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测试中国的水文灾害.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215724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37.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点测试中国的水文灾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知识点测试中国的水文灾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知识点测试中国的水文灾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知识点测试中国的水文灾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知识点测试中国的水文灾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识点测试中国的水文灾害.docx

《知识点测试中国的水文灾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点测试中国的水文灾害.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知识点测试中国的水文灾害.docx

知识点测试中国的水文灾害

知识点测试:

中国的水文灾害

一、单选题

2010年3、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旱,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回答1~2题。

1.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①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过大②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③属于干旱地区,水资源不足④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④

2.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①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②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③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④来自上游的洪水,修堤筑坝

A.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③

山洪是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

山洪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且流速快,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抉带泥沙甚至石块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灾。

下面是1983-2015年西藏山洪发生次数年际变化和月份分布图。

读图完成3~4题。

3.西藏山洪发生的时间特点主要表现为

A.近几年来山洪发生次数逐渐增多B.近几年来山洪发生次数开始减少

C.集中于春夏季,秋冬季较少D.7、8月最多,12月未发生山洪

4.西藏山洪发生次数多、分布广,造成的损失大,其原因是

①地势起伏大②河流含沙量大③居民点多分布于山坡地带④交通设施(道路等)多沿河流建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某年3月至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少,出现严重旱情;但进入6月,强降水持续,一些地区遭遇严重洪涝灾害。

旱涝转换之快非常罕见,也就是常说的“久旱逢暴霖”。

据此完成5~6题。

5.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的主要原因是

A.人工增雨效果明显B.三峡大坝放水影响

C.夏季风的强弱D.气候的正常反映

6.既能防洪又能抗旱的措施是

①植树造林 ②修建水库 ③疏浚河道 ④退耕还湖 ⑤打机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7~9题。

7.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B.台风C.洪涝D.寒潮

8.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7、8月B.甲——3、4、5月

C.乙——5、6月D.乙——12、1、2月

9.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水集中,多暴雨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D.气温高,蒸发量大

10.下列地区及其易发或多发自然灾害组合正确的是

A.滑坡、泥石流多发区东南沿海地区B.洪涝多发区长江中下游平原

C.旱灾多发区东北平原D.地震多发区西北、华中

11.“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

”从自然角度看“十年就有九年荒”中的“荒”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出现时间是(下图为淮河流域图)

A.洪涝6、7月B.洪涝7、8月

C.干旱 4、5月D.台风 7、8月

二、综合题

12.(地理——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1.3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米,其东面的通榆运河比里下河地区高1~2米,北面的黄河故道比里下河地区高5米,南面是新通扬运河和沿江高沙地,西面是高耸的京杭运河大堤,因此里下河地区易发洪涝灾害,下图示意里下河地区位置和河网分布。

提出里下河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西北局部地区区域图

材料二 2011年12月17日黄河乌海河段堤防决口,造成当时的2个乡镇5个村900余户4000多村民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

材料三 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大米是农产品的一块金字招牌。

近年来,由于黄河来水减少,水稻种植面积已经由原来的150万亩压减到90万亩,不足灌溉面积的十分之一,大部分都种植在沿黄河两岸的堤防周边,成为宁夏沿黄河经济带的特色景观。

(1)甲河属于(内流或外流)河,该河流出源地后,径流量沿程逐渐(增多、减少),形成这种变化的自然因素除降水外还有和。

(2)根据材料二,此次黄河乌海河段的洪水灾害类型属于,并简述其成因。

(3)有人认为宁夏平原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说明理由。

14.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B河流域及其以东地区是我国洪涝灾害易发地区,试分析原因。

(2)说出C湖附近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并给出合理的治理保护措施。

(3)评价E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

参考答案

1.C

2.A

【解析】

1.题目设定在3、4月份,正常年份,此季节该地开始降水,气温回升,出现干旱说明由于大气环流异常,降水很少,气温比往常偏高;该地是湿润区,但由于地形坡度大,农业生产并不发达,因此不会出现农业过度用水现象,①③不对。

2.3、4月份雨带不会推移至新疆地区,不是其雨季,因此不会出现暴雨洪水,①②不对;春季,最可能该地气温回升过快,积雪大量融化,造成了融雪性的涝灾。

要及时修建堤坝,疏浚河道等。

故答案为③④。

3.C

4.D

【解析】

3.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几年来山洪发生次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并不是逐渐增多的,A、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7、8月山洪发生次数最多,4、6月次之,说明西藏山洪集中发生在春夏季,秋冬季较少,C正确;由图可知,12月有山洪发生,D错误。

故选C。

4.影响西藏山洪发生的因素主要是地势起伏大,①正确;河流含沙量大小与山洪发生次数关系不大,且西藏河流的含沙量并不大,②错误;山洪造成的损失一般与人文要素关联性大,如分布于山谷地带的居民点、交通设施、工矿企业等容易被山洪淹没,损失较大,居民点不是多分布于山坡地带,③错误,④正确。

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5.C

6.B

【解析】

5.A.人工增雨能缓解一地的旱情,但无法做到“旱涝急转”,A错误;

B.长江三峡大坝能调节长江中游河流的径流,具有防洪抗旱的能力,B错误;

C.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主要是夏季风带来的,夏季风的强弱及进退早晚会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及降水的时间分布,故可能使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旱涝急转”,C正确;

D.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应属于气候的异常反映,D错误。

6.树木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作用,①符合题意;水库可在旱季放水灌溉,在雨季蓄水防洪,②符合题意;疏浚河道利于加速洪水的排泄,主要是防洪不能抗旱③不符合题意;湖泊有调蓄径流、调节气候的作用,④符合题意;机井利于在旱时灌溉农田,打机井主要利于抗旱不能防洪,⑤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A

8.B

9.C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7.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该自然灾害主要集中于我国东部地区,尤其以华北地区最集中,故判断为旱灾,所以A正确。

8.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该自然灾害主要集中于我国东部地区,尤其以华北地区最集中甲地为华北平原,春旱较严重,而乙地位于长江流域,7、8月受伏旱影响,所以B正确。

9.图示丙位于云贵高原地区,由于喀斯特地貌广布,故下渗严重,导致了地表水不足,导致了干旱较周边地区严重,所以C正确。

10.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自然灾害的空间分布

【详解】

滑坡、泥石流灾害主要多发于我国西南部山区,这一地区地形坡度大,夏季多暴雨,地质活动强烈,故多发此类灾害,故A选项错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夏季雨季长、降水量大、多暴雨;长江流域面积广,集水区域大,为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之一,故B选项正确;我国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且降水集中于夏季、雨季短,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强易发旱灾,而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且春季气温回升晚,地表冬季积雪量大,春季融化可以缓解春旱,故旱灾发生频率较低;故C选项错误;地震的发生多与断层构造带有关,我国西北和华中地区断裂构造带较少,不是地震多发区,西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处板块边界,地震多发,故D选项错误。

所以正确答案是B。

11.A

【解析】

【详解】

读图,从自然角度看,该地河网稠密,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所以“十年就有九年荒”中的“荒”产生的原因是洪涝导致粮食减产,C错。

该地是江淮地区,受台风影响小,D错。

6、7月是梅雨季节,降水多,7、8月雨带在华北、东北地区,所以出现时间是6、7月,A对,B错。

故选A。

12.开挖入海新河,改造河网,分散水流;建设水利枢纽工程,洪涝期间排水;修筑蓄洪(水库),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退耕还湖;加强预报监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解析】

试题分析:

该题考查防治洪灾的措施。

结合材料和图示可知该地四周高,泄洪能力不足;由于河网密布,雨季会导致大量水体汇集,且不易排出,滞洪不足,因此工程措施的建设,扩大河道泄洪量、风流、疏导和拦蓄洪水功能,以减轻洪水灾害。

防洪非工程措施,主要从洪水预报、洪水警报、洪泛区管理、洪水保险、河道清障(或河道管理)、超标准洪水防御措施等方面以减轻洪灾损失。

【考点定位】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

13.

(1)内流;减少;蒸发;下渗。

(2)冰凌洪水(或凌汛);成因:

该河段12月份有结冰现象;该河段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或大致由南向北流);较高纬度河段封冻早,容易形成冰坝,阻塞较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

(3)赞同:

①夏季光热充足,日较差大,稻米质量好;②有充足的黄河水源,满足其灌溉条件。

不赞同:

①水稻种植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加剧当地水资源短缺;②易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加剧土壤盐碱化;③加剧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短缺。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以及读图分析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详解】

(1)根据图示信息判断甲河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据图可知,甲河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没有汇入其他的入海河流,流经沙漠地区,由于沿途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且下渗严重,所以径流量沿程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是典型的内流河。

(2)乌海段由低纬流向高纬,因此其洪水类型为凌汛。

据材料二可知,此次黄河乌海段的洪水灾害发生在12月份冬季,且结合图示可知,该河段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且该河位于北方地区,该河段12月份有结冰现象;较高纬度河段封冻早,容易形成冰坝,阻塞较低纬度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河堤决口,所以此次洪水灾害类型属于冰凌洪水。

(3)本题是开放性题目,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

赞成的观点主要从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热充足,日较差大)、水源(有充足的黄河水源,灌溉条件好)等方面来分析;不赞成:

水稻种植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扩大种植面积会加剧当地水资源短缺;不合理灌溉易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加剧土壤盐碱化;加剧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短缺。

无论哪一种观点,要保证观点与论据的一致性。

【点睛】

凌汛出现的条件有三个:

河流有一定的结冰期;河流的流向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发生的时间是结冰和融冰期。

14.

(1)B河流域及其以东地区地处我国东北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床坡降很小,泄洪能力很弱);降水集中在夏季(尤以7、8两个月降水集中),并常有暴雨。

(2)C湖附近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草场退化(或土地退化、土地荒漠化等)。

主要的治理保护措施有退耕还林、还牧;实行轮牧;保护好天然草场,建设人工草场。

(回答两点即可)

(3)优势:

土地辽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丰富;雨热同期等。

(回答三点即可)

劣势:

属中温带,热量不足,常受低温冷害的影响。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东北地区为材料背景,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和农业区位因素,知识点跨度大,但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详解】

(1)根据经纬度可知,B河流域及其以东地区地处东北平原地区,易发洪涝灾害的原因可从地形地势、气候等方面分析。

东北平原,地势低平,河流落差小,河床坡降小,泄洪能力弱,排水不畅;降水集中在夏季,并常有暴雨,故洪涝灾害易发。

(2)C湖地处内蒙古高原,主要的生态问题是草地退化,其治理措施可结合教材有关荒漠化防治的知识来回答。

C湖附近地区是我国的呼伦贝尔草原,由于过度垦殖、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

其治理保护的措施应针对产生的原因进行阐述,如①退耕还林、还牧;②实行轮牧;③保护好天然草场,建设人工草场。

(3)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但注意评价需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

根据经纬度可推知,E所在地区为我国的松嫩平原,土地辽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丰富,雨热同期等;但是纬度较高,热量不足,常受低温冻害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