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化学试题.docx
《上海市虹口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虹口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化学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虹口区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化学试题
上海市虹口区【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属于纯净物的是
A.加碘盐B.苏打水C.米醋D.蒸馏水
2.放入足量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B.芝麻油C.花生酱D.面粉
3.一些食物的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菠菜:
5.1~5.7B.牛奶:
6.3~6.6
C.玉米粥:
6.8~8.0D.鸡蛋清:
7.6~8.0
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石墨和金刚石B.活性炭和木炭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D.液氧和氧气
5.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Fe2O3C.K2SO4D.NaOH
6.以下物质中,能引起酸雨的是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氮气D.氧气
7.粗盐提纯实验中的一些操作,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量取液体B.称量固体C.过滤D.点燃酒精灯
8.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烟的是
A.硫B.木炭C.铁丝D.红磷
9.既可填充飞艇,又可制作多用途电光源的气体是
A.氧气B.氢气C.氦气D.氮气
10.自来水生产中起杀菌消毒作用的是()
A.明矾B.氯气C.活性炭D.氯化铁
11.能表示2个银原子的是
A.Ag2B.2AgC.2AlD.2Mg
12.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热胀冷缩——分子的体积变化
B.茉莉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分子种类改变
D.隧道扫描显微镜拍摄到苯分子——物质都由分子构成
13.符合启普发生器工作原理的装置是
A.
B.
C.
D.
14.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3Y2
2Z,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没有气体生成
B.每个Z分子中含有1个X原子
C.mgX2和ngY2充分反应后生成(m+n)gZ
D.若X2、Y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g/mol、Ng/mol,则Z的摩尔质量为(M+N)g/mol
二、多选题
1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应先点燃I处酒精灯,再通入一氧化碳
B.应先点燃III处酒精灯,再通入一氧化碳
C.实验中,可观察到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D.实验后,玻璃管内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II处增加的质量
16.以石灰石为原料进行实验(杂质不发生反应),过程如下。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固体M的质量小于石灰石的质量B.步骤II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C.溶液X能使酚酞变红D.步骤III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17.氯化钠和硝酸钾的部分溶解度(单位:
g/mol水)如下表所示。
某硝酸钾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为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钾,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温度(℃)
10
90
氯化钠
35.8
38.5
硝酸钾
21.2
203
A.溶液甲可能是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
B.样品中硝酸钾的质量不小于16.15g
C.若固体丙的质量大于14.3g,则固体丙是硝酸钾
D.若固体丙是硝酸钾,则溶液甲、乙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相等
三、填空题
18.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从身边的物质开始。
①拉瓦锡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的成分:
约占空气体积分数4/5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g+O2
2HgO,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反应(选填“化合”或“分解”);HgO中Hg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
②水被认为是生命之源。
I氢气燃烧实验开启了人类对水的组成的研究。
如图一所示,进行氢气燃烧的实验,可以观察到氢气燃烧产生_____色火焰,集气瓶内壁出现__________________。
II研究水的组成的另一个实验,如图二所示。
与a中电极相连的电源的_____极(选填“正”或“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玻璃管b的尖嘴处,打开活塞,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III通过一系列关于水的组成的研究,人们认识到水是由_____组成的。
IV1mol水中约含有_____个氧原子。
19.甲、乙、丙三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部分溶解度见下表。
温度
t1
t2
t3
溶解度
(g/100g水)
甲
44.9
54.2
107.5
乙
13.0
9.6
5.3
丙
5.0
10.0
40.0
①t2℃时,乙的溶解度是_____g。
②如图一所示,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各25g放入烧杯中,分别倒入100g水,保持温度不变,充分溶解。
I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
II将三个烧杯中的混合物分别升温至t3℃。
溶液质量减少的是_______________溶液(选填“甲”“乙”或“丙”)。
在图二中,绘制丙溶液溶质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0.为验证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的产物,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不考虑盐酸的挥发性)。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②B中干燥的石蕊试纸变为红色,而D中的石蕊试纸不变色。
B中石蕊试纸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③实验过程中F处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④G处点燃气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应用题
2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如下。
①如图一所示,制取并收集氧气。
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_____________。
②计算含溶质0.2mol的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_____。
③某小组用如图二所示装置制取氧气,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
打开活塞K,向B中滴入50mL3%的过氧化氢溶液后关闭活塞,待集气瓶C和烧杯D中的液面不再变化时,测定烧杯D中水的体积为V水。
若生成氧气的体积为V氧气,则V水__________V氧气(选填“>”“<”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分析】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详解】
A、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属于混合物,故A不正确;
B、苏打水中含有水和碳酸钠,属于混合物,故B不正确;
C、米醋中含有醋酸和水等,属于混合物,故C不正确;
D、蒸馏水是水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2.A
【详解】
A、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B、芝麻油不能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形成溶液;
C、花生酱不能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形成溶液;
D、面粉不能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形成溶液;
故选:
A
3.A
【详解】
pH>7,溶液显碱性,pH=7,溶液显中性,pH<7,溶液显酸性,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故选A。
4.A
【详解】
A、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碳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符合题意;
B、活性炭和木炭的主要成分都是碳,但是都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不是同素异形体,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C、O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是同素异形体,不符合题意;
D、液氧是液态氧气,液氧和氧气是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不是同素异形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
【详解】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O2含有一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Fe2O3属于氧化物,此选项符合题意;
C、K2SO4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NaOH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B
【详解】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pH约为5.6,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水,故错误;
B、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被氧化成硫酸,能形成酸雨,故正确;
C、氮气难溶于水,不会形成酸雨,故错误;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不会形成酸雨,故错误;
故选:
B
7.D
【详解】
A、量取液体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称量固体,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过滤将固体和液体分开,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D、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
D
8.D
【详解】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符合题意;
故选D。
9.C
【详解】
可填充飞艇,则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不同的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等,故选C。
10.B
【分析】
A、加明矾,明矾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B、加氯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D、氯化铁不用于自来水生产中的杀菌消毒。
【详解】
A、加明矾,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不用于自来水生产中的杀菌消毒,错误;B、加氯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消毒杀菌,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不用于自来水生产中的杀菌消毒,错误;D、加氯化铁,氯化铁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不用于自来水生产中的杀菌消毒,错误。
故选B。
11.B
【详解】
原子的表示方法:
用元素符号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在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A、银是金属元素,由原子直接构成,用元素符号表示,故错误;
B、2个银原子表示正确;
C、表示2个铝原子,故错误;
D、表示2个镁原子,故错误;
故选:
B
12.B
【详解】
A、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故错误;
B、茉莉花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正确;
C、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分子间间隔改变,故错误;
D、隧道扫描显微镜拍摄到苯分子——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为的,还有的物质由原子、离子等构成,故错误;
故选:
B
13.C
【详解】
A、关闭止水夹,试管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没有多孔隔板,实现不了固液分离,不符合启普发生器的原理,不符合液体;
B、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药品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但是不符合启普发生器的工作原理,不符合题意;
C、将固体置于多孔隔板上,关闭止水夹,通过长颈漏斗添加液体,使固液接触,反应发生,产生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固液接触,反应发生,符合启普发生器的原理,符合题意;
D、没有止水夹,无法实现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不符合启普发生器的原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B
【详解】
A、反应物中无气体,生成气体,在生成气体的物质的化学式后面加上气体符号,不能判断生成物中是否有气体生成,此选项错误;
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每个Z分子中含有1个X原子,此选项正确;
C、mgX2和ngY2充分反应后,如果有某种物质剩余,则反应后生成Z的质量<(m+n)g,此选项错误;
D、若X2、Y2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g/mol、Ng/mol,则Z的摩尔质量为
g/mol,此选项错误。
故选B。
15.BC
【详解】
A、由于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应先通一氧化碳,再点燃I处酒精灯,排尽装置内空气,防止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加热发生爆炸,故错误;
B、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会污染空气,所以应先点燃III处酒精灯,再通入一氧化碳,故正确;
C、在加热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能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因此实验中,可观察到黑色固体变为红色,故正确;
D、实验后,玻璃管内固体减少的质量是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II处增加的质量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二者不相等,故错误;
故选:
BC
16.AC
【详解】
A、石灰石中主要成分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固体M的质量小于石灰石的质量,正确;
B、固体M中含有氧化钙,氧化钙和水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错误;
C、溶液X含有氢氧化钙,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正确;
D、步骤III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溶液X中含有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可能是升温,使氢氧化钙析出,形成悬浊液,错误;
故选AC。
17.BC
【详解】
A、9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3g,10g水最多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为:
,该硝酸钾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20g,溶于10g水不可能形成饱和溶液,错误;
B、为得到较纯净的硝酸钾,氯化钠不析出,硝酸钾析出。
10℃时,当氯化钠恰好饱和时,10g水中含有氯化钠的质量为
,则硝酸钾的质量为20g-3.58g=16.42g,故样品中硝酸钾的质量不小于16.15g,正确;
C、当冷却至10℃时,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则乙中含硝酸钾的质量为
,氯化钠可能恰好饱和,此时含氯化钠质量3.58g,则溶液中硝酸钾和氯化钠的质量和为3.58g+2.12g=5.7g,则固体丙的质量为20g-5.7g=14.3g,正确;
D、由C解析,若固体丙是硝酸钾,则溶液甲、乙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不可能相等,错误;
故选BC。
18.氮气(N2)化合+2淡蓝色无色液滴负木条复燃2H2O
2H2↑+O2↑氢、氧元素6.02×1023
【详解】
①拉瓦锡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的成分:
约占空气体积分数4/5的气体是氮气;
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
HgO中氧元素显-2价,设汞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
x+(-2)=0,x=+2;
②I、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集气瓶内壁出现无色液滴;
II、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
1,a管中产生的气体较多,是氢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b管中产生的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玻璃管b的尖嘴处,打开活塞,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III、氢气燃烧生成水,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V、1mol水中约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19.9.620%乙
【详解】
①由溶解度表可知,t2℃时,乙的溶解度是9.6g。
②It1℃时,甲的溶解度是44.9g,所以25g甲全部溶解,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20%。
II将三个烧杯中的混合物分别升温至t3℃。
溶剂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减少的则是溶解度减小,故填:
乙溶液。
根据表中丙的溶解度可知,t1℃时,丙的溶解度为5g,t3℃时,丙的溶解度为40.0g,则丙溶液溶质质量最多25g,丙溶液溶质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为:
20.CaCO3+2HCl=CaCl2+H2O+CO2↑A中反应生成的CO2含有H2O,CO2与H2O反应生成H2CO3,碳酸显酸性白色粉末逐渐变蓝检验CO2中H2O是否除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处理尾气CO,防止其逸出污染环境
【详解】
①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②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石蕊试纸变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石蕊试纸变色,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氢中混有水,故B中干燥的石蕊试纸变为红色,硫酸铜可以吸水,故D中的石蕊试纸不变色;,硫酸铜粉末是白色,吸水后变为蓝色,故C中的现象是白色粉末逐渐变蓝;D装置的作用是检验CO2中H2O是否除尽。
③碳在高温下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过量的二氧化碳能使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实验过程中F处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CO有毒,不能直接排到空气中,需要进行尾气处理,G处点燃气体的目的是处理尾气CO,防止其逸出污染环境。
21.2KClO3
2KCl+3O2↑防止水倒吸进入试管中使试管炸裂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0.2mol×34g/mol=6.8g。
解:
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x
x=3.2g
>加入的双氧水会占据容器部分体积,V水包含V氧气和V过氧化氢溶液
【详解】
①试管A中,氯酸钾能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②见答案;
③因为加入的双氧水会占据容器部分体积,V水包含V氧气和V过氧化氢溶液,故V水>V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