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培养的首批博士如今都去哪儿了博士学位1983年.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98136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共和国培养的首批博士如今都去哪儿了博士学位1983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共和国培养的首批博士如今都去哪儿了博士学位1983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共和国培养的首批博士如今都去哪儿了博士学位1983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共和国培养的首批博士如今都去哪儿了博士学位1983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共和国培养的首批博士如今都去哪儿了博士学位1983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共和国培养的首批博士如今都去哪儿了博士学位1983年.docx

《共和国培养的首批博士如今都去哪儿了博士学位1983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共和国培养的首批博士如今都去哪儿了博士学位1983年.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共和国培养的首批博士如今都去哪儿了博士学位1983年.docx

共和国培养的首批博士如今都去哪儿了博士学位1983年

共和国培养的首批博士如今都去哪儿了?

博士学位1983年

“是历史把我们推到了这个特殊的位置,我们也承担了历史赋予的重任。

”博士学位证书为001号的马中骐说,1983年之后,18个人各奔东西,再也没有聚过,但每个人都默默记住了责任,那就是要做出成绩,不辜负“首批博士”之桂冠。

1980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1983年5月,首批18名博士从几千名学子中脱颖而出,登上人民大会堂主席台领取博士学位证书。

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接见了与会的博士(工学博士冯玉琳当时因在美国访问,没有参加此次大会)。

而如今,国产博士已经超过50W。

这十八名博士,随便拎出一个,简历上的东西都值得我们一生去努力。

18位博士均已过花甲之年,最年轻的64岁,年长的74岁,有的已是白发苍苍了。

他们是:

马中骐、谢惠民、黄朝商、徐功巧、徐文耀、白志东、赵林城、李尚志、范洪义、单墫、苏淳、洪家兴、李绍宽、张荫南、冯玉琳、童裕孙、王建磐、于秀源(注:

按姓氏比划排位)。

其中,徐功巧是中国授予的第一位生物学博士及第一位女博士。

“是历史把我们推到了这个特殊的位置,我们也承担了历史赋予的重任。

”博士学位证书为001号的马中骐说,1983年之后,18个人各奔东西,再也没有聚过,但每个人都默默记住了责任,那就是要做出成绩,不辜负“首批博士”之桂冠。

马中骐博士1940年3月生于上海市,浙江杭州(临平)人。

1951年-1956年在上海市市东中学学习,1956年-1961年在兰州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学习,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

1964年-1967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读研究生,毕业后回兰州大学工作。

1978年-1981年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第二次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工作至今。

两次研究生均师从胡宁院士。

1982年3月4日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1988年晋升为研究员。

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1992年10月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导师。

2005年退休。

马中骐博士长期以来一直从事理论物理研究,重点在群论方法及其物理应用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已发表研究论文190余篇。

重要的科研成果有量子N体系统转动自由度的分离、Levinson定理的证明与推广、量子群的研究等。

曾六次获诺贝尔奖提名的美国苏达相(G.Sudarshan)教授等人在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一本量子力学教科书中曾用专门章节(8.5节)引用和介绍了马中骐证明Levinson定理的方法。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曾评价马中骐的研究成果是能留得下来的工作。

近一年来马中骐正和杨振宁教授合作,从事冷原子方面的研究工作,已获得若干可喜的成果。

马中骐博士曾获得过四次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或教学成果二等奖(教材)和2004-2005年度的王淦昌奖,即1986年的“关于代的问题的大统一理论研究”、1987年的“无色磁单极和双子解及其与费米子的相互作用”、1988年的“推广的Levinson定理”和1996年的教材奖“群论及其在物理中的应用”。

出版的专著有:

《群论及其在物理中的应用》、《杨-巴克斯特方程和量子包络代数》、《Yang-Baxterequationandquantumenvelopingalgebras》、《物理学中的群论》、《群论习题精解》后两本书经修改后用英文由新加坡WorldScientific出版。

曾出访过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Syracuse大学、Virginia理工大学、英国Rutherford实验室、意大利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爱尔兰Dublin高等研究中心等。

谢惠民教授1939年12月生,江苏省常州市人.1957年毕业于上海市育才中学,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1962-1973年在复旦大学数学系任助教,1973-1978年在无锡市江宁机械厂任情报员和计算机管理员.1978年考取中科院数学所的研究生,师从著名数学家关肇直先生学习控制论,1981年11月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和中科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并留所工作,1982年5月获得博士学位.1983年9月至今在苏州大学数学系工作,1987-1991年任数学系系主任,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成为博士生导师.曾到美国、香港和台湾作学术访问.在复旦大学工作期间,他在金福临和李训经两位先生的指导下学习稳定性理论和最优控制理论.文化革命前在复旦学报和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上发表论文5篇,其中一篇论文推翻了庞特里亚金等人的经典著作《最佳过程的数学理论》中关于带有参数的最佳控制问题一节的主要结果.文革期间在工厂编译了快速傅里叶变换的论文集,并将数值积分算法用于超声流量计的设计.1980年后从事控制论、非线性振动、动力系统的语法复杂性、生物信息学等方面的研究,参加了国家"八五"和"九五"攀登项目"非线性科学"和国家973项目"非线性科学中的若干前沿问题"的研究工作,是"符号序列的复杂性分析"课题组的组长.他在隐马尔可夫模型方面的三次报告对于从水稻的DNA序列中寻找基因的软件编制提供了数学上的帮助.他在以上所提到的领域中共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3本:

(1)绝对稳定性理论与应用(科学出版社,1986);

(2)复杂性与动力系统(上海科教出版社,1994);(3)GrammaticalComplexityandOne-DimensionalDynamicalSystems(WorldScientiˉc,Singapore,1996).他长期在高校从事教学,没有间断过对本科生的授课,非常重视本科生课程的教学质量.在他担任系主任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他所讲授过的本科课程有:

数学分析、常微分方程、高等代数、稳定性和定性引论、最优化引论、运筹学、泛函分析、数学史等.在文化革命前编写的教材有常微分方程、稳定性和定性引论,近年来编写的教材有数学分析和数学史选讲.参与编写的有《数学分析习题课讲义》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和《吉米多维奇数学分析习题集学习指引》(其第一册已于2010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他是200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的苏州大学数学分析与习题课的负责人,2009年由教育部和财政部批准在苏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立项建设的国家教学团队的带头人.曾经获得的主要荣誉和称号有:

1991年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年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2年获得国务院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获得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曾宪梓奖二等奖,1994年评为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97年评为苏州市"优秀知识分子",2007年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09年因在元胞自动机的语法复杂性方面的工作获得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的1979-2009系统科学最佳论文奖.白志东教授1943年11月生于河北省,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1984年至2001年曾先后在美国、新加坡等著名大学担任高级研究员或教授。

2002年3月起任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

他是吉林省特聘教授、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数理统计学会资深会员、国际统计协会会员、中国数学协会会员、中国概率统计协会会员、ICSA会员、《JournaloftheMultivariateAnalysis》编委、《JournalofStatisticalPlanningandIn-ference》编委、《StatisticaSinica》副主编、《MathematicalReview》评论员、《ZentralblattFurMathematik》评论员。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需要处理数据量越来越大,通常称为“大维”、“海量”数据,这些数据的处理离不开坚实的理论基础。

白志东教授就大维数据的分析工作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理论,居国际领先水平,其突出的理论意义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数学物理领域。

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先后在国际上一些权威的概率统计杂志,比如:

《AnnalsofProbability》、《AnnalsofStatistics》、《JournaloftheMultivariateAnalysis》、《StatisticaSinica》、《Sankhya》等上共发表论文约170篇,其中约130篇被SCI检索,单篇最高引用次数为190,引用百次以上的文章3篇,h因子是20,也就是至少有20篇文章被引用20次或以上,数学界达到这个数字是非常难的。

部分成果被收入《HandbookofStatistics》中。

WebofScience上的数学家排名为404/1147。

关于大维数据分析方面的专著已被世界知名的出版社SpringerVerlag出版。

研究方向:

1.大维随机矩阵的谱分析;2.秩集抽样;3.m-估计和稳健估计;4.模型选择;5.时间序列分析;6.urn模型及其在临床试验中的应用;7.概率的极限定理;8.概率算法;9.edgeworth展开。

讲授课程有:

时间序列分析、多元分析、非参数统计、非参数及稳健性统计、测度论及概率、矩阵论及在统计中的应用、点估计、假设检验、助步法及应用、高等统计、概率中的极限定理、数学分析、实分析、特征函数、统计导论、分析概率论等。

李尚志教授1947年6月29日出生于四川内江市。

1981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专业研究生毕业,1982年5月获理学博士学位。

1981年12至2006年1月在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任教。

1998.11--2001.11担任中国科技大学数学系主任。

1989年评为教授。

1992年任博士生导师。

1992.10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83--1990担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六届委员会委员。

2003—2008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数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2003年获得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

2004年9月至今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2004.9—2008.12担任理学院院长,2008.12—2009.5担任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院长,现任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学委员会主任。

2001年至今连续两届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分委员会副主任。

自1980年以来一直从事代数学领域、特别是群论方向的科学研究。

在典型群的子群结构的研究中取得了受到国际同行瞩目的系统的成果,在国内外第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在J.Algebra等国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11篇。

主持的科研项目“关于李型单群子群体系的研究”于1985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1991年受国家教委表彰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1998年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在《现代数学丛书》中出版的科研专著《典型群的子群结构》,集中了多年来在典型群的子群结构方面的研究成果。

从1982年在大学任教至今,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教书育人。

在培养研究生的同时,每学期都为本科生讲授基础课。

1999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

三次主持项目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奖项目分别为“数学建模和数学教学改革”(1997)、“数学实验课程建设”(2001)、“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基础课建设”(2009)。

主持的课程“数学实验”、“线性代数(数学专业)”、“线性代数(非数学专业)”分别于2003、2004、2006年获批国家精品课程,是全国高校中主持国家精品课程最多的教师。

带领的“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是2007年批准的首批100个国家级教学团队之一。

李尚志教授不但在本校教学中深受学生欢迎,至今已应邀到157所高校讲学,六次到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络培训班讲课,深受全国高校师生欢迎,产生了很大影响。

李尚志还担任了湘教版高中新课程标准数学教材执行主编,撰写了其中最关键的重要内容,该教材受到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高度评价,并且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功进入台湾的第一套大陆中学教材。

范洪义教授1947年出生于浙江鄞县,1964年9月-1970年7月中国科大物理系学习,1978年9月-1981年12月中国科大近代物理系研究生,1982年5月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曾到加拿大NewBrunswick大学,美国NewYork大学、Rochester大学、阿肯色大学、休斯顿大学、佛罗里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大学和奥地利因斯布洛克大学讲学访问。

范洪义教授在量子力学的数理基础领域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30年来坚持有鲜明特色的科学研究,另辟蹊径地创造了有序算符内的积分理论(英文简称为IWOP),不但发展和完善了狄拉克(Dirac)以来量子力学的表象与变换理论,而且推陈出新,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和实现了如何把牛顿-莱布尼兹积分应用于对由Dirac符号所组成的算符积分的新课题,不但使得量子力学的数理基础有一个别开生面的发展,而且也对数学微积分的领域做了崭新的扩充。

范洪义发明了一系列有物理意义的新表象,尤其是率先在国际上提出了Fock空间中连续的纠缠态表象,为爱因斯坦、玻多而斯基和罗森的量子纠缠找到了恰当的表象;也深化了量子光学的数理内容,使之上到更高的层次,提出了实验工作有望实现的压缩态;范洪义的论文既有原创性,又有系列性与多样性,他的理论方法物理动机明确、数学简练、新颖有效,被广泛地被应用于量子光学、量子通讯、固体物理、分子振动理论、量子统计、量子场论等领域。

他以第一作者发表约600篇被SCI收录的论文(其中有十几篇Review文章)。

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

2000年、2001年和2002年物理领域SCI收录论文数个人第一名,被引用篇数个人第一名。

1999年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全国第一,1999年SCI收录数物理力学类全国第一。

1998年SCI系统论文数全国第一、1998年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全国第二、1996年SCI系统论文数全国第一、1995年SCI系统论文数全国第三、1994年SCI系统论文数全国第二、1993年SCI系统论文数全国第一、1992年SCI系统论文数全国第三。

范洪义的理论揭示了狄拉克符号法更深层次的优美与简洁,克服了原有形式表述的不足与局限,使量子力学的表象和变换理论上了一个新台阶,有了更丰富的内涵,成为Dirac符号法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我国学者在量子基础理论的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其系列研究成果有普及教学的意义和广泛的国际影响。

他的专著有10部,《量子力学表象与变换论》、《量子力学纠缠态表象与应用》、《从量子力学到量子光学》、《量子力学数理基础进展》、《相空间量子力学理论》、《量子力学的不变本征算符方法》、《从相干态到压缩态》、《光学变换:

从量子到经典》、《开放系统量子退相干的纠缠态表象论》和《量子力学狄拉克符号法进阶》,为量子力学和量子光学提供了新篇章,体现了他独特的研究风格。

他提出的理论有望在量子自成学派。

他曾获得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称号,并获得教育部1998年科技进步一等奖(个人获得)。

赵林城,1942年11月出生,江苏盐城人。

196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1982年5月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授予的理学博士学位,导师是陈希孺院士,之后留校工作,1988年晋升为教授,1990年任博士生导师。

1994年被选为国际统计学会(ISI)成员。

曾任中国概率统计学会常务理事,国际核心期刊“StatisticaSinica”副主编,“Statistics”、《应用数学学报》和《应用概率统计》杂志编委。

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6年被评为安徽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

多年来他一直从事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AnnalsofStatistics”,“AnnalsofProbability”,“JournalofMultivariateAnalysis”,“IEEETrans.ASSP”以及《中国科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60篇,出版专著两本,培养博士10人,硕士18人。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非参数统计、回归分析、多元分析、信号处理以及概率论的极限理论等方面。

1990年以“若干非参数统计问题的研究”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1年该项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8年以“线性统计模型大样本理论的研究”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曾多次应邀赴美国、加拿大、巴西、台湾和香港访问,与国际著名统计学家C.R.Rao教授、P.R.Krishnaiah教授等进行过多年的合作研究。

他在建立信号数目检测的随机效应模型的研究工作中,在著名的AIC等准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模型选择的一个新的一般性准则,有关结果已为美国《物理科学和技术百科全书》(1987)所引用,单篇得到SCI记录的130个引用,其中关于罚函数的思想和形式已为许多作者接受和采用。

当代著名统计学家C.R.Rao教授在题为“R.A.Fisher:

TheFounderofModernStatistics”的文章(StatisticalScience,1992)中,也特别提到赵的工作。

他在U-统计量方面的两项工作,已为美国《统计科学百科全书》(1988)以及若干专著和文章所引用,苏联著名学者柯罗廖克等在他们的专著中详细介绍了这两个定理的证明,并特别在导言中将其中一项工作作为该领域的一个重要成果作了介绍,他在有限总体U-统计量方面的两项工作,也得到了上述百科全书的增补本的引用,文中提出的有限总体情形的Hoeffding分解方法,已成为处理有关问题的有效工具,得到了有关作者的高度评价。

洪家兴教授是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男,1942年1月15日生,江苏吴县人。

1965年复旦大学数学系毕业,1977年考入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师从谷超豪教授,从事混合型方程的研究。

1982年5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理学博士学位。

研究生毕业后,在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现任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非线性数学模型与方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数学年刊》、《AsianJ.ofMath》等杂志的编委,上海市数学会副理事长。

他长期从事偏微分方程及其在几何中的应用研究,对第二类混合型方程的边值问题得到了一个普遍的存在性定理;首次给出了完备负曲率曲面在三维欧氏空间中实现的存在性定理,而且条件接近“最佳”。

上述研究成果曾在1998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二获奖人),1991年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他“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5年获第五届陈省身数学奖,1996年获求是科学基金会颁发的“杰出青年学者奖”,1997年获上海科技精英称号。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洪家兴教授曾应邀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特别是2002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45分钟邀请报告,受到广泛的重视。

李绍宽教授1941年12月7日出生于上海。

1960年5月由上海市长宁中学保送进入复旦大学数学系学习(教改试点班-数学训练班),1965年3月毕业,分配到长宁区东海中学担任数学教师。

1978年10月,首次恢复招收研究生时考入复旦大学数学所研究生,师从于夏道行、严绍宗教授,从事泛函分析、算子理论方向的学习与研究,1980年10月通过毕业论文答辩,1981年3月被分配到东华大学(原中国纺织大学)任数学教师至今,期间于1987年2月至1988年曾赴美国普渡大学(PurdueUniversity)访问进修一年,1983年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1985年被聘为副教授,1990年被聘为教授。

一直从事高等数学的教学与教学改革工作,于2001年获上海市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

在科研方面共发表论文八十余篇,并编写了《高等数学》,《现代数学选讲》《高等数学学习指导书》《线性代数学习指导》等书。

在学校里他课上得好,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大家有口皆碑。

听过他课的研究生说,听李教授的数学课从集合论引入,逐步到线性空间,再到距离空间、拓扑空间,犹如在数学王国自由翱翔,得益非浅。

李绍宽教授长期从事关于算子谱理论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八十余篇论文。

他连续多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算子谱理论,对亚正常算子、半亚正常算子谱给出了一些比较深入的结果,对算子组的Taylor谱得到了一系列的表示定理,特别对交叉交换算子组A=(A1,A2,...,An),B=(B1,B2,...,Bn),证明了AB=(A1B1,A2B2,...,AnBn)与BA=(B1A1,B2A2,...,BnAn)具有相同的Taylor谱和Taylor本质谱,对算子谱理论做出了相当的贡献。

同行称赞他的成果“足以在所研究的领域留下让后人瞩目的脚印”。

为此,1990年他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92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并被纺织工业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张荫南教授,男,1942年1月29日出生。

江苏省常州市人。

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退休。

196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并留校做研究生。

师从夏道行教授从事泛函分析的研究。

因文革的原因中断学业,1967年—1973年在江西省天柱山垦殖场劳动,1978年重返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从事泛函积分的研究。

1982年5月在复旦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系由国务院授予的首批理学博士之一。

1991年由国务院、国家教委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的称号。

1985年晋升为副教授,1987年晋升为教授,1993年任博士生导师。

张荫南教授在Winner空间变分演算、无限维的Levy-Laplace算子,非适应的随机积分、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的数值解等方面做出多项研究成果,发表论文20余篇。

近年来主要从事数据分析、数据挖掘e-1earning课件的应用研究开发工作。

在教学上,除指导硕士生七名、博士生二名外,长期为研究生和大学生开设各类课程。

童裕孙教授1943年12月出生,浙江省宁波市人。

196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其后分配到华东水利学院任教。

文化革命期间曾在泰州军恳农场劳动锻炼,后在南京郊县东芦中学任教,1975年回华东水利学院工作。

1978年进复旦大学数学研究所作研究生,师从夏道行教授和严绍宗教授,专业为基础数学,方向为泛函分析。

1981年留校任教,1982年获得复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1985年晋升为副教授。

1986年至1987年间,在美国Minnesota大学做访问学者。

1991年晋升为教授,1996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童裕孙教授曾任复旦大学数学系基础数学教研室副主任、副系主任、系主任等职。

童裕孙教授历年来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过“高等数学”、“数学分析”、“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拓扑线性空间”、“C*代数”等课程,并指导过多批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和数名博士生获得学位。

童裕孙教授的研究方向是算子谱论与算子代数,参加“不定度规空间上算子理论”的研究,获得198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历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

其代表作有《关于不定度规的约化》(中国科学,1986),《拟幂零积分算子》(数学学报,1989),《KernelsofGeneralizedDerivations》(Acta.Sci.Math.Szeged,1990),《ADensityTheoremontheOperatorAlgebrainPontrjaginSpace》(J.Math.Anal&Appl,2001)。

在这些论文中,童裕孙教授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学科竞赛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