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氧化镁法脱硫.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77293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电氧化镁法脱硫.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热电氧化镁法脱硫.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热电氧化镁法脱硫.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热电氧化镁法脱硫.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热电氧化镁法脱硫.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热电氧化镁法脱硫.docx

《热电氧化镁法脱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电氧化镁法脱硫.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热电氧化镁法脱硫.docx

热电氧化镁法脱硫

 

热电有限公司40t/h锅炉烟气脱硫工程

 

技术方案

山东环保有限公司

2015年6月2日

 

1.工程概述

现有一台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了保护厂区周围的生产、生活环境,并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预建设锅炉烟气脱硫设施及相关的配套设备和构筑物,使烟尘、二氧化硫等指标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为企业自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本方案将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基础数据和相关国家标准,按照建设方和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意见,从技术和经济等方面,叙述其烟气脱硫系统的可行性。

烟气脱硫系统参照国家规定的《工业锅炉及炉窑湿法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HJ462-2009),采用成熟、先进、可靠的氧化镁湿式烟气脱硫工艺,40t/h,采用塔内氧化、塔内循环,副产物处理系统及电气热控系统为共用系统。

2.工程设计

2.1总体设计原则

1)设计必须符合适用的要求:

选择的处理工艺、构筑物(建筑物)型式、主要设备、设计标准和数据等,应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的需要,以保证烟气脱硫系统功能的实现。

在充分尊重用户需求和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意见的同时,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及规定。

2)设计应符合经济的要求:

选择的处理工艺应能满足系统需要和要求,并尽可能降低运行费用。

设计中一方面尽可能选用质优价廉的设备,以及采用合理措施降低工程造价;另一方面又必须保证在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果。

3)技术应当力求先进、合理:

设计中必须根据生产的需要和可能,在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

在机械化、自动化与仪表化程度方面,要从实际出发,根据需要和可能及设备的供应情况,妥善确定。

4)实用、美观,避免二次污染:

平面布置和建、构筑物形式力求与厂区其它建筑和环境协调一致。

整个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设备噪声、处理药剂等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

5)不影响锅炉正常运行:

脱硫系统工作时不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并保证在给定设计条件下,确保烟气中SO2的达标排放。

脱硫装置使用寿命长、操作维护简单,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

处理设施有较高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并能在北方冬季寒冷气候条件下正常运行。

2.2设计依据

1)建设方提供的基础资料及要求;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0);

3)《大气污染物排放综合标准》(GB16297-1996);

4)《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

5)《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6)《工业锅炉及炉窑湿法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HJ462-2009);

7)《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

8)《火电厂设计技术规程》(DL5000-2000);

9)《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

10)《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5468-91);

11)《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湿式烟气脱硫除尘装置》(HJT288-2006);

12)《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5-82);

13)《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J231-78);

14)《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型式与尺寸》(GB985);

15)《漆装前钢料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1988);

16)《机械密封试验方法》(GB/T14211);

17)《机械密封技术条件》(JB4127.1-1999)

1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Ⅱ类混合区评价标准》(GB12348)

19)《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JB/ZQ4000.3-86)

20)《装配通用技术要求》(JB/ZQ4000.9-86)

21)《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97)

22)《设备及烟道保温技术通则》(GB4272-92)

23)《固定式钢直梯》(GB4053.1-93)

24)《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GB4053.3-93)

25)《固定式工业钢平台》(GB4053.4-93)

26)《工业企业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92)

2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28)《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29)《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

30)《机械设备焊接标准》(JB4708-2000)

31)《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91)

2.3设计参数及性能指标

本工程设计、制造、安装与1×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相配套的脱硫系统。

我公司严格按照建设方及相关标准要求,设计脱硫效率大于98%,保证烟气脱硫效率大于95%,烟囱出口SO2排放浓度≤100mg/Nm3,烟尘排放浓度≤30mg/Nm3,相关的基本参数及燃煤煤质分析按下表设计。

脱硫系统主要技术经济性能指标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据

1

锅炉出力

t/h

1×40

2

运行锅炉

1

3

设计烟气总处理量

m3/h

95000

4

烟气温度

140~150

5

设计工况烟气处理量

m3/h

275000

6

设计锅炉总耗煤量

t/h

6.5

7

煤的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

6

8

燃煤含硫量

%

1.0

9

燃煤硫的转化率

%

90

10

设计脱硫塔入口烟尘浓度

mg/Nm3

≤100

11

脱硫处理后烟尘排放浓度

mg/Nm3

≤30

12

设计SO2初始排放浓度

mg/Nm3

2000

13

设计脱硫效率

%

>98

14

保证脱硫效率

%

>95

15

处理后SO2排放浓度

mg/Nm3

<100

16

SO2脱除量

kg/h

124

17

脱硫工艺

氧化镁湿法

18

脱硫塔配置

一炉一塔

19

循环水形式

塔内氧化、塔内循环

20

Mg/S

mol/mol

1.05

21

脱硫剂

氧化镁粉

22

脱硫剂品质

325目、90%纯度

23

MgO小时耗量

kg/h

90

25

MgO日消耗量

t/d

2.2

26

液气比

L/m3

4.5

27

脱硫装置循环水量

m3/h

440

28

平均每天工艺水耗

m3/d

15

29

出口烟气中雾滴浓度

mg/Nm3

<75

31

脱硫系统阻力

Pa

<1000

32

脱硫主体设备使用寿命

>15

2.4氧化镁法湿式烟气脱硫工艺

2.4.1工艺原理

氧化镁脱硫技术是一种成熟的脱硫工艺,氧化镁脱硫工艺在世界各地都有非常多的应用业绩,其中在日本已经应用了多个项目,台湾的电站95%是用氧化镁法,另外在美国、德国等地都已经应用,并且目前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有了应用的业绩。

镁法脱硫工艺是镁的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物,再与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的亚硫酸溶液进行酸碱中和反应,氧化镁反应生成的亚硫酸镁和硫酸镁,亚硫酸镁氧化后生成硫酸镁。

脱硫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MgO+H2O=Mg(OH)2

Mg(OH)2+SO2=MgSO3+H2O

MgSO3+H2O+SO2=Mg(HSO3)2

MgSO3+1/2O2=MgSO4

氧化镁法脱硫是一种前景较好的脱硫工艺,该工艺较为成熟,原料来源充足,在我国氧化镁的储量十分可观,目前已探明的氧化镁储藏量约为160亿吨,占全世界的80%左右。

其资源主要分布在辽宁、山东、四川、河北等省,其中辽宁占总量的84.7%,其次是山东莱州,占总量的10%,其它主要是在河北邢台大河,四川干洛岩岱、汉源,甘肃肃北、别盖等地。

因此氧化镁完全能够作为脱硫剂应用于各单位的脱硫系统中去。

镁法投资少,运行费用低,脱硫效率高,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减少二次污染。

镁法脱硫相对于钙法的最大优势是不会系统发生设备结垢堵塞问题,能保证整个脱硫系统能够安全有效的运行,同时镁法pH值控制在6.0~6.5之间,在这种条件下设备腐蚀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

同时与较为完整的石灰石/石膏法相比,占地面积小,运行性方面费用低,投资额大幅减小,综合经济效益得到很大的提高。

总的来说,镁法脱硫在实际工程中的安全性能拥有非常有力的保证。

由于镁法脱硫的反应产物是亚硫酸镁和硫酸镁,既可以抛弃,也可进行综合利用。

一方面我们可以进行强制氧化全部生成硫酸镁,然后再经过浓缩、提纯生成七水硫酸镁进行出售,另一方面也可以直接煅烧生成纯度较高二氧化硫气体来制硫酸。

2.4.2脱硫工艺特点

根据锅炉烟气脱硫工艺的特点,本方案采用氧化镁法湿式烟气脱硫工艺,并通过我公司近年来在工程实践中不断积累与探索,从设备的结构形式、材质选用、工艺系统做了一定改进和完善。

2.4.2.1本脱硫系统的特点

按照以上设计思想,烟气脱硫系统并充分参照《工业锅炉及炉窑湿法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HJ462-2009)等相关国家规范要求,本脱硫方案的主要特点如下:

1)脱硫塔主体采用一炉一塔形式,系统设置合理的阀门切换程序。

2)考虑到系统造价及脱硫工艺要求,并综合考虑业主意见,脱硫塔主体采用Q-235碳钢加玻璃鳞片防腐,喷淋管FRP、螺旋喷嘴等主要部件采用碳化硅,延长设备整体设有寿命。

3)本方案脱硫液采用塔内氧化、塔内循环方式,脱硫液塔内氧化、渣浆经渣浆泵输送至板框压滤机脱水.

4)考虑到现场的环境美观及系统工艺水耗,本方案设板框压滤机脱水。

首先利用渣浆泵打入板框压滤机进行脱水,分离后大量含水率较低的固体残渣进行储存利用或外运抛弃。

板框压滤机采用工业水对滤饼进行冲洗冲洗水收集在滤液地坑中,经澄清后作为药剂溶解水和滤布冲洗水.

5)除雾器冲洗采用工业水,定期对除雾器进行冲洗,并作为系统补水。

2.4.2.2关于脱硫系统的认识

1)烟气脱硫不仅是一个装置,更重要的是一个工艺系统:

无论采用何种工艺,它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化工、水处理、机械制造、电气自控DCS等行业,所以一个完善的系统需要多专业的紧密配合。

2)脱硫技术的成熟度、完善性(稳定运行)、先进性(达标排放),以及选择质量可靠过硬的产品对于脱硫系统能够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特别对于高寒地区,系统的完善性尤为重要。

3)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的腐蚀结垢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设计中应根据各个部位介质特性,采取经济、合理的措施,实际运行中应严格操作,防止系统瘫痪。

2.5项目设计

2.5.1设计范围及原则

2.5.1.1设计范围

本工程设计范围包括锅炉烟气脱硫塔系统,进、出口烟道、循环水系统、泥渣处理系统以及相关配套设备和控制系统。

动力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和报价分界点为系统动力电缆进户线。

40t/h锅炉烟气脱硫系统的主要内容及范围包括:

1)SO2吸收系统

2)烟气系统

3)吸收剂供应与制备系统

4)FGD循环水供应系统

5)FGD泥渣处理系统

6)DCS控制系统

7)附属管道和辅助设施

8)阀门和配件

9)保温、紧固件和外覆层

10)防腐(不包括包括原有钢烟囱)

2.5.1.2设备选用及设计原则

1)脱硫设备:

主体采用碳钢+玻璃鳞片防腐(采用耐高温、耐酸碱的高标准产品)。

2)脱硫系统用泵:

采用配套的水泵、管路及阀门,应具备良好的防腐、耐磨性能。

为了保证脱硫系统的安全运行,主要设备应设置备用。

3)脱硫塔内喷淋管采用FRP,内衬耐磨层。

4)以上脱硫系统含有配套的全部附属设备及钢架平台扶梯。

5)湿式脱硫装置正压运行,烟道包括脱硫装置入口斜管段和烟气出口至烟囱水平烟道入口的烟道。

脱硫塔出口至公共烟室的钢烟道采用玻璃鳞片防腐。

6)脱硫设备的电器和自控系统满足脱硫设备独立控制,并能将主要参数反馈到控制室,采用DCS自控系统,设有工程师站和操作员站。

7)脱硫设备从技术和工艺上考虑烟气带水,烟道腐蚀等问题,脱硫塔内采用除雾器脱水并设有自动反冲洗控制系统。

8)脱硫设备从技术和工艺上充分考虑解决脱硫设备的结垢、堵塞等问题。

脱硫设备自控程度高,操作简单方便,运行稳定,维修方便。

9)脱硫设备运行可靠,具有可靠的运行安全保护措施。

充分考虑供热锅炉负荷变化频繁及频繁启停,对脱硫设备的影响,锅炉非正常运行下脱硫设备的自动保护措施,在自动控制或设备设计上要能够保证锅炉脱硫设备稳定安全运行。

10)脱硫剂的添加量自动控制,综合池的pH自动控制,保证系统的水平衡。

脱硫设备的控制系统采用先进、成熟符合有关工业标准。

系统具备自动与手动控制两种功能。

从机组一体化考虑,提供的控制系统,在配置上与厂内自控系统相匹配。

11)烟道部分应布置短捷、平直且密封性好、阻力小,烟速10~15m/s。

脱硫设备外形美观,应与整个厂内建筑物协调一致。

2.5.2工艺流程

锅炉产生的烟气,经过空气预热器降温后,首先进入除尘器,去除大部分烟尘后,由引风机经烟道切向进入旋流板塔脱硫装置。

烟气经喷淋除尘、碱液吸收SO2等酸性气体、脱水除雾后,净化烟气引入主烟道,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脱硫塔底部废液流入循环废水处理系统。

脱硫塔底部废液首先流入氧化池,通入空气进行曝气氧化,经充分反应后,废水流入平流式多斗沉淀池,经沉淀浓缩、澄清后,脱硫液溢流到清水池,并补充Mg(OH)2浆液调节至适宜pH后,由脱硫液循环泵打入脱硫塔,进行循环利用。

沉淀后的亚硫酸镁和硫酸镁浆液等泥渣由专用泥泵打入高效水力旋流器,脱水后的废渣进入真空皮带脱水机进一步脱水,分离后大量含水率较低的固体残渣进行储存利用,或外运抛弃,脱水系统上清液收集到地坑中,澄清后作为药剂溶解水和滤布冲洗水。

2.5.3SO2吸收系统

烟气经过引风机由塔底切向进入脱硫塔,与向下喷淋的碱液以逆流方式使气液充分接触(四层喷淋)。

在吸收塔出口处装有两级除雾器,用来除去烟气在洗涤过程中带出的水雾。

在此过程中,烟气携带的烟尘和其它固体颗粒也被除雾器捕获,两级除雾器都设有水冲洗喷嘴,定时对其进行冲洗,避免除雾器堵塞。

2.5.3.1脱硫装置及构成

吸收塔是一种可广泛应用于燃煤锅炉治理烟气中SO2的设备,利用空塔逆流喷淋的特点,使气液充分逆流接触,吸收器效果好,脱硫率能达95%以上,同时兼有除尘效果,基建投资少,操作较简单,该技术较有效的解决了结垢和腐蚀这两个问题。

脱硫主体设备,其主要构件:

1)结构框架及主体:

塔釜段、吸收段、脱水段等;

2)塔内构件:

喷淋系统、除雾系统及反冲洗系统。

脱硫装置各功能区:

1)吸收区:

该区包括吸收塔入口及其以上4层喷淋,其主要功能是用于吸收烟气中的酸性污染物及飞灰等物质。

1.塔内配有喷淋层,每组喷淋层由连接支管的母管、制浆液分布管道和喷嘴组成。

2.喷淋管及喷嘴的布置设计均匀,覆盖吸收塔上流区的横截面。

3.喷淋系统采用一台循环泵供应一层喷淋方式。

2)除雾区:

该区包括两级除雾器和3层反冲洗系统。

用于分离烟气中夹带的雾滴,降低对下游设备的腐蚀、减少结垢和降低吸收剂及水的损耗。

1.离开吸收塔的烟气穿过4层逆流喷淋层后,再连续经两层除雾器除去所含浆液雾滴,除雾器出口的水滴携带量不大于75mg/Nm³。

2.在一级除雾器的上、下各布置一层清洗喷嘴。

清洗水的喷淋将带走一级除雾器顺流面和逆流面上的固体颗粒。

烟气经过一级除雾器后,进入二级除雾器。

二级除雾器下部也布置一层清洗喷淋层,烟气穿过二级除雾器,经洗涤和净化的烟气通过出口流出吸收塔,经过烟道排入烟囱。

3.除雾器采用PP材料制作而成,两级除雾器均用工艺水冲洗,冲洗过程通过程序控制自动完成,整个脱硫系统补水可通过除雾器反冲洗实现。

3)塔釜区:

塔釜主要功能是贮存脱硫液,氧化和结晶。

2.5.3.2吸收塔脱硫装置的主要参数

吸收塔壳体设计能承受压力、管道推力和力矩、风和地震荷载,以及承受所有其他作用于吸收塔上的荷载。

支撑和加强件能防止塔体倾斜和晃动。

塔内管道、除雾器支架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吸收塔支撑结构的应力根据相应标准,按最大运行荷载设计,设计计算值要求的厚度应加上腐蚀余度。

 

吸收塔主要性能参数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参数

1

脱硫塔设计处理烟气量

m3/h

95000

2

设计烟气温度

150

3

烟气进口SO2浓度

mg/Nm3

2000

4

烟气出口SO2浓度

mg/Nm3

<100

5

液气比

L/Nm3

<4.5

6

循环水流量

m3/h

4×110

7

循环水pH

5.6~7

8

Mg/s

mol/mol

1.05

9

烟气流速

m/s

3.5

10

塔径

m

3.0

11

烟气接触时间

s

4.0

12

总高度

m

24

13

塔体材质

碳钢

14

吸收塔内防腐措施

玻璃鳞片树脂内衬

15

浆液喷淋层数

4

16

喷淋管材质

FRP

17

喷嘴形式

切线空心锥喷嘴

18

喷嘴材质

碳化硅

19

喷嘴压力

Bar

0.1

20

单个喷嘴流量

m3/h.

5-9

21

喷嘴角度

90、120

22

每层喷嘴数量

18

23

除雾器位置

吸收塔出口

24

除雾器级数

2

25

除雾器形式

折流板

26

除雾器材质

PP

27

反冲洗层数

3

28

反冲洗强度

m3/m2·h

2.5/1.5

29

吸收塔保温

全部

30

保温厚度

mm

100

31

保温材质

岩棉

32

保温层数

1

33

外包层型式

0.5mm彩钢板

34

脱硫效率

%

>95

35

设备阻力

Pa

<1000

36

排烟温度

>60

37

烟气含湿率

%

<8

38

漏风率

%

<1

39

排烟黑度

<林格曼I级

40

循环水利用率

%

>85

41

设备可利用率

%

>98

2.5.3.3技术特点

①.技术成熟,系统功能完善,运行可靠性好。

②.系统及设备实现了优化整合,关键在于吸收塔塔内构件实现了优化,使得系统高效,脱硫效率高。

③.保证脱硫系统高效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采用合理必要简化措施,降低了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

④.预除尘区与塔釜之间设置的液面隔板、回流装置及控制的温度、水量的调整使含尘的高温烟气达到脱硫效率最高的适合温度。

⑤.双回路的脱硫循环装置设置的pH检测信号能及时、准确的保持脱硫液的供给要求,大大降低了运行成本。

⑥.新研究成果的利用保证了脱硫工艺的先进性。

2.5.4烟道系统

1)在最大压差的作用下具有100%的严密性。

烟道及其附件烟道根据可能发生的最差运行条件(例如:

温度、压力、流量、污染物含量等)进行设计。

2)烟道壁厚按5mm设计(按规定考虑了一定的腐蚀余量),烟道内烟气流速在10~15m/s之间。

3)所有不可能接触到低温饱和烟气冷凝液或从吸收塔带来的雾气和液滴的烟道,用碳钢制作,所有可能接触到低温饱和烟气冷凝液或从吸收塔带来的雾气和液滴的烟道,采用可靠的内衬(鳞片树脂)进行防腐保护。

4)每台锅炉设置单独的进口系统,并在进口、出口烟道设置相应的阀门,方便灵活切换烟。

5)各段烟道设计压力及运行温度和最大允许温度如下:

①原烟气烟道(换热前)

设计压力:

1000Pa

运行温度:

118.5℃~160℃

②原烟气烟道(换热后)

设计压力:

1000Pa

运行温度:

82℃~120℃

③净烟气烟道(吸收塔后换热前)

设计压力:

1000Pa

运行温度:

43.3℃~120℃

④净烟气烟道(换热后)

设计压力:

1000Pa

运行温度:

82℃~120℃

脱硫塔进口烟道、出口烟道、旁路烟道设优质百叶窗双层密封挡板门,保证锅炉单台炉烟气投入或退出脱硫系统运行的灵活切换。

旁路挡板门的冷烟气侧挡板及轴包覆材料为1.4529,密封片为C276;吸收塔出口挡板门的挡板及轴包覆材料为1.4529,密封片为C276;吸收塔入口挡板门的挡板、密封片及轴包覆材料为316L。

挡板门配置完善的密封风系统,FGD系统提供2台100%容量密封风机和一套密封空气电加热装置,全套带有:

底座、挡板、电机、联轴、风道及支架和控制件等。

挡板门的执行器为整体开关、调节型,有DC4~20mA输入、输出,过载保护及限位装置,防护等级为IP55。

烟道上设有膨胀节,并安装压力、温度等用于运行和观察的仪表。

40t/h锅炉烟道系统主要设备清单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尺寸

外壳材质

1

40T进口烟道

1

2.0×1.2m

Q235防腐

2

进口总烟箱

1

2.0×1.2m

Q235防腐

3

出口烟道

1

1.5×1.2m

Q235防腐

4

40T进口烟气挡板

1

2.0×1.2m

百叶

5

出口烟气挡板

1

1.5×1.2m

百叶

6

密封风机

2

鼓风式

7

40T进口烟道膨胀节

1

2.0×1.2m

非金属织物

8

出口烟道膨胀节

1

1.5×1.2m

非金属织物

2.5.5循环系统

塔内循环,通过控制pH实现排浆,脱水,加浆过程实现循环。

设备清单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主要参数

1

循环泵

1

Q=110m3/h,H=19m,N=30kw

R=1450r/min.

2

循环泵

1

Q=110m3/h,H=21m,N=30kw

R=1450r/min.

3

循环泵

1

Q=110m3/h,H=23m,N=30kw

R=1450r/min.

4

循环泵

1

Q=110m3/h,H=25m,N=30kw

R=1450r/min.

5

氧化风机

2

Q=6m3/min.,P=59KPa,

R=1460r/min.,一用一备

2.5.5.1脱硫循环泵

两台脱硫塔配置2台循环泵,泵的每个吸入端装设自动关断阀,吸入口配备滤网。

吸收塔浆液循环泵为单级单吸悬臂式离心泵,过流部件采用钢衬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

该材料是目前国际上新一代的泵用耐腐耐磨工程塑料,其最突出的优点是在所有的塑料中它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耐冲击性(尤其是耐低温冲击),抗蠕变性(耐环境应力开裂)和极好的耐腐蚀性。

2.5.5.2氧化风机

罗茨型氧化风机为容积式风机,输送的风量与转数成比例。

具有高效节能,精度高,噪音低,寿命长,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产品用途广泛的特点。

氧化风机能提供足够的氧化空气,氧化风管布置合理,使吸收塔内的亚硫酸钙充分转化成硫酸钙。

在设计煤BMCR工况条件下,氧化风机流量裕量为10%,压头裕量为20%,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2.5.6泥渣处理系统

氧化镁法湿式脱硫系统的最终产物为亚硫酸镁、硫酸镁等浆液(固体含量约5%)。

考虑到排泥管的堵塞问题,在排泥管末端设计有水力冲洗系统。

泥渣由专用渣浆泵首先打入板框压滤机进一步脱水,分离后大量含水率较低的固体残渣进行储存利用或外运抛弃,滤饼冲洗采用工业水。

设两台滤液泵(一用一备),底部泥渣由排泥泵排出。

泥渣处理系统设备清单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主要参数

1

排泥泵

2

Q=10m3/h、H=25,一用一备

3

滤液地坑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