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肿瘤(2)教案资料..ppt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8147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PPTX 页数:144 大小:2.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肿瘤(2)教案资料..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第四章-肿瘤(2)教案资料..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第四章-肿瘤(2)教案资料..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第四章-肿瘤(2)教案资料..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第四章-肿瘤(2)教案资料..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章-肿瘤(2)教案资料..pptx

《第四章-肿瘤(2)教案资料..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肿瘤(2)教案资料..pptx(1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肿瘤(2)教案资料..pptx

第四章-肿瘤

(2),肿瘤概念,肿瘤性增生的特征单克隆性异常增生丧失分化成熟能力(分化障碍)相对无限制增生(失控性增生),

(二)肿瘤性增生与炎症,修复性增生的区别,第二节、肿瘤的特性,

(一)大体形态数目:

一个或多个大小:

微小或很大形态:

乳头状、菜花状、息肉状、蕈伞状结节状、分叶状、溃疡状、囊状、蟹足状,颜色:

灰白或灰红,暗红、黄色、黑色、绿色硬度:

较硬或软,钙化、骨化,肿瘤大体形态,数目:

多个形状:

球形子宫平滑肌瘤,数目:

多个形状:

球形结节肝转移性胃癌,肿瘤大体形态,多发性息肉状肠腺瘤,菜花状阴茎癌,肿瘤大体形态,乳头状,肿瘤大体形态,乳头状,肿瘤大体形态,蕈伞状,肿瘤大体形态,分叶状,肿瘤大体形态,结节状,肿瘤大体形态,溃疡状,肿瘤大体形态,囊状,

(二)组织结构,肿瘤的实质即瘤细胞,是肿瘤的主要成分。

根据实质来判断肿瘤的组织来源及辨别肿瘤的良、恶性。

肿瘤的间质由结缔组织和血管等构成。

无特异性,起着营养和支持肿瘤实质的作用。

肿瘤组织结构,高分化鳞癌,腺癌,肿瘤组织结构,腺瘤,皮肤乳头状瘤,(三)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上和组织结构上,与其起源组织都存在着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称为异型性(atypia)。

异型性与分化的关系(分化指幼稚细胞向成熟细胞发育的全过程。

)肿瘤细胞分化程度高,成熟程度高,异型性小。

反之,异型性大。

异型性的大小是区别良、恶性肿瘤的主要组织学依据。

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肿瘤细胞丧失了正常的排列规则或极性以及与间质的关系紊乱,肿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息肉状腺瘤(基底部正常黏膜),腺癌右下方正常黏膜,肿瘤细胞的异型性,肿瘤细胞的多型性核的多形性:

核浆比例增大、形态不一致、病理性核分裂像。

胞质的改变:

游离核蛋白体增多及RNA增多,胞质嗜碱性。

肿瘤细胞的异型性,细胞多形、核多形,可见瘤巨细胞,纤维肉瘤,横纹肌肉瘤,肿瘤细胞的异型性,病理性核分裂像,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小结:

异型性大小是病理学上诊断和鉴别良、恶性肿瘤的重要形态学依据。

良性肿瘤细胞异型性小;恶性肿瘤异型性越大,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

良、恶性肿瘤的异型性良性肿瘤的异型性:

肿瘤细胞与其起源的正常细胞相似,实质和间质在排列及组合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恶性肿瘤的异形性:

除组织结构的异型性更明显外,突出的是瘤细胞的异型性。

恶性肿瘤细胞的异形性表现在:

细胞的多形性:

瘤细胞形态、大小不一致,可有瘤巨细胞。

核的多形性:

瘤细胞的核肥大,染色深,形态不一(巨核、双核、多核或奇异核),可出现病理性核分裂象。

胞浆的改变:

略嗜碱性。

瘤细胞大小、形状不一、核大,核质比例失调,核形状不一,出现巨核、多核、病理性核分裂,(四)肿瘤的生长,1生长速度良性肿瘤缓慢恶性肿瘤较快主要决定于分化程度良性肿瘤在短期内体积迅速增大时:

恶性变肿瘤继发坏死、出血、囊性变,肿瘤生长的相关因素,肿瘤细胞生长动力学生长分数(growthfraction,GF)肿瘤细胞群体中处于增殖状态(S期+G2期)的细胞的比例。

生长分数高的肿瘤对于化学治疗敏感。

肿瘤细胞的生成与丢失,肿瘤生长的相关因素,肿瘤细胞的凋亡受阻诱导凋亡的基因(P53、bax等)失活或凋亡抑制基因(bcl-2、bcl-xl、survivin等)过度表达,使瘤细胞凋亡率降低,肿瘤生长加快。

肿瘤生长的相关因素,肿瘤的演进与异质化肿瘤的演进(progression):

恶性肿瘤在生长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富有侵袭性的现象。

肿瘤的异质化(heterogeneity):

是指一个克隆来源的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成在侵袭能力、生长速度、对激素的反应和对放、化疗的敏感性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瘤细胞亚克隆(subclone)的过程。

肿瘤血管形成(tumorangiogenesis),肿瘤血管形成,免疫组化:

CD105标记肿瘤血管,2生长方式,膨胀性生长浸润性生长外生性生长,肿瘤的生长方式,膨胀性生长(expansivegrowth):

不侵袭周围组织,结节状,包膜,分界清,可推动,产生挤压阻塞作用。

外生性生长(exophyticgrowth):

体表、体腔或管道器官内肿瘤向表面生长,呈乳头、息肉、菜花状。

良性基部无浸润,恶性则浸润,坏死脱落形成癌性溃疡。

膨胀性生长,浸润性生长,外生性生长,膨胀性生长(expansivegrowth),纤维瘤,膨胀性生长(expansivegrowth),外生性生长(exophyticgrowth),子宫颈癌,肿瘤的生长方式,侵袭性生长(invasivegrowth):

侵入组织间隙,树根状,无包膜,分界不清,难推动,产生破坏作用。

机理:

强大增生能力,无接触性抑制;释放水解酶、组织蛋白酶、胶原酶;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侵袭性生长(invasivegrowth),周围型肺癌,乳腺癌,侵袭性生长(invasivegrowth):

乳腺癌,(五)肿瘤的扩散,直接蔓延瘤细胞沿组织间隙、血管、淋巴管或神经束衣侵入并破坏邻近器官,并继续生长。

转移瘤细胞从原发部位浸入淋巴管、血管和体腔,到达到他处并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性质相同的新肿瘤的过程。

肿瘤的扩散,directspreadmetastasislymphaticmetastasis:

癌最常见的转移途经hematogeneousmetastasis:

肉瘤最常见的转移途经;肺、肝transplantationmetastasis:

Krukenberg瘤,直接蔓延directspread,瘤细胞沿组织间隙,淋巴管或神经束衣侵入和破坏邻近正常器官或组织继续生长,直接蔓延directspread,乳腺癌,转移metastasis,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被带到他处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瘤同样类型的肿瘤的过程。

转移瘤,继发瘤,转移途径有:

血道转移:

是肉瘤常见的转移途径,肝癌、肺癌和绒癌也易经血道转移。

血道转移最常见侵及的是肺,其次是肝。

淋巴道转移:

是癌常见的转移途径。

癌细胞侵入淋巴管后,随淋巴液引流到邻近淋巴结形成转移癌,再经输出淋巴管到过另一组淋巴结形成转移癌。

种植性转移:

体腔内脏器官恶性肿瘤的细胞侵入浆膜时,瘤细胞脱落像播种一样,散落在器官表面形成多个转移性肿瘤。

淋巴道转移lymphaticmetastasis,淋巴管边缘窦淋巴结肿大,结肠壁可见癌结节,其癌细胞已转移到肠系膜淋巴结,右肺各叶可见多处灰白色、球形肿瘤结节,境界清楚,弥散分布,肺表面及切面见多个黄豆大小的癌结节,系膜等可见广泛分布的癌结节,血道转移hematogeneousmetastasis,静脉血循环肺、肝;边清,多发,近表面,球形,血道转移hematogeneousmetastasis,绒癌血道转移至肠,血道转移hematogeneousmetastasis,甲状腺透明细胞癌转移,种植性转移transplantationmetastasis,体腔内肿瘤侵入器官表面脱落种植,大网膜种植性转移,肿瘤扩散的机制,肿瘤细胞同质型粘附力降低肿瘤细胞异质型粘附力增加ECM的降解瘤细胞的运动能力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和抑制基因肿瘤转移相关基因:

ras、myc、erb-2、neu、CD44、MMP抑制基因:

TIMP、E-cad、nm-23局部组织微环境的差异,恶性肿瘤的分级与分期,肿瘤分级级(分化良好,低恶)级(分化中等,中恶)级(分化低,高恶)肿瘤分期,TNM法T指肿瘤原发灶的情况T1-T4N指区域淋巴结(regionallymphnode)受累情况。

N0-N3表示。

M指远处转移M0-M1,(六)肿瘤对机体的影响,1良性肿瘤,压迫与阻塞,2恶性肿瘤压迫、阻塞、破坏器官结构和功能、疼痛、坏死、溃疡、出血、发热、恶病质等。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局部),压迫和阻塞:

食道癌吞咽困难,胰头癌压迫胆总管侵袭:

破坏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出血和感染疼痛,肿瘤阻塞,肿瘤阻塞,肿瘤对机体的影响(阻塞),食管癌,肿瘤对机体的影响(出血),肿瘤对机体的影响(全身),恶病质(cachexia)营养缺乏肿瘤分解产物的毒性作用患者的不良心理和精神负担及疼痛等内分泌激素的影响副肿瘤综合征:

少数肿瘤(主要为癌)患者,可因肿瘤产生“异位激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或受不明原因的毒性及免疫性因素作用,使机体出现内分泌症状和神经、肌肉、骨关节、皮肤及肾等损害,并伴有血液、代谢和免疫功能异常等一系列复杂的临床表现。

(七)良、恶性肿瘤的区别,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恶病质,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区别的相对性恶变(malignantchange),良性肿瘤可能发展成恶性。

上皮肿瘤称癌变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tumor)组织形态和/或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之间的肿瘤,第二节肿瘤的命名与分类,命名原则能反映出肿瘤的部位,肿瘤的组织来源及肿瘤的性质。

一、命名方法

(一)良性肿瘤:

部位+起源组织+瘤

(二)恶性肿瘤:

癌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癌(carcinoma)。

部位+组织来源+癌肉瘤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称肉瘤(sarcoma)。

部位+起源组织+肉瘤,3.恶性肿瘤的其他命名方法起源于幼稚组织及神经组织的肿瘤称为”母细胞瘤”,大多数母细胞瘤为恶性肿瘤,如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

少数恶性肿瘤以人名来命名,如尤文瘤(Ewing)。

霍奇金(HodgKin)淋巴瘤。

也有少数恶性肿瘤仍采用习惯名称,以“病”称呼,如白血病。

以“瘤”称呼的恶性肿瘤,如精原细胞瘤、黑色素瘤。

4.转移瘤的命名在转移部位后加”转移性”再加原发瘤的命名。

例如,肺转移性绒毛膜癌等。

肿瘤特殊命名,恶性瘤:

恶性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母细胞瘤恶性:

神经母、髓母、肾母良性:

肌母细胞瘤,软骨母纯形态命名:

巨细胞瘤,燕麦细胞癌姓氏命名:

尤文氏瘤,何杰金氏病习惯名称:

白血病、精原细胞瘤,肿瘤的分类,以形态学为基础,依组织来源分5类,每类根据其分化程度和生物学行为分良、恶性肿瘤两大类。

基底细胞、淋巴造血组织、原始神经细胞、生殖细胞来源肿瘤皆为恶性肿瘤。

癌与肉瘤的区别,区别点组织来源发病率、年龄,肉瘤间叶组织较少见。

多发生于青少年,癌上皮组织较常见,约为肉瘤的9倍多发生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质较硬,灰白色,切面多呈粗颗粒状,常伴有坏死癌细胞呈巢状,实质、间质分界清楚,间质常有纤维组织增生及淋巴细胞浸润癌巢被网状纤维包绕,但癌细胞间无网状纤维上皮细胞标记物CK、EMA等阳性,大体特点,质脆软、灰红色,湿润,切面细腻呈鱼肉状,常伴有出血肉瘤细胞弥漫分布,实质、间质分界不清楚,间质中血管丰富,纤维组织较少肉瘤细胞间有网状纤维并包绕瘤细胞间充质性标记物波形蛋白、结蛋白等阳性多经血道,组织学特点,网状纤维染色,免疫组化特点,转移,多经淋巴道,癌与肉瘤的区别,癌与肉瘤的区别,免疫组化:

CK阳性,免疫组化:

Vimentin阳性,癌与肉瘤的区别,Carcinoma:

malignanttumorofepithelialoriginSarcoma:

malignanttumorofmesenchymalorigin腺鳞癌:

同时具有腺癌和鳞癌未分化癌(undifferentiatedcarcinoma):

缺乏向某种特定类型上皮分化的特征时。

癌肉瘤(carcinosarcoma):

一个肿瘤若既有癌的成分,又有肉瘤的成分。

癌症泛指所有恶性肿瘤,包括癌和肉瘤。

三、肿瘤的分级与分期(恶性肿瘤),分期TNM分期系统,T指肿瘤的原发灶大小和浸润程度,用T1T4表示。

N指淋巴结转移,用N0N3表示。

N0无淋巴结转移。

M指血道转移,用M0M2表示。

M0表示无血道转移。

第三节癌前病变与早期癌,一、癌前病变(precancerouslesions)指某些具有癌变潜在可能性的良性病变,如经久不愈有可能转变为癌。

常见的癌前病变有:

粘膜白斑子宫颈糜烂乳腺囊性增生病结肠腺瘤样息肉病慢性萎缩性胃炎交界痣,癌前病变precancerouslesion,指某些统计学上癌变潜能较大的良性病变大肠腺瘤多发性、家族性易癌变慢性子宫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