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8636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6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解剖学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系统解剖学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系统解剖学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系统解剖学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系统解剖学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系统解剖学总结.docx

《系统解剖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解剖学总结.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系统解剖学总结.docx

系统解剖学总结

 

系统解剖学总结(总12页)

骨学

1.描述骨质的组成、结构特点及其分布。

骨质由骨组织构成,分密质和松质。

骨密质质地致密,耐压性较大,分布于骨的表面。

骨松质呈海绵状,由相互交织的骨小梁排列而成,分布于骨的内部。

2.请用解剖学知识解释“临床上为什么常在髂骨或胸骨上穿刺抽取骨髓,进行骨髓象检查?

”。

因为存在于人骨髓腔和骨松质间隙内的骨髓在5岁后即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而人体的椎骨、髂骨、胸骨、肋骨及肱骨和股骨等长骨的骺内终身都是红骨髓,所以,临床上常在髂骨或胸骨上穿刺抽取骨髓,进行骨髓象检查。

3.试述翼腭窝的位置、构成及其交通。

为上颌骨体、蝶骨翼突和腭骨之间的窄间隙,深藏于颞下窝内侧,此窝向外通颞下窝,向前借眶下裂通眶,向内借腭骨与蝶骨围成的蝶腭孔通鼻腔,向后借圆孔通颅中窝,借翼管通颅底外面,向下移行于腭大管,继而经腭大孔通口腔。

4.试述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开口。

额窦居眉弓深面,左右各一,窦口向后下开口于中鼻道前部;上颌窦最大,在上颌骨体内,开口通入中鼻道;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位于筛骨迷路内,其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中于上鼻道。

关节学

1.肩关节的构成、特点及其运动。

(1)肩关节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

(2)结构特点:

①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因此关节稳固性差,活动灵活;②关节囊薄而松弛,其前、上、后壁均有肌腱纤维编入,增加了关节的稳固性,但囊的下壁较薄弱,

肩关节的肱骨头易从下壁脱出;③关节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通过。

(3)肩关节可作屈、伸、外展、内收、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

2.髋关节的构成、特点及其运动。

(1)髋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

(2)结构特点:

①髋臼窝深,髋关节稳固性好,但活动不灵活;②关节囊致密而紧韧,囊的后壁下端附于股骨颈的中外1/3交界处,所以股骨颈骨折分囊内、囊外骨折;③关节囊的周围有许多韧带加强,但后下壁较薄弱,股骨头易从下方脱出;④关节囊内有股骨头

韧带。

(3)髋关节可作屈、伸、外展、内收、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

3.膝关节的构成、特点及其运动。

(1)膝关节由股骨的下端、胫骨上端及髌骨构成。

(2)结构特点:

①关节囊薄而松弛,四周分别有髌韧带、侧副韧带等加强;②关节囊内有前后交叉韧带,具有防止胫骨向前、后移位的作用;③股骨和胫骨相邻的关节面之间垫有纤维软骨构成的内外侧半月板,增加了关节的稳固性和灵活性。

(3)膝关节可作屈和伸运动;当膝关节处于半屈位时可使小腿作旋内和旋外运动。

4.从颞下颌关节的解剖结构知识解释为什么“笑的合不拢嘴”

“笑得合不拢嘴”是因颞下颌关节脱位所致,因为,该关节的关节囊较松弛,当人大笑时由于张口过大,下颌头可向前下滑至关节结节的前方,这时由于关节结节阻止了下颌头,使其不能退回下颌窝,即造成关节脱位。

5.用解剖学知识解释椎间盘突出引起坐骨神经痛。

椎间盘是由髓核和纤维环构成的,纤维环的后部比较薄弱,易于断裂使髓核向后外侧突出,从而压迫由椎间孔穿出的脊神经根。

当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组成骶丛的腰脊神经根时,即出现相应的坐骨神经痛等症状。

6.为什么踝关节扭伤易发生于人们走下坡路时(请用解剖学知识解释)

人走下坡路时,踝关节处于跖屈伴内翻状态,这时参与构成踝关节的距骨头的关节面是后部面积较窄的部位,使距骨头两侧的间隙变大,踝关节不稳固,同时又由于踝关节的外侧韧带较薄弱,因此易于发生扭伤。

7.列表说明男女性骨盆的主要区别。

男女性内盆的主要区别有:

男性女性

骨盆形状较窄长较短宽

骨盆上口呈心形椭圆形

骨盆下口较狭小较宽大

骨盆腔漏斗形圆桶状

骶骨窄长、曲度大宽短、曲度小

骶骨岬前突明显前突不明显

耻骨下角较小(70°-75°)较大(80°-100°)

-----------------------------------------------------------------------------------------------------------------------------

肌学

1.试述膈的三个裂孔名称、位置和穿经的结构。

(1)主动脉裂孔,在第12胸椎前方左右膈脚之间,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

(2)食管裂孔,在第10胸椎水平,主动脉裂孔的左前上方,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

(3)腔静脉孔,在第8胸椎水平,食管裂孔的右前方,有下腔静脉通过。

2.试述斜角肌间隙的组成及穿经的结构。

斜角肌间隙,由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和第一肋围成,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通过。

3.试述腹股沟管的构成及其穿经的结构。

腹股沟管有两口,四壁,内口称腹股沟深环,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一横指处,为腹横筋膜向外的突出形成;外口为腹股沟管浅环,位于耻骨结节外上方,为腹外斜肌腱膜形成的三角形裂隙;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起始部;后壁为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

管内男性的有精索或女性的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4.腹前正中切口由浅入深需经过哪些结构进入腹膜腔

由浅入深依次是:

皮肤-浅筋膜—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组织-壁腹膜-腹膜腔。

5.上腹部经直肌切口,由浅入深需经过哪些结构进入腹膜腔

由浅入深依次是:

皮肤-浅筋膜-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组织-壁腹膜-腹膜腔。

6.右下腹部经麦氏点切口,由浅入深需经哪些结构进入腹膜腔

由浅入深依次为:

皮肤—Camper氏筋膜—Scarpa氏筋膜—腹外斜肌及其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组织—壁腹膜—腹膜腔。

7.试述腋腔的构成及其内容.

腋腔是位于臂上部内侧与胸外侧壁之间的锥形间隙,有一顶、一底和四壁,顶即上口,由锁骨、肩胛骨上缘和第一肋围成;底为腋筋膜和皮肤;前壁为胸大、小肌;后壁为肩胛下肌、大圆肌和肩胛骨;内侧壁为前锯肌和上部肋及肋间肌;外侧壁为肱二头肌短头、喙肱肌和肱骨。

内有腋动脉、腋静脉、臂丛和腋淋巴结等结构。

8.股三角的境界及其内容.

股三角是位于大腿前面的上部,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界为长收肌的内侧缘、外侧界为缝匠肌的内侧缘,三角内有股动脉、股静脉、股神经和淋巴结等。

内脏学

消化系统

1.试述三对唾液腺的名称、位置、及其导管开口部位。

腮腺分浅部和深部,浅部略呈三角行,位于耳垂的前下方,上达颧弓,下至下颌角,前至咬肌后1/3的浅面,深部伸入下颌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下颌后窝内。

其导管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相应的颊粘膜上;下颌下腺位于下颌体下缘及二腹肌前、后腹所围成的下颌下三角内,导管开口于舌下阜;舌下腺位于口腔底的舌下襞深面,导管有大、小两种,大导管开口于舌下阜,小导管开口于舌下襞。

2.试述咽的分部及其交通。

咽以腭帆游离缘和会厌上缘为界,自上而下可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与咽相交通的器官有鼻腔、口腔、喉腔和食管,并借咽鼓管与中耳的鼓室相通。

3.试述肝外胆道的组成和胆汁的排出途径。

肝外胆道由胆囊和输胆管道组成,输胆管道包括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和胆总管。

胆汁的排出途径如下:

平时胆汁由肝细胞分泌,经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和胆囊管到胆囊进行贮存和浓缩;当进食时,胆汁经胆囊管、胆总管、肝胰壶腹和十二指肠大乳头进入十二指肠。

4.试述食管三个生理性狭窄的部位及其临床意义。

食管有三个生理性狭窄,第一个在食管起始处,距中切牙约15cm;第二个在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约25cm;第三个在穿过膈的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约40cm。

它们是食管异物易滞留的部位,也是炎症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5.试述胃的位置和形态结构。

胃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胃是一肌性囊状结构,有两壁.两口.两缘,并可分为四部分,两壁为前壁和后壁,两口为入口即贲门和出口即幽门,两缘为上缘即胃小弯和下缘即胃大弯;胃分胃底.胃体.贲门部和幽门部四部,幽门部又分为幽门窦和幽门管。

6.试述胰的位置和分部。

胰位于胃的后方,在第1、2腰椎平面横位于腹后壁。

胰可分胰头、胰颈、胰体和胰尾四部。

7.试述结肠的特征性结构、分部及各部与腹膜的关系。

结肠的特征性结构包括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结肠可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四部,其中升结肠和降结肠为腹膜间位器官,横结肠和乙状结肠为腹膜内位器官。

8.试述空肠与回肠在结构上的区别。

空肠回肠

位置左腰区和脐区脐区、右腹股沟区和盆腔内

管径较粗较细

管壁较厚较薄

血管较多较少

颜色粉红色粉灰色

血管弓级数较少级数较多

粘膜皱襞高而密低而疏

粘膜绒毛高而密低而疏

淋巴滤泡有孤立淋巴滤泡有集合淋巴滤泡

9.何为肛管齿状线齿状线上、下方的解剖学结构有何区别

齿状线以上齿状线以下

覆盖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复层扁平上皮

动脉来源直肠上、下动脉肛动脉

静脉回流直肠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肛静脉→阴部内静脉→

→脾静脉→肝门静脉髂内静脉→下腔静脉

淋巴引流肠系膜下淋巴结、髂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

神经支配内脏神经躯体神经

呼吸系统

1.试述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其开口部位。

名称位置开口部位

额窦额骨体内,眉弓深面中鼻道的筛漏斗

前组

筛窦中组鼻腔外侧壁上方与两眶之间的筛骨迷路内中鼻道

后组上鼻道

上颌窦上颌骨体内中鼻道的半月裂孔

蝶窦蝶骨体内蝶筛隐窝

2.试述左右主支气管的解剖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左主支气管细而长,与气管中线延长线形成35-36°角,走行较倾斜.右主支气管粗而短,与气管中线延长线形成25-30°角,走行较陡直,气管隆嵴偏左侧,临床上气管内异物多坠入右主支气管,故气管内取异物时必需寻找右主支气管。

3.试述肺的形态和位置。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两肺分居纵隔的两侧.形似半个圆锥形,有一尖、一底、两面和三缘。

肺尖经胸部上口,向上突至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1/3上方2-3cm;肺底位于膈上面,又称膈面;与肋及肋间肌相邻的面称肋面;内侧面邻纵隔,又称纵隔面,其中央部有一凹陷称肺门,是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进出的部位;三个缘即前缘、后缘和下缘,左肺前缘下部有一左肺心切迹,切迹下方有左肺小舌。

4.试述纵隔的定义、境界及其分区。

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之间的全部器官、结构和结缔组织的总称.纵膈的境界:

前为胸骨;

后为脊柱胸段;两侧界为纵隔胸膜;上界为胸廓上口;下界为膈。

纵膈的分区:

以胸骨角水平面为界将纵隔分为上纵膈和下纵隔,下纵隔分三部,心包壁前方与胸骨体之间为前纵隔;心包前、后壁之间为中纵隔;心包后壁后方与脊柱胸段之间为后纵隔。

5.试述肺和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

标志线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后正中线

肺下界第6肋第8肋第10肋第10胸椎棘突

胸膜下界第8肋第10肋第11肋第12胸椎棘突

泌尿生殖系统

1.男性肾孟结石排出体外,先后需经过哪些狭窄处

需经过输尿管和男性尿道的狭窄处,即:

肾盂输尿管移行处;输尿管跨髂血管处,输尿管壁内段,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尿道外口。

2.女性内生殖器包括哪些它们和腹膜的关系如何

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其中卵巢和输卵管属腹膜内位,子宫属腹膜间位,阴道为腹膜外位。

3.精子排出体外,依次需经过哪些结构

依次需经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尿道。

4.男性尿道的三个扩大位于何处

是前列腺部,尿道球部,尿道舟状窝。

腹膜

1.属于腹膜间位的器官有哪些?

腹膜间位器官包括:

肝、胆囊、升结肠、降结肠、子宫和充盈的膀胱等。

2.网膜孔如何构成

上界:

肝尾叶;下界:

十二指肠上部;前界:

肝十二指肠韧带;后界:

腹膜覆盖的下腔静脉。

脉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

1.试述体循环的循环途径、特点和功能。

体循环的循环途径是从左心室至动脉,经毛细血管和静脉向心回流至右心房。

其特点是流经范围广,流程长。

主要功能是以含氧高和营养物质丰富的血液,营养全身组织,并将代谢产物运回右心房。

2.试述心的外形和各部的组成。

心的外略呈倒置的圆锥,分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四条沟.

心尖:

朝向心的左前下方,由左心室构成。

心底:

朝向心的右后上方,大部分由左心房,小部分由右心房构成,与出入心的大血管相连。

两面:

是指前面和下面,前面与胸骨和肋软骨相邻,又称胸肋面,大部分由右心房和右心室构成,小部分由左心耳和左心室构成;下面与膈相邻,故称膈面,大部分由左心室,

小部分由右心室构成。

三缘:

即左缘、右缘和下缘。

左缘斜向左下,大部分由左心室,小部分由左心耳构成;右缘:

垂直圆顿,由右心房构成;下缘:

较锐利,近水平位,大部分由右心室,小部分由左

心室构成。

四条沟:

在心的表面,近心底处有一环形的沟称冠状沟,是心房和心室分界的标志;在心的胸肋面和膈面各有一纵行的浅沟,分别称前室间沟和后室间沟,它们是左右心室分界

的标志。

房间沟位于心底部,是左右心房表面分界。

3.试述右心房的结构。

1)、固有心房:

右心耳:

前上方锥体形盲囊突出部。

梳状肌:

其壁腔面内,由界嵴发出平行排列的肌隆起。

2)、腔静脉窦有:

三个入口(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

前缘有下腔静脉瓣;冠状窦口:

位于下腔静脉口与右房室口之间,下缘有冠状窦瓣)

一个出口:

右房室口:

在左前下方通向右心室。

4.试述左、右冠状动脉的行程、主要分支及其分布范围。

右冠状动脉

1)行径:

起自主动脉右窦,经右心耳与肺动脉根部间入冠状沟右行,至房室交点形成

倒“U”形弯曲分为后室间支和左室后支。

2)分支:

后室间支:

沿后室间沟下行,分布两室后壁及室间隔后1/3。

左室后支:

左行分布于左室后壁。

动脉圆锥支:

左、右冠状动脉发出侧支通路形成Vieussen环。

右缘支:

沿心下缘走行。

窦房结支:

沿右心耳内面上行。

房室结支:

90%自房室交点“U”形顶端分出。

3)分布范围:

右心房、右心室、室间隔后1/3、左心室膈壁、窦房结和房室结。

左冠状动脉

1)行径:

自主动脉左窦,左心耳与肺动脉根部之间入冠状沟左行分支。

2)分支:

前室间支:

左心室前壁、右心室部分前壁、室间隔前2/3。

旋支:

沿冠状沟左行,绕心左缘分布于左心室膈面。

窦房结支:

40%起于旋支,沿心耳内面上行。

圆锥支:

由左、右冠状动脉发出并形成吻合。

左缘支:

沿左缘下部走向心尖。

房室结支。

3)分布范围:

左心房,左心室左侧面、隔面和前壁,室间隔前2/3、右心室膈壁、窦房结和房室结。

5.试述掌浅弓、掌深弓的位置、构成和分支。

掌浅弓由尺动脉末端和桡动脉的掌浅支吻合而成,位于掌腱膜和屈指肌腱之间,弓的凸缘约平掌骨中部。

分支有小指尺掌侧动脉和3支指掌侧总动脉。

后者又可分为两支指掌侧固有动脉。

掌深弓由桡动脉末端和尺动脉的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屈指肌腱的深面,平腕掌关节高度。

分支有3支掌心动脉。

6.试述胃、结肠的动脉供应及来源。

供应胃的动脉名称及来源:

胃左动脉-腹腔干,胃右动脉-肝固有动脉,胃网膜右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胃网膜左动脉、胃短动脉、胃后动脉-脾动脉供应结肠的动脉名称及来源:

右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左结肠动脉、乙状结肠动脉-肠系膜下动脉。

静脉

1.从手背静脉网注射药物,可经什么途径到达下列部位

①阑尾②胆囊

①手背静脉网→(头静脉贵要静脉→肱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

上腔静脉→右心房→右房室口→右心室→肺动脉口→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肺泡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房室口→左心室→主动脉口→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回结肠动脉→阑尾动脉→阑尾

②手背静脉网→……(同题①)→腹主动脉→腹腔干→肝总动脉→肝固有动脉→肝固有动脉右支→胆囊动脉→胆囊

2.从大隐静脉注入药物,可经什么途径到达心壁

大隐静脉→股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房室口→右心室→肺动脉口→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肺泡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房室口→左心室→主动脉口→升主动脉→左、右冠状动脉→心壁

3.全身有哪些主要的浅静脉,分别注入何处有何临床意义

颈部有颈外静脉,注入锁骨下静脉或静脉角。

上肢头静脉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贵要静脉注入肱静脉,或伴肱静脉上行,注入腋静脉;肘正中静脉连接头静脉与贵要静脉。

下肢大隐静脉注入股静脉,小隐静脉注入腘静脉。

这些浅静脉是临床用作注射、输液和采血的部位。

4.试述大隐静脉的起始、行径及属支。

起自足背静脉弓内侧,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面、膝关节内后方、大腿内侧面上行,于耻骨结节外下方3~4cm处,穿隐静脉裂孔注入股静脉。

属支有5条:

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旋髂浅静脉、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

5.肝门静脉

①结构上有何特点,主要收集哪些器官的静脉血

②肝门静脉是怎样合成的其属支主要有哪些

③当肝门静脉高压时,有时出现呕血、便血和腹壁静脉曲张等现象,为什么?

请运用解剖学知

识加以解释(写出血流途径)。

①有两个特点:

一是肝门静脉及其属支,一般无静脉瓣,当肝门静脉压力升高时,血液可发生逆流;二是肝门静脉系的管道,起始与终止均为毛细血管。

肝门静脉收集腹腔不成对脏器(肝除外)的静脉血。

②肝门静脉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在胰头后方汇合而成。

斜向右上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内,在胆总管和肝固有动脉后方向上达肝门,分左、右支入肝。

主要属支:

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附脐静脉。

③正常情况下,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之间的吻合支细小,血流量很少,各自按原来流向汇入所属静脉。

当肝门静脉回流受阻时,血液则通过吻合途径流入上、下腔静脉,再回流入心。

由于血流量增多,吻合部位的小静脉变得粗大弯曲,食管静脉丛曲张破裂引起呕血,直肠静脉丛曲张破裂引起便血,脐周静脉网曲张出现腹壁静脉曲张。

具体途径如下:

A肝门静脉→胃左静脉→食管静脉丛→食管静脉→奇静脉→上腔静脉

B肝门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直肠上静脉→直肠静脉丛→直肠下静脉及肛静脉→髂内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

C肝门静脉→附脐静脉→脐周静脉网→→(胸腹壁静脉→胸外侧静脉、腹壁上静脉→胸廓内静脉)

肝门静脉→附脐静脉→脐周静脉网→(腹壁浅静脉→大隐静脉、腹壁下静脉→髂外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

 

淋巴系统

1.全身有哪些淋巴干分别收集哪些范围的淋巴各汇入什么淋巴导管

全身有9条淋巴干。

头颈部淋巴管汇合成左右颈干;上肢及部分胸壁的淋巴管汇合成左右锁骨下干;胸腔器官及部分胸壁的淋巴管汇合成左右支气管纵隔干;腹腔不成对器官的淋巴管汇合成1条肠干;下肢、盆部和腹腔成对器官及部分腹壁淋巴管汇合成左右腰干。

左右腰干、肠干、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左支气管纵隔干注入胸导管,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右支气管纵隔干注入右淋巴导管。

2.试述胸导管的起始、行径、注入部位和收集范围。

胸导管在第1腰椎体前方由左右腰干、1条肠干汇合而成,其起始部膨大,称乳糜池。

胸导管向上经膈的主动脉裂孔入胸腔,沿脊柱右前方和胸主动脉与奇静脉之间上行,至第5胸椎高度经食管与脊柱之间向左侧斜行,然后沿脊柱左前方上行,出胸廓上口至颈部。

在左颈总动脉和左颈内静脉的后方转向前内下方,注入左静脉角。

在注入左静脉角前还接纳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左支气管纵隔干。

胸导管引流下肢、腹盆部、左胸部、左上肢和左头颈部的淋巴,即全身3/4部位的淋巴。

3.试述右淋巴导管的位置、合成、注入部位和收集淋巴的范围。

位于右颈根部,由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右支气管纵隔干汇合而成,注入右静脉角。

引流右头颈部、右上肢和右胸部的淋巴,即全身1/4部位的淋巴。

4.试述腋淋巴结分群、各群名称、位置、收纳范围。

腋淋巴结位于腋窝内,可分为五群:

①胸肌淋巴结:

位于胸小肌下缘处,沿胸外侧血管排列,引流腹前外侧壁、胸外侧壁以及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

②外侧淋巴结:

沿腋静脉远侧段排列,收纳除注入锁骨下淋巴结以外的上肢浅、深淋巴管。

③肩胛下淋巴结:

在腋窝后壁沿肩胛下血管排列,引流颈后部和背部的淋巴。

④中央淋巴结:

位于腋窝中央脂肪组织内,收纳上述三群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

⑤尖淋巴结:

沿腋静脉近侧端排列,引流乳腺上部的淋巴,并收纳上述4群淋巴结和锁骨下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其输出淋巴管合成锁骨下干,左侧注入胸导管,右侧注入右淋巴导管。

少数输出淋巴管注入锁骨上淋巴结。

5.试述腹股沟浅淋巴结分群、收纳范围。

腹股沟浅淋巴结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分为上、下两群。

上群与腹股沟韧带平行排列,引流腹前外侧壁下部、臀部、会阴和子宫底的淋巴。

下群沿大隐静脉末端分布,收纳除足外侧缘和小腿后外侧部之外的下肢浅淋巴管。

腹股沟浅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注入腹股沟深淋巴结或髂外淋巴结。

视器

1.试述房水的产生及其循环途径。

房水由睫状体产生,经眼球后房、瞳孔到眼球前房,再经虹膜角膜角的虹膜角膜角隙进

入巩膜静脉窦,最后流入眼静脉。

2.简述泪液的产生及其排出途径。

泪液由泪腺分泌产生,借眨眼涂布于结膜表面,经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排泄至

下鼻道。

3.运动眼球的肌肉的名称及其神经支配。

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上斜肌和下斜肌。

其中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

下斜肌由动眼神经支配;上斜肌由滑车神经支配;外直肌由展神经支配。

---------------------------------------------------------------------------------------------------------------------------------

前庭蜗器

1.鼓室有哪6个壁分别与哪些结构或部位相邻它们通过何结构与鼓室相通

鼓室有6个壁:

上壁、下壁、前壁、后壁、内侧壁、外侧壁。

上壁为鼓室壁,与颅中窝相邻;

下壁为颈静脉壁,与颈内静脉起始相邻。

前壁为颈动脉壁,与颈动脉相邻,可经咽鼓管鼓室口、咽鼓管与鼻咽相通;

后壁为乳突壁,有乳突窦的开口,通入乳突窦、乳突小房;

外侧壁为鼓膜壁,与外耳道相邻;

内侧壁为迷路壁,与内耳相邻。

2.咽炎经何途径蔓延而致中耳炎、乳突炎,并导致面神经瘫痪

咽炎时,细菌经咽鼓管的咽口、咽鼓管、咽鼓管鼓室口入鼓室,可导致中耳炎;当炎症

经后壁的乳突窦入口进入乳突窦及乳突小房时,可导致乳突炎;当中耳炎破坏面神经管凸,

累及面神经时,可导致面神经瘫痪。

中枢神经系统

⒈营养大脑半球的动脉名称及来源?

①大脑前动脉,源自颈内动脉,③大脑中动脉,源自颈内动脉,③大脑后动脉,源自基底动脉。

⒉试述躯干、四肢浅感觉的传导通路。

皮肤感受器—>脊神经节假单极神经元周围突一>中枢突组成后根—>后角,换神经元,(后角固有核)一>经白质前连台交叉一>组成脊髓丘脑束一>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换元一>内囊后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