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指导方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93727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作文指导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生作文指导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生作文指导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生作文指导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生作文指导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作文指导方法.docx

《小学生作文指导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作文指导方法.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作文指导方法.docx

小学生作文指导方法

小学生作文指导方法

如何让小学生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奠定良好的作文基础是小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学生及家长积极关注和寻求解决的问题,这里浅谈我在作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从“仿”起步,引导写作  我们首先可以通过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来练习写作,在课内给予点拨,课外阅读中给予引导,并鼓励学生进行仿写,使学生掌握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开头结尾的呼应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环境描写的衬托等知识;其次我们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逐步引导从机械仿写过渡到变通仿写,最后发展成创造性仿写,在“仿”中求“创”,“仿”中求“活”,“仿”中求“新”,以提高写作能力。

二、拓宽阅读,积累素材  对小学生而言,作文难,怕作文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并将阅读变成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在班内开展读书活动,指导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把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段落抄到读书笔记上,养成读书必动笔的习惯;同时还要求学生挤时间背下来并写下心得体会,从而为作文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和写作材料,为写好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通过搞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

三、观察生活,开掘源泉  学生通过广泛阅读,积累了大量素材,但是我们还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否则,学生还会出现作文提笔难、内容空泛的问题。

  小学生智能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意志的内控力弱,我们要根据儿童“情绪性”的特点,先指导定向观察,把学生带进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并创造性表达的欲望。

例如教学生作文《春天的发现》,在习作前,安排学生到田野、村庄、校园等地方观察和体会春天的变化,并组织学生春游,到实地欣赏春天的景观。

春游前,提出观察要求:

注意观察山水草木、游人、飞鸟等特点,并把自己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材料及时地记下来,为描写春天的美景作好准备。

观察时,教师给予导向观察指导,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在观察时便会有的放矢,充满兴趣,从而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欲望。

当学生写出了一篇描写细致、富有真实感的作文时,教师可在其习作成功之处,写下醒目赞语,当众宣读,表示赞赏,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动力。

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天地,随机观察,随时注意观察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有趣的事物。

学生一旦养成了随机观察的习惯,他们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会不断地增强,从而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来越丰富,作文时便会“文思泉涌”,得心应手。

 

如何才能快速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作文是一种高难度的脑力劳动,而写作过程又是一种极其抽象的难以解说的思维过程,何况是小学生。

那么,如何才能快速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

指导作文欲望写作提高在作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活动的环境不同、感受不同、思维的差异、表达事情的方式也不尽相同。

因此教师指导学生真实地写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变作文内容的千篇一律为五彩缤纷,充分地体现出学生在作文方面的个性来。

叶圣陶先生在《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中指出:

“小学生练习作文之要求,惟在理真情切而意达”。

“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撰作”。

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对此深有感受,我认为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好作文,除了教给学生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外,更主要的是必须在教学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写真人真事,这样写出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

一、从指导学生写日记入手提倡学生写日记,开始多数学生积极性不高,即使少数写,也多流于形式。

针对这一实际,我采取试讲、读、写的方法,激发他们写日记的爱好。

讲,是有预备地向学生讲述一些名人英雄人物,通过写日记而成长起来的过程。

如:

鲁迅、雷锋、王杰等。

让学生熟悉到经常写日记对于提高写作能力和思想品德修养都有好处。

同时有计划地向他们介绍写日记的方法。

读,就是提供一些合适儿童知识水平的优秀日记,让他们认真阅读。

从中吸取好的营养,逐步提高写日记的能力。

写,则是人人动笔,把自己做过的,看到、听到、想到的人或事,景或物写出来。

开始要求短小,真实,具体,然后逐步提高。

为了解决少数学生基础差,写作难的实际问题,答应摘抄与写作相结合。

但摘抄必须注明,且不得超过总篇数的三分之一,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动笔,而且可以天天坚持。

二、激发爱好,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教师在教学中因势利导,启发点拨。

激发学生表达的愿望,产生勤于思考,乐于动笔的热情,这是作文教学努力的方向。

如教材要求练习:

“注重观察四周事物”,我就布置学生各人选择一种自己所喜爱、熟悉的动植物,进行连续观察活动,要求经常写观察日记,最后写成一篇连续观察作文,还注重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要求,在“观察一物”后,鼓动大家开动脑筋,从内容想开去,自己拟写题目,使学生在两个多月的观察,练笔的过程中,始终布满高涨欢快的情绪。

学生爱好爱好广泛,写作的题材也很丰富,如写植物的有《大蒜》、《迎春花》、《玉米》等题目;写动物的有《可爱的大白鹅》、《金鱼》、《母猪和它的孩子们》等。

开展这类活动,由于学生观察的对象是自己所喜爱的东西感情要深了,要把观察到的这些东西用文字记下来的欲望也更强烈了。

所以,学生在作文时普遍从过去的“要我写”变为现在的“我要写”。

这样的作文内容就很具体、生动、富有情感。

三、充分发挥教师“指”和“导”的作用学生作文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的指导是密切相关的。

教师指导不是简单的包办代替,而是要真正起到“指点”和“疏导“的作用。

教师相对于学生来说,写作水平要比学生高得多,那么,教师怎样把自己的高水平通过学生的作文体现出来呢?

这关键取决于教师的“指”和“导”。

任何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都是按搀、扶、放这三个步骤来实现的。

当学生手拿作文题目不知所措时,教师就应该“搀”着学生,把自己丰富的写作经验过渡给学生,为学生指明一条写作道路;当然,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学生还会碰到一些困难,这时,教师要“扶”着学生,为学生排除困难,疏通道路;在“搀”和“扶”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充分放手让学生动脑筋自己去想去写,使之思维得以练习。

综合搀、扶、放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教师指导写作的过程,教师只有充分发挥了“指”和“导”的作用,把学生搀稳了,扶正了,放开了,才能使他们走上自己的写作轨道,发挥最佳的写作水平。

四、调整学生心理,诱导其身心融入由于作文本身固有的难度和学生写作水平的个性差异等原因,不少学生经常会产生某些心理障碍,从而影响作文水平的提高。

这些心理障碍大致有:

自卑心理、畏惧心理、无所谓心理、速胜心理等。

要针对其心理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逐一消除。

使学生真正理解:

畏惧、自卑,大可不必;只要努力写作,全身心融入,又能注重运用以上巧妙方法,定会有长足进步;无所谓和自大,是一种盲目思想的表现,是一种错误思想的熟悉,作文是一种技能,多练就会进步;速胜心理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急燥心理,作文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表达项目,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具备多方面和综合能力。

因此,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挥之即成的问题,而是在长期的精读、多思、勤练相交融的潜移默化中实现的,只有巧妙地诱导学生,轻装上阵,身心融入,持之以恒地坚持一段较长时间的读练结合,学生作文水平才会快速提高。

小学生作文指导从何下手

这是长期以来广大语文教师既关心又感到困惑的问题。

大部分的教师都会这样教学:

首先,我们要审题立意,题目让我们写什么;其次,怎样选取材料;再有,怎样组织材料等等。

这样教学不但教师讲着枯燥无味,学生写起来也是绞尽脑汁,仍然觉得写不出什么来;既使写出来了,也会趋于形式,缺乏真情实感。

正是这样造成了作文难,学生学着难,教师教着更难。

那么如何使作文“简单”起来呢?

我认为使作文“简单”的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是:

从内容入手,情趣教学。

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习惯注意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因此,如果作文指导也能把重点放在引发学生作文的情趣上,往往会事半功倍。

另外,学生作文以命题作文为主,因此,还要指导学生把握作文内容,防止偏题、跑题。

下面,依作文步骤,简单谈谈如何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课前准备。

在作文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的写作素材,学生对此非常有兴趣,往往会准备很多材料。

学生在收集材料时,会去观察事物,这时需要指导学生,在观察事物时要细致地、有条理地观察,可以从他们感兴趣的地方着手,但也要求观察全面。

有了充分的准备,课上就会有写不完的内容,当然,教师要在课上指导学生取舍材料,这样才能在作文时才能找到事物的特点,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也可以专门用一节课交流收集来的材料。

与此相反,有的教师上作文课常常搞“突然袭击”,要到上课时才亮出作文题目,学生在缺乏生活积累和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作文,不陷入困境才怪呢!

2)产生雏形。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

一篇文章的写作,是从思维到表达的过程。

正如语文教学的老前辈叶圣陶所说的“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

作文必须“想清楚然后写”。

在教学中要重在引导思路,想清楚为什么要写,该怎么写,包括哪些要写,哪此不用写,哪些写在前,哪些写在后等等。

还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尽力帮学生敞开思路,而不是按照自己事先设计好的一套“请君入瓮”。

要启发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这样写学生所想的,也正是使学生产生兴趣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在学生认真观察的基础上,学生就可以产生一个作文的雏形,也就是找到了他想写的作文的“魂”。

3)接下来,学生就要动手写作了。

小学生写作要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拟定提纲可以使作文整齐、完整。

根据提纲分好大段,分段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个段落,好比一块块骨头,和骨骼一样,一个个段落通过有序的排列、连接,形成一篇完整的作品,这对初学作文的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步骤。

再下去就可以把学生收集到的自己感兴趣的材料一一填补上去了,那么这一步也就显得非常简单了。

4)最后检查。

可不要小看这一步,作品完成后,反复修改是一篇文章必有的过程。

往往写作时没有想到的佳句,在修改时会突然想到,这时就需要反复斟酌,看一看究竟用哪一个更好了。

当然,教学中还要多鼓励、少批评。

这样可以发展自己的风格,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都有益无害。

如何辅导小学生写作文

  一、确立正确的作文教学理念

  1、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

课程标准规定,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

作文一点也不神秘,只要会说话,会写字,就能写文章。

高玉宝、高尔基等人没上过多少学,却写出了著名的作品,便是证明。

“作文就是用笔写话”“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它不是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

作文“如同衣食一样,成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项目”,它能够使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充实。

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就不会要求过高、急于求成,就不会让所有学生的习作向“优秀作文”看齐,揠苗助长。

  2、重视激发习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

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

从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就要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

这样,写话、习作成为一种乐事,而不再是负担。

各年段教师,都要重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并想方设法将习作兴趣长久地保持。

这是教师要花心思的经常要做的工作。

  3、明确求真、立诚是最重要的作文要求。

求真,就是习作要“有真意”,说真话,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空话、成人话;立诚,就是“诚实地说自己的话”,老老实实,实事求是。

“诚于中”才能“形于外”。

为人真诚,才能说真话,吐真情。

这既是作文的问题,又是做人的问题。

我们要通过作文教学,既教作文,又教做人,既不断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又重视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对小学生来说,作文要做到求真、立诚,就要有作文内容。

作文的源头活水是充实的、鲜活的生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要想习作不胡编乱造,不搞“五子登科”——动辄就是推车子、抱孩子、领瞎子、捡票子、让位子,就得有生活,投入现实生活,开源活流,就得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有所发现——世界上不缺少美好的事物,缺少的是善于发现的眼睛。

  4、作文是一种技能,技能的形成靠训练。

作文是技能,不是知识,空讲文章作法是无济于事的。

一定要勤动笔,少束缚,要放手让学生写,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路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要把练笔渗透到阅读教学之中、各科学习之中、日常生活之中,只靠每学期几次习作,是不可能形成很强的作文能力的。

作文还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靠历练。

当种种好的习作习惯一旦养成,必然具有很强的作文能力。

因此,教师要把习惯培养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贯穿于习作教学的全过程。

各个年级的教师根据年段要求,注重落实以下习惯的养成:

勤于观察体验的习惯,积累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的习惯,想清楚再写的习惯,勤于读书、乐于动笔的习惯,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规范、工整书写的习惯。

  5、确立“写作基于阅读”的思想。

习作能力的根,是阅读能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一是说,“怎样写”,大多是从阅读中悟到的,凭借课文这一个个例子,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既不断熟练阅读的技巧,又不断习得作文的技巧。

就写论写,往往捉襟见肘,以读促写,才能海阔天空。

二是说,“厚积才能薄发”。

既要加强和改进阅读教学,重视读中悟写,读中学写,体现读写结合;又要加强课外阅读,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增加文化和语言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勤于读书,大量阅读,必能促进作文能力的提高。

总之,作文教学要体现快乐作文、放胆作文、生活作文、个性化作文等理念。

  二、作文训练从写句子、写话到写片段再到写成篇的作文,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低年级主要练习写句子、写话。

包括:

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观察简单事物或图画以后写几句话;用句子(也可以配上简单图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自己的感受或祝福(如,自制贺卡);能写条据(如,留言条),能写简单的日记。

低年级最重要的是“对写话有兴趣”,乐于通过写话,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从什么时候开始让小学生写句子、写话?

既要依据教材的编排,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只要学生有这方面的愿望,就要积极引导(有的实验区一年级学生,入学一个多月就开始写话;二年级就坚持写日记)。

  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写片段的练习以外,素描、童话、书信的习作,应当引起重视。

素描是写记实作文的基本功,可以培养观察事物和用语言文字描摹事物的能力。

低中年级学生天真烂漫、富于想象,喜欢读童话,也有编童话、讲童话的兴趣。

在培养想象作文能力方面,低年级可以练习编童话、讲童话,中年级可以进一步练习写童话。

在应用文方面,中年级适宜学写书信,并鼓励学生以书信交友,用书信和他人沟通与交流。

  高年级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的应用文。

在“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中,还提出了写简单研究报告的要求。

  三、观察、思维、表达三种能力结合起来培养

  习作首先要有内容,很多习作内容源于生活之中,需要在观察中发现;有了内容,要想写好作文,还要靠精心地安排、组织材料,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哪里要平铺直叙,哪里要画龙点睛,都要想清楚;心里有了“谱”,要想最终写成一篇好作文,还要看语言表达的功夫。

因此,平时进行作文教学,观察、思维、表达都不能忽视,三者要结合起来进行训练。

正如叶老所说,“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的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功夫。

”“养成推理、判断都有条理的习惯,又是一种功夫。

”“还有一种功夫是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叶老在这里强调,要想写好文章,就要有敏锐的观察力、缜密的思维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先说培养观察能力。

谁的观察能力强,谁善于发现,谁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

叶老十分强调观察对于写好作文的重要性,他说:

“初学者,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要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

小学生精细观察的能力不强,要悉心培养。

二要培养按一定顺序观察的能力。

三要培养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能力。

四要养成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对身边事物总保持一种新鲜感:

别人未看到的自己能看到;别人知道个大概的,自己观察得很仔细;同一个事物,每次观察都有新的发现。

写观察日记(可定点观察,可移步观察,可连续观察)是提高观察能力的好办法。

有个小学生,学了课文《小壁虎借尾巴》,就捉了一只壁虎放在密闭的容器里天天观察。

过了几天,他发现壁虎在吃自己的尾巴。

这个同学根据观察中的发现,写成了观察日记。

  再说培养思维能力。

叶老说过:

作文无非是想心思。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想出来的。

可见构思对于作文的重要性。

想心思,想什么?

不外乎想为什么写(文章主旨);写哪些,不写哪些(文章内容);哪些先写,哪些后写(叙述顺序);怎么写(语言和表达方法)。

想的过程,就是把思想、语言、写法合在一起思考的过程,熟称“打腹稿”,想明白了,往往就能一气呵成写下来。

训练小学生“想心思”,可以指导他们拟提纲,用提纲帮助想得更清楚、更全面、更有条理。

  最后说培养表达能力。

这里主要指语言的表现力。

这要靠两个积累:

一个是语言材料的积累,一个是语言范式的积累。

一定要多读多背,还要在课内外阅读中给学生“点化”。

厚积必能薄发。

多读多背多练笔,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的能力,一定会越来越强。

  四、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讲评重在激励

  先说作文指导。

以往的作文指导,公布作文题目之后,大讲写法,然后让学生扣住题目循法而作,限制过死,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作文指导,如果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使每个人都有内容可写,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就是很大的成功。

至于写法,不宜灌输,在作中指导,比较有效。

  在作文指导课上,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激发兴趣,打开思路。

赞可夫说:

“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打开思路的最好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无拘无束地漫谈这次习作都可以写什么,进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特别想写的内容。

  接下来,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

围绕本次习作内容,都写些什么。

最好有新的内容,新的角度,新的认识。

比如,很多同学都写过《介绍自己》一类的习作,我们可不可以换个角度,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学校和在家里的不同表现,写写双重人格的《两个我》,触及自己的内心世界,写出一个真实的我,促使自己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

再比如,写《我的父亲》《我的母亲》一类的作文,我国小学生往往想想便写,搜肠刮肚,闭门造车。

我们可不可以学学外国,让学生采访与父母关系密切的人:

他们的父母、亲人、同事,获得第一手材料再动笔习作。

这样写出的作文,内容更具体、更真实。

 

如何有效地指导小学生写作

新课标指出: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

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付出了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

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往往怕写作文,把写作文当作苦差事。

那么,如何有效地指导小学生写好作文,克服害怕心理,让他们主动拿笔,表达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为学生习作开辟自由、想象的空间呢?

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导师,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强大动力。

任何一件事,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可能积极地做、认真地做,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态度由被动变为主动,由厌学变为乐学。

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如在教学写课余生活的习作时,先让学生回顾自己在课余生活中最喜欢做的事,感兴趣的事,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

画画、唱歌、跳舞、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种花、养狗……孩子们兴奋地交流着,相信他们写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二、仔细观察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学生来说观察是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

只有通过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

因此,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启迪学生创新,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事物的能力,还拥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写起作文来就不觉得难了。

如在教学写景的习作时,以写胭脂花为例,先要让学生观察胭脂花的根、茎、枝、叶、花、种子有什么特点,再观察一天之内有什么变化,一年四季又有什么变化,并做好记录。

这样写作时就可以做到有话可写、有话要写。

三、广泛阅读

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

叶圣陶曾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和“倾吐”的关系,不吸收丰富的养料,就写不出好的文章。

所以,小学生要想写好作文,就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从简单的看图画书,到看一些拼音图书,再到看一些中外儿童文学名著。

在平时的语文课学习中,要“重视文本”阅读,因为课本中有许多诸如:

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摘抄好词、佳句的练习,学生在背诵时既可以学到多方面的知识,也能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更能在大脑中积累大量的词汇,优美的字句。

这样在作文时,就能知道如何遣词造句,表情达意。

另外,阅读也能使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得更加成熟,更加丰富。

四、展开想象

英国诗人雪莱曾说:

“想象是创造力。

”想象是拓宽学生思路的有效形式。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想象情境,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乐写的的文章,把自己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无所顾忌地用各种写法表达出来。

切忌千万不能以成人的眼光看儿童的世界,因为在儿童的眼里,世界如童话一般,山呀水呀、星星、月亮,周围的一切都是活的,会跑也会飞,会说也会唱……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五、勤于练笔

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课外练笔也很重要。

教师可鼓励学生在课外写日记,写周记,写读书笔记等等。

内容上学生可写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让学生将自己的喜怒哀乐,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

以写日记为例,为了让学生不记流水账,不雷同,定一个小范围,如“逛超市”、“妈妈的高跟鞋”等等,这样既保证有内容可写,又不容易雷同。

总之,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灵活自由的练笔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积累素材,提高组织和表达能力,写真实的事情。

六、反复修改

新课标明确提出:

“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

”然而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

这样,学生不仅得不到修改、推敲方面的锻炼,还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

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

在教学中,老师首先要讲清“文成于改”的道理,让学生懂得修改的意义,其次老师要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和要领。

如修改写人的作文《我的老师》一文,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修改:

是否把握提纲要求通过一件事表现老师精神品质,是否思路理清,详略恰当,叙述有序;是否词句正确、通顺;是否标点使用正确……先通过总体浏览,可发现大致的错误,再进行细致修改。

此外,在修改的过程中可先让学生自己修改,再分四人小组修改,然后老师修改,最后学生再修改。

七、树立自信

自信心是小学生自主创新性学习中很重要的心理品质,也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障,翻开一个班的作文本便可发现,得“优”的老是那几个学生,得“中”甚至“差”的总是跳不出“中”与“差”的圈,一个习作总是得“中”或“差”的学生,他们的习作自信在被一个接着一个的“中”与“差”中击得粉碎,从而远离成功的彼岸。

因此在教学中我采取了分层而评的策略,增强各层次学生的习作自信心,让他们每人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1、面对全体学生分层而定,不同层次的学生,评定的标准不同。

既“优”中有“优”、“中”、“差”;“中”中也有“优”、“中”、“差”;“差”中更有“优”“中”、“差”。

2对一个学生的要求则循序渐进,如对一个习作后进生最初得优的标准是:

顶格不写逗号、句号、问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