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第1部分 第4章 第3节 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152067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6.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第1部分 第4章 第3节 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第1部分 第4章 第3节 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第1部分 第4章 第3节 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第1部分 第4章 第3节 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第1部分 第4章 第3节 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第1部分 第4章 第3节 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docx

《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第1部分 第4章 第3节 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第1部分 第4章 第3节 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第1部分 第4章 第3节 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docx

高考鲁科版化学一轮第1部分第4章第3节金属材料复合材料

第3节 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

考纲定位

核心素养

1.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了解化学与金属材料的关系。

2.掌握金属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了解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4.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和常见金属的冶炼方法。

1.宏观辨识——认识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认识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其应用。

2.科学探究——理解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制备并进行实验探究。

3.社会责任——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应具有可持续性和绿色环保意识。

考点一|合金与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复合材料

1.合金

提醒:

(1)常温下,多数合金是固体,但钠钾合金是液体;

(2)成分金属与合金的物理性质相比有所改变,但合金中各成分金属的化学性质仍然不变;(3)并非所有的金属都能形成合金。

因为两种金属必须熔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合金。

如果一种金属还未熔化时,另一种金属已经汽化,则一般不能熔合在一起,如Cu与Na、Fe与Na等不能形成合金。

2.常见金属材料

(1)分类

(2)常见合金材料

③铝合金:

密度小,强度高,塑性好,易于加工。

应用于建筑业、容器包装业、交通运输业等。

3.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态

①在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②少数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存在游离态。

(2)金属冶炼的实质

使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得电子被还原为金属单质的过程:

Mn++ne-===M。

(3)常见冶炼方法

①电解法——K~Al

Na:

2NaCl(熔融)

2Na+Cl2↑;

Mg:

MgCl2(熔融)

Mg+Cl2↑;

Al:

2Al2O3(熔融)

4Al+3O2↑。

②热还原法——Zn~Cu

高炉炼铁:

3CO+Fe2O3

2Fe+3CO2;

铝热反应制铬:

2Al+Cr2O3

2Cr+Al2O3;

焦炭还原铜:

C+2CuO

2Cu+CO2↑或C+CuO

Cu+CO↑。

③热分解法——Hg、Ag

Hg:

2HgO

2Hg+O2↑;

Ag:

2Ag2O

4Ag+O2↑。

注意:

有些活动性很强的金属也可以用还原法来冶炼,如

Na+KCl

K↑+NaCl、

2RbCl+Mg

MgCl2+2Rb↑等,在此主要运用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利用K、Rb沸点低,汽化离开反应体系,使化学反应得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4.复合材料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任何不同金属都能形成合金,且熔点一般比各成分金属低。

(  )

(2)合金都是金属熔合而成的纯净物。

(  )

(3)人类历史上使用铝的时间比铁晚,原因是铝的冶炼成本高。

(  )

(4)电解AlCl3、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时,阴极上依次析出Cu、Fe、Al。

(  )

(5)Al2O3、Fe3O4、CuO均可用还原剂CO、Al在加热条件下还原。

(  )

(6)冶炼Na、Mg、Al时均可电解相应的氯化物。

(  )

答案:

(1)× 

(2)× (3)× (4)× (5)× (6)×

考法1 金属及合金的性质与应用

1.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钢与纯铁相比较不易生锈

B.冶炼铝和钠都可以用电解法

C.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

D.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缺铁会引起贫血

A [纯铁可形成致密的保护膜,不易生锈。

]

2.C919大型飞机采用了大量新型材料铝锂合金。

下列关于铝锂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铝锂合金是铝与锂形成的混合物

B.铝锂合金的硬度比锂大

C.铝锂合金的熔、沸点比铝低

D.铝锂合金耐酸碱腐蚀

D [铝锂合金中的铝能与酸和碱反应,锂能与酸反应,故铝锂合金不耐酸碱腐蚀。

]

3.金属、金属材料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

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钛合金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骼

B.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用于制造炊具

C.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好,常用于制造医疗器械

D.钛及其合金熔点高,可用作保险丝

D [熔点低可以作保险丝,熔点高不可作保险丝。

]

考法2 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4.下列关于金属冶炼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金属

存在形式

冶炼方法

A

游离态

金子比沙子密度大,利用水洗法直接分离

B

化合态

银的金属性弱,用加热Ag2O的方法冶炼

C

化合态

用焦炭和空气反应产生的CO在高温下还原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

D

化合态

钠的金属性强,一般还原剂很难将其还原出来,所以用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冶炼

答案:

D

5.铅的冶炼大致过程如下:

①富集:

将方铅矿(PbS)进行浮选;

②焙烧:

2PbS+3O2

2PbO+2SO2;

③制粗铅:

PbO+C

Pb+CO↑;

PbO+CO

Pb+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浮选法富集方铅矿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B.方铅矿焙烧反应中,PbS是还原剂,还原产物只有PbO

C.整个冶炼过程中,制取1molPb共转移2mol电子

D.将1molPbS完全冶炼成Pb理论上至少需要6g碳

D [A项,浮选法富集方铅矿为物理变化;B项,O2被还原为PbO和SO2,二者均为还原产物;C项,制取1molPb共转移8mole-。

]

考点二|铜及其化合物

1.铜的主要性质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化学方程式:

2Cu+O2+H2O+CO2===Cu2(OH)2CO3。

②化学方程式:

2Cu+S

Cu2S。

③与氧化性酸反应

a.与浓硫酸共热的化学方程式: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b.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Cu+8H++2NO

===3Cu2++2NO↑+4H2O;

c.与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4H++2NO

===Cu2++2NO2↑+2H2O。

④与某些盐溶液反应

a.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2Ag+===2Ag+Cu2+;

b.与Fe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u+2Fe3+===2Fe2++Cu2+。

2.铜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1)氧化物

(2)氢氧化铜——蓝色难溶物,是一种弱碱。

(3)铜盐

①Cu2(OH)2CO3

Cu2(OH)2CO3的名称为碱式碳酸铜,呈绿色,是铜锈的主要成分,受热易分解的方程式为Cu2(OH)2CO3

2CuO+H2O+CO2↑。

②CuSO4

a.CuSO4·5H2O为蓝色晶体,俗称蓝矾或胆矾。

受热或遇浓硫酸,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

b.无水CuSO4遇水变蓝色(生成CuSO4·5H2O),可作为水或水蒸气的检验试剂。

③铜盐的毒性

铜盐溶液有毒,主要是因为铜离子能与蛋白质作用,使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理活性,因此人们利用这一性质用胆矾、熟石灰、水配成了波尔多液,用来杀灭植物的病毒。

[深度归纳] Cu+的性质及检验

(1)+1价的铜有较强的还原性,易被氧化剂氧化为+2价。

(2)+1价铜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和Cu2+,利用这一原理可区别Cu和Cu2O。

向红色物质中加入稀硫酸(但注意不能用硝酸检验),若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则该红色物质为Cu2O,否则为Cu。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Cu与Cu2O均为红色,可用稀硝酸鉴别。

(  )

(2)Cu与FeCl3反应体现了Cu的金属性比Fe强。

(  )

(3)铜、铁、镁、铝在潮湿空气中均易形成氧化物保护膜。

(  )

(4)铜在空气中生锈的反应为2Cu+O2+CO2+H2O===Cu2(OH)2CO3。

(  )

(5)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可生成砖红色Cu2O。

(  )

答案:

(1)× 

(2)× (3)× (4)√ (5)√

2.将表中物质的颜色填入对应空格中:

物质

颜色

物质

颜色

Cu

________色

CuSO4粉末

________色

CuO

________色

CuSO4·5H2O

________色

Cu2O

________色

Cu2(OH)2CO3

________色

Cu2S

________色

Cu(OH)2

________色

答案:

紫红 白 黑 蓝 砖红 绿 黑 蓝(从左向右,从上到下)

考法1 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1.下列关于铜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转化为白色硫酸铜粉末是化学变化

B.一定条件下,新制的Cu(OH)2悬浊液能与葡萄糖反应但不能与乙酸反应

C.用稀盐酸除去铜锈的离子方程式为CuO+2H+===Cu2++H2O

D.将用H2还原CuO所得的红色固体投入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有红色固体剩余且溶液呈蓝色,可说明原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Cu和Cu2O

A [B项,Cu(OH)2与乙酸发生中和反应;C项,铜锈的成分不是CuO而是Cu2(OH)2CO3;D项,实验结论不能说明一定含Cu。

]

2.铜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Cu不活泼,通常情况下不与稀硫酸反应,但向Cu和稀硫酸的混合物中滴入H2O2溶液后,溶液很快变蓝色,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硫酸铜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混合,会析出Cu2(OH)2CO3绿色固体,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Cu2O、CuO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得到的溶液呈蓝色,且有红色物质生成,请写出生成红色物质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溶液中红色物质反应掉,最终得到胆矾。

则加入的试剂最好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适量的NaNO3    B.适量的HNO3

C.适量的H2O2

解析:

(1)金属铜投入稀硫酸中不发生反应,但再加入H2O2溶液后铜开始溶解,溶液逐渐变为蓝色,说明过氧化氢在酸性溶液中具有氧化性,能溶解铜,离子方程式为Cu+H2O2+2H+===Cu2++2H2O。

(2)将硫酸铜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混合,会析出Cu2(OH)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CO

+2H2O===Cu2(OH)2CO3↓+2H+。

(3)Cu2O在酸性条件下生成Cu2+(蓝色)和单质铜(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O+2H+===Cu2++Cu+H2O。

答案:

(1)Cu+H2O2+2H+===Cu2++2H2O

(2)2Cu2++CO

+2H2O===Cu2(OH)2CO3↓+2H+

(3)Cu2O+2H+===Cu2++Cu+H2O C

3.实验小组采取如下方法制CuSO4。

实验表明,Fe3+能加快生成CuSO4的反应速率,加快原理可表述为

ⅰ.2Fe3++Cu===2Fe2++Cu2+

ⅱ.……

ⅱ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生成的Fe2+被氧气氧化,4Fe2++O2+4H+===4Fe3++2H2O。

答案:

4Fe2++O2+4H+===4Fe3++2H2O

考法2 涉及Cu及其化合物的制备流程试题

4.CuCl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催化剂,并用于颜料、防腐等工业。

工业上由废铜料(含Fe、Al及SiO2杂质),生产CuCl的工艺流程如下:

物质

开始沉淀时的pH

沉淀完全时的pH

Fe(OH)3

2.7

3.7

Cu(OH)2

5.6

6.7

Al(OH)3

3.8

4.7

已知:

CuCl溶于NaCl的浓溶液可生成CuCl

,CuCl

的溶液用水稀释后可生成CuCl沉淀。

(1)煅烧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Ⅰ为调节溶液的pH,范围为________,加入的物质X可以是________(填字母)。

A.CuOB.Cu(OH)2

C.NaOH溶液D.CaCO3

(3)滤渣Ⅱ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4)往滤液Ⅱ中加入食盐并通入SO2可生成CuCl

,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上常用CuSO4来制备CuCl,在提纯后的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和NaCl,加热生成CuCl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铜在废铜料中主要以铜单质的形式存在,从流程图知CuCl需从溶液中提取,故煅烧的目的是将铜转化为溶于酸的氧化物。

(2)调节溶液的pH时,应保证Fe3+、Al3+完全沉淀,而Cu2+不能沉淀,溶液的pH应在4.7≤pH<5.6,加入物质X的目的是消耗H+调节溶液的pH,但不能引入新杂质。

(3)溶液的pH在4.7≤pH<5.6时,Fe3+和Al3+完全转化为相应的氢氧化物沉淀,滤渣Ⅱ的主要成分为Fe(OH)3和Al(OH)3。

(4)根据题给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再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2H2O+2Cu2++SO2+4Cl-===2CuCl

+SO

4H+。

(5)根据电子守恒法配平即可。

答案:

(1)使铜转化为可溶于酸的氧化物

(2)4.7≤pH<5.6 ABC

(3)Fe(OH)3和Al(OH)3

(4)2H2O+2Cu2++SO2+4Cl-===2CuCl

+SO

+4H+

(5)2Cu2++SO

+2Cl-+H2O

2CuCl↓+SO

+2H+

[思维建模] 废铜利用的思维模式

课堂反馈 真题体验

1.(2014·全国卷Ⅱ,T9)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

C.铝与Fe2O3发生铝热反应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

B [四个选项的反应方程式及固体物质质量变化如下:

A.H2+

+H2O,固体质量减小,不正确。

B.2CO2+

===

+O2,固体质量增大,正确。

C.2Al+Fe2O3

Al2O3+2Fe,固体质量不变,不正确。

D.

+Cu(NO3)2===

+Zn(NO3)2,固体质量减小,不正确。

]

2.下列有关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正确的是(  )

A.(2016·全国卷Ⅱ)除去Cu粉中混有CuO的方法是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2015·全国卷Ⅰ)将铜粉加入1.0mol·L-1Fe2(SO4)3溶液中,现象是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说明金属铁比铜活泼

C.(2017·全国卷Ⅲ)向含Cl-的溶液中同时加入Cu和CuSO4,生成CuCl沉淀而除去Cl-的反应为Cu+Cu2++2Cl-===2CuCl

D.(2016·全国卷Ⅲ)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说明铁比铜金属性强。

C [A项,Cu、CuO均与稀硝酸反应;B项,不会出现黑色固体;D项,不能说明Fe比Cu金属性强只能说明Fe3+氧化性比Cu2+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