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实验指导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17086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0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控制实验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计算机控制实验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计算机控制实验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计算机控制实验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计算机控制实验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控制实验指导书.docx

《计算机控制实验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控制实验指导书.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控制实验指导书.docx

计算机控制实验指导书

 

微型计算机控制实验指导书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用的导线,导线头部不应拔的太长,以防止线路短路。

做完实验后,应将导线及器件整理好放于柜子中,切不可乱放于机箱中,以免下次实验时引起短路。

2、对于TDN-ACS系统已安装了高效开关电源,它们的重新开启和上一次断开之间的时间应大于30秒。

因此不要过于频繁的开启电源。

3、每个实验应提前预习。

实验时接线完整无误后方可开启实验箱电源。

4、实验时要求穿鞋套。

5、每次实验结束,按班级轮流打扫卫生。

 

实验一 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模/数转换的电路工作原理

2、熟悉数/模转换的电路工作原理

3、掌握模/数转化的量化特性

4、熟悉多路数/模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设备:

  1、计算机一台

2、计算机控制实验装置一台

3、万用表一块、电阻若干

三、实验原理电路图

  (1)A/D、D/A转换电路的工作原理如图1-1所示

图1-1

A/D转换由U12单元担任。

A/D芯片采用ADC0809八路8位A/D转换器,可接有八路输入信号。

A、B、C用于通道选择(在本实验中可将A、B、C接+5v。

即选择IN7)起时钟信号由CPU单元的OPCLK提供。

CPU单元中的定时器8253的2号口制成定时5ms方式。

及每间隔5ms从OUT2的反向端输出一信号经U2单元的单稳电路向U12单元输出A/D的启动信号,转换后的数字量(-5v~+5v)由CPU单元中的8255A口采入计算机并送显示器显示。

改变U14信号源电位器W141的信号大小即可改变转换后的数字量。

数/模转换由U10单元担任,转换芯片采用DAC0832,其片选端已接近于8088的地址输入信号IOY0端。

D/A转换器的口地址为00H,其写信号已和CPU的XIOW信号接于一起,合理控制DAC0832的片选和写信号,即可进行数/模转换,转换后的模拟量由U10的OUT端输出。

四、实验线路

实验线路如图1-1,图1-2,图1-3所示。

图中大部分线已接好,只需接入带黑圈的线即可。

图1-2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1、单路模/数与转换实验

(1)按图1-1接线,接好后仔细检查,确定无误后方可接通实验箱的电源。

(2)打开实验箱和计算机电源,执行图标计控试验程序,选择串口2,使通讯成功。

(屏幕出现WECOMETOYOU)

(3)键入G=F000:

1100回车,既执行模/数、数/模转换程序。

转换后的数字量显示在显示器上。

(4)依次调节U14单元的电位器W141,使其输出端Y分别为表1-1所示模拟量输入值,记录显示器显示的数字量并用万用表测量D/A转换后的模拟输出量添于表1-1中。

             表1-1

模拟量输入(v)

-5

-4

-3

-2

-1

0

1

2

3

4

5

数字量(H)

模拟量输出(v)

(5)在图1-1基础上加接一个信号衰减电路,加接部分如图1-2所示其余电路不变。

(6)依次调节模拟输入电压,使A/D转换值分别如表1-2所示,记录对应的11个数字量情况下的模拟量输入电压,整理量化单位和量化误差。

 

表1-2

模入电压(mv)

-196

-156.8

-117.6

-78.4

-39.2

0

39.2

78.4

117.6

156.8

196

数字量(h)

六、双路模/数、数/模转换实验

1.按图1-3接线(只需接入带黑圈的线即可)。

将信号源单元(U1SG)的信号选择开关S11置斜坡档(中档),S12置下档。

接好后仔细检查,确定无误后方可接通实验箱的电源。

2.用示波器分别观察模/数转换的两路输入信号R1(IN6)和R2(IN7)。

3.将W12旋至最大,使R1周期最大,调节W11使R1幅值不超过4V。

4.执行程序Ac1-4.exe。

5.用示波器同时观察输入信号与对应的输出信号(R1对应OU1,R2对应OU2),画出对应波形并用示波器测量波形的幅值。

6.用示波器在DAC单元的OUT端观察计算机分时控制的输出波形。

短接

图1-3

 

实验二采样与保持

实验2.1采样过程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模/数、数/模采样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模/数、数/模保持电路的工作原理

3、掌握采样周期Tk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4、熟悉零阶保持器在采样电路中的作用

二、实验设备:

  1、计算机一台

2、计算机控制实验装置一台

3、万用表一块、电阻若干

三、实验原理

信号源U1SG单元输出端输出抛物线信号,通过A/D转换器U12的IN7端输入(在试验中将编码输入端A.B.C接+5V,即选通IN7.)。

计算机在采样时刻由OUT2端输出一信号启动A/D转换器。

模拟量转换完成后由EOC口向CPU的IRQ7口申请中断。

转换后的数字量送8255口A。

8255口A设成输入方式。

8088CPU将输入的数字量直接送D/A的转换单元U10,在其OUT端输出模拟信号。

如图2.1-1所示,在时间τ以外,计算机输出零至D/A并使其转换,所以τ以外输出为零。

τ的时间为10ms。

图2.1-1

四:

实验参数及数据缓冲区

采样周期T 

  8088微机的8253产生定时中断信号,定时10毫秒,Tk存放的单元需在调试窗口用D命令查看,Tk取值范围01H—FFH。

采样周期T=Tk×10ms,T的范围10ms__2550ms,改变Tk即可以确定T。

注:

D命令格式D段地址:

偏移地址

五:

实验接线图:

见图2.1-2

图2.1-2

六:

实验内容和步骤:

(1)按图2.1-2接线,首先将U1SG单元的S11置抛物线档,S12置下档。

接好后仔细检查,确定无误后方可接通实验箱的电源。

(2)用示波器观察U1单元的OUT端波形,调W11使U1单元的OUT端输出不高于5V,调W12电位器使周期约为2S。

(3)选定Tk=04H。

(4)装入并执行程序Ac2-1.exe。

(5)用示波器对照观察U1单元的OUT端波形与U10单元的OUT端波形,观察完后停机。

(6)选择若干值,重复(4)、(5)两步骤,观察不同Tk的输出波形,并纪录。

(7)调节W12使U1单元的OUT端输出不高于5V,调W11电位器使周期为0.3S。

重复(4)、(5)两步骤,观察不同Tk的输出波形,并纪录。

实验2.2保持器

一、实验原理

信号源U1SG单元输出端输出阶跃信号,计算机在采样时刻由OUT2端输出一信号启动A/D转换器。

模拟量转换完成后由EOC口向CPU的IRQ7口申请中断。

转换后的数字量送8255口A。

8255口A设成输入方式。

8088CPU将输入的数字量直接送D/A的转换单元U10,在其OUT端输出模拟信号。

并一直保持到输入新值。

原理如图2.2-1,采样周期设置同实验2.1。

 

图2.2-1

无零阶保持器的模拟原理图见图2.2-2,开关τ合上的时间为10ms。

采样周期设置同实验2.1。

图2.2-2

二、实验接线图:

见图2.2-3

图2.2-3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按图2.2-3接线,首先将U1SG单元的S11置阶跃档,S12置下档。

接好后仔细检查,确定无误后方可接通实验箱的电源。

2)打开计算机电源,执行图标计控试验程序,选择串口2,打开实验箱使通讯成功。

(屏幕出现WECOMETOYOU)

3)用示波器分别观察U1单元的OUT端波形,调W11使U1单元的OUT端输出1V,调W12电位器使周期为5S。

4)选定采样周期Tk=02H,并将Tk存入2F60H单元。

(按“E”输入)启动采样程序(CS:

F000↙IP:

11E0↙)

5)用示波器对照观察U12单元的IN7端波形与U10单元的OUT端波形,观察输出C的波形,停机。

6)选择不同采样周期Tk,重复(4)、(5)两步骤。

观察不同采样周期Tk的输出波形,并纪录。

7)增大Tk,存入2F60H单元。

(按“E”输入)启动采样程序(CS:

F000↙IP:

11E0↙)观察输出C的波形,停机。

连续增大Tk,重复几次,直到系统不稳定,纪录并填下表:

表2.2-1(T=TK×10ms)

TK(H)

采样周期T(S)

T=TK×10ms

02

稳定

04

稳定

08

稳定

10

不稳定

8)在已填入表中选取一个TK,值存入2F60H单元。

(按“E”输入)启动采样程序(G=F000:

11A2)观察无零阶保持器系统的输出C的波形。

9)减小输入信号幅度,增大采样周期,TK,值存入2F60H单元。

启动采样程序(CS:

F000↙IP:

11E0↙),用示波器对照观察U12单元的IN7端波形与U10单元的OUT端波形,观察系统及离散化噪音输出。

在将S11拨至斜坡,抛物线档,作进一步观察。

 

实验三  积分分离PID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PID控制方法的控制规律。

  2、掌握用临界比例带法整定PID控制参数的方法。

  3、掌握不同P、I、D参数对控制系统的影响。

  4、掌握采样时间变化对系统的影响。

  5、掌握积分分离值对系统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

  1、TDN计算机控制实验系统一套。

2、微型机一台。

  3、万用表一块。

三、实验原理:

  原理电路如图4-1所示。

图4—1

计算机不断地采样输入信号R和输出信号C之间的误差E,进行PID控制运算,其中当误差的绝对值小于积分分离值E1时加入积分运算,反之取消积分运算。

计算结束后将结果输出给系统。

   PID的运算规律为:

  

   

采样周期设为T,PID控制的算法为:

四、实验线路:

  图4-2

如图4-2所示。

图中大部分连线均已接好,本实验需连接的导线如图中带黑圈的连线所示。

五、实验参数与数据缓冲区

1、采样周期TK,为单字节16进制数(00H~FFH对应0.01s~2.55s),通常输入05,地址为0240:

0000。

2、分离值EI,为单字节16进制数(正数00H~7FH),通常输入7F,地址为0240:

0001。

3、PID参数,均为带符号的二字节BCD码(-0.9999~+0.9999)。

  低字节:

符号位00H为正,01H为负。

  中间字节:

前两位小数(十分位,百分位)。

  高字节:

后两位小数(十分位,百分位)。

    举例:

系数P设为0.3614,存贮地址为P:

2F03H~2F05H,则:

2F03输入00H,2F04输入36H,2F05输入14H

6、实验内容与步骤:

  1、按图4-2接线。

2、打开计算机电源和实验箱电源。

3、S11置上档,S12置下档,调W11和W12使幅值为2.5V左右,周期为 5S左右的方波。

4、装入程序Ac4-1.exe,用U命令查看数据段段地址为0240,在0240:

0000地址依次存入Tk、EI、P、I、D(其中I=0,D=0),启动Ac4-1.exe程序,用示波器观察C点的输出波形。

注:

用E命令输入参数时,用空格键连续输入,用回车键结束输入。

E命令格式E段地址:

偏移地址

5、改变不同的Kp值,使输出出现等幅震荡,记录等幅震荡情况下的采样周期Tu和比例系数Kp。

6、根据临界比例度法计算PID参数。

(见附录一)

7、反复输入并修改PID参数,启动运行观察输出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