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四年级下册习作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word文档.docx
《最新四年级下册习作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word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四年级下册习作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word文档.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四年级下册习作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word文档
四年级下册习作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一、从《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习作教学的要求来审视四年级下册习作部分的编写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
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
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
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
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
四年级下册的习作是由第二学段习作向五、六年级段习作过渡的最后一个学期,因此,这学期的习作担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
所谓“承前”,也就是要对完成第二学段习作任务的情况来一次“盘点”;所谓“启后”,也就是要看这个学期的习作将为以后的习作做了哪些铺垫。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有必要先对《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这两个不同学段习作教学的要求做一番比较,研究一下不同学段习作教学要求的继承和发展。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
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一)关于《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与第三学段习作要求的比较
将《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与第三学段关于习作的要求进行比较,最为显著的变化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要求的提高。
第一,搜集素材要求的提高。
第二学段的要求是“留心周围事物”,而进入第三学段以后,则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两相比较,在搜集和储存习作素材上,最为明显的变化是要从“留心”提高到“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用一句话概括,“有意注意”的程度明显提高。
第二,动笔成文要求的提高。
对学生的习作,第二学段的要求是“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进入第三学段后,则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学写常见应用文。
”
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在习作的操作层面上,我们要关注从第二学段的“尝试”和“不拘形式”,走向第三学段的更加清楚、明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象的过渡问题。
第三,修改习作要求的提高。
第二学段强调的是“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而到了第三学段则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两相比较,从修改习作的角度来看,第三学段的要求无论是难度和复杂程度都较第二学段明显提高。
因此,四年级下册的习作修改,我们一方面要将已经学会的修改明显错误词句的能力进一步强化;另一方面要选准适当的时机,逐步提高修改的范围与规格,为向第三学段能够达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的水准做好铺垫。
(二)关于本册教材习作部分的编写
明确了第二、第三学段关于习作教学要求的变化,让我们再来看四年级下册习作教材是怎样编排的吧!
这册教材共安排了7篇习作。
它们是:
1写建议:
春游活动去哪里好。
看谁理由讲得最充分。
可以配上插图或附上照片。
2写推荐文章:
推荐班级里在阅读、表演、保健、礼仪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
可以推荐一人,也可每方面各推荐一人。
注意有详有略。
3写自己的新发现:
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答案的?
4围绕着最近发生的一些值得关注的事情谈谈自己的看法,再写下来。
5写植物:
从校园、公园、广场或家庭附近选择一两种植物,把观察、研究成果、想法、感受写下来。
6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和别人讨论,也可以留心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里有关这个问题的信息,结合自己的认识写篇文章,题目自拟。
7组织、参与一次体验活动,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与大家交流。
统观这学期要写的7篇习作,并与已经练写过的三年级上下两册的习作相联系,我们不难发现以下的变化:
第一是习作话题的范围有明显扩大的趋势。
统计三年级上下两册中的16篇习作,就其习作所涉及的内容而言,大多数的要求是写写自己,或在家庭、学校里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到的人和事,或者是自己直接参与过的活动,而需要学生从社会与大自然中搜集习作素材的仅有3篇。
即便是猎取素材的范围有所扩大,教材要求的参考的材料,也大都是学生可以找得到的图片、短文、玩具等。
但进入四年级后,关于习作素材的来源已经明显增加了取材于社会、自然的比重。
仅四年级上册的7篇习作,就有3篇需学生走出家门和校门,到社会和大自然中去搜集习作素材。
比如《习作1》设计节日;《习作3》以书信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家乡;《习作7》给来自社会生活的照片或插图配文等。
而在这一册教材的7篇习作之中,直接或渗透着要求学生从社会、自然,及其他媒体搜集习作素材成分的就有5篇之多。
比如《习作1》给春游活动写建议书;《习作3》写自己在自然界中的新发现;《习作4》围绕最近发生的一些值得关注的事情谈谈看法,再写下来;《习作5》从校园、公园、广场或家庭附近选择一两种植物,自己观察、研究并把成果、想法、感受写下来;《习作6》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和别人进行讨论,也可以留心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里有关这个问题的信息,结合自己的认识写一篇文章等。
有调查显示:
小学生写作素材的来源依次为家庭、学校、社会、自然和其他媒体。
这其中以家庭和学校生活为学生习作素材的主要来源,因为他们的年龄尚小,社会活动较少,所以,他们只能对社会现象的表面现象有所感知,只能用自己的是非观对各种社会现象做简单评价,而且年级越低的小学生,活动的范围就越小,所能搜集到的素材就越有限。
因此,在进行本学期的每一次习作之前,我们必须为学生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搜集习作素材创造条件,必须通过多种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培养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从社会、自然或其他媒体上有意识搜集习作素材的能力和习惯。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二学段习作向第三学段习作过渡的一项要求,也是不断提高小学生搜集和存储写作素材能力必须迈出的重要一步。
第二是对动笔成文更加强调明确具体。
首先,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本学期习作的要求已比过去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如在《习作1》中就提出了“看谁理由讲得最充分”;《习作2》提出了“注意有详有略”。
特别是教材提供的可供学生参考和模仿的例文,在篇幅上已较过去明显增长,描写与叙述更加细致、具体。
这从一个角度暗示我们:
本学期的习作,一定要在坚持减少限制,让学生放开手脚的前提下,不断地提醒他们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注意把文章写得具体一点,详细一点。
之所以这样做,是为向第三学段能把文章写得“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其次,本册习作教材还暗含了习作应当具有初步的、有条理的叙述和描写的基本要求。
比如《习作1》中提出的“看谁理由讲得最充分”,实际上就已经蕴含了写文章时,应当注意条理性的要求。
你想,既然是要讲理由,首先是要有根有据,而且要有个条理,“胡子眉毛一把抓”,别人就很难明白你的意思,再有理由,别人不明白,那也没有用。
所以,只有把这样两条都落实了,才能够算作真正意义上的“理由充分”。
当然,暗含只是具有这个成分,还不是明确的规定和标准,我们在教学时,适当引导和提倡是应该的,但不要强行规定、限制。
这一暗含成分的存在,又一次告诉我们:
这一册教材的习作,较第二学段前三个学期的习作已悄然提高了要求。
另外,进入本学期以后的习作,对表现手法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比如《习作1》的写建议。
教材所提供的两篇例文表现的手法就是不同的。
前一篇例文是以记叙的手法写成的,而第二篇则采取分条目说明的方式写成的。
前后两篇例文放在一起,明确地告诉我们:
目的相同的建议,写法是可以不同的。
第三是修改习作的难度有所提高。
关于修改习作的要求,教材虽然没有直接标明,但是,从教材所选用的可供学生参考的例文来看,它们的篇幅已明显增长,结构形式和表现手法也更加丰富多样。
这就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
进入四年级下册的习作,不但成文的要求提高了,修改习作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了。
二、从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习作部分的编写意图和体例来看本学期习作教学的实施
明确了《语文课程标准》第二、三学段习作教学的要求,了解了本册习作部分在整个习作教学中所处的位置以及教材的编写情况,随之而来的便是如何操作的问题了。
围绕这一问题,建议如下:
(一)在习作教学的进程中,密切关注学生写作兴趣、观察能力的提高以及观察习惯的养成。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二学段的习作提出了“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的要求。
因此,本学期的习作教学,不能死死盯住技术层面的操作,而是要在关注如何扩大搜集写作素材的范围,如何提高写作和修改能力的同时,关注学生写作兴趣、观察能力的提高以及观察习惯的养成。
大家知道,兴趣、能力、习惯都是内隐的非智力因素,是习作教学非常重要的目标之一。
现在的问题是:
兴趣、能力、习惯都是很难用计量的方法进行定量测评的。
所以,在本学期习作教学的进程中,一定要通过对学生参与习作时的情感、态度、方法、行为的变化,与习作结果的观察、统计,采用纵向对比和抽样测评等方式,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分析,不断地对这三个方面的落实和进展情况进行排队摸底。
比如,关于学生平时对习作兴趣和习作潜能情况的观察与分析;关于学生习作成果的统计分析;关于学生动笔热情和能力的分析……
总之,我们要通过多种手段,多种方式与多种渠道进行综合调研,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培育非智力因素成长的力度。
绝不能单一地、紧紧地盯住学生的习作结果,更不能仅凭考卷上的一篇习作论成败、论“英雄”。
(二)在习作教学的进程中,牢牢抓住习作的核心与关键,在“得心应手”上狠下功夫。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我们认为:
这一定义的核心理念,可以用得心应手加以概括。
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既是得心的源头,又是得心的渠道;进行创造性表述的实质是从得心成果向应手转换的要求,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则是应手所要达到的目标。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习作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得心应手的基本能力。
结合本册的习作,在落实这一核心理念上,我们觉得,尤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点是要关注学生得心的渠道与储备情况
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了米而硬要做饭,就连巧妇也会感到为难的。
习作不也是如此吗?
因此,习作之前,首先要准备好下锅之米--与这次习作话题具有相似性的习作素材。
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说:
习作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解决好习作素材的储备问题。
这也就是说,我们一方面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逐渐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锻炼他们的观察、感受、思考、想像能力;另一方面是要不断地强化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善于搜集、储备习作素材的意识,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身心去体验,用自己头脑去思考。
尽量减少那种一对一,为习作刻意安排的、带有直接搜集习作素材任务的演练。
实践告诉我们:
那种未曾活动先布置习作任务的做法,往往会事与愿违,活动不开心,习作素材也没有得到多少。
带着镣铐跳舞,总是难以尽情舒展自己的潜能。
第二点是要关注习作动机的诱发,要注意习作关键环节的指导,促进从得心向应手的创造性转化
《语文课程标准》认定: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应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就习作教学而言,最为重要的是通过我们的教学,让学生把得于心的东西,创造性地转化成应手的成果。
怎样做才能促进这种转化呢?
首先是诱发习作动机的问题,然后是写什么、怎样写和写成什么样子的问题。
我们认为: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二学段习作要求中所说的乐于书面表达的关键,就在于如何诱发学生的习作动机,把习作变成他们的一种需要,从原来的教我写变成我要写。
对此,张光鉴先生在《相似论》中曾明确提出了只有在教师、教材和学生的心灵之间组成一种相似的和谐振动,才能使学生与所学知识产生共鸣;只有发现知识间的相似性,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观点。
(张光鉴等著《相似论》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227页)现在,就让我们先从教材编写的角度,去看看是如何诱发学生的习作动机的吧!
打开教材,你会发现:
这册教材的习作设计,篇篇都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具有相似性的情境。
其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创设情境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间的共振去引发他们的表达欲望。
《习作1》就这样写道:
春天来了,建议班级举行一次春游活动,去哪里好,大家先把自己的意见写出来。
看谁理由讲的最充分。
/某校四年级
(1)班,今年春游前开了个讨论会,结果,钱学亮和华健勇同学的建议被大家采纳了。
你看!
在这一段提示中,春游前开了个讨论会,研究去哪里好的问题,并要求先把自己的意见写出来,就是一个创设与学生已有经验具有相似性的生活情境去诱发习作动机的范例。
可以想见,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一定会对写好春游的建议产生浓厚的兴趣,一定会产生乐于书面表达的内在动机。
我们说,尽管每次习作的导语不尽相同,内容也有很大差异,但所要达到的目的是相同的--诱发他们的习作动机。
因此,只要我们能用好教材,按教材的要求组织好创设交际情境的活动,从而引发学生内在的写作动机,变原来的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之中进入不吐不快的境界是完全可能办到的事情。
写什么?
是在诱发强烈的习作欲望后,呼之欲出必然要求。
为此,本册教材采取多种方式去激活学生已有的写作储备。
归纳一下本册的7次习作,大体采用了5种方式去激活学生的写作储备。
一是列举法。
《习作2》、《习作5》都属于这个类型。
比如《习作2》的提示语就提出了你们班级里在阅读、表演、保健、礼仪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一定不少,那些同学能获得雏鹰争章活动的四枚奖章呢?
请你写一篇推荐文章。
这其中的阅读、表演、保健、礼仪等,就列举了可供学生选择的项目。
二是提问法。
比如《习作3》就是这样设问的:
你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感兴趣的问题?
你是用什么办法解决找到答案的?
三是提示法。
比如《习作4》中的生活中经常发生一些事情,值得我们去关注,请围绕最近发生的这类事情,相互谈谈看法,再写下来。
四是讨论法。
比如《习作6》中所说的请从以下几个问题中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展开讨论。
五是体验法。
比如《习作7》中所要求的组织一次体验活动,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出来,与大家交流。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激活学生习作储备的做法往往是与激发习作动机交织在一起的,我们之所以分而述之,是为了让大家看得更加明白,其实,在实际的操作之中,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
关于怎样写和写成什么样子的问题,教材并没有特别强调,采用的是在每一次习作中出示一篇或两篇与学生习作水平相似的例文,用暗示的方法提醒学生:
这一次习作可以这样写;可以写成这个样子。
在这里,需要提请大家注意的是:
例文只是例子,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模仿只是模仿,而不能是依样葫芦的照抄。
千万不要把例文变成了限制学生自由表达的样板文。
小学生的习作一定要在减少限制,放开手脚,让他们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像上着力。
(三)、紧紧抓住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在的相似联系,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与整合
关注全体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是这一次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习作作为语文学习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也必然要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大量的实践业已证明:
语文学习的任何组成部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将组成部分置于整个系统之中,并处理好它与其他组成部分的关系,才能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基于此,在本册习作教学的进程中,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处理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关系的问题。
1、发现习作与阅读课文内在的相似联系,力求习作与阅读相互促进
从广义上讲,读与写是相互联系的,读是吸纳,写是倾吐。
但是,从读到写,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内化与积淀的过程,一一对应、立竿见影的想法与做法,常常会陷入捉襟见肘、难以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
所以,真正意义上读写结合,是发现与把握阅读与习作之间内在的相似联系,逐步实现吸纳与倾吐的交融与互动。
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习作虽然是作为相对独立的系统呈现的。
但它依然和阅读教材有着这样或那样内在的相似联系。
你就拿《习作1》来说吧,教材之所以把这次习作安排在这个位置上,显然与这组课文《走,我们去植树》、《第一朵杏花》、《古诗二首》的内容有关。
当然,这种相关或联系不是简单的一对一的联系,而是宏观的、内在的。
所以,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注意课文对习作的引领作用;在进行习作教学时,要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表达。
你比如,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情况下,要提示学生注意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词语。
句子、章法。
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那样: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2、寻找习作与口语交际的相似性,处理好习作与口语交际的关系
本册教材《练习1》中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推荐或自我推荐。
而《习作2》恰恰就是要学生写一篇推荐文章:
推荐班级里在阅读、表演、保健、礼仪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
应该说,这两项练习具有明显的相似性。
因此,口语交际中的许多经验是可以迁移到习作中来的。
以上的例子告诉我们:
在学生已经进行过的口语交际的练习中,有许多是与本学期的习作具有这样或那样的内在联系的,我们完全可以以前车为鉴,采取温故而知新的策略,促进从口语交际向习作的正向迁移。
其关键是寻找、发现它们之间的有机的联系。
3、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探究性活动带来的动笔机会,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的本领。
实践证明:
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及探究性活动的开展,能够给学生带来许多动笔的机会,我们一定要抓住、用好每一个动笔的时机,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习作能力。
问题是要我们,审时度势,见缝插针,适逢其时,水到渠成,让动笔写作真正成为开展饶有兴趣活动的一种需要、一种必然。
教材是搞好教学活动的重要资源,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平台,但它同时又需要我们去开发,需要我们以此为基点去进行二度创造。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坚信:
只要我们牢牢地把握《语文跨称标准》的基本理念,创造性地用好教材,四年级下册的习作教学一定能跨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