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一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208792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1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一 Word版含答案.docx

《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一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一 Word版含答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一 Word版含答案.docx

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专题通关攻略专题一Word版含答案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

专题一 地球的运动规律

[考纲原文呈现]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考点一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全国卷近5年1考)

[理·主干知识]

1.地方时

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2.时区的划分

(1)在地球上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2)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到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

(3)在中时区以东,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4)东西十二区各跨7.5°,合为一个时区。

3.区时

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其区时。

4.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

人为日界线

经线

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180°经线

日期

分割

特点

时刻在变,该线在地球表面自东向西移动

该线在地球上的位置不动,为了避免在一个政区单位内使用两个日期,该线并不完全沿180°经线划分,而是略有曲折

日期

确定

(1)两条日界线之间为同一天。

(2)向东过0时经线,日期自然加1天(如算出地方时为1月1日25时,自然换算成1月2日1时);向西则日期减1天。

(3)向西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加1天,向东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减1天,即“东减西加”

[悟·方法技巧]

典题感悟

【典例1】 (2017·北京文综,1)大数据显示,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城市的生活节奏。

机动车流量百分比是指某时段机动车流量占当日机动车总流量的比例。

下图为甲城市工作日机动车流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题。

甲城市所处时区是(  )

A.西二区B.西十区

C.东十区D.东二区

审题指导 注意横轴为“北京时间”,而日常生活中的“朝九晚五”指的是当地区时。

上班高峰出现在当地时间9点前1个小时左右,下班高峰出现在当地时间晚5点(17时)后1个小时左右。

解析 城市工作时间一般是当地区时8时开始,这和图中北京时间的工作时间2时相差6小时,早6小时,所以甲城市所处时区为西十区,B正确。

答案 B

【典例2】 (2017·江苏地理,3)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

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

读图回答下题。

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

A.12点B.15点

C.18点D.21点

审题指导 利用晨昏线确定地方时:

本题解题的突破口是由晨昏线与赤道交点来推导起飞时间。

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

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

00。

由此进行相关计算。

解析 由图可得晨线与赤道的交点的经度约为75°E,其地方时为6:

00,则航班起飞时北京时间约为9:

00。

9小时后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为18:

00。

答案 C

【典例3】 北京时间2016年12月22日7:

03,北半球迎来冬至。

此刻,日期为2016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  )

A.小于1/3B.1/3

C.大于1/2D.小于1/2

解析 日期的分界线是地方时0时所在的经线与180°经线,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为地球上新的一天。

此时,北京时间为2016年12月22日7:

03,则地方时为0时所在的经线为14°15′E,从而我们可以把该思维过程转化为下面的图形,很明显此刻12月22日的范围小于全球的1/2。

答案 D

反思归纳

1.图示时间计算的一般方法和流程

2.新旧一天所占比例的计算

判断某一时刻,地球上两个不同日期范围各占多少时,可以先画出表示全球范围的数轴,然后在数轴上画出180°经线表示日界线,之后再按照时间计算的方法找出相应的零时线,最终则可以根据零时线向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零时线向西至180°经线为旧的一天,确定两个不同日期的范围。

如下图为新的一天占全球1/4的示意图:

注意:

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时,新的一天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新的一天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时。

3.有关行程时间的计算

一架飞机某日某时从A地起飞,经过m小时飞行,降落在B地,求飞机降落时B地的时间。

这类问题若能建立下列关系,也就不难解答了。

因此,计算公式为:

降落时B地时间=起飞时A地时间±时差+行程时间(m小时)(注意:

正负选取原则——东加西减)。

[练·高考重点]

题组一 经纬度、区时计算

1.(2017·海南地理,12~13)某岛国面积700多平方千米,由170多个岛屿组成,其首都是全球最早迎接新年的城市,尽管可能遭遇飓风,但美丽的珊瑚、大片的椰林和新年第一缕阳光,仍吸引了各地游客来此迎接新年。

据此完成

(1)~

(2)题。

(1)该国首都的位置可能是(  )

A.21°8′N,175°12′EB.42°10′N,170°22′W

C.21°8′S,175°12′WD.42°10′S,170°22′E

(2)当该国首都迎来新年第一缕阳光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

A.1:

00B.6:

00

C.11:

00D.20:

00

解析 第

(1)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国首都是全球最早迎接新年的城市,位于热带低纬度地区,A、C符合条件,又根据“游客来此迎接新年,可能遭遇飓风”等信息和国际日界线不完全与180°经线重合等知识,确定选C。

(2)题,当该国首都迎来新年第一缕阳光时,即日出时,低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差距较小,日出的区时约为6时,该国为12区,即北京时间(东8区)的时间为2时,结合四个选项最接近的A。

答案 

(1)C 

(2)A

题组二 日期范围的确定

2.(2017·遵义模拟)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若阴影表示黑夜,完成

(1)~

(2)题。

(1)甲地时间为(  )

A.8时B.9时

C.15时D.16时

(2)如果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甲地时间为(  )

A.15时B.9时

C.3时D.12时

解析 第

(1)题,图示为北极示意图,若阴影表示黑夜,则甲地左侧昼夜分界线是晨线,地方时是6点。

根据图中等分关系,相邻经线的经度差为45°,时间相差3小时。

甲地在晨线东边,所以甲地时间为9时,B对。

(2)题,如果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根据顺着自转方向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判断甲地右侧分界线是180°经线;甲地左侧分界线是时刻为0点的经线。

结合前面分析,甲地时间为3时,C项对。

答案 

(1)B 

(2)C

题组三 有关行程的时间计算

3.某国际航班从罗马经18小时的飞行,于北京当地时间星期一17:

10安全降落在北京机场。

此时,飞行员看到一轮红日正在跑道西边的尽头。

据此回答

(1)~

(2)题。

(1)飞机降落时,晨昏线的位置应该是下列四图中的(  )

(2)飞机从罗马(东一区)起飞的时间是当地时间(  )

A.星期一的18:

10B.星期一的12:

10

C.星期日的18:

10D.星期日的16:

10

解析 第

(1)题,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的时间是北京当地时间星期一17:

10,此时飞行员看到日落,说明北京所在的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且北京(约为116°E)正经历黄昏。

(2)题,北京与罗马相差7个小时,当飞机17:

10在北京降落时,罗马当地时间应是星期一的10:

10,中间飞行了18小时,故在罗马起飞的时间应是星期日的16:

10。

答案 

(1)D 

(2)D

考点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全国卷近5年2考)

[理·主干知识]

1.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北半球)

2.春、秋分日

全球各地均昼夜等长,且距春分(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差值越小。

3.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

主要规律

纬度分布规律

对称规律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例如23°26′N的昼长等于23°26′S的夜长

递增规律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

另一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

变幅规律

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极昼、极夜规律

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

昼夜长短状况规律

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

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

【易错警示】

(1)太阳直射某地,该地不一定昼最长夜最短。

北半球各地夏至日这一天昼最长,南半球各地冬至日这一天昼最长。

(2)昼变长夜变短不等于昼长夜短。

如北半球昼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太阳可能直射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也可能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昼变短夜变长与昼短夜长亦是同样道理。

[悟·方法技巧]

典题感悟

【典例1】 (2017·课标全国Ⅱ,5)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

芬兰伊瓦洛(位置见下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

据此完成下题。

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

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审题指导 本题解题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11月至次年4月”,该时段包含两个关键时间点——春分日和冬至日,说明太阳直射点在该时段内先向南移后向北移,既可能直射南半球又可能直射北半球。

解析 最佳测试期为11月至次年4月,其中11月至春分日期间该测试场太阳每天从东南方升起,但春分日当天太阳从正东方升起,春分日之后到4月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该测试场纬度在68°N以北,且最佳测试期包含冬至,则肯定出现了极夜现象,因此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该测试场主要受北方寒冷气流影响;该测试场冬至日昼长为0时(极夜),春分日昼长为12时,春分日之后至4月期间,其昼长大于12时,因此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大于12时。

故选B。

答案 B

【典例2】 (2017·天津文综,6~7)我国A市某中学(下图所示)的旗杆影子在北京时间14:

08为一天中最短。

冬至前后,师生们能在学校升国旗时(北京时间

10:

00)看到日出。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

(1)~

(2)题。

(1)A市位天天津市(39°N,117°E)的(  )

A.东北B.东南

C.西北D.西南

学生发现,日落时旗杆影子的指向随日期而移动。

(2)下列时段中,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的是(  )

A.惊蛰到立夏B.立夏到小暑

C.白露到立冬D.立冬到小寒

审题指导 

(1)注意一天中影子最短时为地方时12:

00,根据此时的北京时间计算出时间差,然后计算出该地经度(北京时间采用120°E的地方时)。

计算该地冬至昼夜长短时间,可先计算出当地该日日出时间(地方时),然后再计算其昼长或夜长。

此题需识记北京冬至昼长约为9小时,夜长约为15小时。

根据昼长(或夜长)南北的变化确定南北方位。

(2)日落方向及影子朝向

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日落西南,影子朝向东北;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日落西北,影子朝向东南。

解析 第

(1)题,由材料信息可知,北京时间14:

08时,该地地方时为12:

00,计算出该地经度为88°E,位于天津西方;该地冬至前后北京时间10:

00日出即地方时7:

52日出,计算知该地冬至前后夜长为15时44分,天津冬至前后夜长为15时左右(与北京相似),故该地位于天津的北方;则C项正确。

(2)题,考查地图三要素及地球运动。

读图1可知,日落时杆影的指向由排球场逐渐移向篮球场代表日落时杆影指向由东北转为东南,则日落方向由西南变为西北,太阳直射点应该由南半球移动到北半球,结合二十四节气图可知,A项正确。

答案 

(1)C 

(2)A

1.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的关系

(1)同一纬线上各地同一天的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地方时也相同)。

(2)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相同(除二至日),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

如下图:

a与b两个时间的昼长、夜长是相同的,c与d两个时间的昼长、夜长也是相同的;b与c两个时间中,b时间的昼长等于c时间的夜长。

2.太阳日出、日落方位与太阳直射点的关系

(1)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

(2)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3)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4)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太阳从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太阳从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3.昼夜长短计算方法

(1)根据某纬线的昼弧或夜弧特点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特点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如图所示)。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

[练·高考重点]

题组一 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1.下图示意不同纬度三地白昼长度变化。

读图,完成

(1)~

(2)题。

(1)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三地的白昼变化,则a、b两月分别是(  )

A.1月、2月B.3月、4月

C.6月、7月D.11月、12月

(2)在图示月份中(  )

A.②地夜长超过10小时

B.三地中①地昼长最长

C.三地昼长变化率在a月相等

D.三地中③地昼长变化最大

解析 第

(1)题,若该图表示南半球三地的白昼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三地均昼长夜短,并且a月~b月两月份白昼在变短,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a到b期间正向北移动,A项符合要求。

(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②的昼长超过14小时,因此其夜长不可能超过10小时;三地中,白昼最长的是③,如果三地昼长的变化率在a月份相等,则三条曲线应当平行,从图中可以看出三条曲线并不平行;从图中看,③地昼长变化最大。

答案 

(1)A 

(2)D

题组二 昼夜长短计算

2.(2017·湖南株洲质检)下图显示的是某楼盘的方位和北京时间15时的太阳光线,该日南面阳台太阳照射的时长为9小时40分钟。

据此回答

(1)~

(2)题。

(1)该楼盘最可能位于(  )

A.上海B.北京

C.成都D.乌鲁木齐

(2)该地该日昼长约(  )

A.9小时40分B.10小时40分

C.12小时40分D.13小时40分

解析 第

(1)题,该地地方时12点时,阳光从正南方向射向阳台,12时的阳光与图示太阳光夹角为40°。

因太阳在天空中自东向西视运动的速度为15°/小时,转过40°需要时间2小时40分,故图示时刻该地地方时应为12+2小时40分=

14:

40。

其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20分钟,经度相差5°,当地经度为120°E-5°=115°E,故B正确。

上海经度为120°E,A错。

成都经度约105°E,C错。

乌鲁木齐经度约87°E,D错。

(2)题,二分日日出后转过40°需用时间2小时40分钟。

据此可以计算出南阳台从8:

40开始有阳光照射,到18:

00日落,二分日阳光照射的时间为9小时20分钟。

该日南面阳台太阳能够照射的时间为9小时40分钟,比二分日长20分钟,说明下午太阳照射时间比二分日长20分钟,则昼长要比二分日长40分钟,为12小时40分钟,C对。

答案 

(1)B 

(2)C

考点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全国卷近5年2考)

[理·主干知识]

1.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1)纬度变化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具体如图1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图1

(2)季节变化规律

来增去减,即太阳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本地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如图2所示。

图2

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规律

2.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的对称规律

以太阳直射的纬线为对称轴,在南、北对称分布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1)所求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90°-所求地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

(2)极点的太阳高度=直射点的纬度。

(3)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互余。

[悟·方法技巧]

典题感悟

【典例1】 (2017·武汉二模)图1为“①②③三地等高旗杆正午影长变化曲线和朝向示意图”,图2为“A、B、C、D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图1

图2

图2中四条曲线能够反映③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是(  )

A.AB.B

C.CD.D

解析 图1中③地12月22日正午影长为0米,说明正午太阳高度为90°,且该地一年中其他时间影子的朝向都为南,因此③地位于南回归线。

图2中D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因此D地位于南回归线。

答案 D

【典例2】 (2017·石家庄三市联考)读“110°E经线上M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内变化图”,该地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差40°,回答

(1)~

(2)题。

(1)M地的纬度位置为(  )

A.23°23′NB.20°N

C.23°26′SD.20°S

(2)M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A.46°34′B.43°26′

C.86°34′D.83°26′

解析 第

(1)题,结合图示信息知,夏至过后某日M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说明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附近地区。

然后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列方程后即可求得其纬度为20°N。

(2)题,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据此结合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即可求得冬至日M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6°34′。

答案 

(1)B 

(2)A

1.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及其变化特点的判断技巧

(1)分布看“远近”——远小近大。

距离直射点所在的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距离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2)变化看“移动”——来增去减。

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的方向移来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太阳直射点远离某地移去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

(3)位置看“数值”——90°的出现。

2.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方法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向南方;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相反。

(3)确定日期、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零。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越长。

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如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日影永远朝向北方;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日影永远朝向南方;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日影则有南、北朝向的变化。

(4)确定楼距、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练·高考重点]

题组一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分析

1.(2017·西安市高三六校联考)武汉某建筑采用大玻璃幕墙的设计方案。

为达到最佳遮阳和采光效果,设计师把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建筑物玻璃幕墙高度和屋檐外延长度巧妙结合起来,如下图所示。

这种设计既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美观性,也可以极大地减少玻璃幕墙的日射负荷,显出很好的节能性。

读图回答

(1)~

(2)题。

(1)一年内,正午室内太阳直接照射面积由最小到最大的变化过程中,该地(  )

A.昼长逐渐增加

B.正午太阳高度不断降低

C.月均温不断降低

D.月均降水量不断减少

(2)为达到最佳遮阳效果,随纬度的变化需调节玻璃幕墙高度和屋檐外延长度。

若玻璃幕墙高度不变,在我国北方地区,随着纬度升高,屋檐外延长度应(  )

A.变长B.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

解析 第

(1)题,一年内,正午室内太阳直接照射面积由最小到最大的变化过程,即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由最大变到最小的过程。

武汉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由最大变为最小,即时间由夏至日经秋分日到冬至日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武汉昼长逐渐减小,正午太阳高度不断降低,月均温先升高后降低,月均降水量呈波动减少趋势。

(2)题,纬度越高,其正午太阳高度越小,要使屋檐外延能挡住进入房间的光线,应加长屋檐外延长度。

答案 

(1)B 

(2)A

题组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原创)二十四节气大约15天一节气,用于指导农业耕种。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

据此完成

(1)~(3)题。

(1)我国下列法定假日中与“二十四节气”紧密相关的是(  )

A.春节B.清明节

C.端午节D.中秋节

(2)周朝时期周公在河南登封县“垒土为圭,立木为表,测日影”,可通过观测一年中每天正午投在地上的影子长度变化来判断二十四节气(下图),其观测结果正确的是(  )

A.一年中冬至日杆影最短B.春分日影长与杆高相等

C.每个节气影长跨度相等D.杆影变长时当地昼变短

(3)将周朝时期测日影的方法运用到海南岛三亚旅游区,作为科普运用,其“圭表”安装应该考虑(  )

A.圭设置跨表(标杆)南北两侧

B.将圭(影子刻度)变长

C.圭两端分别标注春分日和秋分日

D.将表(标杆)缩短

解析 第

(1)题,清明属于“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段主要与地球公转周期有关。

选B。

(2)题,北半球地区,一年中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杆影最长;春分日,正午影长与杆高相等的地区在南北纬45°;北温带地区,杆影变长时,正午太阳高度变小、太阳直射点南移,该期间当地昼变短;虽然每两个节气的时间间隔是一样的,但影长的变化长度是不相等的,正午太阳高度大的时段影长跨度小,正午太阳高度小的时段影长跨度大。

选D。

第(3)题,三亚位于热带,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机会,标杆影子有朝南、也有朝北现象,圭需跨表南北两侧;其纬度比河南登封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影长短,圭不需变长;圭两端分别标注夏至日和冬至日。

选A。

答案 

(1)B 

(2)D (3)A

专题提升训练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6年6月25日,长征7号运载火箭在新建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

据此回答1~2题。

1.在海南建设我国卫星发射基地的优势有(  )

①距离赤道近,能耗低 ②火箭可以通过水路运输,火箭的大小就不受铁轨的限制 ③海南经济发达 ④周围是茫茫大海,坠落的残骸不易造成意外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海南省文昌与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相比(  )

A.热量充足,光照条件好

B.热量不足,光照条件好

C.热量不足,光照条件较差

D.热量充足,光照条件较差

解析 第1题,在选择发射场时,卫星发射方都会尽量选择低纬度地区,最好选择在赤道附近,因为这样可使火箭发射时得到初速度大,节省燃料并且海南海洋运输便利,便于大型设备的运入。

第2题,海南省文昌比甘肃省酒泉纬度低,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

甘肃酒泉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晴天多,光照条件好。

答案 1.D 2.D

(2017·南昌一模)读太阳光照图,回答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