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国诗歌散文赏析124单元为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74101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国诗歌散文赏析124单元为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国诗歌散文赏析124单元为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国诗歌散文赏析124单元为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国诗歌散文赏析124单元为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国诗歌散文赏析124单元为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国诗歌散文赏析124单元为主.docx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国诗歌散文赏析124单元为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国诗歌散文赏析124单元为主.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国诗歌散文赏析124单元为主.docx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中国诗歌散文赏析124单元为主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2013.10.30)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题24分)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组词语是(  )

A.楼观亭榭(ɡuān)锱铢(zī)上干云霄(ɡān)萦纡(yū)迤逦(yǐlǐ)

B.溯流(sù)烽火矶(jī)鸥鹭灭没(mò)鹧鸪(zhègū)凝睇(dì)

C.技经肯綮(qìnɡ)莫不中音(zhònɡ)鼙(pí)鼓批大郤(xǐ)瞋目叱之(chēn)

D.斩将刈旗(yì)袅袅(niǎo)修葺(qì)麾下(huī)直栏横槛(jiàn)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项是(  )

A.青冥(天空)浩荡不见底目眇眇(向远看的样子)

B.不许稍绸缪(修缮房子)两朝开济(开创,扶助)

C.鸟何萃(聚集)兮萍中御宇(统治天下)多年求不得

D.天生丽质难自弃(很难自我放弃)玉容寂寞(黯淡失神的样子)泪阑干

3、下列诗句中没有采用即景起兴手法的一句是(  )

A.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B.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鼙鼓动起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士之耽兮……

D.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秋深潦缩  潦:

积水B.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幸:

幸而

C.信造化之尤物也信:

相信D.尝加营葺葺:

修补

5.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中《经首》之会中:

合乎B.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导:

引导

C.族庖月更刀,折也族:

众D.桀然已解,如土委地委:

卸落

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砉然向然,奏刀马砉然B.技盖至此乎

C.技经肯綮之未尝D.善刀而藏之

7.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直夜溃围南出B.项王则夜起

C.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D.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C.A.各抱地势,钩心斗角,D.我何面目见之。

9.选出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①项王乃大惊曰②平明,汉军乃觉之

B.①以故汉追及之②乃分其骑以为四队

C.①汉围之数重②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D.①吾为公取彼一将②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无论幅度大小,都为减缓地球温度的不断上升和海平面的持续上涨提供了可能。

B.随着科技的发展,一种新型手机已经问世,它使用了太阳能电池,具有指纹识别,能耗较低,有光即可充电。

C.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D.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和挖掘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四川特色的文化产品。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万涓聚作河,便有了一泻千里的豪放;江河汇成海,便有了一望无际的壮阔磅礴。

B.自行车队被两只藏獒追赶得几入绝境,最后靠下坡加速骑才得以摆脱,队员们至今仍心有余悸。

C.儒学是儒家的学说,由孔子创立。

薪尽火传,经过漫长的岁月,儒学得以延续和发展。

D.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1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印象中,成熟的向日葵,花盘都是低垂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一阵晨风拂过

②可我家的这几株向日葵初出茅庐

③所以有诗人赞叹,愈是成熟,愈是谦虚

④在绿叶一片低沉而嘈杂的合唱中,传出她们清亮而高亢的欢叫

⑤依然高昂着头,开心而单纯地笑着,就像稚气未脱的乡野小妹子

⑥尚不懂得伟大的谦虚,也不懂得虚伪的世故

A.③②⑥⑤①④B.④②①⑤⑥③C.②⑥⑤①④③D.③①⑤②⑥④

二、(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百泉轩

  建筑是很有趣的。

12世纪的玛雅人在尤卡坦半岛建造一座拥有600多根石柱的庙堂的时候,岳麓书院的建筑学家早在10世纪就已经修建了有数十根木柱支撑的百泉轩了,这种柱式建筑的共同性,使人类的居住方式和文化表达方式找到了结构上的统一。

读《红楼梦》: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近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

”那种园林的气息从玄妙的远观中已透出来,通过建筑语言象征系统,便知那轩中主人的生活风貌。

建筑之于生活,有一种诱人的新意。

从建筑的诗性角度去打探这座庭院的轩舍,已经精美绝伦。

廊柱漫不经心地排列,沉醉于自然的风华和文化的典雅之中,历史是一件披在身上的氅蓬,从来没有脱去,文化的力度显现出来,大气之中透着平实。

重叠的飞檐,即便在清淡的风雨中亦张开它畅想的羽翼,一副要往深壑中飞去的样子。

成排的门窗,雕镂得如同一幅幅经典的水墨,庭院的风景一年四季要借它照自己的装束。

轩前轩后的古树,像一群思想的宿儒,有着典雅的造型和神祗的魅力,轩内轩外的古井和池沼风花雪月,光亮照人。

从建筑历史来说,百泉轩已经跨越了两个千年,设若做一种文物发掘,它的建筑堆积层足以构成一个独立的世界,高贵悠远的情调在地层深处转动,一定有一些文化故事在内心漫步。

百泉轩建筑艺术的精彩语汇集中在格扇、槛窗上。

临水的一面为全开扇,高达数米,格心的棂条秀巧纤丽,花饰简约,裙板不作多余的装饰,显出淡泊的闲居情趣。

百泉轩每一个建筑构件的内部都有自然在歌唱。

轩前轩后的溪泉像梦一样飘忽,万千的声响都是为这轩而鸣,而且,千年以来保持着坚贞如一的韧性,从不间断。

没有人知道溪泉带着什么妙旨来到这里,有时候轩里的人似乎明白,大多数时候是不清楚的。

而人又带来什么使命驻扎在轩中,溪泉有时候明白,但大多数时候同样不清楚。

所以千年以来,无论是溪泉跟人,还是人跟溪泉都是一种若即若离、似懂难懂的关系。

人、建筑、溪泉三者同处于一种朦胧状态。

在历史的某些时刻,文化人固守在这种朦胧里,将美丽的灵魂安放在溪泉竹石之间,为一些学理而穷其心力,体验文化中流泉恬噪、藤葛依依、书巷深寂的情调。

那时候文化人的生存状态,溪泉一定是看得很透澈。

文化人从经过修葺的书窗下抬起头来,隔着疏疏的花栏,也将流水看得清楚。

在历史的另一些时候,文化人已远离这里,短暂的生命已经终结,文化呈现断层,历史走到半途已穷困潦倒,寒风将四壁的温暖吹散殆尽,溪泉在断壁残垣之间跟人作隔世之别,文化的风雅全被绞杀。

可怜轩舍与溪泉还在固执地等待旧日的人归来。

在漫长的时空中,人的足迹就像一条麻石古道,由一块一块的石板链接而成,什么地方的一块石板碎裂了,残缺便出现了,所以人类的历史是残缺的历史。

而溪泉却不一样,像时间的河流,不断向前向前,风华不会被流水冲走。

 13、根据文意,下列对“百泉轩”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百泉轩是由数十根木柱支撑的阁子,与归有光的项脊轩一样。

  B.百泉轩每一个建筑构件都雕镂着自然的景物,蕴含着一些文化故事。

  C.百泉轩是以敞朗为特点,而又临水的建筑物。

  D.百泉轩的廊柱排列设计随意,追求建筑艺术的美感。

 14、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溪泉像梦一样飘忽,而梦是朦胧的,因而轩前轩后的溪泉是朦胧的。

  B.轩里的人似乎明白溪泉的妙旨,但大多数时候是不清楚的,朦胧的。

  C.溪泉有时候明白,但大多数时候对轩中人的使命,是不清楚的,朦胧的。

  D.轩前轩后的溪泉跟轩中的人,彼此都是一种若即若离、似懂难懂的关系。

 15、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泉轩的精妙,在于环境融入了建筑,而不是建筑融入环境。

  B.百泉轩体现了中国文化人对“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的追求。

  C.百泉轩的建筑艺术就体现在格扇、槛窗上,显出淡泊的闲居情趣。

  D.文化人应该像百泉轩的溪泉一样固守人文理想,不让文化断层。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每小题2分,共6分)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

“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

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

”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①,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

“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

以臣弑君,可谓仁乎?

”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

“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

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

其辞曰: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

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遂饿死于首阳山。

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

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

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

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

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

盗跖日杀不辜,啖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

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

余甚惑焉,傥②所谓天道,是是邪非邪?

子曰:

“道不同,不相为谋。

”亦各从其志也。

故曰:

“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举世混浊,清士乃见。

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注:

①木主:

木制的灵牌;号为文王,尊称西伯昌为周文王。

②傥:

假如。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右欲兵之            兵:

士兵。

B、扶而去之              去:

离开。

C、及至,西伯卒          卒:

去世。

D、是是邪非邪             是:

代词,指天道。

1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伯夷积仁洁行的一组是(  )

①伯夷曰:

“父命也。

” 遂逃去。

②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

③叩马而谏曰:

“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

以臣弑君,可谓仁乎?

④太公曰:

“此义人也。

⑤义不食周粟。

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⑥遂饿死于首阳山。

A、①③⑤        B、②③④⑥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⑤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

孤竹君死后,二人因不肯继承君位而相继逃走,国人只好另立他人。

B、伯夷、叔齐看见周武王在文王尸骨未寒时征讨纣王,“耻之,义不食周粟”,隐居在首阳山。

C、颜渊敏而好学,他立志学习伯夷兄弟坚守节操,以致终身贫困,宁可饿死也不吃糟糠之食,不幸早逝。

D、太史公对当时那些操行不端、违法乱纪者却终身安逸快乐,有操行者却要横遭灾祸的现象,深感疑惑。

四、翻译下列句子:

(每句2分,共10分)

19、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

 

20、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是邪非邪?

 

21、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2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3、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五、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8分)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①,花市灯如昼②。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③。

注释:

①元夜:

农历正月十五夜,即元宵节,也称上元节,又称元夕。

②花市:

形容街市非常繁华。

③春衫:

春天穿的衣衫。

24、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__-,与内容相关的题目是_______-。

(2分)

25、试从情与景的关系上,分析这首词的妙处(3分)

 

26、除了情与景的巧妙结合外,这首词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

(3分)

 

六、背写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27.回眸一笑百媚生,。

28.后宫佳丽三千人,。

29.在天愿做比翼鸟,。

30.袅袅兮秋风,。

31.钟鼓馔玉不足贵,32.天台四万八千丈,。

33.出师未捷身先死,34.天生我材必有用,。

35.塞上长城空自许,。

36.心非木石岂无感?

37、江天一色无纤尘,38、不知江月待何人,。

39、鹿门月照开烟树,40、霓为衣兮风为马,

4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42、戎马关山北,

43、春水碧于天,44、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45、长桥卧波,?

46、明星荧荧,

七、阅读下面的小说,回答问题(共16分)

雪地上盛开的鲜花

于山没想到,他和徒弟金娃会在这里见面。

要知道主家同时还请了另一家唢呐班子,自己说什么也不会接这趟生意。

见了师傅,金娃也很惊奇。

问过师傅的身体,家里情况,便没话说了。

两个人猜出了主家今天的用意,心里都像灌了铅一样地沉重。

于山和金娃各自拉起原来剧团的人马,成立了草台班子,挣几个吃饭钱勉强度日。

由于各忙各的生意,师徒二人便少了来往。

谁知今天却在湖桥镇上见了面。

上午九点,一位三十多岁的汉子走出大门,对于山和金娃说:

“今天这阵势你们已经看到了,两家班子同时搭台演出,目的只有一个,唱对台戏。

”汉子说着拿出一卷钞票,足有五千元,啪啪地在左手心甩打几下,说,“谁赢了呢,这钱就是他的了。

于山看看金娃,金娃也看看师傅。

他们从对方眼中都读出了对方的意思:

谁都想得到这笔钱。

这与对金钱的占有无关,也与师徒的情意无关。

年到月尽,都想给穷了一年的伙计们多发几个,能让他们过个有滋有味的年。

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金娃对师傅不好意思地点点头,那意思很明显:

师傅,原谅弟子吧。

于山也对徒弟点点头,意味却有点苦涩,说不清是什么意思。

他们的对台戏从上午十点开始,一直持续了七个小时,中午吃饭时,金娃端着一盘炒肉丝来到师傅的桌上,和于山挨坐在一起,很是关心地看了看师傅的脸色,小心地问:

“师傅,您老没事吧?

“没事,”于山说,“只是感到有点累。

人老了,不比当年气脉足了。

金娃脸上讪讪地,有两滴清泪落了下来。

“师傅!

我……”

“金娃,什么都不要说了,师傅知道你的难处,放心大胆地吹吧,师傅也会尽力的。

金娃哽咽着,把那盘肉丝往于山面前推推,“师傅,您多吃点,身上才有劲。

”于山把手搭在金娃的肩膀上,“师傅吃饱了。

饭罢,于山和金娃各自走向自己的位置,遥遥相对,展开了技艺的争夺。

金娃的一曲“百鸟朝凤”,高亢明亮,欢快而流畅,恰如行云流水,把于山这里的观众拉走了不少。

于山颇为赞赏地点了点头,然后把唢呐在空中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弧,凑到唇边,仰对着空中,一曲裂帛的静音闪过,留下一大块的空白。

之后,他的唢呐又在空中画了一个圆弧,吹起了《十面埋伏》。

曲音委婉低沉,犹如隐伏了万千军马,把观众逼得透不过气来,却又让人越听越想听,不忍离去。

这时候,天空下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大如棉朵的絮状雪花铺天盖地落下来,不一时便在地上铺了绒绒厚厚的一层。

人们似无觉察,仍然沉浸在于山的唢呐声中。

其实,这时候,于山已经进入了他所创造的艺术氛围,也融入了楚汉相争的那段悲壮的历史,无知无觉,专注而忘我。

他根本不知道,金娃那里的观众几乎被他那支唢呐拉走完了。

于山的唢呐声是在突然之间停下来的。

他突然听出对面传来一阵近乎绝望的悲音,抬头望去,金娃已经把唢呐从嘴里移向鼻子。

鼻吹!

于山待要制止,已经来不及了,金娃的第一个音节就是这个时候流向了人群。

金娃也曾朝他这里看过几眼,他以为金娃会停下。

但金娃没有停,他站在桌子上继续唔唔啦啦地吹下去。

于山走向金娃的场地,在桌子前站下,仰脸看着金娃,他的眼神里含满了乞求和抱怨。

金娃,孩子,你就停下来吧,师傅不和你争了……

直到一曲吹奏完毕,金娃才含着泪跳下桌子,摇摇晃晃地抱住了于山,叫了一声“师傅,我老婆还在医院躺着,她需要钱哪……”话没说完,一大口鲜血喷涌而出,飞溅在他面前的雪地上,像盛开了几朵血红的鲜花……

于山雇车把金娃送走以后,他把跟随他三十年的唢呐放在一块石头上,大脚踩了上去。

他踩得很慢很慢,仿佛怕惊吓了它似的,但他还是把它踩扁了,然后扭头走了。

茫茫雪地上,留下他一溜歪歪斜斜的脚步。

47、根据小说内容,谈谈文中划线部分景物描写的作用。

(5分)

 

48、于山最后踩扁了跟随自己三十年的唢呐,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请简要分析。

(5分)

 

49、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金娃,也有人认为于山和金娃都是主人公。

你的看法呢?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6分)

 

八、作文:

50、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陶渊明拒绝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李白拒绝摧眉折腰事权贵而纵情于山水;项羽拒绝了屈辱地活着,选择了自刎;司马迁为了理想拒绝了死。

一次拒绝就是一段佳话,你有拒绝别人或被别人拒绝的经历吗?

请以“拒绝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文体不限,中心突出,结构完整。

②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答题卷(2013.10.30)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1-----18题答案(每小题2分,共36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姓名班级考号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四、翻译下列句子:

(每句2分,共10分)

19、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

 

20、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是邪非邪?

 

21、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2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23、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五、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8分)

24、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____-,与内容相关的题目是_____-。

(2分)

25、试从情与景的关系上,分析这首词的妙处(3分)

 

26、除了情与景的巧妙结合外,这首词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

(3分)

六、背写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27.回眸一笑百媚生,。

28.后宫佳丽三千人,。

29.在天愿做比翼鸟,。

30.袅袅兮秋风,。

31.钟鼓馔玉不足贵,

32.天台四万八千丈,。

33.出师未捷身先死,

34.天生我材必有用,。

35.塞上长城空自许,。

36.心非木石岂无感?

37、江天一色无纤尘,

38、不知江月待何人,。

39、鹿门月照开烟树,

40、霓为衣兮风为马,

4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42、戎马关山北,

43、春水碧于天,

44、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45、长桥卧波,?

46、明星荧荧,

七、阅读下面的小说,回答问题(共16分)

47、根据小说内容,谈谈文中划线部分景物描写的作用。

(5分)

 

48、于山最后踩扁了跟随自己三十年的唢呐,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请简要分析(5分)

49、有人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金娃,也有人认为于山和金娃都是主人公。

你的看法呢?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6分)

八、作文:

50、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陶渊明拒绝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李白拒绝摧眉折腰事权贵而纵情于山水;项羽拒绝了屈辱地活着,选择了自刎;司马迁为了理想拒绝了死。

一次拒绝就是一段佳话,你有拒绝别人或被别人拒绝的经历吗?

请以“拒绝_____”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文体不限,中心突出,结构完整。

②字数不得少于8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座号

 

25×20=500

800字

25×20=500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2013.10.30)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答案1、A2、B3、B

4、答案 C解析 信:

诚然。

5、答案 B解析 导:

顺着。

6、答案 C解析 A.向—响;B.盖—盍;D.善—缮。

7、答案 D解析 D.名词用作动词。

A、B、C为名词作状语。

8、答案 D9、答案 C

10.A

解析:

B项为宾语残缺,应改为“具有……的功能”;C指代不明;D项为搭配不当,应为“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和挖掘特色文化内涵”。

11、D解析:

“蠢蠢欲动”为贬义词,不合语境。

12.A

解析:

根据“花盘都是低垂的”,所以确定第一个空为③,④描写的应该是未成熟的向日葵,才有“高亢的欢叫”状,应在②后,故排除BC两项;AD两项都以③续前,①写晨风,后面⑤作描写,似乎可以,但②在其后不当,且第四空后为句号,故排除D项

13.c(A“与归有光的项脊轩一样”错,B“每一个建筑构件都雕镂着自然的景物”错D“廊柱排列设计随意”错)

14.A(结合上下文,就知道A错)

15.C(绝对化了)

16、A(兵:

文中指用兵器杀,名词作动词。

17、A(②这是他听说的事情,不是他的积仁洁行。

④是别人的评论。

⑥这是说他死在哪里。

18、C(C项“糟糠不厌”应为“连糟糠之食都吃不饱”;“回也屡空”与“学习伯夷、叔齐坚守节操”无因果。

19、武王平定殷商之乱后,天下都归附于周朝,但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样做可耻,他们坚持节操,不吃周朝的粮食。

20、我对此十分疑惑,如果说这便是所谓的天道,那么天道究竟是对呢,还是不对呢?

21、如果再稍微用楼台亭榭装饰一下,与水光山色互相辉映,自然会比金山更漂亮。

22、灭族秦国的是秦国人自己,不是天下的百姓。

23、能够跟随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

24、生查子元夕

25、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

元宵之夜,明月高悬,街市上各种花灯灿烂明亮,照得如同白昼,这情景跟去年完全一样,灯依旧,月依旧,热闹依旧,可是去年的佳人却不在身边,这不禁让人伤感落泪。

乐景写哀情,更显出相思之深之苦。

26、示例:

1:

这首词主要的艺术手法是对比。

用去年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于今年的“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相比,更突出了深沉的相思之愁。

示例2:

这首词主要的艺术手法是虚实结合。

诗人想象去年的元宵节晚上,明月高照,花灯灿烂,自己跟佳人约会的愉快场景,是虚写;今年元宵节的晚上,明月依旧,华市依旧,可是去年相约的人却不在身边,不禁让人伤感落泪。

虚实结合,更好地表现了相思之苦。

27----46答案略

47、划线句子景物描写的作用是:

①衬托了于山技艺的高超②推动了情节发展③渲染了悲剧气氛,暗示了民间艺人生活的艰难。

48、①表明于山决定放弃自己喜欢的唢呐演奏事业,但仍有些不舍;②表现出于山深深的自责以及对徒弟金娃的歉意;③提示了生活的艰难以及艺术生存环境的恶劣。

(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9、观点一:

主人公是金娃。

①小说的矛盾冲突是于山与金娃之间的对台戏,金娃情感的变化和发展推动着小说故事情节的发展,金娃在其中占主体地位;②小说的标题揭示了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