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检修工艺设计规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17329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机检修工艺设计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电动机检修工艺设计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电动机检修工艺设计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电动机检修工艺设计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电动机检修工艺设计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动机检修工艺设计规程.docx

《电动机检修工艺设计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机检修工艺设计规程.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动机检修工艺设计规程.docx

电动机检修工艺设计规程

第一章电动机检修工艺规程

1.0电动机概述及技术规范

发电厂的电动机为高/低压交流电动机与直流电机,分布在全厂厂内外,其技术规范以表格形式进行表述

2.0检修周期及检修项目

2.16KV/0.4KV电动机及直流电机

2.1.1检修周期:

2.1.1.1大修:

严格按照电机检修滚动计划进行,原则上随机组的大修而进行。

检修滚动计划的制定遵循以下原则:

对起动频繁、环境恶劣、易出故障的电机适当缩短大修周期,如磨煤机、排粉机、给水泵前置泵等电机;对于运行情况良好、环境洁净、干燥、利用小时数比较低的电动机,可酌情延长大修周期,但应适当加强小修维护,以免失修。

2.1.1.2小修:

一般电机每年小修两次,也随机组的小修而进行,公用系统电机要适当安排。

2.1.2检修项目:

大修工作要作好充分准备工作,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存在的缺陷、重点注意的地方等。

大修项目如下:

2.1.2.1电动机解体,清除灰尘、污垢

2.1.2.2电动机定子的检修

2.1.2.3电动机转子的检修

2,1.2.4电动机轴承的检修

2.1.2.5冷却系统的检修

2.1.2.6绕线式电机滑环的检修

2.1.2.7直流电机电枢的检修

2.1.2.8直流电机电刷装置的检修

2.1.2.9复装前的验收

2.1.2.10电动机的组装与试运转

小修项目如下:

电机表面灰尘及通风系统清理;滑环与电刷的检查;轴承检查,必要是添加轴承用润滑脂;检查引线、接头,定子作电气试验(测绝缘、直流电阻)

小修后的电机需进行适当试转,听其声音及试转情况

3.0大修前的准备工作

3.1电机大修之前,检修负责人必须将所修电机的设备缺陷、运行状况了解清楚,以确定大修项目

3.2根据大修项目,制定所需材料与备品计划

3.3根据大修项目,制定大修进度、工时计划、人员安排

3.4检修前应将所需图纸资料备齐,现场记录本和记录表格准备好

3.5准备好所用工具及专用工具,对起吊工具要认真检查,必要时作拉力试验或金属探伤

3.6检修前组织学习检修工艺规程、技术要求及安全措施

4.0解体的工艺要求

4.1电动机检修的一般注意事项:

4.1.1使用抽转子的工具____如假轴、拐臂、横梁等要牢靠,导链、钢丝绳、卡环应符合受力标准并完好

4.1.2检修场地要有充足的照明,定子膛内检查应使用低压行灯

4.1.3检修所使用的电气工具,如手电钻,手提砂轮,电动吹尘器等,使用时外壳一定要接好接地线,并要可靠

4.1.4在解体过程中,端盖、钢丝绳、工具等任何东西都切忌碰触定子线圈端部、滑环、风扇等部位也要保护好

4.1.5转子端部线圈、鼠笼条端环、滑环引线绝缘套及风扇均不得作为着力点及支撑点

4.1.6用钢丝绳吊起转子、大盖等重物时,要绑扎或挂牢,防止起吊后滑动或滑脱,避免发生设备及人身事故

4.1.7阴雨天或周围环境湿度大,要注意防止电机绝缘受潮,工作间断时,定转子要用帆布(塑料布)盖好,室外长期存放,要做好防淋防锈措施

4.1.8电机解体时,所拆下的螺丝、垫圈及其它零部件要做好标记,妥善保管,以备装复使用,装转子前应检查定子内膛,防止金属小用具、垫圈、锯条等物品遗留于内

4.1.9如遇有高空作业,要扎安全带,并遵守高空作业规程,使用火焊应遵守其注意事项,并做好防火措施

4.1.10起吊所用单轨吊、导链应由工作负责人指定专人操作,操作时应精力集中,听从指挥

4.1.11如遇有其它工作小组或班组在现场有交叉作业时,应互相照顾,注意安全

4.2一般电机的解体工艺与要求

4.2.1拆除电机接线与地脚螺丝及外壳接地线,做好标记,将三相电缆短路接地,通知机械部分有关班组,解开靠背轮

4.2.2在吊车行程允许的情况下,为检修方便可将电机吊离基础,放在平地用方木垫好,准备检修。

如吊车行程有限可将电机原地吊起,调整角度,用方木垫平待修

4.2.3扒下电机靠背轮,推扒时应用火焊加热,扒时应用钢丝绳将千斤顶、扒子及靠背轮联在一起吊起,以防靠背轮扒下时砸伤脚

4.2.4拆除两端端盖:

拆下大端盖螺丝,在上顶螺丝时,要注意两边同时上,使其间隙一致,然后调整好吊钩与端盖的中心位置,扶好端盖,用撬棍将端盖撬出,当脱离轴承套时,要注意切勿碰伤端部线圈

4.2.5吊装拐臂于靠背轮轴面,拐臂套尽可能的装到轴的根部,如果轴面与拐臂套间隙超过10µm时,应用木条填充其间隙,使其紧固,防止转子滑脱,目测调整吊环于转子重心处

4.2.6调整重心后,抽出转子过程中,在定子两端各有一人看间隙,将吊钩起升后,转子重心变化情况随时告知工作负责人,因转子间隙一般较小,工作负责人应指挥吊钩操作者,使钢丝绳逐渐吃力,试调移动吊钩位置,直到转子处于定子膛内中心位置,此时转子间隙应均匀,两端人员扶好轴头,指挥行车慢慢向外移动,抽出转子放到检修位置,用木块垫好。

5.0定子检修项目与标准

5.1定子各部位吹扫灰尘,清除油污,若线圈端部与铁芯油垢太多,可用竹刀仔细的刮除,并用干净的抹布浸四氯化碳或甲苯或纯净的汽油拧干后擦拭;

5.2检查端部垫块、绑线、固定端部线圈的端环有无松动或因松动使绝缘产生严重磨损,如有以上现象,应进行加强绝缘与加固处理

5.3检查端部线圈表面应清洁,绝缘完好,无过热、膨胀流胶、绝缘老化和脱胶等现象,电机引出线应完好,绝缘无破裂、老化及机械损伤的痕迹;若电机线圈端部有短路且断路的现象,应尽可能地将其主绝缘剥掉处理短路故障或焊接好断路点,一般不要采用截掉线圈,应保持三相电流平衡,延长其使用寿命,处理上层线圈槽口故障时,可将该线圈两端部绑线、垫块全部割掉,打出该槽楔,取出线圈进行处理,然后再嵌入,要重新垫好匝间绝缘,再按规定充饱主绝缘,并涂环氧绝缘漆;

5.4检查槽楔应无松动、过热、磨损、变色、凸起等现象,垫条槽楔应无移出,如有应重新打槽楔处理

5.5定子铁芯检查:

铁芯表面应清洁无生锈、通风沟应畅通,端部线圈应无开焊现象,铁芯无松散、过热、磨损的痕迹。

如铁芯损坏严重应进行处理,并做铁损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直流电机应检查主磁极、换向磁极的固定螺丝是否紧固,装在各极上的线圈有无松动,绝缘有无损坏和变色。

检查各磁极线圈间连接线是否完好,连接螺丝是否紧固,焊接头是否良好,引出线绝缘和固定是否良好可靠,检查主磁极、换向磁极间的距离,若等距偏差超过允许值或磁极在机座内歪斜,则应进行调整并作好记录。

对定子的检查合格后,应测量并接绕组、串接绕组(包括换向极绕组和补偿绕组)和辅助励磁绕组的直流电阻,检查有无匝间短路、脱焊或断线

5.6定子接线盒检查:

接线盒绝缘板或绝缘瓷瓶应完好无损,接线柱螺丝、平垫、弹簧垫应齐全完好。

电机及电缆引线鼻子应无过热,如有过热,应重新打磨处理或更换新的鼻子;电机及电缆引线鼻子的焊接或压接应良好,引线与线鼻子焊接点外侧如有短股现象,且超过截面积的10%,应进行补焊或重焊。

5.7定子线圈做电气试验:

绝缘电阻:

6KV高压电机应在6MΩ以上,380V电机应在0.5MΩ以上,直流电机应在1MΩ以上。

直流电阻与过去比无大的变化,三相误差不超过最小值的2%,直流电机的各绕组直流电阻与原始记录比较,在换算成同一温度时,其偏差不得大于±2%;若更换了磁极线圈或调换过连接线时,应作每个极的极性试验,要求极性安排符合图纸;耐压试验1.5UH交流耐压通过,2.5UH直流耐压通过,低压电机用2500V摇表,直流电机交流耐压1000V,1min通过。

6.0转子检修项目与标准

6.1清扫灰尘、油垢、通风沟应畅通无堵塞现象

6.2转子铁芯检查:

检查转子铁芯应无过热、磨损、变色、烧伤、锈蚀等现象。

转子铁芯应压接紧、压铁应无开焊等现象

6.3风扇及平衡块检查:

6.3.1风扇叶片应无弯曲、歪斜、裂纹、掉叶片等现象,纠正风扇叶片时应注意防止断裂

6.3.2风扇应固定牢靠,热装风扇的止动定位锁(或螺丝)应紧固,风扇螺丝应拧紧不松动

6.3.3检查平衡块螺丝应紧固,无位移现象,锁口应可靠

6.4转子鼠笼条检查:

鼠笼式转子的电机要仔细检查鼠笼条及短路环是否有裂纹及短条现象,若发现短路环有裂纹,应及时进行补焊(银焊或铜焊);

用小锤逐根轻轻敲击鼠笼条接近短路环部位,听其声音和敲击后的震颤感觉,逐根判断有无裂纹或断裂,并用粉笔做好标记,用银焊或铜焊进行补焊,或重新更换新鼠笼条。

补焊完后,应用锉刀将其锉平,以保证定、转子间隙。

7.0轴承的检修工艺与标准

7.1滚动轴承的检修与标准:

7.1.1两端轴承应用汽油清洗干净,注意毛刷毛毛不能遗留于轴承内,为防止棉纱头遗留于轴承内,所以禁止使用棉纱、破布清洗,清洗干净后仔细检查内外轨道、滚柱、滚珠表面应无破碎、脱皮和麻点。

轴承卡子应完好、无裂纹破碎现象,并且不磨擦内外套。

7.1.2轴承间隙测量:

用细铅丝放于轨道和滚珠(或滚柱)之间,使其转动轴承后压扁取出,用千分尺测量铅丝受力点的厚度,即为轴承间隙。

7.1.3检查轴承内套于轴结合面应无转动磨损,如有磨损,轴需做刷镀处理;刷镀处理时,轴紧力一般不宜超过0.03mm。

检查外套与端盖轴承座膛孔的结合面应无转动磨损

7.1.4更换轴承时,加热温度最高不得超过120℃,扒卸轴承时应尽量使其内套两侧均匀受力,防止扒偏,装轴承时要装到底。

7.1.5轴承润滑油脂的更换:

轴承轨道间要填充足够的润滑油脂,内外油档盖润滑油脂量应占容积的1/2~1/3,一般视电机的转速而定。

8.0直流电机电枢的检修

应对电枢进行吹灰和清除油泥,吹灰前,对有轴承衬套的电机,不应将密封油盖和轴承衬套拆下;对无轴承衬套的滚动轴承应用布包好,然后才允许吹灰,吹灰时应特别注意吹净升高片和端部线圈间的尘埃,应反复多吹几次,电枢铁芯的径向和轴向风道也应反复吹净,对电枢的检查通常分成如下几个部分:

8.1换向器表面应光滑,无过热变色和灼痕,椭圆度和偏摆度应符合要求,换向片倒角和片间云母下刻应符合要求

8.2电枢槽衬,绝缘应无老朽、脆裂。

槽楔应紧固,无松动、碎裂等情况

8.3升高片和并头套应无变形、扭曲,焊接良好,无变色、开焊、断裂等情况。

端部绑线应整齐、平整,无松动、碎裂、变色,绝缘上不允许有油灰及其它物质

8.4检查风扇的铆钉、焊缝和叶片应无明显缺陷,固定螺丝和垫圈应紧固、齐全,平衡块应紧固无松动

8.5检查轴颈、轴瓦或滚动轴承应良好,并对滚动轴承进行清洗和换新油或更换

8.6对电枢铁芯、拉紧螺杆和风道垫块进行检查,叠片应无松散变形,拉紧螺杆应紧固,风道垫块应无扭曲,平衡块应紧固无松动

9.0直流电机电刷装置的检修

电刷装置的正常检修,除对刷架座圈、刷架、刷握进行吹灰清扫和擦净外,还应检查刷架的绝缘套管、绝缘垫片等应良好无损伤,耐压试验应合格;刷握应无变形,尺寸符合要求,内壁无烧毛、损坏,压簧和拉簧均应保持弹性良好,无过热、变色;压指与刷握体的铆钉完好,铆钉无磨细、铆钉孔无磨大等情况;压簧头部绝缘块应良好、无裂纹、短缺;检查刷握与刷架间接触面应平整,刷辫与刷架间的连接应平整、连接良好

10.0电动机的干燥

10.1应进行干燥的电动机:

10.1.1在检修中全部更换或部分更换过线圈的电动机

10.1.2在定子检修中,定子线圈、槽楔等局部检修、消缺过的电动机

10.1.3因受潮而使电动机绝缘电阻降低(高压电动机接近运行时的绝缘电阻值低于每千伏1MΩ)

10.2电动机干燥的注意事项:

10.2.1进行干燥时为避免不必要的热损失,应用石棉布或棚布将电机盖好,为达到持续通风,在电机覆盖物的最高处与最低处应留通风孔

10.2.2进行干燥时,线圈的最高温度,按照电阻法,不得超过90℃,按照温度计不得超过70℃,,开放冷却电机的出口空气温度,最高不得超过60℃,用外部加热法进行干燥时,,距热源近的地方,用温度表测得最高允许90℃

10.2.3进行干燥时,需在线圈、铁芯的几个部位进行测温,温度表应和电机各部位接触良好,测温头应用油泥封于测温部位上,使其与空气隔绝

10.2.4进行干燥时,要逐渐加热升温,容量在50KW及以上的电动机,一般应经3—4小时达60℃,经7—8小时达70℃(温度表测量),对于小容量的电机温度升高所需要的时间较短,达到允许的最高温度后,应将温度保持平衡,直到干燥为止

10.2.5在整个干燥过程中,应测定线圈的绝缘电阻,并测量铁芯与线圈的温度,在温度尚未稳定前,至少每30min记录一次,在温度稳定后,则每隔一至二小时记录一次,干燥开始前,应测量绝缘电阻,在记录温度的同时,再测量绝缘电阻,;采用电流干燥时,在测量绝缘电阻时,应将干燥电机所用的电源断开,按要求记录温度与绝缘电阻,并记录定子电流的大小。

10.2.6干燥初期绝缘电阻要下降,随着干燥的逐步进行,绝缘电阻从下降停止到逐步升高直到稳定不变,并要保持3—4小时,可认为干燥结束。

10.3电机干燥的几种方法:

10.3.1定子铁损法:

用定子铁损法干燥时,对于大型电机励磁线圈可以穿过定子内膛,小型电机可直接绕在电机的外壳上,励磁线圈的绝缘应良好,几个电机同时干燥时,可把每一台电机的励磁线圈串联在一起,接在一个电源上。

进行干燥前,要先测量定子铁芯的尺寸,经过计算确定励磁线圈的匝数、励磁电流和导线的截面。

励磁线圈的匝数用下式计算:

W=45V/QB×104

式中:

V:

干燥时励磁线圈的电压(伏);Q:

定子铁芯有效截面积(厘米2)

B:

定子铁芯的磁通密度(高斯)一般在6000~7000高斯

由于测量误差,计算出的匝数通电流后,应检查电流大小是否合适,一般要选截面较大的导线,相当于导线额定电流的50~70%即可,否则导线在干燥中会造成过热而损伤。

10.3.2外部加热干燥法:

此方法一般只适用于小型电机,可用①白炽灯或红外线灯放在定子端部或内膛,外部加以覆盖进行烘烤;②利用蒸气或电炉丝作热源的烘房③用热风机吹风,均匀加热电机各部

10.3.3短路干燥法;

用短路电流进行干燥时,通常是降低电压至电机额定电压的8-10%,并将电机转子堵卡住。

干燥绕线式电机时,可将电机转子回路降低电压至电机转子额定电压的8-10%,而把定子短路。

注意:

①用短路电流进行干燥时,没有正常的通风,因此必须特别注意并控制电机的发热温度,以保证不突破最高温度②因进水或浸湿严重的电机,禁止用短路干燥法。

11.0电动机线圈头尾辩别方法

11.1交流法:

先用万用表或摇表测定哪一对出线是同一相的,再将任意两相串联起来,接在单相交流电源上(电压约为电机额定电压的40%),第三相接一只交流电压表或白炽灯,若电压表摆动并有读数或白炽灯泡亮,说明第一相绕组的末端和第二相绕组的首端是连在一起的,若电压表不动或白炽灯泡不亮,说明第一相绕组的末端和第二相绕组的末端是连在一起的。

将第一相和第二相绕组的首端和末端作好标记后,再用同样的方法确定第三相的首端和末端。

如图所示:

图1图2

11.2直流法:

将线圈接线试验,若在开关刚合上瞬间,万用表(在mA档)指针摆向零的一边,则电池正极所接的线头与万用表正极所接的线头同为首端或末端;反之,则电池正极所接的线头与万用表负极所接的线头同为首端或末端;作好标记逐个试验,即可确定各相头、尾。

如图3所示:

11.3短路自感应法:

如图4所示,接线后,用手慢慢盘动电机转子,若毫安表指针摆动大时(20mA以上),则重新调换线头试验,直到电流摆动最小(5mA以内)时,即表示联在一起的是头或尾。

图3图4

12.0电动机的组装与试转

12.1电动机的组装:

电动机的组装工艺与解体相反,注意事项相同,组装后应达到下列要求:

12.1.1组装后应经预防性试验合格

12.1.2电动机定子、转子、铁芯、线圈、端盖外壳、风扇、接线盒各部位应无灰尘、油垢、锈斑等,槽楔应打紧,定子内膛严禁有任何遗留物

12.1.3滑动式轴承的电动机定、转子间隙:

(S最大—S最小)/S平均的值应小于10%,轴封与轴的间隙应小于0.05mm,且不与轴磨擦。

直流电机应测量主磁极和换向磁极的气隙;测量风扇与机座间的端面和径向间隙,测量电枢的串动量;复查和记录换向器的尺寸和偏摆度等;

12.1.4端盖、轴承盖、油档盖、接线盒装好后,接缝应严密,螺丝应旋紧,垫圈应齐全,键槽与键完好,靠背轮于轴应紧固配合。

12.1.5风扇完好无损,固定螺丝应齐全,紧固可靠,外风扇不与端盖、外罩相磨擦。

12.1.6绕线式转子的电动机,刷握下沿与滑环应有2-3mm的间隙,调整好刷握与滑环的相对中心位置,电刷与刷握应有0.1-0.2mm的间隙,刷架滑环与转子回路绝缘应良好,非同相刷辫不能互相接触,更换电刷应有75%接触面,刷握刷架及定、转子接线应牢固可靠,引线应完好。

12.1.7轴封应完好,更换的润滑脂,规格数量应符合要求,电机整体组装完毕后,用手盘动转子应灵活,无卡涩及磨擦现象

12.1.8接线应按标记正确无误,引线截面应足够,线鼻子焊线或压接线应牢靠,两线鼻子结合面应无氧化层及污物,应涂导电膏或凡士林,螺丝压接应紧固,以防过热,接头相间及对地绝缘应良好。

12.1.9应遵循“工完、料尽、场地清”

12.2电动机修后试转的几点要求:

12.2.1电动机修后试转应取得运行工作人员的许可,并共同对设备进行仔细的外观检查,弄清事故按钮所在位置,直到确定无异常情况后,方可起动空试

12.2.2一般电机冷态下允许连续起动2-3次,热态时只允许起动一次

12.2.3试运中,如有振动、冒火、噪音等异常时,应看情况立即停止试运并查明原因;直流电机应着重监视空载电流和转速是否正常,电机各部有无过热,电刷有无换向火花。

12.2.4电动机空载试运至少应在40分钟以上,检查电机各部位应无异常

12.2.5测量电机三相空载电流应平衡,并与上次比较无大变化

12.2.6测量电机轴向串动,滑动轴承应在2-4mm之间,滚动式轴承应小于或等于0.5mm

 

12.2.7测量电机的振动值,标准如下:

额定转速r/min

3000

1500

1000

750以下

振动双振幅mmm

0.06

0.10

0.13

0.16

12.2.8待以上各项检查确无异常后,方可交代试转良好

12.2.9当电机带负荷试转时,应有机械负责人联系检查、送电、起动,电气负责人应到现场配合试转

12.2.10电动机带负荷运行温升稳定后,应不超过该电机绝缘极限温度允许值,其标准如下:

Y

A

E

B

F

H

C

90℃

105℃

120℃

130℃

155℃

180℃

>180℃

13.0直流电机的常见故障及处理

13.1电机不能起动或达不到额定转速:

13.1.1进线或主要线路开路

处理:

首先检查熔断器是否良好,电源电压是否正常,接触器接点是否接触良好,电刷与换向器接触是否良好,换向磁极线圈、补偿线圈、串联线圈各接头之间焊接和联接是否良好,有无开路情况。

通常用万用表或试灯进行检查,查出故障加以消除

13.1.2并激绕组断路或错接

处理:

检测并激绕组的直流电阻是否正常,并激绕组的极性是否南北极交错

13.1.3过载

处理:

着重检查机械是否卡涩或堵转

13.1.4起动器故障

处理:

着重检查时间继电器、接触器接点,若起动电阻不能被短路,则电机不能达到额定转速,可直接测量电枢两端电压是否正常

13.1.5换向磁极或串激绕组接反

处理:

换向磁极或串激绕组的极性,可用磁针法或交流电压表法检查。

只要线圈头、尾即可处理

13.1.6激磁电流大

处理:

着重检查磁场变阻器有无短接情况;若激磁电流较正常值大,而转速接近正常值,则可能是并激绕组有匝间短路,应检查并激绕组的直流电阻

13.1.7电枢绕组或换向片间短路,并激绕组或其他绕组被短路

处理:

测量换向片间电阻,其严重的后果主要表现在换向上;并激绕组或其他绕组被短路,应测量并激绕组或其他绕组的直流电阻和绝缘电租,找出故障点消除

13.1.8电刷不在中性线上

处理:

找正中性线,调整电刷

13.2电机转速过高:

13.2.1电枢电压超过额定值

处理:

用直流电压表检查电枢端电压,若电枢回路串有电阻,可将附加电阻调大;若电枢回路无电阻,则应检查电源电压是否过高,并调至正常值

13.2.2激磁电流小

处理:

检查激磁回路电阻;检查激磁绕组有无匝间短路;检查主磁极气隙

13.2.3串激电机轻载

处理:

严禁串激电机轻载或空载

13.2.4电刷不在中性线上

处理:

找正中性线,调整电刷

13.3电机振荡:

13.3.1电源电压波动

13.3.2电刷不在几何中性线上;串激绕组接反;激磁电流太小等

14.0直流电机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表1直流电机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项目

周期

要求

说明

1

绕组的绝缘电阻

小修时

大修时

绝缘电阻值一般不低于0.5MΩ

用1000V兆欧表对励磁机应测量电枢绕组对轴和金属绑线的绝缘电阻

2

绕组的直流电阻

大修时

与制造厂试验数据或以

前测值比较,相差一般不大于2%;补偿绕组自行规定

100KW以下的不重要的

电机自行规定

3

电枢绕组片间的直流电阻

大修时

相互间的差值不应超过正常最小值的10%

1)由于均压线产生的有规律变化,应在各相应的片间进行比较判断

2)对波绕组或蛙绕组应根据在整流子上实际节距测量电阻值

4

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大修时

磁场绕组对机壳和电枢对轴的试验电压为1000V

100KW以下不重要的直流电机电枢绕组对轴的交流耐压可用2500V兆欧表试验代替

5

磁场可变电阻器的直流电阻

大修时

与铭牌数据或最初测量值比较相差不应大于10%

应在不同分接头位置测量,电阻值变化应有规律性

6

磁场可变电阻器的绝缘电阻

大修时

绝缘电阻值一般不低于0.5MΩ

磁场可变电阻器可随

同励磁回路进行

用2500V兆欧表

7

调整碳刷的中心位置

大修时

核对位置是否正确,应满足良好换向要求

必要时可做无火花换向试验

8

检查绕组的极性及其连接的正确性

接线变动时

极性和连接均应正确

9

测量电枢及磁极间的空气间隙

大修时

各点气隙与平均值的相对偏差应在下列范围:

3mm以下气隙±10%

3mm及以上气隙±5%

10

直流发电机的特性试验

更换绕

组后

必要时

与制造厂试验数据比较,应在测量误差范围内

1)空载特性:

测录至最大励磁电压值

2)负载特性:

仅测录励

磁机负载特性;测量时,以同步发电机的励磁绕组作为负载

3)外特性:

必要时进行

4)励磁电压的增长速度:

在励磁机空载额定电压下进行

11

直流电动机的空转检查

大修后

2)更换绕组后

转动正常

调速范围合乎要求

空转检查的时间一般不小于1h

15.0交流电动机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表2交流电动机的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

序号

项目

周期

要求

说明

1

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小修时

大修时

绝缘电阻值

额定电压3000V以下者,室温下不应低于0.5MΩ

b)额定电压3000V及以上者,交流耐压前,定子绕组在接近运行温度时的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UnMΩ(取Un的千伏数,下同);投运前室温下(包括电缆)不应低于UnMΩ

转子绕组不应低于0.5MΩ

2)吸收比自行规定

1)500KW及以上的电动机,应测量吸收比(或极化指数),参照表1序号1

2)3KV以下的电动机使用1000V兆欧表;3KV及以上者使用2500V兆欧表

3)小修时定子绕组可与其所连接的电缆一起测量,转子绕组可与起动设备一起测量

4)有条件时可分相测量

2

绕组的直流电阻

1)1年(3KV及以上或100KW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