以关系为基础的借

贷构成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这意味着我国

的银行市场存在着很大的分割性,因而在某些地方低效

运营的金融机构也有生存土壤.再加上无退出机制,各

种规模和效率的银行共同存在就成为一种必然的现象.

运营高效的金融机构要实现空间距离上扩张,就只能在

关系程度较不重要的某些产品方面实现,Berger和

DeYoug(2000)认为,就银行机构空间分布的地理范围而

言,没有最佳范围标准.

(三)金融机构的有效规模

对金融企业而言,规模的扩张往往意味着空间位置

的扩展,即机构网点的增多.金融产品和服务具有以关系

为基础的特征,而空间距离对于关系的维护和发展又具

有相当重要影响.因此,对金融企业来说,空间布局对其

规模经济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般说来,个人金融产品,公众产品较不具有关系

r—T_

胡月晓,申红:

我国金融机构的组织规模,空间分布与效率改进

特征;企业金融产品,公司产品则多具关系性.不具关系

特征的金融产品较易取得规模优势,其经营特征和普通

消费品的经营相似,如金融机构网点众多带来的便利效

应,品牌和声誉等,因此经营企业可在较大规模的程度

上开展业务;以关系为基础的金融产品则不具有规模优

势,尤其是空间优势.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方面的经营

而言,其业务经营学习的典型不是其他银行而是那些消

费品行业的主导者,如麦当劳,可口可乐和娃哈哈等.银

行在个人金融产品这种零售业务的经营方面,需要创立

个像"肯德基"(KFC)或"万宝路"(Marlboo)那样强有

力的品牌认同.零售银行业务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对消费品营销原则的运用.某项金融产品或服务经营的

最佳经济规模与该项业务中关系特征密切相关,一般来

说,关系比重越大,经济规模就相对要小些.

对于不具关系重要性的个人性金融产品而言,其有

效运营的规模或经济规模见图1.许多研究表明,金融行

业(尤其银行业)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一个相对平稳

的U型曲线,银行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碟型"而非u

型的(于良春,高波,2003;张健华,2003).由此可以推

断,接近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底部的边际成本曲线MC是

条近似平行与横轴的直线.对不具关系性的金融产品

来说,规模扩张,外地网点(分支机构)的设立会导致需

求曲线向上弯折(规模优势彰显),这会导致金融机构边

际收益曲线的向上移动(由MR至MR2),从而很可能与

MC有两个交点Q,和Q2.因此,对于不具关系性的金融

业务领域的经营规模而言,其经济规模往往是一个区

间,而非一个点.这与实践情况很符合,对银行规模经济

的深入研究表明银行的最佳规模往往是个区间(Q,

Q2)而非一个点.按照施蒂格勒(1983)的研究,金融机构

的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一个很长

的范围内通常是水平线,因此存在一定范围内的规模经

济区间.成本曲线形状和较不具关系特征的个人金融产

品的需求曲线,共同决定了金融机构此项业务的经济规

模区间.即在一定规模范围内,其经营效率是一致的和

最佳的,我们可以把这一区间称作有效规模区间.

对于较具关系性的金融产品来说,其需求曲线在某

处断开下移,因为规模扩张,外地网点的设置所面对的

是一个与原来不同的,在关系维护中处于劣势的市场.

因此,该项业务的经济规模仍仅有一最佳点,而非一段

区间(见图2).由于金融机构往往对消费者和客户提供

多种金融服务,不同产品间关系性特征具有很大差异.

决定金融机构有效经济规模的是该机构经营的金融产

品和服务的业务集合,因而金融机构有效经济规模的决

定就具有较大的变动性和复杂性,且较多地受到金融机

构经营方针,策略和管理的影响.

图1不具关系性金融产品(服务)的经济规模

图2较具关系性金融产品(服务)的经济规模

三,金融机构有效组织规模的决定因素

我们衡量金融机构有效组织规模的标准是投入一产

出比率,即同行业中投入一产出比率处于较佳水平的组

织机构被认为是处于相对有效经济规模水平上运行的

金融机构.具体地讲,处于有效经济规模上运行的金融

企业在与同行的比较中,其费用率,不良率较低,而收益

比率却较高.综合以上分析,决定金融机构有效运行规

模大小的因素主要以下几点:

1.业务性质,主要指关系的重要程度.关系在金融

业中的重要性是由金融的本质所决定的.金融的本质是

服务,金融业隶属服务业.无论有无实际资金的转移,金

融交易基本上都涉及未来资金流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因而信息在金融交易中的重要性就尤其突出.金融交易

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易双方对过去,现

在,未来信息的掌握,以及这些信息是否充分可靠.对银

行和企业间借贷而言,这种信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取决

于银企双方的私人关系,深受关系密切程度的影响;银

疆■——1一一一一—T—一…

坌融论坛2004年第1期

行中的信用卡业务和保险业则更多地依赖自身经营优

势,即受私人关系的影响较小,因此保险业和信用卡的

经营更多地具有与经营普通消费品相似的特征.总的来

说,对公司的金融业务,对私人关系的倚赖程度较高,其

中又以借贷为甚;针对个人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则相对地

不依赖于双方的私人关系,尤其是保险业.对不同的金

融部门来说,其对私人关系依赖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银

行一证券,基金,信托一保险.

关系在金融业中的重要性和程度差异,造成了不同

金融机构有效经济规模的差别;关系在金融业中的不同

性质,也有助于说明金融机构全球扩张中出现的本土优

势和全球优势现象.本土优势是指国内机构通常比国外

机构运行更有效率,部分原因是远距离经营和监管的组

织不经济.经营方面的问题是不同国家员工间的冲突或

协调所造成的高成本;监督上的问题是评估远方市场上

经理行为和结果的困难,以及难于断定其与该市场上其

他机构相比运行如何等;组织不经济使得建立和维持与

中小企业借款关系和与家庭部门的零售存款关系困难,

因为这些账户的维持都需要当地信息和地区的集中,都

带有地方性,都需要搞好与当地客户的关系.本土优势

也可能不是来源于距离而是其他障碍,如语言,文化,货

币和监管机构的差异,其他国家(地区)市场的独特性,

对外来金融机构的偏见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关系

的维护和发展.这些障碍导致外国金融机构提供同样服

务的成本较高,或与国内的金融机构相比,提供同质同

量金融服务所获得的收益较低.全球优势是指扩张的金

融机构通过输出更高的管理技能,利用更多资源,实现

比当地金融机构运行高效,成本降低的现象.这种优势

的取得来自于通过较好投资和管理技能提高收益,如通

过提供更符合消费者偏好的金融服务,分散更高风险和

取得更高回报等.由于不同金融服务对地方关系和私人

关系依赖程度的差异,对经营多种业务的金融机构来

说,其扩张过程中的本土优势和全球优势是并存的,机

构性质不同,业务差异造成了表现形式的差异.

2.技术进步.影响金融业有效组织规模的技术变化

主要指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的进步改变了信息交

流的方式,从而影响了金融交易的形态和发展变化,进

而影响交易双方的关系依存状态.技术进步带来的交易

便利和交流方式的改进,使得金融机构与客户间的联系

程度更加紧密,交往更加频繁,双方依存度加深,从而交

易双方的关系更加密切,交易成功与否更加依赖双方的

私人关系.这意味着技术进步增加了金融交易中关系的

重要程度.另外,技术进步带来的信息交流的便利,使得

私人关系在金融交易中的重要性又相对下降,而与私人

关系相对的,无差别的,体现自身经营优势的公众影响

的重要性上升.私人关系下降,公众影响上升,意味着金

融机构有效组织规模的上升.因此,技术进步对金融业

经济规模的影响是双重的,哪一方面占优势则要依金融

机构性质和业务情况而定.当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

"对

个既定地点而言,技术对二级市场交易的替代作用比

对一级市场交易和特殊交易的替代作用大的多.对一级

发行业务和特殊交易而言,关系网的作用要大得多."

(潘英丽,2003)一级市场交易和特殊交易主要是与企业

的交易,按照上面所言,金融机构与企业的交易一般说

来,私人关系在其中起着较大的作用.

3.金融创新.金融创新通过对金融交易双方关系的

影响,对金融机构的有效经济规模发生两方面的影响:

对能增加金融交易中双方私人关系重要性的金融创新,

均缩小了金融机构有效经济规模的区间,减小了其经济

规模水平;对能减少金融交易中双方私人关系重要性的

金融创新,均增加了金融机构经济规模的水平,延长了

其有效规模的区间.如个人消费贷款中还款保险制度的

引入,使得该项交易对双方私人关系依赖度下降,而金

融机构自身实力规模与公众关系等方面的重要程度则

上升,金融产品(服务)的营销更加接近普通消费品的营

销原则,只要金融交易规模的扩大,银行和保险公司就

能有效的分散风险,减少成本和增加收益.

可见,不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交易双方关系在其

中的重要程度有很大差别.对交易双方私人关系有决定

性影响的金融业务而言,受双方关系制约,金融机构规

模扩大并不能带来成本的下降和收益上升,因而依靠规

模增大,网点增多并不会带来单位运营成本的下降.而

对交易双方私人关系不太重要的场合,规模扩张,网点

增多则会带来较多的规模经济效应,如由于网点增多给

顾客带来的结算便利,使得信用卡发卡量上升,信用卡

经营的单位成本就相对下降.

四,金融体系的过度膨胀与效率降低

金融业中私人关系的重要性,说明金融市场在某

种程度上是分割的.金融市场的分割,意味着各种效

率的金融机构可以同时并存.又由于各金融机构组织

同时经营着许多业务,其业务集合中往往既包括私人

关系占有支配地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又包括私人关

系不甚重要,而主要依赖公众影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非关系金融业务的经济规模水平通常处于一个较高位

置,且常常处于一个较宽广的区间上,不考虑"X一效

率",各种规模的金融机构均可处于有效经济规模经营

水平上.对关系重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来说,经济规

模水平较低,其有效规模范围为一个点(见图2).因

此.经营各种产品组合的金融机构,为获取私人关系

I]一一1_一

胡月晓,申红:

我国金融机构的组织规模,空间分布与效率改进

不太重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规模优势,各机构常有

扩充规模,网点的动机和倾向0只要机构在私人关系

重要的业务领域在某一地维持一定水平和优势,那么

即使机构的扩张是不经济的,这种出于对未来规模经

济和优势的期望也会使之进行下去.不同金融机构的

经营能力不同,均着力于扩充规模和网点上,则会造

成整个金融体系运营效率的下降,尤其是对实行混业

经营,集多种经营于一身的金融体系来说.

金融市场的分割和经营的多样性,导致了不该扩

展的金融机构扩张,进而整个金融体系过度膨胀和效

率降低.市场分割导致相对低效的金融机构的存在,

该机构为获取同时经营的,不具市场分割性的其他业

务的规模优势,必然要进行扩张.因此,除非在金融

监管方面有相应措施,全能型金融体系应比分离型金

融体系更无效率.但实际上,两种金融体系的长期并

存和近几年来全能型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说明两者

的运行效率至少是一样的.由此可以断定,全能型金

融体系至少在网点设置,市场准入的监管方面比分离

型金融体系来得严格,或者可能在组织设置或机构监管

等方面存在着差别(见表1).

表1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监管比较

不超避15%鬻警

不小于6%

仅抽象的要求必须具备

应付挤兑能力

_

不超过18%

五,单个组织规模与机构整体效率的协调

关系在金融业务中的重要性所造成的市场分割,产

生了金融市场上的局部垄断,这使得效率差异的各种金

融机构得以共存.但在关系相对不占重要性的金融业务

领域,各金融机构则面临直接的竞争.对银行和保险公

司的零售保险业务而言,交易双方都可无沉淀成本的离

开对方而另投它方.这样,对金融机构而言,其面临的市

场既有垄断性的,又有竞争性.除上面所言的监管外,协

调两种类型市场间的经营,就成了提高各金融企业机构

整体效率的关键.

1.机构专业化.将两种类型的市场分离,割断两种

市场上的交叉补贴关系.集中于关系型业务的金融机

构,会自觉将经营规模停留在有效规模水平上,而不像

为寻求非关系型业务的规模优势而着力扩张.集中于非

关系型业务的金融机构,则由于面临本外地各种机构的

直接竞争,经营效率不佳的机构就会被迫退出市场.市

场竞争的结果减少了资源的重复配置,并保证了只有效

率最高的机构才能生存和发展.机构专业化的结果和外

在表现是,金融业分工的深化和亏损部门(机构)的减

少.如将信用卡从传统银行业务中分离,成立专门的信

用卡公司等.

2.组织集团化.机构专业化需要成立专门性的金融

机构,机构专业化并非为取得一般的专业化收益.一般

的专业化收益通过机构内部的分工也能实现.机构专业

化需要机构内部的独立,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就是要使各

个专业性的机构成为具有独立决策权的法人或非法人.

为保留和获取金融业中普遍存在的规模效应和范围效

应,各专业化机构间又必须维持某种形式的联系.整合

两方面需要的结果是成立多元化的集团或金融控股公

司.多元化金融集团和金融控股公司在公司治理机制方

面既能发挥市场的激励机制,又保留了等级制的权威.

从企业内部管理交易的角度,组织集团化也是节约交易

费用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金融集团正越来越多的成为

众多金融企业的组织形式,金融集团内部机构专业化的

存在大大提高了集团整体的经营效率.

3.配送一体化.全能型金融合并是否能取得范围经

济,依靠消费者是否偏好"一站式"金融服务,是否愿意

消费更多的金融服务.机构专业化和组织集团化要求改

变现有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合成和配送方式,改变以往搭

配销售的方式.现有专业化的分支机构在推销合成产品

时并不具有比较优势,如银行分支机构在推销人寿保险

和共同基金方面,并不具有比较优势;同样,保险公司网

点在银行零售产品销售如储蓄,信用卡方面也不具成本

优势.而一体化金融产品的销售和配送机制,能够较好

地满足消费者各方面的需求,因而代表了金融业的一种

发展方向.

六,金融机构有效经济规模区间理论的启示

1.对外资金融机构战略的认识和预测.金融业务中

关系重要程度的差异,是不同业务领域中业务扩张难易

程度不同的原因.对银行业务而言,零售业务尤其是信

用卡业务是较少关系的.综观外资商业银行在中国经营

业务的发展,除了在与其有渊源关系的本国投资企业开

展结算,融资等业务外,对开拓中国市场的突破口无一

例外的选择在个人零售业务上.我们抛开政策的影响因

素,外资金融机构选择关系较不重要的业务作为其开展

中国业务突破口较能发挥其长处.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

因,中资商业银行对个人零售业务往往重视不够,经营

能力不足.中资银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