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中三年级统一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75834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4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中三年级统一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解析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中三年级统一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解析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中三年级统一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解析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中三年级统一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解析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中三年级统一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析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中三年级统一考试生物试题.docx

《解析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中三年级统一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中三年级统一考试生物试题.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析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中三年级统一考试生物试题.docx

解析河南省洛阳市学年高中三年级统一考试生物试题

【解析】河南省洛阳市2014--2015学年高中三年级12月统一考试生物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1至8页,第Ⅱ卷9

至10页。

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选择题(1-30每小题1分,31-40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文】1.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可以相互联系,如细胞、种群

B.SARS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

C.一个变形虫既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

D.生物的生活环境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一部分

【答案】【知识点】A4细胞与化学组成综合

【答案解析】D解析:

生命系统分为不同的层次,各层次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它们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A正确,。

最小的是细胞,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属于生命系统,B正确;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C正确;如果要研究生命系统的生物圈或生态系统,不但要研究各种生物,还要研究各种生物需要的环境条件,因此它们也是生命系统的一部分,D错误

【题文】2.人体内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可得到

A.8种核苷酸B.5种含氮碱基C.1种五碳糖D.4种脱氧核苷酸

【答案】【知识点】A2蛋白质和核酸

【答案解析】C解析:

人体内的遗传物质是DNA,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一种五碳糖(脱氧核糖),四种含氮碱基(A,T,C,G),C正确

【题文】3.下列真核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细胞骨架:

脂肪、蛋白质、糖类B.染色体:

核糖核酸、蛋白质

C.核糖体:

核糖核酸、蛋白质D.中心体:

蛋白质、磷脂

【答案】【知识点】B3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综合

【答案解析】C解析:

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A错误;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错误;核糖体是由rRNA和蛋白质组成,C正确;中心体是由蛋白质组成,D错误

【题文】4.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

正确的是

A.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B.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C.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肽键连接

D.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答案】【知识点】F3基因的结构和基因的表达

【答案解析】A解析:

tRNA分子本身是单链,但是由于自身碱基能够相互配对,形成三叶草性状,A正确;ADP分子中含有1个高能磷酸键,B错误;血红蛋白中不同肽链之间通过二硫键连接,C错误;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氢键连接,D错误

【题文】5.在下列关于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均具有主要由磷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

B.细胞都能分裂、分化、衰老、凋亡

C.一般都具有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

D.是生物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答案】【知识点】B3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综合

【答案解析】B解析:

细胞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膜结构,膜结构主要由磷脂与蛋白质构成,都含有和核糖体,细胞是生命系统的最小层次,是生物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A、C、D正确;高度分化的细胞没有分裂能力,B错误;

【题文】6.右图表示生物体内部分物质之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a只能在植物的叶肉细胞内进行

B.过程c的每个阶段都有[H]生成

C.过程b能在酵母菌缺氧时进行

D.过程d只有乳酸菌能进行

【答案】【知识点】C8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

【答案解析】C解析:

过程a表示光合作用,植物叶肉细胞可以进行,原核生物蓝藻也可以,A错误;过程c为有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H],B错误;过程b为无氧呼吸,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C正确;过程d为无氧呼吸,除了乳酸菌外,甜菜块根,玉米的胚等均可发生,D错误

【题文】7.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中蛋白质的形成均需要内质网,高

尔基体加工

B.线粒体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

C.叶绿体是所有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菌

【答案】【知识点】B1细胞质和细胞器

【答案解析】D解析:

分泌蛋白质的形成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A错误;丙酮酸是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B错误;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D正确

【题文】8.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则说明该细胞已衰老

B.癌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分化,机体清除癌细胞与细胞凋亡有关

C.受精卵中的所有基因均被表达,因此受精卵具有全能性

D.生物体的所有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答案】【知识点】D3细胞的生命历程综合

【答案解析】B解析:

衰老细胞中酶活性降低,但细胞中酶活性降低细胞不一定是处于衰老过程中如温度、PH等因素都能影响酶的活性;A错误。

癌细胞是正常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细胞凋亡可以清除体内癌细胞,B正确。

受精卵中基因并非都能表达,细胞在特定时期基因选择性表达;C错误。

不同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不同,同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在不同阶段细胞周期不同。

D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题文】9.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不同

B.酶解法制备的原生质体置手等渗溶液中,几乎无水分子进出细胞

C.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等溶质,通常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离

D.叶肉细胞中的CO2进入叶绿体和排出细胞外的方式完全相同

【答案】【知识点】C2物质的输入和输出

【答案解析】B解析:

人体内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A正确-原生质体置于等渗溶液中,水分进出平衡,B错误;主动运输进入海带细胞,由于溶质的积累,细胞液浓度高,海带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C正确;;CO2进出细胞的方式均为自由扩散,D正确;I

【题文】10.有关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C.ATP的合成都是伴随着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既能产生酶又能产生ATP

【答案】【知识点】C1酶、ATP及代谢类型

【答案解析】A解析:

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例如,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A错误;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度,B错误;ATP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利用光能产生,C错误;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已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所以不能再产生酶,但是可以进行无氧呼吸产生ATP,D错误;

【题文】11.图甲表示果蝇卵原细胞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卵原细胞形成的一个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两图中的字

母均表示对应位置上的基因。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的同源染色体上最多只有三对等位基因

B.图乙中的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肯定发生了基因突变

C.图中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自由组合

D.基因D、d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

【答案】【知识点】E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应用

【答案解析】D解析:

图甲中的同源染色体显示了有三对等位基因,实质上等位基因可以有很多对,A错误。

图乙中的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也可能是发生了交叉互换,B错误。

图中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自由组合,因为它们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C错误。

基因D和d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D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知识点间内在联系综合运用能力。

【题文】12.赫尔希与蔡斯用

标记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

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但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放射性

B.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

C.本实验的目的是独立研究DNA在遗传中的作用

D.本实验说明了DNA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具有连续性

【答案】【知识点】F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解析】B解析:

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正常情况下是要进入细菌体内传到子代噬菌体中。

在培养过程中噬菌体在细菌体内会大量繁殖,离心是为了把重的大肠杆菌沉淀,结果放射性主要在底部大肠杆菌体内的噬菌体中,上层有放射性说明有部分的子代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体内释放出来,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升高。

D错误

【题文】13.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

①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②确定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③发现

DNA分子中碱基含量的规律性④为DNA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基础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知识点】F2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与基因的关系

【答案解析】C解析:

 双螺旋结构确定发现了DNA为什么能够存储大量遗传信息,为DNA半保留复制奠定了基础。

因此①④正确,选C。

确定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是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②错误。

在构建DNA模型前就发现DNA分子碱基含量的规律性③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DNA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题文】

14.下图为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解旋酶可以断开⑤键,因此DNA的稳定性

与⑤无关

B.④是一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C.DNA连接酶可催化⑥键或⑦键的形成

D.A、B两条链反向平行

【答案】【知识点】F2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和与基因的关系

【答案解析】D解析:

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对(A-T;C-G)通过氢键连接;所以DNA的稳定性与⑤有关,A错误。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④中的磷酸是另一个基本单位的组成部分,所以④并不是一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B错误。

DNA连接酶只催化⑥键形成,C错误。

D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DNA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了解DNA分子的组成及其结构。

难度一般

【题文】15.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

某种鸟类的眼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团(A、a和B、b)控制。

甲、乙是两个纯合品种,均为红色眼。

根据下列杂交结果,推测杂交1的

亲本基因型是

A.甲为AAbb,乙为aaBBB.甲为

,乙为

C.甲为

,乙为

D.甲为

,乙为

【答案】【知识点】E7细胞质遗传和伴性遗传

【答案解析】B解析:

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雄性为ZZ,雌性为ZW,故D错误。

杂交1和2结果不同,且杂交2雌性表现型不同,推断眼色遗传与性别相关,故有一对基因在Z染色体,A错误。

杂交组合1中后代雌雄表现型相同,且都与亲本不同,可见子代雌雄个体应是同时含A和B才表现为褐色眼,则甲的基因型为aaZBZB,乙的基因型为AAZbW,因此后代褐色眼的基因型为AaZBZb和AaZBW,由此可知反交的杂交组合2中亲本基因型为aaZBW和AAZbZb,后代雌性的基因型为AaZbW(红色眼)、雄性的基因型为AaZBZb(褐色眼),这个结果符合杂交2的子代表现,说明最初推测正确,即杂交1的亲本基因型为AaZBZb和AaZBW,B项正确,C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遗传定律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典型总结】人类遗传病的判定方法

口诀:

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第一步:

确定致病基因的显隐性:

可根据

(1)双亲正常子代有病为隐性遗传(即无中生有为隐性);

(2)双亲有病子代出现正常为显性遗传来判断(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第二步:

确定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

1在隐性遗传中,父亲正常女儿患病或母亲患病儿子正常,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2在显性遗传,父亲患病女儿正常或母亲正常儿子患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3不管显隐性遗传,如果父亲正常儿子患病或父亲患病儿子正常,都不可能是Y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4题目中已告知的遗传病或课本上讲过的某些遗传病,如白化病、多指、色盲或血友病等可直接确定。

注:

如果家系图中患者全为男性(女全正常),且具有世代连续性,应首先考虑伴Y遗传,无显隐之分。

【题文】16.下图表示遗传信息的复制和表达等过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用光学显微镜检测①过程中是否

发生碱基对的改变

B.①②过程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

量等基本条件

C.图中①②③过程均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

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答案】【知识点】F3基因的结构和基因的表达

【答案解析】A解析:

①过程中是否发生碱基对的改变是基因突变,一般地,用可见光照明的显微镜分辨力的极限是0.2μm,无法检测基因突变,A错误;①指的是DNA的复制,②是转录,二者都需要模板、原料、酶和能量等基本条件,B正确;①是两条单链DNA发生碱基配对,②单链DNA与mRNA是的碱基配对,③密码子与反密码子配对,C正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由于碱基的替换导致基因的改变,从而引起所编吗的蛋白质发生改变,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对某些生物学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题文】17.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基因可自发突变为a1或a2基因,但a1基因不可突变为A基因

B.正常男性产生了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精子与同源染色体联会异常无关

C.Ti质粒的T-DNA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DNA上,属于染色体变异

D.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答案】【知识点】G6生物的变异综合

【答案解析】B解析:

、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不可逆转性,A错误;正常男性产生了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精子是由于在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导致的,B正确;质粒的DNA片段整合到土壤农杆菌的DNA上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染色体变异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包括有利和不利变异,D错误

【题文】18.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

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

的基因型是

C.

为纯合体的概率是1/2

D.

结婚,生育的孩子不患病的概率是19/24

【答案】【知识点】G3人类遗传病及优生

【答案解析】C解析:

Ⅱ-3与Ⅱ-4到Ⅲ-9知甲病为常染色显性遗传病,则乙病为伴性遗传病且为伴X的隐性遗传病(

Ⅰ-1与Ⅰ-2到Ⅱ-7);A错误。

II-3的基因型是AaXBY或AaXBY;B错误。

Ⅱ-5的基因型aaXBXB或aaXBXb,因此Ⅱ-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1/2;C正确。

Ⅲ-10和Ⅲ-13结婚,甲病分析:

Ⅲ-102/3Aa X Ⅲ-13aa 后代正常概率为2/3X1/2=1/3,患甲病病概率2/3;乙病分析:

Ⅲ-101/4XBXb X Ⅲ-13XbY后代患乙病概率1/8,不患乙病概率7/8;生育的孩子不患病的概率是1/3X7/8=7/24,D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和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题文】19.下图①一⑤是用某种方法在相差显微镜(不用染色)下拍到的二倍体百合(2n-24)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按细胞分裂时序排列为①→③→②→⑤→④

B.图①细胞内染色体复制后其数目不变

C.图②③细胞中均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图②③⑤中都只有两个染色体组

【答案】【知识点】E4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答案解析】D解析:

由于是某个细胞的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故①为初级性母细胞、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⑤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正确;图①细胞内DNA数目加倍和染色体数目不变,B正确;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②或(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③;C正确;

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和③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着丝点没分离,细胞还是一个,染色体数目没变,仍为两个染色体组,⑤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离,染色体数目增加,染色体组也因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是的一个变为两个,D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减数分裂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题文】20.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①②⑤⑥B.②③④⑥C.②④⑤⑥⑦D.①②③⑤⑦

【答案】【知识点】G5生物的进化与生物多样性

【答案解析】A解析:

③④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继承。

⑦是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A正确

【题文】21.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成分的是

A.呼吸酶B.乙酰胆碱C.麦芽糖D.载体蛋白

【答案】【知识点】H1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及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答案解析】B解析:

呼吸酶和麦芽糖以及载体蛋白位于细胞内或细胞膜上,不属于内环境,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属于内环境成分,B正确

【题文】22.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微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微静脉端进入血液

【答案】【知识点】H1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及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答案解析】A解析:

组织液与组织细胞之间可发生物质交换,氧气在组织细胞中被利用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回流的组织液氧气含量降低,A错误;组织液与血浆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并保持动态平衡,B正确;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C正确;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被毛细血管的静脉端重新吸收,进入血浆,D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题文】23.右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

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

后产生痛觉。

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

正确的是

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

B.痛觉中枢位于甲方框处

C.刺激d处发生缩手而无痛觉产生属非条件反射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答案】【知识点】H3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答案解析】B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图中a为感受器,b为传入神经,d为传出神经,e为效应器,A错误;缩手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即乙方框处,痛觉感觉中枢位于大脑即甲方框处;所以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痛觉感觉中枢位于甲方框处,B正确;刺激d处发生缩手而无痛觉产生的不是反射,因为没有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既能引起乙的兴奋,也能抑制乙的兴奋,D错误

【题文】24.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家兔体内发生一定变化,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

下列有关家兔体内相关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红细胞吸水减少B.抗利尿激索量分泌增加,尿量减少

C.肝糖原的分解增加D.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

【答案】【知识点】H1人体内环境与稳态及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答案解析】C解析:

给正常家兔静脉注射一定量的高渗葡萄糖溶液后,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红细胞失水;抗利尿激索量分泌增加,尿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分解减少,C错误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血糖调节和水盐平衡的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题文】25.下丘脑部分受损(能存活),可能导致的结果是

A.听不到声音B.看不懂文字

C.白天体温升高,夜间体温下降D.身体平衡失调

【答案】【知识点】H3神经调节及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答案解析】C解析:

下丘脑是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的中枢,所以其部分受损后,体温调节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C正确

【题文】26.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B.唾液中的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过敏反应是人体异常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现象

D.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痰过程

【答案】【知识点】H5免疫调节及免疫失调

【答案解析】C解析:

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A错误;

唾液中的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错误;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C正确;人体内的巨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也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D错误

【题文】27.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

B.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

C.生长素浓度升高,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加快

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合成抑制植物生长

【答案】【知识点】I1生长素的发现及生理作用

【答案解析】C解析:

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A正确;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生长素,B正确;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C错误;生长素浓度过高时,能促进乙烯的合成,进而抑制植物的生长,D正确。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有关问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题文】28.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仍有可能发生改变

D.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答案】【知识点】J2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

【答案解析】D解析:

理想条件下为“J”型增长,无环境容纳量,D错误

【题文】29.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