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五城乡居民生活从贫困向全面小康迈进.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15680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五城乡居民生活从贫困向全面小康迈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五城乡居民生活从贫困向全面小康迈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五城乡居民生活从贫困向全面小康迈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五城乡居民生活从贫困向全面小康迈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五城乡居民生活从贫困向全面小康迈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五城乡居民生活从贫困向全面小康迈进.docx

《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五城乡居民生活从贫困向全面小康迈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五城乡居民生活从贫困向全面小康迈进.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五城乡居民生活从贫困向全面小康迈进.docx

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五城乡居民生活从贫困向全面小康迈进

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五:

城乡居民生活从贫困向全面小康迈进

国家统计局 2008-10-3110:

32:

21

城乡居民生活从贫困向全面小康迈进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五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的大幅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连续跨越几个台阶,从基本消除贫困,到解决温饱,再到实现总体小康,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迈进。

  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连续跨越几个台阶

  

(一)1979—1991年:

摆脱贫困,解决温饱,迈向总体小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推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3.6元增加到1991年的708.6元,增长4.3倍,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9.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78年的116.06元增加到1991年的619.79元;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67.7%下降到1991年的57.6%,下降10.1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从1984年我国经济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国家随之出台了一系列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措施,理顺了一些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价格补贴也由暗补改为明补,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较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有了明显的提高,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

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4元增加到1991年的1700.6元,增长4.0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6.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78年的311.16元增长到1991年的1453.81元;恩格尔系数从1978年的57.5%下降到1991年的53.8%。

  到1991年,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都已小于60%,城乡居民生活基本上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

  

(二)1992—2000年:

实现总体小康

  1992年,以邓小平南巡讲话特别是党的十四大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定位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整体配套、重点突破和全面攻坚的新阶段。

  在这一时期,农村经济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突破。

如粮价的放开,标志着中国价格改革特别棘手的一关已经基本闯过。

各种市场的建立使商品流通从“小流通”走向“大流通”,为商品交换提供了便利条件。

农产品价格的提高为农民收入的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91年的708.6元增长到2000年的2253.4元,并一举突破1000元和2000元大关,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4.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91年的619.79元增长到2000年的1670.13元;恩格尔系数从1992年的57.6%下降到2000年的49.1%。

  在此期间,全国出台了一系列积极扶植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在全国掀起了兴办私营个体企业的高潮,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不仅解决了就业,也增加了城镇居民的收入。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1年的1700.6元增长到2000年的6280.0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6.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91年的1453.81元增长到2000年的4998.00元;恩格尔系数从1992年的53.8%下降到2000年的39.4%。

  根据《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测算,到2000年全国小康生活水平实现程度达95.6%,城乡居民生活基本实现了总体小康。

  (三)2001—2007年:

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扎实迈进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逐步减免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惠农举措,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民特别是种粮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对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外,扶贫开发力度的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也为农民增收起到了促进作用。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2366.4元增长到2007年的4140.4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6.2%;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01年的1741.09元增长到2007年的3223.85元;恩格尔系数从2001年的47.7%下降到2007年的43.1%。

  这一时期,分配制度的改革进一步推进,各级政府切实落实各项增收措施,促使效益好的企业纷纷增加职工工资及奖金、福利补贴;工资制度改革使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明显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有了较快的增长。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1年的6859.6元增长到2007年的13785.8元,扣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高达10.1%;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01年的5309.01元增长到2007年的9997.47元;恩格尔系数从2001年的38.2%下降到2007年的36.3%。

  这一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收入来源渠道更加多元化,收入结构明显优化,居民的钱袋更加殷实;消费内容更加丰富、消费质量全面提高,住房条件明显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扎实的一步。

  二、城乡居民收入成倍增长

  

(一)经济的蓬勃发展,带来城乡居民收入的成倍增加

  1979—2007年,我国经济以年均9.8%速度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也在迅速增加。

1978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33.6元,到2007年达4140.4元,比1978年增长近30倍,年均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1%;197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3.4元,到2007年达13785.8元,比1978年增长39倍多,年均增长13.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2%。

  

(二)城乡居民的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

  1.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成倍增长

  

(1)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体。

改革之初,“以粮为纲”的经济模式使农民的收入来源单一。

1978年农村居民纯收入中,66.3%来源于集体统一经营收入,26.8%来源于家庭经营收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户成为独立的经营单位,收入来源由集体统一经营为主转向家庭经营为主。

到1990年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高达75.6%,比1978年的26.8%上升48.8个百分点,2007年仍达53.0%;同时,农村居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也由1978年的35.79元增长到2007年的2193.7元,增长60.3倍。

  

(2)农村劳务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快速增长。

随着各地政府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促进了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快速增长。

2007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596.2元,比1985年的71.71元增长21.3倍;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也由1985年的18.0%上升到2007年的38.6%,上升了20.5个百分点。

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

  (3)生产商品化进程加快,农村居民货币收入率提高。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农村社会化、商品化进程的逐步加快,过去较长时期农村经济自给、半自给状况及以农为主的单一生产结构得到改变,农村居民以实物收入为主的状况逐步被货币收入所替代。

2007年农民现金收入达4958.4元,比1980年的113.12元增长42.8倍,货币收入率提高到85.6%,比1980年的52.3%提高了33.3个百分点。

农民收入货币化程度提高,可支配能力增强,必将推动农民收入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消费越来越多地纳入到全社会的市场经济循环中来,进而促进农民增收步伐的加快。

表1:

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化

单位:

%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6年

2007年

纯收入

100

100

100

100

100

工资性收入

20.2

22.4

31.2

38.3

38.6

家庭经营收入

75.6

71.4

63.3

53.8

53.0

转移性收入

4.2

2.6

2.0

2.8

3.1

财产性收入

0.0

3.6

3.5

5.0

5.4

  2.城镇居民工薪收入大幅提高

  在城镇居民收入来源日益多元化的同时,可支配收入的构成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工薪收入虽然仍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主体,但其比重逐步降低;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1)工薪收入大幅增长,所占比重有所下降。

改革开放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生产单位的职工工资长期徘徊不前。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工资制度多次进行改革,国家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大幅提高。

2007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工薪收入为10234.8元,比1990年增长7.9倍。

2007年工薪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68.6%,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但经营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较快增长,使工薪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不断降低,2007年工薪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比1990年下降7.2个百分点。

  

(2)经营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成倍增长,成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新动力。

改革开放使得民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得到大力发展,城镇居民的经营性收入也因此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为940.7元,比1990年增长40.8倍,年均增长24.6%;同时经营净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也从1990年的1.5%扩大到2007年的6.3%。

  上世纪90年代,由于投融资渠道相对较少,人们的投资观念也远远不够开放,虽然有少数居民涉足股市和投资房产,但极大部分城镇居民还是将余钱存入银行,获取利息。

银行利息是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渠道。

随着城镇居民财富的积累,投资渠道的拓宽,不仅财产性收入的来源趋于多元化,收入也大幅度增加。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348.5元,比1990年增长21.3倍;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使其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也开始提高,由1990年的1.0%提高到2007年的2.3%。

表2:

城镇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化

单位:

%

收入项目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合计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工薪收入

75.8

79.2

71.2

68.9

68.9

68.6

经营净收入

1.5

1.7

3.9

6.0

6.4

6.3

财产性收入

1.0

2.1

2.0

1.7

1.9

2.3

转移性收入

21.7

17.0

22.9

23.4

22.8

22.7

  三、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人均消费支出大幅增长,消费水平每隔几年就上一个新台阶。

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224元,比1978年的116元增长26.8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6.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997元,比1978年增长31.1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6.4%。

  从收入五分组来看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未考虑价格因素影响),1980—2007年,尽管不同收入组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存在差异,但总体上普遍增长较快,年均生活消费增长幅度均超过11%。

其中:

低收入组1980年的生活消费支出人均105元,到2007年提高到1851元,年均增长11.2%;中等收入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52元提高到2938元,年均增长11.6%;高收入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261元提高到5994元,年均增长12.3%。

表3:

按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五分组生活消费水平比较

单位:

元/人

低收入户

(20%)

中低收入户

(20%)

中等收入户

(20%)

中高收入户

(20%)

高收入户

(20%)

1980年

105

126

152

190

261

1990年

332

440

538

668

1018

2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