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控制器的基本思想和稳定性分析概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14435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2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复控制器的基本思想和稳定性分析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重复控制器的基本思想和稳定性分析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重复控制器的基本思想和稳定性分析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重复控制器的基本思想和稳定性分析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重复控制器的基本思想和稳定性分析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复控制器的基本思想和稳定性分析概述.docx

《重复控制器的基本思想和稳定性分析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复控制器的基本思想和稳定性分析概述.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复控制器的基本思想和稳定性分析概述.docx

重复控制器的基本思想和稳定性分析概述

二重复控制基本思想和稳定性分析

2.1重复控制基本思想

重复控制的基本思想源于控制理论中的内膜原理,内膜原理是把系统外部信号的

动态模型植入控制器内,在稳定的闭环系统中包含外部输入信号的数学模型,以构成高精度的反馈控制系统。

图2.1给出基本的单位反馈系统,其中系统的输入信号为r(t),输出信号为y(t)。

例如,对于直流信号,要实现无静差控制,则控制系统中必须包含直流信号的内膜1/s。

表2.1给出几种典型信号的内膜及其应用场合,其中T为输入信号的周期。

根据内模原理,若要实现对正弦指令的无差跟踪,则需要在控制环路中植入一个正弦信号模型:

器*尸=_se(s)S)=?

jGo)=0nG(S)=2D(S)(2.1)

斗也両硏y(t)

丁—I

图2.1基本的单位反馈系统

表2.1几种典型信号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外部输入信号

内膜

应用

直流信号

1s

1.直流系统中PI调节器

2.有效值控制

3.三相dq坐标系下PI调节器

正弦信号

2CO

22s+o

比列谐振控制器(PR)

周期信号

-sTre

“-sTr

1-e

重复控制

图2.2给出包含周期信号内膜的重复控制器的实现过程。

图中N=T/Ts,其中为Ts

控制器离散过程中的采样周期。

图2(c)中前向通道中的z-N为纯延时环节,其中正反馈回路等效为周期信号的内膜。

式(2.2)给出u(z)和e(z)的关系,可以看出重复控制器实际上每个N拍(N个采样周期)对误差进行一次累积,其作用实际上与PI调节器类似。

表2.2给出几种典型调节器的基本作用的对比。

 

图2.2重复控制器的实现

(2.2)

u(z)=u(z)z占e(z)=u(k)=u(k-N)e(k)=u(k)=e(k)e(k—N)e(k—2N);IH

表22几种典型信号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连续域PI调节器

离散域PI调节器

重复控制器

对误差信号连续积分

母隔一个采样周期对误差信号累积

每隔N个采样周期对误差信号累积

图2.3给出了图2.2(c)中各个点的波形,可以看出重复控制器实际上是对输入信号的逐周期叠加,当输入衰减至零时,输出仍不断重复与上周期相同的信号。

若将重复控制器置于控制系统的前向通道中,当输入误差不为零时,重复控制器的输出会逐周期地增长,直到误差完全消除,即实现无差跟踪。

但是也可以看出,由于重复控制器中纯延时环节z-N的存在,其输出相对于输入延迟了N拍。

因此在暂态过程中,重复控制器延迟N拍之后才能逐周期响应。

 

图2.3重复控制器各个点波形

2.2重复控制的稳定性分析

图2.3给出基于理想重复控制器构成的闭环反馈系统,其中Gp(z)。

式(2.3)给出系

统输出与输入及扰动之间的关系。

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闭环传递函数的所有极

点位于单位园内,即满足式(2.4)。

在满足此条件下,系统可以实现无静差控制,并且能完全抑制扰动的影响,如式(2.5)和(2.6)所示。

但是实际系统中控制对象很难满足式(2.4)。

因此,实际系统中通常采用图2.4所示的结构。

图2.4中Q(z)为改善系统稳定性的函数,可以取为低通滤波器,也可以取为小于

1的常数,S(z)为补偿函数。

式(2.4)给出系统输出与输入及扰动之间的关系。

系统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是H(z)=Q(z)—Gp⑵Hi2S(z)在全频段位于单位圆内,其中最理想的情况是H(z)=0。

2.3两中典型的复合控制策略

前面分析过,合理设计参数,采用重复控制器能实现无静差控制。

但是在暂态过程中,由于重复控制器延迟一个周波输出,因此其调节速度很慢。

实际系统中,常采样复合控制,例如采用PI调节器和重复控制器相结合。

稳态时,系统主要有重复控

制器调节,暂态过程中主要由PI调节器调节。

典型的复合控制系统有嵌入式和并联

式两种,如图2.5和2.6所示。

图2.5并联式复合控制结构

 

2.3.1嵌入式复合控制的稳定性分析

式(2.14)实际上为单独采用PI调节器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系统稳定性条件为

Q(z)_S(ziGpi©尸姑⑺勺+Gpi(z戸i2Gp(z

2.3.2并联式复合控制的稳定性分析

其中Ai和陞的表达式分别为

(2.19)

.=1■Gpi\zHi2Gp(ziI

[’,Hi2Gp(z)1

Qz-Sz__

|L-1GpizHi2Gpz

2.3.3两种控制结构的比较

(1)两种复合控制方式调节的基本概念

为了进一步分析采用“PI+重复控制”能达到无静差的调节目的,将图2.5和图

2.6重新整理为图2.7。

可以看出:

1)嵌入式复合控制实在系统出现输入输出不相等时,通过调整输入(即指令值)

量,使得输出量等于预期值。

例如,假设r(z)为系统输出量的期望,当y(z)vr(z)时,Ae>0,重复控制器输出为正值,此时控制系统的输入变为r'z)=r(z)+AeGRp(z),即系统指令增大,在pi调节器的作用下,输出量增大,此时尽管系统存在稳态误差,但是只需

要y(z)趋于r(z),系统进入稳态。

此过程可以用图2.8形象的表示。

2)并联式复合控制结构在系统出现输入输出不相等时,重复控制器和pi控制器

同时响应误差信号,两者输出之和作为调制信号,从而改变输出量,直到yQ=r(z),

系统进入稳态

(b)

图2.7两种复合控制结构闭环调节的概念

 

图2.8通过调整指令达到无静差调节的示意图

(2)两种复合控制方式的稳定性

由上一节分析可知并联式复合控制系统稳定的条件是:

1)系统单独采用PI调节

器时,稳定工作;2)系统采用重复控制器后满足式(2.22)o

对于嵌入式复合控制系统,系统稳定的条件是满足式(2.15)。

实际上考虑到暂态

过程中,重复控制器延时一个周波后响应,在此期间主要有PI调节器响应,因此仍

然希望系统单独采用PI调节器时能稳定工作,并且还需要保证一定的带宽和稳定裕度。

(3)两种复合控制方式的设计

由前文分析可知,为了保证复合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首先是单独采用PI调节器时,系统能稳定工作,并且保证一定的带宽和稳定裕度。

其次采用重复控制器后,系统仍然能稳定工作。

显然设计的难点在于补偿函数S(z)的设计。

系统单独采用PI调节器时,其环路增益为T=Gpi(z)Hi2Gp⑵。

采用两种复合控制结构,对于重复控制器而言,其控制对象和稳定性判据的表达式如表2.3所示。

对比两者可以看出:

1)采用嵌入式结构,补偿函数S(z)更容易实现。

因为其控制对象为单独采用PI

调节器的系统闭环传递函数。

通常若设计合理,闭环传递函数的在低于带宽处接近为

1,带宽附近存在谐振峰,高频段快速衰减。

S⑵只需要抵消系统的谐振峰和补偿系统的相位。

2)采用复合控制后,系统抗扰动的能力加强。

但是采用嵌入式结构,其抗扰动的

效果不仅受重复控制器的影响,还受PI调节器的影响。

而采用并联式结构,只要重

复控制器设计合理,系统就能获得比较好的抗扰动特性。

表2.3两种复合控制结构的对比

嵌入式结构

并联式结构

重复控制器的控制

对象

Gco(Z耳不

GCfz_Hi2GP(z)

kJCO1厶戸“‘

'厂1+T

稳定判据

¥严(岛<1

抗扰动特性

y(z)Gdfz\

y(z)摯)

d(z)一1+T知i2Gp(zpRp(zG(z)

d(z)^F^Hi2G^z^R^z)

2.4本章小结

本章首先阐明重复控制器的基本概念,然后分析其稳定性。

针对于两种典型的复合控制方式,详细分析了其实现无静差的原理,详细比较了两种控制方式下的稳定性以及抗扰动特性。

本章关于重复控制器的分析是全文的基础。

三逆变器独立运行

第一章提到过光伏并网逆变器有三种工作模式:

独立运行,并网运行和带本地负载并网运行。

实际上,在考虑本地负载后,系统需要优先保证本地负载供电,有多余能量,贝U馈入电网。

系统带本地负载并网运行过程中,一旦电网出现故障,系统需要切换到独立运行模式。

因此必须先研究系统独立运行时的情况。

图3.1给出两级式光

伏并网逆变器独立运行时示意图。

 

光伏电池

DC/DC

变换器

双向

DC/DC

变换器

DC/AC

逆变器

PCC

负载

电网

图3.1逆变器带本地负载运行

ZLd

图3.3两类典型的负载

r•

1

|

ZLd厂

Z

(b)

(a)线性负载(b)非线性负载

R

 

A

o

ZLd

Vr(Z)

t

t

t

io(s)

VAB(S)

1

Zc(s)

-1z

Zli(S

Hi

21S3-l匚有

iL1

C

「Hv卜

图3.4逆变器独立运行时控制示意图

图3.5不对称规则采样SPWM基本原理

S2忙右S4-IL2J!

Vin

N=8

GateDrive

Modulator

JkVref(z)

iL1(s)

VC(s)

Kpwm

Hi"*

Vref⑵■咎^Gv(z)-*®-*

IL一J—

4

t」

-i

1+1

Lt」

片1

1+f

k

k+2

k+4

k+6

k+8

k+10|

k+12

k+14|

k+16

k+1k+3k+5k+7k+9k+11k+13k+15

 

图3.5逆变器独立运行时控制框图(采用PI调节器+重复控制)

 

b(s)

图3.5逆变器独立运行时控制框图(负载电流前馈)

 

图3.6逆变器独立运行时等效控制模型

在图3.1中,输出电压给定、控制算法实现和PWM信号的生成,均利用DSP芯片TMS30F2812实现。

其中PWM信号的生成采用不规则采样法,如图3.2所示。

以看出,生成PWM信号一般包括采样、计算、装载和调制四个过程[29]。

具体而言,A/D采样芯片在第k时刻对电感电流和输出电压进行采样,经输出电压外环和电感电流内环运算后,在第k+1时刻将运算结果装载到DSP的CMPRx寄存器中,并一直保持到下一个采样时刻。

该运算结果与对应的TxCNT寄存器(该寄存器内的值描述的是载波信号)内的值进行比较,当二者匹配时,PWM引脚电平发生翻转。

可以看出,装载时刻和采样时刻存在一拍滞后,而装载和调制过程含有一个零阶保持器G°h(s)。

一拍滞后的传递函数Gd(s)的连续域和离散域表达式分别表示为:

Gd(skTd十(3.1)

Gd(z)=1/z(3.2)

零阶保持器的时域表达式为:

根据图3.1(b),可得图3.3所示的离散域双闭环方框图。

虚线部分是为了便于分析设置的理想采样开关,图中所有的采样开关是以相同的采样周期Ts同步工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