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散文教学设计思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74660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散文教学设计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散文教学设计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散文教学设计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散文教学设计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散文教学设计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散文教学设计思考.docx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散文教学设计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散文教学设计思考.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散文教学设计思考.docx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散文教学设计思考

作业张玉春

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散文教学设计思考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应改变教学中机械、呆板、繁琐的教学方式,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位,灵活运用教材,让教材成为传承文化的载体,真正成为学生实际的学习材料,寻找久已失去的语文乐趣。

  第三册第三单元主要学习中国现当代散文,共有四篇文章——《记念刘和珍君》、《故都的秋》、《道士塔》、《泪珠与珍珠》。

  四篇课文,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有高妙的艺术性,其风采与魅力难以一言尽叙,值得认真诵读和鉴赏。

但另一方面,散文,既没有小说那样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也没有诗歌那样动人的韵调节律;它所写的,常常是作者平日生活中的琐碎见闻,点滴感思,构思不拘一格,行文又信笔而书。

学生在预习时反映对这些课文毫无感觉,现在的学生对小说和诗歌都很麻木,让他们爱上散文,确是难上加难。

  经常听到一些语文教师感叹:

“越美的文章越难上。

”对于教材提供的文情并茂的散文佳作,怎么教才能充分展示文本之美,激发、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情感需要、审美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提升文化品位和审美趣味,这是一个难题,也是我们一直以来的努力方向。

  在这个单元散文教学中,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做了一些尝试:

  一、创设情境

  散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力求创设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激发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感受和体验文本。

  1、“入境动情”的开讲能一下子抓住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

奠定感情基调,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

  如《故都的秋》的导入:

请同学们想想,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是如何描绘抒写秋景的?

比如说,杜甫在《登高》中是如何描绘秋景的?

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又是如何描绘秋景的?

而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又是如何描绘秋天的生机的?

”随着这一串提示,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同学们背诵了一首又一首的诗文,唤起了对已学知识的回忆,千姿百态的秋景仿佛就呈现在眼前,这时再因势利导,要求学生朗诵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看作者是如何描绘故都的秋景的。

  如《道士塔》的开讲:

利用课件,展示敦煌及莫高窟的图片资料(佛像、壁画、曲子词等),告诉学生这只是敦煌文化的沧海一粟,让他们感受到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

既而指出一个现状“中国的研究者如今只能一次次从外国博物馆购买胶卷”,在学生感到诧异时提出“谁之过”,使学生产生阅读课文,探究问题的兴趣。

  2、对这些抒情性很浓的散文佳品,我们可以适当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情境或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带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

  如《故都的秋》中品味“秋晨静观”这一环节,让班德瑞的音乐萦绕始终,营造出悠闲、恬静的氛围,教师深情范读,再让学生自由读,在音乐中边听边联想,边读边品味,无需多讲解,学生可以在音乐声中联想、想象,化静为动、虚实结合,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文字的内涵。

  3、用背景情境——展示与文章相关的事件、历史背景、时代特色、作家生平等材料,拉近与文本的距离。

  如《记念刘和珍君》上课之前布置学生阅读读本中的朱自清的《执政府大屠杀记》和林语堂的《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让学生了解“三一八”惨案,了解刘和珍这个人,对于我们解读《记念刘和珍君》,有很大的帮助。

  如《故都的秋》的教学中,介绍郁达夫生平经历,知人论世,通过对背景的了解,学生感受到郁达夫特别的人生经历和特别的个人气质对《故都的秋》一文的影响,很容易沉浸到“清、静、悲凉”的气氛中,与作品产生共鸣。

 

  二、品味语言

  散文本来就是文学语言的范本,课本所选的又都是名文,字字珠玑、声情并茂,字里行间蕴涵着丰富的美感。

古罗马文艺批评家郎吉弩斯说过:

“就真正的意义来说,好的文辞就是思想的光辉。

”由此可见,咀嚼语言,推敲语言,品味语言,让学生感受语言艺术美尤显必要。

  本单元学习课文语言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诵读、默读、抄写、批注、选词、填词、仿句、改句等。

  如《记念刘和珍君》可用改写、比较的方法来揣摩语言,以第四部分第一段为例,可以把这一段的虚词去掉让学生朗读,再读原文,一对比,学生很容易就感受到虽然意思相同,但情感内涵相差甚远,从而体会到大师语言的精深之处。

  如《故都的秋》,在找出五幅秋景图后,可采用反复品读批注式――让学生挑选自己最喜爱、觉得最有意味的段落、句子,反复诵读、体会、勾画、批注,把这些句子、语段标划下来,作评点,写感悟,然后全班交流,以赏析的形式深入课文,教师给予适时的点拨和提升性指导。

  如《道士塔》,可以设计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单独成诗的句子,例“沙漠上,两道深深的车辙”,“一个民族的伤口在滴血”等,反复诵读。

通过寻找散文中的诗句来体会本文语言诗化的特点。

  三、鉴赏情感

  人们一贯认为,散文是作者个人的自叙传,也就是说在散文中最能见到作者的本来面目、真实面目。

所以鉴赏散文,要揣摩作品的思想感情的内涵、来由和线索,发现作者的独特的情怀、抱负和气质。

 

  深入文本,发挥想象,换位思考,是深入体会散文思想情感的有效途径。

  “事非经历不知难,情非感受不知味”,若只是冷眼旁观,漠然置之,怎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此时,唯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换位思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将学生从一个旁观的毫不相关的角色引导成与作品之中的人物、内容息息相连的角色,才能深切意会到作品中思想情感。

 

  如《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中提出这样的假设:

“如果“微笑”“和蔼”的刘和珍是你同学和朋友,她去请愿被杀害,还要受诬蔑,你内心会有怎样感受?

”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设身处地感受到鲁迅的悲愤之情。

  同样是《记念刘和珍君》这篇课文,在教学最后设计这样一个讨论题:

请以刘和珍、鲁迅和一个现代人的身份来思考请愿的意义。

学生讨论后认为:

  刘和珍: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在民族没有自由、独立的情况下,何谈个人的生命价值和自由追求,请愿在当时有积极作用,值得。

  鲁迅:

请愿对于人类历史的进步来讲是无谓的牺牲,但在当时可以激励民众。

  现代人:

应当改进运动的方式,使生命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讨论中,学生结合对课文的理解,换位思考,深入感受作者的情感,体会鲁迅思想的深刻之处。

  如《故都的秋》中设计“如果是让你来写故都的秋,你会写些什么?

作者为何不写故都的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而写寻常巷陌中随处可见的景物?

”体会郁达夫平民意识,忧郁而优美的情怀,独特的生活感受、兴趣爱好、文化品位。

  如《道士塔》的教学中可以设计这两个自读思考、讨论题:

  1、敦煌的罪人到底是谁,是王道士,中国官员,还是洋人?

如果你是他们,在当时,你会怎么做?

  2、如果给你非凡的神力,穿越时空拦下车队,敦煌的文物你将让它走向何方?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讨论,学生不难发现作者思想情感的复杂性,不难体会浸透在文中的历史意识、文化气息和爱国精神。

  如《泪珠与珍珠》教学中可以设计:

  1、 这些眼泪分别为什么而流?

  2、 结合你的感受和亲身经历,谈谈对书中这些眼泪的看法。

  借这两个问题让学生联系生活,交流彼此心声,读懂文中几种泪水的包含的情感,感受琦君怀乡之情和深邃的爱心。

  以上是我在这个单元教学中一点粗浅尝试和一些具体的做法。

散文教学是语文学科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构成,中学语文新教材所选入的中外散文作品,大多情意浓厚,文辞优美,构思绵密,语言富有情感和哲理,在一个广阔的空间中再现了人类丰富多样的情感世界,凸现了异彩纷呈的艺术表现形式。

只有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解读和鉴赏这些文学作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真正体现出语文学科对人文的归属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新概念,与接受性学习不同,它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先进的学习方法,学生越早掌握越好。

据说美国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就尝试搞“专题研究”,所以美国的学生创新能力强,参加工作后富有开拓精神。

我们搞素质教育,“研究性学习”就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这里试图通过对高中语文新教材研究性学习操作实践的描述,探索高中语文新教材教学的有效途经和方法。

(一)组合新教材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新教材“研究性学习”的内容组合有两种基本形式:

单篇和单元。

单篇课文的研究性学习,比较适合于课本中讲读课文的学习。

比如《黄山记》,作者徐迟以其独特的视角记游黄山,用抒情和议论突出了由于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变化这一主旨,这就使此文的教学有了一个独特的切入口——人与自然的关系,也自然成了本篇课文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又如小说《项链》教学中,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来学习这篇课文,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鉴赏命题:

 1、十年青春 =一串假项链?

 2、项链为线,出奇制胜;3、情节跌宕起伏,主题步步深化;4、巧妙构思独具匠心,尖锐讽刺入木三分;5、生动细腻真实——谈《项链》心理描写;  6、用墨如泼,入木三分——谈玛蒂尔德形象的塑造;7、有形的项链,无形的锁链。

这里所说的“课题”实际上是一个学习的专题。

上述两个专题,前者需要给学生在

“面”上广泛涉猎,后者需要学生在“点”上深入推进。

广泛阅读积累,深入研究探索,符合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

以单元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

新教材主要以文体编排单元,文言文是依据文学史知识,按作品的年代来划分单元。

这样的一个单元就很自然地形成了一个研究性课题。

比如,学习必修二第四单元,把“词类活用”的整理、归纳及规律寻找作为一个研究性课题,要求学生做卡片分类整理,这不仅让学生了解“词类活用”是有规律可循的,更重要的意义是把这项研究课题放在高中文言文的第一单元,旨在对今后的文言文学习起指导作用。

又比如,必修三第二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学习把抽象内容说明得具体生动的技巧。

该单元有《说数》《奇妙的超低温世界》《寂静的春天》等五篇课文,这几篇课文都是说明文,善于运用各种方法来说明事理,有的旁征博引,说古道今,有的巧用比喻与拟人,有的穿插抒情与议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把抽象内容说明得具体生动的技巧”作为单元课题。

(二)确立新教材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无论是单篇内容,还是单元内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确立的基本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单一课题的研究和多元课题的研究。

前者为了深入,后者旨在拓宽;前者便于引起学生的思维碰撞,后者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装在套子里的人》与契诃夫的其他小说组合单元,完成“我看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的研究报告,学生借此认识许许多多别里科夫式的小人物,较为全面地了解契诃夫及十九世纪的俄国社会,深入理解“套中人”。

“词类活用”的分类整理,能让学生了解、掌握“词类活用”的规律。

这些课文或单元的学习,属于单一课题的研究。

实际上,对某一篇课文或某一单元的学习,在许多情况下,往往会有多元课题,比如学习必修三第四单元古典诗歌,可以给学生如下一些研究题目:

 1、东坡,东坡,人生路上曾几何; 2、(陆游)壮志未酬,情缘未了; 3、(李白)千古浪漫情; 4、杂话“诗圣”; 5、肠断墨香——柳永的词与人生; 6、(李清照)言不完的离愁,道不尽的相思。

多元课题的确立,能够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广泛的兴趣。

这种多元课题,既可以通过教师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学生对这些背景性资料的阅读来确定;也可以是教师提供一些争议的观点供学生参考,从而让学生通过选择来确定。

多元课题的研究对每一个学生来说,研究的只是一个课题,但对于一篇课文来说则可生发出许多课题。

这对于增加阅读的广度,扩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是极为有利的。

(三)制订新教材研究性学习的方案

据课题学习的需要,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具体内容和方法途径,形成学习方案,这是课题学习的重要环节。

而在这一环节中,确定完成课题研究时间的长短,又是一个十分具体而不可忽视的问题。

就研究课题完成的时间限定而言,分为短期课题和长期课题。

短期的课题可以随课堂进行,一节课完成或随单元完成。

研究报告恰如我们平时的片段练习或单元作文。

比如《沁园春•长沙》的诸多课题研究,学生任选其一完成,大概只需要一节课的时间。

《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学习,所要完成的报告“我看契诃夫笔下的小人物”,差不多需要两周的时间,也即一个单元学习的时间完成。

而长期的课题则可以用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的时间完成。

比如《鸿门宴》的学习,就是作为寒假作业完成的。

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材料, 如《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史记评林》,对项羽的人性及形象作一个综合的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又比如,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最长期的研究课题:

从中外文学史上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作家或流派(新教材涉及的),广泛阅读其作品,用一个学年时间完成一篇研究报告。

平时则可以结合课外随笔,撰写有关读书笔记,以便完成终结性报告。

如此做的目的是为了推进学生的课外阅读。

在长期课题研究中,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定时组织学生交流研究的进程,交流相关材料。

在课题完成时间的把握上,我的体会是:

短期为主,长期为辅;长短结合,张弛有度。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最佳热情,发挥学生的最佳潜能。

(四)展示新教材研究性学习的成果

展示学习成果的意义在于评价学习质量,从而激励后续学习。

因此,这种评价重过程而非结果。

无论教师指导学生研究什么内容,采用哪种研究方法,应追求的是过程,而不是研究的结果。

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示,应该体现在整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

比如“确定研究课题”这一环节,就是一个发展渐变的教学过程。

即“教师给课题——学生拟课题——自主定课题”的发展渐变过程。

我们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进行“确定课题”的指导,有一个让学生交流、评价、修改课题的过程。

教师有意识地重视过程,才能充分实现此环节的价值,真正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

同理,“制订学习方案”也应该有一个发展渐变的过程,从教师的指导帮助到学生的自主制订。

而“展示学习成果”这一步,应该看重“展示”,通过交流展示,使“成果”碰撞共振,强化探究欲望。

倘若只是教师给一个分数,则大大丧失了此环节的教育功能。

新教材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可以通过辩论、答辩、墙报、专刊等形式来展示。

(五)发挥教师在新教材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

新教材研究性学习,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成为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和建议者。

作为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和建议者,进入课文教学后,教师要关注的是如何促进学习,如何为学生学习提供方便。

在组织学习活动中,教师不应该把大量的时间放在组织教案和讲解上,而应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作为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建议者,首先要从学习内容的确定上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比如单元学习内容的重新组合、课外选文的提供或篇目的提供,教师要给予明确的建议;其次在课题选择上,教师也要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的评价判断,从课题的确立到表达,教师均应给予恰当的帮助;最后在成果评价上应该组织安排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使之产生碰撞共振的效果。

总之,语文教学的研究性学习尚属于新生事物,只有运用者正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树立社会化、生活化的大语文观念,增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意识,遵循“有机结合”的原则,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大力推行语文实验课,才能使我们的高中语文课堂变得中学语文自主学习策略中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层内涵探讨

                                       

在中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体现了学校教育对学生学习经验的关注,对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尊重,新课标体现出向生活世界回归的取向。

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一个新的中学语文教育课程结构和实施机制也正发生着变革。

 

中学语文自主学习策略中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层内涵探讨

                                      

在中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体现了学校教育对学生学习经验的关注,对学生个性自由发展的尊重,新课标体现出向生活世界回归的取向。

为了适应教育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一个新的中学语文教育课程结构和实施机制也正发生着变革。

一、    现代社会人才需求趋势及中学语文教育的困境

在美国,大学入学委员会实行现在广为采用的“学术性向测验”(ScholasticAptitudeTest),即通常所说的SAT。

这种考试的主要目的不是检查学生对中学所学的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是评估学生是否具备在大学学习的能力。

半个世纪以来,这项考试一直都作为美国大学入学选拔制度的中心项目。

但SAT成绩不是唯一的,成绩以外的其他因素,如个人的特长、参加社区的活动、课外活动等非学术因素也很重要。

考生的综合素质在大学录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像哈佛大学,每年都会因此拒收不少“高考状元”。

1999年4月,成都女孩刘亦婷被包括哈佛大学在内的四所美国名牌大学同时录取,并免收每年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哈佛看重的是她“不寻常的优秀素质和综合能力”。

国人为之震动,《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也卖得洛阳纸贵。

相反,国内高校十分青睐高考状元,像中国的少年作家韩寒,只能在大学门口徘徊。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实施的是以升学为目标的应试教育,优胜劣汰,竞争激烈。

“升学率”一直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自2001年起至今,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制定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学科新课程标准,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

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中学语文学习方面,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这些改革与创新,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

一、重知识轻学法、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思想,使中学语文课程处于无足轻重地位。

一方面,语文教育始终没有摆脱学科中心论的束缚。

教学内容的单一化,教学过程的同步化,教学目标的定势化,都使语文教学的改革步履艰难,很难使受教育者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没有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语文课要想教活也就很难。

另一方面,现在语文教育依然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是打实基础、训练思维,还是培养能力,引发智力,其实还只是为了加强学生的应试基础,语文实践性也仅指语文工具训练的实践性,如听说读写,缺乏在解决问题层面上的应用研究。

培养和训练的也只是应试方面的能力和“智力”。

这样势必造成语文教育的盲点,受教育者的素质和智力也得不到有效发挥。

二、普通高级中学人才培养目标还不够具体,给广大教师在教学的操作上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普通中学的人才培养定位与一些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造成我国目前语文教育教学的滞后。

实际上在黑色7月(如今是6月),成功的仅是一部分所谓的优秀生。

而名落孙山的农村中学毕业生中,“下力不如老子,出门不如哥子,算账不如嫂子”者大有人在。

社会意识薄弱,生存能力低下。

既不具备进一步深造的研究能力,也缺乏实用的语文素养与技能,更没有学得有利于就业的实用技能。

三、对语文知识及技能的长期被动接受和机械化训练,使中学学生对语言文化的美育功能熟视无睹,为未来生活而自主探究语文奥秘的激情也不很高。

同是语言技能训练,社会上,针对就业技能培训而开设的各级各类外语训练班比比皆是,而母语阅读与鉴赏培训、普通话培训、应用写作培训、文秘培训等,或者缺如,或者廖若晨星。

综上所述,由于种种原因,中学学生对语文学科存在着情感冷淡和需求动力的匮乏,因此,改革学习策略的,发掘内在动机,启迪智慧,焕发激情,就成为当今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因此,中学语文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学语文自主学习策略的理论依据

自主学习就是学习主体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需要自定学习目标,对学习活动有自觉的意识反应,同时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学教育是面向大众的、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基础教育。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

“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出: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新课程要求确立新的学习方式,一改被动的、接受性为主的学习方式,代之以适合学生自主发展、主动学习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的重要含义,就是主动学习,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

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

具体地说,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学习者参与并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怎样的自主学习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

(1)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

(2)对他们正学习的内容很好奇;(3)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4)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5)看到了成功的机会。

自主学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表现为“我想学”、“我要学”。

只有当学习的责任真正地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可能成为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即在学习活动前,学生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充分作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学习过程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并养成习惯,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

自主学习的理论依据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50年代末兴起于美国,六七十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理论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该理论提倡:

真正的学习应以“人的整体性”为核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学习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关心学生的自尊和提高,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焦点,自主地选择学习课程、方式和教学时间。

教师被看作是促进者角色,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教师要创建合适氛围,帮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学校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把学生的创造和自我实现放在了很高的位置上,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自我实现”。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起人马斯洛认为:

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自我实现,即个体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利用,能充分发挥人的友爱、合作、求知、审美、创造等潜能,使个体达到最佳状态。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之一罗杰斯也认为,学习首先是意义学习,学习与人的生活实践息息相关;意义学习以自由为先决条件,学生可以自由地实现自己的所有潜能,教师所扮演的是一个促进者的角色;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和中心;自我实现倾向是学习的主要因素,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成为一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