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88467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07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7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7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7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7页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docx(20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同步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古诗三首》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dùfúYuānyāngyōuhuìchónggāohétúnjiǎnfá

二、我能写好字。

 

三、组词语。

融()燕()鸳()鸯()惠()

崇()芦()芽()短()梅()

溪()泛()减()

四、读诗句,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迟日江山丽()

A、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叫“迟日”B、待后几天;过几天。

2、梅子黄时日日晴()

A、梅子成熟的季节,指初春。

B、梅子成熟的季节,指初夏。

3、小溪泛尽却山行。

()

A、退却B、再,又,C、表示转折

五、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1、春天的江河山川非常明丽,春风里到处弥漫花草的香味。

2、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天气,乘小船沿着小溪而行,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六、选择题。

1、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错误的一项是()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2、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迟日江山丽”中的“丽”字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同清水秀的美丽景色。

B、由“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可知,作者描写的是暮春时节的景物。

C、“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这句诗表明诗人沿着“来时路”返回,还听到了

黄鹂的叫声。

D、“梅子黄时日日晴”点明了作者游览三衢山的时间是梅子成熟的季节,天气十分晴朗。

七、看图猜古诗,并默写。

 

,。

,。

,,。

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绝句》的作者是代诗人。

诗中表现“清内徐徐、花草芬芳”的诗句是

2、《三衢道中》的作者是诗人,作者在诗时描述了山行所见的美景和自己

的心情。

3、《惠崇春江晚景》描写、、、、、、

等景物。

 

附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

杜甫,鸳鸯,优惠,崇高,河豚,减法

二、我能写好字。

三、组词语。

融化,燕子,鸳鸯,鸳鸯,优惠,崇高,芦花,豆芽,长短,梅花,溪流,广泛,加减

四、选解释。

1、A,2、A,3、B,

五、据意写诗句。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六、选择。

1、C,2、B

七、默写。

八、据文填空。

1、唐,杜甫,春风花草香。

2、宋,曾几,愉悦舒畅,

3、竹,桃花,春天江水,鸭,蒌蒿,芦笋,河豚。

 

1.《古诗三首》练习题

一、读下列词语,将画“”字读音错误的选项写在括号里。

1.A杜甫(fǔ)B宋朝(sòng)C苏轼(sì)()

2.A曾几(zēng)B鸳鸯(yuān)C蒌蒿(gāo)()

3.A三衢(qú)道B芦芽(lúyá)C泥融(nóng)()

4.A不减(jiǎn )B惠崇(cóng)C河豚(tún)()

二、选字填空。

惠 慧 彗

优()智( )( )眼识珠()星

崇 综 踪

()合()高()山峻岭跟()

芦 庐 卢

()山()苇 三顾茅()()沟桥

三、判读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商隐合称“李杜”。

()

2.“迟日”就是春日的意思。

()

3.“泥融”这里指这里指泥土湿软。

()

4.杜甫的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描绘了夏季的自然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

5.诗中写燕子和鸳鸯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为读者展现了一幅优美的自然画卷。

()

四、默写古诗《绝句》

 

2《古诗三首》练习题

一、读诗句,给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

1.泥融飞燕子 ()A.泥土湿软 B. 泥土融合

2.小溪泛尽却山行()A.后退 B. 再,又

3.绿阴不减来时路()A.阴暗 B. 树荫

4.正是河豚欲上时( )A.将要 B. 想要

二、把下列诗句和相关的诗意连一连。

泥融飞燕子 温暖的沙子上还依着一双双的鸳鸯。

春江水暖鸭先知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

沙暖睡鸳鸯 泥土变得潮湿而松软,引得燕子飞来含泥筑巢。

竹外桃花三两枝 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三、填空。

1.《绝句》的作者是_____朝的诗人_______,被称为________。

描写春天的诗中依次了、、、、、等景物。

2.《惠崇春江晚景》的作者是_____朝的诗人____。

诗中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等,动的景物有、等。

诗人通过对这些景物的刻画,再现了一幅美丽的春江图。

3.《三衢道中》的作者是____朝的诗人________。

从这首诗中的词语“梅子黄时”可以看出诗人描写的季节是,从词语“”可以看出天气十分晴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山行途中的心情。

四、结合所学诗句,选择正确答案。

1.《绝句》的前两句分别从( )和(  )的角度描写了春天的清新秀美。

后两句通过燕子衔泥翩飞的( )描写和鸳鸯相傻而眠的()描写,表现出春天的和谐宜人。

A. 视觉 B.嗅觉 C. 听觉D. 静态 E 动态

2.“小溪泛尽却山行”这句诗写出了诗人游玩的路线是先(),后又改为(  )。

A 走山路 B. 走水路

答案

(一):

一、1.C2.C3.C4.B

二、优(惠)智(慧)(慧)眼识珠(彗)星

(综)合(崇)高(崇)山峻岭跟(踪)

(庐)山(芦)苇 三顾茅(庐)(卢)沟桥

三、√,错的打×。

1.×2.√3.√4.×5.√

四、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答案

(二):

一、1A2B3B4A

二、略

三、1.唐杜甫诗圣太阳 江山春风 花草 春泥 燕子沙滩 鸳鸯

2.宋苏轼静景:

竹子 桃花娄蒿 芦芽动景:

鸭子 河豚 

3.宋曾几初夏日日晴 愉悦欢快

四、1.ABED2.BA

 

1燕子

一、读拼音,写词语,将句子补充完整。

春回大地,xiǎoxī()里的冰rónghuà()了,一对

yuānyāng()正在水中嬉戏。

河边的绿柳fāyá()了,

小yànzi()也从南方飞回来了。

①迟来的日子 ②春日

①再,又  ②然而

①好像   ②就要,将要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迟日江山丽  ()

2.小溪泛尽却山行()

3.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仔细读下面句子所描绘的画面,写出相应的诗句。

1.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2.绿荫与来时相比并没有减少,树林中传来几声黄鹂悦耳的鸣叫。

四、将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下面练习。

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这首诗描写的是(季节)(地方)的景色。

2.诗中写到了、两种动物,写到了、 、、四种植物。

3.读了第一二句诗,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4.“”,这句诗是作者想象的画面。

 

参考答案:

一、小溪融化鸳鸯发芽燕子

二、② ① ②

三、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四、1.春季 江边

2.鸭子、河豚 竹 桃花 蒌蒿 芦芽

3.我仿佛看到了稀疏的竹林外几枝粉红的桃花已经盛开了,几只鸭子在江水里欢快地游泳,好一派迷人的风光。

4.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燕子

一、用横线画出带点的字正确的读音。

1.一名战士拿着一杆(gāngǎn)枪,站到了旗杆(gāngǎn)下。

2.爷爷在公园里散(sǎnsàn)步,看到有人在练散(sǎnsàn)打。

二、看拼音,写词语。

jùlǒngǒuěrhénglüèxiānxì

( )(  )( )(  )

三、把下面的短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填空(填序号)。

①()尾巴

③()的春天

②()的天空

④()的小燕子

()带着它的(),叽的一声划过(),投入了()的怀抱。

四、课内阅读。

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

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1.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的景象。

2.“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中的“赶集”指的是()

A.人们到集市上买卖货物  B.各种花草竞相开放的景象。

3.这段话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A.春光燕子图  B.燕子飞行图  C.燕子休息图

 

参考答案:

一、1.gǎngān 2.sànsǎn

二、聚拢偶尔横掠纤细

三、剪刀似的 旷亮无比 烂漫无比伶俐可爱 

④①②③

四、1.拟人 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2.B 3.A

 

3荷花

一、读拼音,写词语,将句子补充完整。

每一朵荷花各有各的zītài(  ),有的全展开,露出嫩黄色的小liánpeng(  ),有的bǎozhàng(  )得要裂开。

一阵风吹来,荷花suí(  )着风儿快乐地跳舞,真美呀。

二、字词理解我会用。

1.荷花随风飘动时,我会想到课文中的一个四字词语:

我还会写这种结构的词语:

、、。

2.在课文中,形容荷叶样子的词是“”;形容荷叶非常多的词是“”。

三、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一位了不起的画家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画得栩栩如生。

B.一大幅活的画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才是“了不起”的画家。

四、课内阅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画“  ”的句子将比成,写出了荷叶、、、的特点。

2.选文中的“冒”字用得特别好,理由是()

A.“冒”字形容白荷花在一片绿荷叶中突现出来。

形象地表现了白荷花的卓尔不群。

B.写出了荷花长的快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一、姿态莲蓬饱胀随

二、1.翩翩起舞 闷闷不乐、生生不息、依依不舍 

2.大圆盘 挨挨挤挤

三、B

四、1.荷叶 大圆盘,多、绿、大、圆 2.A

 

4昆虫备忘录

一、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距离(jù)凡是(fán)B.黑斑(bān)备忘录(lù)

C.瞎点(hài)益虫(yì)D.琢磨(zuó)膜翅(mó)

二、将句子中的带点词换个说法,保持句意不变。

1.从那以后,我就一直在琢磨复眼是怎么回事。

( )

2.凡是有复眼的昆虫,视觉都很灵敏。

(  )

三、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课文主要讲述了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这四类昆虫。

()

2.被称为“昆虫里的霸王”的是花大姐。

()

3.“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膜翅的颜色和质地。

()

四、填写表格,完成昆虫备忘录。

昆虫名称

外形特点

生活习性特点

瓢虫

有的吃蚜虫,是益虫;有的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

独角仙

甲壳多为深色,挺硬的,头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样的角。

蚂蚱

飞起来咯咯作响。

土蚂蚱

 

 

参考答案:

一、.C

二、1.研究 2.敏锐

三、1.√ 2.× 3.√

四、朱红色、瓷漆似的硬翅,上有小圆点 力气很大。

膜翅是淡淡的桃红色,非常好看 

身体短粗,方头,色黑如泥土,翅上有黑斑。

被抓住后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

 

5守株待兔

一、读拼音,写词语。

sòngguǒkānshǒuchùjiǎoděngdài

( )(  )(  )(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兔走4触株()

2.因释4其耒而守株()

3.冀4复得兔()

三、下面关于句子朗读停顿的划分,正确的是()

A.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B.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C.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四、课内阅读。

宋人有耕者。

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1.用自己的话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  ”句子的意思。

2.“身为宋国笑”的原因是什么?

3.对这个寓言故事的寓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农夫只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一定会等到兔子。

B.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C.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否则终将一无所获。

 

参考答案:

一、宋国看守触角等待

二、1.② 2.① 3.②

三、C

四、1.他没能再得到兔子,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2.他把兔子撞到树桩上而死亡这种偶然的事,当作必然发生的,从此不再种地,整天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跑来撞死,这种行为太荒唐了。

3.A

 

6陶罐和铁罐

一、读拼音,写词语,将句子补充完整。

1.qiānxū( )使人进步,jiāoào()使人落后。

2.肖警官义正言辞地说;“在坏人面前要勇敢,不要nuòruò(),不管付出任何dàijià(),也要保证人民的安全。

二、我会选择词语补全句子,写序号。

①谦虚 ②轻蔑 ③恼怒 ④傲慢

1.“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地问。

2.“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地回答。

3.“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地说。

4.“住嘴”铁罐()地说:

“你怎么赶跟我相提并论”

三、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

A.待人要谦虚,不要和别人争吵,否则下场可悲。

B.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谐相处。

四、课内阅读。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

再说……”住嘴!

”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

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从陶罐和铁罐的言行神态中,我体会到铁罐的性格(),陶罐的性格()

2.“你怎么敢跟我相提并论”中“相提并论”指的是()

A.和睦相处,不吵架。

   B.把陶罐和铁罐放在一起比较。

3.对比陶罐和铁罐的不同做法,你更喜欢(  ),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

 

参考答案:

一、谦虚骄傲懦弱代价

二、④①②③ 

三、B

四、1.傲慢无礼 谦虚宽容 2.B 3.陶罐因为陶罐能正确看待自己,面对铁罐的挑衅它显得宽容,诚恳,也并不软弱。

 

7鹿角和鹿腿

一、选一选带点字正确的读音,画“√”。

匀称(chènchēng)禁止(jīnjìn)撒欢(sāsǎ)

称号(chènchēng)禁不住(jīnjìn)播撒(sāsǎ)

二、看拼音,写词语,将句子补充完整。

一只lù()站在chítáng()边,xīnshāng()着自己dàoyìng()到水中biāozhì()的角,āiyɑ(),它完全没有注意到shīzi()正在慢慢向它逼近。

三、判断下列各句感叹号所表达的情感。

A.叹息  B.赞叹  C.惊讶   D.紧张

1.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

2.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

()

3.他机灵地支起耳朵,不错,正是这脚步声!

()

4.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

四、课内阅读。

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

他叹了口气,说:

“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两只美丽的角让鹿,而四条难看的腿却让鹿。

2.下面对鹿角和鹿腿的看法,你更赞成()

A.鹿角无关紧要,鹿腿才有用。

B.鹿脚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长处。

C.像鹿角这样美丽的事物,价值更大。

3.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了:

 

参考答案:

一、chèn√jìn√sā√chēng√jīn√

二、鹿池塘欣赏倒映标致哎呀狮子

三、ACDB

四、1.差点儿送命从狮口逃生

2.B

3.物各有所长、所短,不要因为长处而忽视不足,也不要因为短处而否定长处。

 

8池子与河流

一、下面加点字的注音中,有误的一组是()

A.遵守(zūn)生涯(yá)B.尊敬(zūn)忙忙碌碌(lǜ)

C.应验(yàn)贵妇(fù)D.遵循(xún)滚滚滔滔(tāo)

二、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四字词语。

1.一点儿忧虑也没有。

(  )

2.水流奔腾不息永不停止。

(  )

3.连续不断。

(  )

三、连一连,给词语朋友配对。

遵循清洁沉重的生活

保持哲理柔软的泥土

推究规律清闲的货船

四、听听辩论双方的观点,你更赞同谁的观点?

说说你的理由。

池子的观点:

享受安逸,抛开负重、前进、忙忙碌碌的生活。

河流的观点:

抛弃安逸,不知疲倦,流动不止,用盈满和清澄的水带给人们利益。

1.“池子”比喻(),“河流”比喻()

A.那些永不满足、勤奋努力的人。

B.那些贪图安逸、不思进取的人。

2.我赞同(  )的观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B

二、1.无忧无虑 2.奔流不息 3.源源不断

三、遵循清洁沉重的生活

保持哲理柔软的泥土

推究规律清闲的货船

四、1.B A 2.河流人在一生中不可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

同时,只顾享受眼前的舒适,换来的只能是以后的毁灭。

 

9古诗三首

一、读拼音,写词语。

yùwànglínghúnjièwènmùtóng

(  )(  )(  )(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路上行人欲4断魂()①将要 ②想要;希望

2.每逢佳节倍4思亲()①倍数 ②加倍

3.爆竹声中一岁除4()①逝去,过去 ②不计算在内

三、观察右图,完成练习。

1.这幅图可以用王安石的“,”来形容。

2.这幅图描写的节日是,这个节日有、、

________的习俗。

四、将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下面练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这首诗是代诗人在农历九月九日这一天所作,表达的是。

2.默写部分的诗意正确的是()

A.每到春节的时候,就更加思念母亲。

B.每到重阳佳节就倍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3.最后两句诗写出了重阳节的风俗习惯:

、。

4.每逢佳节到来之际,客居他乡的游子都喜欢吟诵王维的名句“,”,表达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无限思念。

 

参考答案:

一、欲望牧童借问牧童

二、1.① 2.② 3.①

三、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春节 放鞭炮 喝屠苏酒 换桃符

四、1.唐 王维 他思念家乡,渴望与亲人团聚 

2.B 

3.重阳节登高插茱萸

 4.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10纸的发明

一、看拼音,写词语,将句子补充完整。

这本手cè( )记lù( )了ā( )拉伯和ōuzhōu( )的一些故事,请你好好bǎocún( )。

二、选词填空。

  制造 创造   改正 改进   促进 促使

1.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  )了文字。

2.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  )了造纸术。

3.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  )了文化的发展。

三、蔡伦是改进造纸术的。

请将下面句子按时间顺序排列。

()在西汉时代,人们用麻纸书写

()早在几千年前,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青铜器和竹片、木片、帛上。

()东汉时代,蔡轮改进造纸术。

()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四、课内阅读。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蔡伦具体怎样改进了造纸术?

用“  ”画出相关的句子。

2.东汉的改进了造纸术,他用、、、

等做原料。

3.用蔡伦的方法造出的纸的优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册录阿欧洲保存

二、1.创造 2.改进 3.促进

三、2 1 3 4

四、1.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轻便又好用的纸。

2.蔡伦 树皮 麻头 稻草 破布

3.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11赵州桥

一、小小导游员,介绍赵州桥。

(看拼音,写词语。

河北shěng()zhàoxiàn(  )那座举世闻名的石拱桥shèjì(  )巧妙,这座桥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无穷zhìhuì(  ),在lìshǐ(  )上是一个伟大的chuàngjǔ( )。

二、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不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