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二轮复习实验专题复习过关检测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823039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二轮复习实验专题复习过关检测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高三二轮复习实验专题复习过关检测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高三二轮复习实验专题复习过关检测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高三二轮复习实验专题复习过关检测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高三二轮复习实验专题复习过关检测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二轮复习实验专题复习过关检测卷.docx

《届高三二轮复习实验专题复习过关检测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二轮复习实验专题复习过关检测卷.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二轮复习实验专题复习过关检测卷.docx

届高三二轮复习实验专题复习过关检测卷

2012届高三二轮复习实验专题复习过关检测卷(十一)

1.人的胃液是一种强酸性液体,pH在0.9~1.5之间,氢氧化铝是一种治疗胃酸过多的胃药的主要成分。

目前这种胃药已不常用,原因主要是(  )

A.长期摄入铝元素不利于人体健康

B.它不能中和胃酸

C.它不易溶于胃酸

D.它的疗效太差

解析:

选A。

铝元素在人体内积累过多,可使人记忆力减退、智力低下、行动迟缓等。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

2Al+2OH-===2AlO

+H2↑

B.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

Al3++3OH-===Al(OH)3↓

C.三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

Fe3++Fe===2Fe2+

D.FeCl2溶液跟Cl2反应:

2Fe2++Cl2===2Fe3++2Cl-

解析:

选D。

离子反应方程式必须符合反应原理,A应为2Al+2H2O+2OH-===2AlO

+3H2↑;氨水是弱碱不能写成离子形式,B错;离子方程式必须符合质量(原子个数)守恒和离子总电荷守恒,所以C错。

3.下列物质中各含有少量的杂质,能用饱和Na2CO3溶液并借助于分液漏斗除去杂质的是(  )

A.苯中含有少量甲苯

B.乙醇中含有少量乙酸

C.溴苯中含有少量苯

D.乙酸乙酯中含有少量的乙酸

解析:

选D。

乙酸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且乙酸乙酯在Na2CO3饱和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易于分层。

4.(2011年湖北黄冈高二调研)实验室制乙酸乙酯1mL后,沿器壁加入紫色石蕊试液0.5mL,这时石蕊试液将存在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层与乙酸乙酯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

对可能出现的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

A.石蕊层仍为紫色,有机层无色

B.石蕊层为三层环,由上而下是红、紫、蓝

C.石蕊层有两层,上层为紫色,下层为蓝色

D.石蕊层为三层环,由上而下是蓝、紫、红

解析:

选B。

乙酸乙酯与水互不相溶,且密度比水小,当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时,乙酸乙酯在上层,石蕊试液在下层,由于不振荡,所以石蕊与饱和Na2CO3溶液仅接触未混匀,由于Na2CO3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故接触面上的颜色为蓝色。

而上层的乙酸乙酯中含乙酸杂质,使接触面上的石蕊试液显红色。

而石蕊试液中间没有反应,仍显紫色。

5.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下图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

已知:

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如下:

试剂

乙醚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沸点/℃

34.7

78.5

118

77.1

请回答:

(1)若用同位素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球形干燥管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若反应前向D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结束后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D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有一定量的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分离出________;再加入________(此空从下列选项中选择),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以得到较纯净的乙酸乙酯。

A.五氧化二磷B.碱石灰

C.无水硫酸钠D.生石灰

解析:

(1)中考查了酯化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及同位素示踪法表示酯化反应的机理。

(2)中综合考查了盐类的水解(CO

+H2O

HCO

+OH-)和酯化反应的可逆性及饱和Na2CO3溶液在制取乙酸乙酯时的作用。

(3)根据题给信息“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说明加入无水氯化钙可除去乙醇。

蒸馏中加入的成分,既要考虑吸收水,又要与乙酸乙酯不反应。

故选C。

答案:

(2)冷凝蒸气,防止倒吸

CO

+H2O

HCO

+OH-

溶液分层,上层为无色油状液体,下层溶液颜色变浅

(3)乙醇 C

1.以下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

A.乙醇和乙酸混合共热制取乙酸乙酯

B.将铁屑、溴水、苯混合制溴苯

C.在苯中滴入浓硝酸制硝基苯

D.将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立即伸入无水乙醇中,铜丝恢复成原来的红色

解析:

选D。

A制取乙酸乙酯,应将乙醇和乙酸、浓硫酸三者混合加热;B应注意溴苯是在Fe作催化剂,由液溴和苯混合制得;C在苯中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后水浴加热才能制得硝基苯;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生成CuO,CuO可把乙醇氧化为乙醛,自身被还原成红色的铜,故D正确。

2.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  )

A.用过量氨水除去Al3+溶液中的少量Fe3+

B.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除N2中的少量O2

C.用新制的生石灰,通过加热蒸馏,以除去乙醇中的少量水

D.用盐酸除去AgCl中少量的Ag2CO3

解析:

选A。

加过量氨水,由于Al(OH)3不溶于氨水,所以Al3+和Fe3+都会有沉淀析出,无法达到除杂要求。

3.A是一种常见的单质,B、C为中学学习的常见化合物,A、B、C均含有元素X。

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元素可能为Al

B.X元素可能是金属,也可能是非金属

C.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

D.反应①和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选D。

A为单质,B、C为化合物。

所以①②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所以D正确;A不可能为金属,因为金属无负价;①②不互为可逆反应,因为反应条件不同。

4.(2011年辽宁大连高二检测)酯类物质广泛存在于香蕉、梨等水果中。

某实验小组从梨中分离出一种酯,然后将分离出的酯水解,得到了乙酸和另一种化学式为C6H13OH的物质。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C6H13OH分子中含有羟基

B.C6H13OH可与金属钠发生反应

C.实验小组分离出的酯可表示为CH3COOC6H13

D.不需要催化剂,这种酯在水中加热即可大量水解

解析:

选D。

酯的水解需要催化剂,而且是可逆反应。

5.利用下列装置(部分仪器已省略),能顺利完成对应实验的是(  )

解析:

选D。

A项制乙酸乙酯时导管末端不应插入液面以下,否则容易发生倒吸;B项制备氢氧化亚铁时胶头滴管应插入液面以下,否则氢氧化亚铁容易被氧化为氢氧化铁;C项石油的蒸馏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附近;D项实验室制乙烯装置正确。

6.某物质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物质A、B,且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该物质可能是(  )

A.甲酸乙酯B.乙酸乙酯

C.葡萄糖D.淀粉

解析:

选A。

甲酸和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46。

7.(2011年上海浦东区高二四校联考)下列除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

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

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

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

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

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①②B.②④

C.③④D.②③

解析:

选B。

①乙烷中混有少量乙烯应用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进行洗气。

若按题目叙述在光照条件下通入Cl2,不仅会引入新的杂质,而且会反应掉主要的物质乙烷。

②因乙酸能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而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因此②是正确的。

因为CO2会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O2+H2O+Na2CO3===2NaHCO3,从而使主要物质CO2消耗,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因此③是错误的。

若乙醇中混有少量的乙酸,加入生石灰后会反应掉杂质乙酸和新生成的水,再利用蒸馏可以得到纯净的乙醇,所以④是正确的。

8.(2011年湖北黄石高二十校联考)甲、乙、丙、丁分别是Al2(SO4)3、FeSO4、NaOH、Ba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丁溶液滴入甲溶液时,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丙物质是(  )

A.Al2(SO4)3B.NaOH

C.BaCl2D.FeSO4

解析:

选D。

由“若将丁溶液滴入乙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这一现象可知,丁为NaOH溶液,乙为Al2(SO4)3溶液,BaCl2和FeSO4两种物质中与NaOH溶液不反应的是BaCl2,所以丙为FeSO4。

9.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Ⅰ:

铜铝混合物

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方案Ⅱ:

铜铝混合物

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

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

B.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

C.溶液A和B均可选用稀硝酸

D.实验室中方案Ⅱ更便于实施

解析:

选C。

在常温下,铝既可溶于强酸,又可溶于强碱,且都产生H2,而铜则不能,铜只能溶于强氧化性酸,如与HNO3反应可产生NO2或NO,因此溶液A和B均可以是稀盐酸、稀硫酸或NaOH溶液,但不可选HNO3,故A项正确;若采用方案Ⅰ,由关系式2Al~3H2求出w(Al)进而求出w(Cu),若采用方案Ⅱ,铝溶解,而Cu不溶,则称量剩余固体质量即为m(Cu),显然测量固体质量较测定气体体积更易操作,便于实施,D选项正确;若溶液B选用HNO3,由于铝在浓硝酸中钝化,生成了致密的氧化膜,故所测得的固体质量实际上是铝和部分氧化铝的质量,此数据比混合物中铝的质量大,故得出的铜的质量偏小,w(Cu)偏小;溶液A选HNO3产生NO2或NO,气体不纯,不便计算。

10.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回收的镁铝合金制取氢气。

现有10.8g镁铝合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与足量18mol/LH2SO4溶液反应,最多可放出0.6molH2

B.常温下与足量2mol/LHNO3溶液反应,最少可放出0.45molH2

C.常温下与足量2mol/LH2SO4溶液反应,放出H2的物质的量在0.45~0.6mol之间

D.常温下与足量2mol/LNaOH溶液反应,放出H2的物质的量在0.45~0.6mol之间

解析:

选C。

A、B中的浓硫酸、硝酸均为氧化性酸,不能与镁铝合金反应产生氢气;NaOH溶液只能与铝反应生成氢气,D错;利用极值法可求得放出氢气量的范围为0.45~0.6mol。

11.如图在试管甲中先加入2mL95%的乙醇,并在振荡下缓慢加入2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g无水乙酸钠(CH3COONa)。

将试管甲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乙中加入5mL饱和碳酸钠溶液,按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乙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试回答:

(1)实验时,应对试管甲缓慢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