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二中届高考化学一轮讲练分子的极性和性质和晶胞结构的相关计算选修3答案+详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91133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二中届高考化学一轮讲练分子的极性和性质和晶胞结构的相关计算选修3答案+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青岛二中届高考化学一轮讲练分子的极性和性质和晶胞结构的相关计算选修3答案+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青岛二中届高考化学一轮讲练分子的极性和性质和晶胞结构的相关计算选修3答案+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青岛二中届高考化学一轮讲练分子的极性和性质和晶胞结构的相关计算选修3答案+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青岛二中届高考化学一轮讲练分子的极性和性质和晶胞结构的相关计算选修3答案+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二中届高考化学一轮讲练分子的极性和性质和晶胞结构的相关计算选修3答案+详解.docx

《青岛二中届高考化学一轮讲练分子的极性和性质和晶胞结构的相关计算选修3答案+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二中届高考化学一轮讲练分子的极性和性质和晶胞结构的相关计算选修3答案+详解.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二中届高考化学一轮讲练分子的极性和性质和晶胞结构的相关计算选修3答案+详解.docx

青岛二中届高考化学一轮讲练分子的极性和性质和晶胞结构的相关计算选修3答案+详解

 

分子的极性和性质(选修3)

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氢键无关的是(  )

A.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

B.NH3易液化

C.NH3分子比PH3分子稳定

D.相同条件下,H2O的沸点比H2S的沸点高

1.

选C。

冰中由于氢键的作用,使水分子的排列更加有序,水结成冰,体积会膨胀,故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NH3分子间存在氢键,增强了分子间作用力,使NH3易液化;H2O分子间存在氢键,而H2S分子间无氢键,故H2O的沸点高;NH3比PH3稳定,原因是N—H键的键能比P—H键的键能大。

2.碘单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但在CCl4中的溶解度很大,这是因为(  )

A.CCl4与I2相对分子质量相差较小,而H2O与I2相对分子质量相差较大

B.CCl4与I2都是直线形分子,而H2O不是直线形分子

C.CCl4和I2都不含氢元素,而H2O中含有氢元素

D.CCl4和I2都是非极性分子,而H2O是极性分子

2.

选D。

CCl4是非极性分子,I2是非极性分子,水是极性分子,所以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碘单质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在CCl4中溶解度很大。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与氢键无关

B.H2S的相对分子质量比H2O的大,故H2S比H2O稳定

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其键能很大

D.干冰汽化时破坏了共价键

3.

选A。

A项,水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都难以分解,是因为H—O键比较牢固,与氢键无关。

B项,O的非金属性比S强,O、S对应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H2O>H2S。

C项,稀有气体分子为单原子分子,分子之间无化学键,其化学性质稳定是因为原子的最外层为8电子稳定结构(He为2个)。

D项,干冰汽化破坏的是范德华力,并未破坏共价键。

4.

某晶体的一部分如图所示,这种晶体中A、B、C三种原子个数之比是(  )

A.3∶9∶4B.1∶4∶2

C.2∶9∶4D.3∶8∶4

4.

选B。

该晶体中含A原子个数为6×

,B原子个数为6×

+3×

=2,C原子个数为1,则A、B、C三原子的个数比为

∶2∶1=1∶4∶2。

5.二氧化硅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形态,晶态二氧化硅主要存在于石英矿中。

除石英外,SiO2还有磷石英和方英石等多种变体。

方英石结构和金刚石相似,其结构单元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方英石晶体中存在着SiO4结构单元

B.1molSi形成2molSi—O键

C.图示结构单元中实际占有18个硅原子

D.方英石晶体中,Si—O键之间的夹角为90°

5.

选A。

由方英石结构示意图知,方英石晶体中存在着SiO4结构单元,A项正确;1molSi形成4molSi—O键,B项错误;题图所示的结构单元实际占有的硅原子数:

+6×

+4=8(个),C项错误;方英石晶体中存在着SiO4的结构单元,说明Si—O键之间的夹角为109°28′,D项错误。

6.下列物质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

A.CO2、H2S

B.C2H4、CH4

C.Cl2、C2H2

D.NH3、HCl

6.

选B。

由两种不同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才会有极性,因此C项中Cl2中无极性键。

根据结构可以判断H2S、NH3、HCl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

7.下列化合物中,化学键的极性(非极性)和分子的极性(非极性)皆相同的是(  )

A.CO2和SO2

B.CH4和H2O

C.BF3和NH3

D.HCl和HI

7.

选D。

A中CO2为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SO2为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B中CH4为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H2O为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C中BF3为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NH3为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D中HCl和HI都是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H3是极性分子,分子中N原子处在3个H原子所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

B.CCl4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原子处在4个Cl原子所组成的正方形的中心

C.H2O是极性分子,分子中O原子不处在2个H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

D.CO2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原子不处在2个O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

8.C

9.下列叙述与范德华力无关的是(  )

A.气体物质加压或降温时能凝结或凝固

B.常温常压下氯化氢为气体

C.氟、氯、溴、碘单质的熔、沸点依次升高

D.氟、氯、溴、碘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来越弱

9.

选D。

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影响物质的熔、沸点等物理性质。

A项,气体物质加压时,范德华力增大,降温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两种情况下,分子靠自身的动能不足以克服分子间作用力,从而聚集在一起形成液体甚至固体;B项,HCl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是很弱的范德华力,因此常温常压下氯化氢为气体;C项,一般来说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范德华力逐渐增强,物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D项,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受分子中化学键强弱的影响,与范德华力无关。

10.常温下三氯化氮(NCl3)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其分子结构呈三角锥形。

以下关于三氯化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中N—Cl键是非极性键

B.分子中不存在孤电子对

C.NCl3分子是极性分子

D.因N—Cl键的键能大,故NCl3的沸点高

10.

选C。

NCl3的电子式为

,N原子上还有一对孤电子对;NCl3分子为极性分子,结构不对称,为三角锥形。

N—Cl键为极性键,其键能大说明分子稳定,而物质熔、沸点的高低应受分子间作用力影响,与共价键强弱无关。

11.当一个碳原子连接四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时,该碳原子叫“手性碳原子”。

下列化合物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

11.

选C。

A、B、D三项中化合物均只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C项中

标有*的为化合物中含有的手性碳原子,故仅有C项符合题意。

12.已知含氧酸可用通式(HO)nXOm来表示,如X是S,则m=2,n=2,这个式子就表示H2SO4。

一般而言,该式中m越大则酸性越强,m越小则酸性越弱。

下列各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

A.HClO4B.H2SeO3

C.H3BO3D.H3PO4

12.

选A。

根据题目所给通式,HClO4表示为(HO)ClO3,m=3;H2SeO3表示为(HO)2SeO,m=1;H3BO3表示为(HO)3B,m=0;H3PO4表示为(HO)3PO,m=1。

HClO4的m值最大,酸性最强。

13.无机含氧酸的化学式可以用XOn(OH)m来表示(X代表成酸元素,n代表XO基中的氧原子数,m代表OH数),则n值越大,m值越小,该酸的酸性就越强。

硫酸、磷酸的结构为

,则它们的酸性(  )

A.硫酸和磷酸都是强酸

B.硫酸的酸性比磷酸弱

C.硫酸的酸性比磷酸强

D.磷酸和硫酸都是弱酸

13.选C。

硫酸可写为SO2(OH)2,磷酸可写为PO(OH)3,n值分别是2、1,m值分别是2、3,由n值越大、m值越小,该酸的酸性就越强知,硫酸的酸性强于磷酸。

14.

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在每一层内,每个碳原子都跟其他3个碳原子相结合。

据图分析,石墨晶体中碳原子数与共价键数之比为(  )

A.2∶3       B.2∶1

C.1∶3D.3∶2

14.

选A。

每个碳原子被3个六元环共用,每个共价键被2个六元环共用,则石墨晶体中碳原子数与共价键数之比为

=2∶3。

15.某晶体的晶体结构中最小重复单元如图所示,A为阴离子,在正方体内,B为阳离子,分别在顶角和面心,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

A.B2AB.BA2

C.B7A4D.B4A7

15.

选B。

根据题图知,A的粒子数为8,B的粒子数为8×

+6×

=4,故化学式为BA2。

16.

如图所示是硼和镁形成的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单元,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且棱柱的上下底面各有一个镁原子,6个硼原子位于棱柱内。

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A.MgBB.MgB2

C.Mg2BD.Mg3B2

16.

选B。

六棱柱顶点上的每个镁原子均被六个相邻的六棱柱所共有,六棱柱上下底面上的每个镁原子均被两个相邻的六棱柱所共有,故每个晶体结构单元平均拥有镁原子数为6×2×

+2×

=3,而B原子位于六棱柱内,故平均每个晶体结构单元拥有B原子数为6。

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B2。

17.

如图是CsCl晶体的一个晶胞,相邻的两个Cs+的核间距为acm,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CsCl的相对分子质量用M表示,则CsCl晶体的密度为(单位:

g·cm-3)(  )

A.

B.

C.

D.

17.

选D。

由均摊法求得CsCl晶胞含有1个Cs+和1个Cl-,其质量是

,再由相邻的两个Cs+的核间距为acm,求出该晶胞的体积是a3cm3,所以晶胞的密度是

g·cm-3,晶体的密度和晶胞的密度是相同的。

18.

干冰晶体是一种面心立方结构,如图所示,即每8个CO2构成立方体,且在6个面的中心又各有1个CO2分子,在每个CO2周围距离为

a(其中a为立方体棱长)的CO2有(  )

A.4个B.8个

C.12个D.6个

18.

选C。

在每个CO2分子周围距离为

a的CO2分子即为每个面心上的CO2分子,共有12个。

19.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有三种常见的堆积方式,六方最密堆积、面心立方堆积和体心立方堆积,如图a、b、c分别代表这三种晶胞的结构,其晶胞内金属原子个数比为(  )

A.3∶2∶1B.11∶8∶4

C.9∶8∶4D.21∶14∶9

19.

选A。

晶胞a中所含原子个数为12×

+2×

+3=6,晶胞b中所含原子个数为8×

+6×

=4,晶胞c中所含原子个数为8×

+1=2。

20.食盐晶体是由钠离子(图中的“

”)和氯离子(图中的“

”)组成的,且均为等距离的交错排列。

已知食盐的密度是2.2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mol-1。

在食盐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钠离子中心间的距离最接近于(  )

A.3.0×10-8cmB.3.5×10-8cm

C.4.0×10-8cmD.5.0×10-8cm

20.

选C。

从NaCl晶体结构模型中分割出一个小立方体,如图所示,a表示其边长,d表示两个Na+中心间的距离。

每个小立方体含Na+:

×4=

,含Cl-:

×4=

,则有a3×2.2g·cm-3=

,解得a=2.81×10-8cm,又因为d=

a,故食盐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Na+中心间的距离为d=

×2.81×10-8cm=3.97×10-8cm。

21.[2019·高考全国卷Ⅰ,T35(4)]图(a)是MgCu2的拉维斯结构,Mg以金刚石方式堆积,八面体空隙和半数的四面体空隙中,填入以四面体方式排列的Cu。

图(b)是沿立方格子对角面取得的截图。

可见,Cu原子之间最短距离x=________pm,Mg原子之间最短距离y=________pm。

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MgCu2的密度是________g·cm-3(列出计算表达式)。

21.

观察图(a)和图(b)知,4个铜原子相切并与面对角线平行,有(4x)2=2a2,x=

a。

镁原子堆积方式类似金刚石,有y=

a。

已知1cm=1010pm,晶胞体积为(a×10-10)3cm3,代入密度公式计算即可。

a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