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宾语前置虚词句型词类活用格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11133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9.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虚词句型词类活用格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虚词句型词类活用格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虚词句型词类活用格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虚词句型词类活用格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虚词句型词类活用格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虚词句型词类活用格律.docx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虚词句型词类活用格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宾语前置虚词句型词类活用格律.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虚词句型词类活用格律.docx

古代汉语宾语前置虚词句型词类活用格律

宾语前置(或称为“谓语后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及物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前置。

如:

例一:

吾谁欺?

欺天乎?

(《论语·子罕12》)

例二:

谚曰:

“谁为为之?

孰令聽之?

”(司马迁《报任安书》)

例三:

许子奚为不自织?

(《孟子·许行》)

例四:

是若不行,则汤、武在上曷益?

桀、纣在上曷损?

(《荀子·荣辱》)

例五:

居恶在?

仁是也。

路恶在?

义是也。

(《孟子·尽心》)

例六:

臣而不臣,行将焉入?

(《左·僖15》)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例一:

肆予冲人,不卬自恤。

(《书·大诰》)

例二:

我无尔诈,尔无我欺。

(《左·定15》)

例三:

臣未之闻也。

(《孟子·梁惠王上》)

例四:

古之人不余欺也。

(苏轼《前赤壁赋》)

(3)利用複指性代词“之”或“是”把宾语提前。

如:

例一:

姜氏何厌之有?

(《左·隐元》)//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孟子·许行》)//吾斯之未能信。

(《论语·公冶长6》)

例二:

惟余马首是瞻。

(《左·襄14》)

//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问。

(《左·僖4》)//德音孔昭,视民不恌(tiāo),君子是则是效。

(《诗·小雅·鹿鸣》)//岂不穀是为?

先君之好是继。

(《左·僖4》

(4)固定结构。

是以、是用、此以。

例一: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

(司马迁《报任安书》)

比较:

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

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庄子·养生主》)

例二:

王赐乘马,是用左王。

(《虢季子白盘铭》)//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论语·公冶长23》)

比较:

故谋用是作,兵由此起。

(《礼·礼运》)

例三: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礼·大学》)

比较:

乃以齐王田荣反书告项王,项王以此无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

(《史记·留侯世家》)

(5)否定句例外的情况

A.语言处于不成熟阶段,如:

例一:

唯不祟我?

(《合》16969)

例二:

兹雨不唯祸我?

(《合》12889)

B.古书屡经传抄,难免有误,如:

例一:

未绝之也。

(《左·僖3》)

比较:

未之绝也。

(石经本、宋本、淳熙本皆同)

例二:

其所择而莫如己者亡。

(《吕览·骄恣》)

比较一:

自为谋而莫己若者亡。

(《荀子·尧问》)

比较一:

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新序·杂事》)

C.出于修辞目的,如:

例一:

以天下之王公莫好之也,然而于是独好之;以天下之民莫欲之也,然而于是独为之。

(《荀子·君道》)

例二:

莫击之,或益之。

(《易·益卦·上九》)(对称、平衡)

D.叶韵,如:

例一:

胡逝我梁,不入唁我?

始者不如今,云不我可。

(《诗·小雅·何人斯》)

练习题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序和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

1.子欲居九夷,或曰:

“陋,如之何?

”子曰: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论语·子罕》)

古:

何陋之有。

“何陋”作动词“有”的前置宾语。

今:

有何陋。

宾语后置。

2.子思曰:

“如伋(子思的名)去,君谁与守?

”(《孟子·离娄下》)

古:

谁与守。

“谁”作介词“与”的前置宾语。

今:

与谁守。

宾语后置。

3.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论语·里仁》)

古:

未之见。

“之”作动词“见”的前置宾语。

今:

未见之。

宾语后置。

4.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

(《史记·秦始皇本纪》)

古:

莫之能一。

“之”作动词“一”的前置宾语。

今:

莫能一之。

宾语后置。

5.古之人不余欺也。

(苏轼《石钟山记》)

古:

不余欺。

“余”作动词“欺”的前置宾语。

今:

不欺余。

宾语后置。

6.君奚为不见孟轲也?

(《孟子·梁惠王下》)

古:

奚为。

“奚”作介词“为”的前置宾语。

今:

为奚,即为什么。

宾语后置。

7.然民虽有圣知,弗敢我谋;勇力,弗敢我杀。

(《商君书·画策》)

古:

弗敢我谋,弗敢我杀。

“我”作动词“谋”、“杀”的前置宾语。

今:

弗敢谋我,弗敢杀我。

宾语后置。

8.荀偃令曰:

“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左传·襄公十四年》)

古:

唯余马首是瞻。

“余马首”作动词“瞻”的前置宾语。

今:

唯瞻余马首。

宾语后置。

9.圣王有百,吾孰法焉?

(《荀子·非相》)

古:

孰法。

“孰”作动词“法”的前置宾语。

今:

法孰,即效法哪个。

宾语后置。

10.敢问夫子恶乎长?

(《孟子·公孙丑上》)

古:

恶乎长。

“恶”作介词“乎”的前置宾语。

今:

乎(于)恶长,即在哪方面擅长。

宾语后置。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有问题的(参《汉语史论集》43~48页,商务,1997)。

不过,古汉语里的确存在词类活用的现象,如:

例一:

尔欲吴王我乎?

(《左·定10》)

例二:

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刘豫我也。

(胡铨《上高宗封事》)

例三:

见公卿不为礼,无贵贱,皆汝之。

(《隋书·杨伯丑传》)

因此,不能因为词兼类情况的存在而否定活用现象的存在。

总体而言,古汉语词类活用只涉及动词、形容词和名词这三类词的活用,用法则分为:

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和名词的一般动词用法、形容词和名词的意动用法和名词用如副词的用法。

1、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指动词谓语使宾语怎么样的用法。

如:

例一: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马中锡《中山狼传》)//是狼为虞人所窘,求救于我,我实生之。

(马中锡《中山狼传》)

例二:

然墨之道,兼爱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马中锡《中山狼传》)

1、表示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或中介,有“凭着……”、“趁着……”、“通过……”等意思。

2、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理由,有“因为……”、“由于……”等意思。

1、引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可译为“替”、“给”等。

2、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了”。

3、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

4、引进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可译为“跟”、“对”、“向”。

5、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在被动句中作状语,或构成“为+名词(或代词)+所+动词“的句式。

1、引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可译为“为”、“替”、“给”。

2、引进动作行为的参与者,可译为“跟”、“同”。

3、引进比较的对象,可译为“跟”或“跟……相比”。

 

1、连词

连词

用法

1、连接体词(名词、代词)或体词性词组,组成联合结构,表并列关系。

2、有时也连接谓词性成分,表选择关系,可译为“还是”、“或者”。

3、连接分句和分句(通常需要与其他虚词配合),构成并列复句,表示选择。

1、连接形容词和形容词,表示同时具有两种属性或存在两种状态,可译为“又……又……”。

2、连接动词和动词,表示同时进行的两个动作,可译为“一边……一边……”。

3、连接分句与分句或段落与段落,表示意思更进一层,可译为“并且”、“而且”、“况且”。

4、用在偏句的主语后,说明另一事情程序更严重,以引起后面正句的层进推论,“且”可译为“况且”。

5、用在后一分句的开头以与前一分句相连接,表示在两项中作一选择,多为疑问句式。

“且”可译为“还是”。

1、连接形容词和形容词,表并列关系。

”“以”可译为“又”。

2、连接动词和动词,表示两项动作行为的连续性和时间上的紧相承接。

”“以”可译为“来”,也可以不译。

3、连接前后两个动词性成分,表示后一项动作行为是前一项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以”可译为“来”、“以便”、“以致”等。

4、连接前后两个动词性成分,表示前项动作行为是后项动作行为进行的条件、方式,但在句法结构上仍是平行的联合关系,而不是偏正关系。

”“以”可译为“来”,也可以不译。

5、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表示前项是动作进行的时间、条件、状态。

用法与“而”相当,可译可不译。

1、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两项之间的意义是并列关系,“而”可译为“又”,也可不译。

2、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前后两项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或状况在时间上先后紧相承接或事理上有层进、原因、条件和方式等关系,“而”可译为“又”、“而且”、“因而”、“就”,有时也可不译。

3、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前后两项在事理上是不一致的、相反的,构成了转折关系。

“而”可译为“却”、“可是”。

4、连接主语和谓语,有时表示谓语的情况是假设的,有时表示谓语的情况是不应或不易出现的。

“而”需要分别译为“如果“或“却”。

5、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示偏正关系,“而”一般不必翻译。

1、用在结果分句的开头以承接前一分句,表示两个分句在事理上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则”可以翻译为“那么就”。

2、连接动词性词语或动词作谓语的分句。

表两者的出现在时间上是紧密相承的。

“则”可以翻译为“就”。

3、用在两个以上的并列分句中,表示列举或对比相关的情况下,结果不同。

“则”可以翻译为“就”。

4、连接动词性词语或分句。

或表示后项的行为和情况与前项相反,或表示后项的行为和情况是前项动作施事者未曾料到的,或表示让步关系(有时与其他转折连词联用),“则”可分别译为“却”、“反而”、“原来已经”、“固然”、“虽然”、“倒是”等。

虽、虽然

主要连接两个分句,也可连接两个动词性词语。

表示对分句所说事实的承认,引起后一分句的转折。

有时表示假设性的让步。

“虽然”是连词“虽”和指示代词“然”的连用,可译成“虽然如此”、“即使如此”。

然、然而、然则

一般用于复句中后一分句的开头。

表转折,相当于“但是”、“可是”。

“然而”、“然则”都是指示代词“然”与连词的连用,相当于“虽然如此,可是”、“既然如此,那就”的意思。

2、语气词

语气词

语境

语气

主要用在判断句末。

有时用在疑问句或感叹句末

主要用在判断句末。

有时用在疑问句或感叹句末

矣、已、耳(而已)

叙述句,有时用在复句或描写句末。

“矣”表陈述语气。

“已”“耳(而已)”表限止语气。

乎、與(歟)、邪(耶)

疑问句,包括是非问句、选择问句、反问句,等。

表疑问语气。

哉、夫、兮

感叹句

表感叹语气。

“哉”表一般的感叹。

“夫”偏重于惋惜悲伤的语气。

“兮”通常用于韵文

 

句型

一、判断句

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某事物是什么,不是什么。

主语和谓语为对等关系。

上古汉语不使用系动词表判断。

其主要形式为:

……者,……也。

用公式表示,为:

主语+名词性谓语。

有若干变例,为:

1、……者,……。

2、……,……也。

3、……,……。

也可以使用副词(例如“乃”、“即”、“诚”、“洵”、“亦”、“皆”,等)帮助表判断。

例一:

是乃仁术也。

(《孟子·梁惠王上》)

例二:

梁父即楚将项燕。

(《史记·项羽本纪》)

例三: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出师表》)

例四:

洵游山者之最也。

(袁枚《游武夷山记》)

例五:

贵贤,仁也;贱不肖,亦仁也。

(《荀子·非十二子》)

例六:

环滁皆山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一般认为,汉以后才出现使用系动词表判断的现象。

例如:

是天子识其手书,问其人,果是伪书。

(《史记·封禅书》)但是,在先秦的典籍里,偶尔也见使用系动词表判断的现象。

例如:

郑县人有得车轭者,而不知其名,问人曰:

“此何种也?

”对曰:

“此车轭也。

”俄又復得一,问人曰:

“此是何种也?

”对曰:

“此车轭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蔡人不知其是陈君也,而杀之。

(《穀梁·桓6》)

讨论以“为”构成的判断句。

例如: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17》)//桀溺曰:

“子为谁?

”曰:

“为仲由。

”(《论语·微子6》)//尔为尔,我为我。

(《孟子·公孙丑上》)

此外,有学者认为:

“惟(维)”、“伊(繄)”等也是判断句的系动词(周法高:

1959~),如:

例一:

吉梦维何?

维熊维罴,维虺维蛇。

(《诗·小雅·斯干》)

例二:

我罪伊何?

(《诗·小雅·小异》)

例三:

民不易物,惟德繄物。

(《左·僖5》)

关键是,这些词可以和形容词性表语结合构成复合谓语,如:

例一:

厥草惟夭,厥木惟乔。

(《书·禹贡》)

二、被动句

没有任何标识的被动句:

例一:

然犹两足斩而宝乃定。

(《韩非子·和氏》)

例二: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论语·子张21》)//玉不琢,不成器。

(《三字经》)

有一定标识的被动句:

1、于(於)字式。

2、为(+於)字式。

3、为……所……式。

4、见(+於)字式。

5、有(+於)字式。

6、蒙字式。

用“被”字表被动,出现很早,如:

例一: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史记·屈原、贾谊列传》)

例二:

以万乘之国,被围于赵。

(《史记·鲁仲连传》)

讨论“受”,如:

受人所托//受制于人。

三、祈使句

表示命令、请求语气。

1、多使用谦敬副词

2、主语省略(与现代汉语同)

例一:

居,吾语女。

(《论语·阳货7》)//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

(郑燮《游金山寺联》)

例二:

王好战,请以战喻。

(《孟子·梁惠王上》)

例三: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

子曰:

“毋!

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论语·雍也5》)

例四: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

“再,斯可矣。

”(《论语·公冶长20》)

例五:

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

(司马迁《报任安书》)

四、说明句

凡主语与谓语之关系非相等之关系,即为“说明句”。

例一:

孟子见梁惠王。

(《孟子·梁惠王上》)

例二:

王立于沼上(同上)

例三: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後其君君者也。

(同上)

五、感叹句

特点一:

使用语气词:

哉、夫、兮。

有时候也兼用其他语气词,例如,也、乎之类。

特点二:

多倒装(谓语前置)。

例一:

甚矣,吾衰也!

久矣,吾不復梦见周公!

(《论语·述而5》)

例二:

大哉,孔子!

(《论语·子罕2》)

例三: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17》)

(例四:

郁郁乎文哉!

(《论语·八佾14》)

例五:

莫我知也夫!

(《论语·宪问35》)

例六:

子曰:

“南人有言曰: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善夫!

“(《论语·子路22》)

六、疑问句

1、一般疑问句

(1)无标识(语气词)之疑问句,出现在早期的语言文本中,如甲骨文:

例一:

己未卜,亘贞:

“逐豕,获?

”(《萃》1480甲)

例二:

乙亥卜,永贞:

“令戉来归?

”(《甲》3342)

(2)有标识(语气词)之疑问句。

a.使用句首语气词:

其、岂、寧,等。

例一:

若火之燎于原,不可鄉迩,其犹可扑灭?

(《书·盘庚》)

例二:

寧不亦淫从其欲以怒叔父?

(《左·成2》)

b.使用句末语气词:

与(欤)、邪(耶)、乎、哉、也,等。

例一:

伤人乎?

不问马。

(《论语·乡党17》)//管仲俭乎?

(《论语·八佾22》)

例二:

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

(《史记·袁盎传》)

例三:

商君曰:

“子不说吾治秦与?

”(《史记·商君传》)//子非三闾大夫欤?

(《史记·屈原贾谊列传》)

例四:

而欲当严天子而求其安,幾不亦难哉?

(《韩非子·奸劫弑臣》)

例五:

非皆二子之忧也?

(《管子·戒篇》)

c.句首句末皆使用语气词:

其……乎,等。

例一: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左·僖10》)

例二:

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邪?

(《易·繫辞下》)

例三:

其然,岂其然乎?

(《论语·宪问13》)

例四:

将以存亡安危属臣也,岂可负哉?

(《史记·李斯传》)

例五:

语曰:

“变古乱常,不死则亡。

”岂错等谓邪?

(《史记·鼂错传》)

例六:

子盖言子之志于公乎?

(《礼·檀弓》)

例七:

夫子盖少贬焉?

(《史记·孔子世家》)

例八:

且帝寧能为石人邪?

(《史记·魏其侯传》)

2、特殊疑问句

(1)疑问代词

a.代人:

谁、孰(畴)

例一: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诗·卫风·河广》)//桀溺曰:

“子为谁?

”曰:

“为仲由。

”(《论语·微子6》)//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论语·季氏1》)

例二: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论语·八佾22》)//王者孰谓?

谓文王也。

(《公羊·隐元》)//孔子曰:

“孰为来哉?

孰为来哉?

”(《公羊·哀14》)

b.代物:

何、孰

例一:

何哉,尔所谓达者?

(《论语·颜渊20》)

例二:

何辜于天,我罪伊何?

(《诗·小雅·巧言》)

例三: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1》)

 

(2)疑问副词或疑问介宾结构、复合结构

a.数量:

幾(幾+名词)、幾多、幾何、多少、幾所、幾许。

例一:

畏首畏尾,身其馀幾?

(《左·文17》)//妇有四德,君有其幾?

然士有百行,君有幾?

(《世说·贤媛》)

例二:

靖诸内而败诸外,所获幾何?

(《左·僖27》)//对酒当歌,人生幾何?

(曹操《短歌行》)

例三:

问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问天上幾多春?

只似人间,但长见,精神如画。

(苏轼《洞仙歌》)

例四: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也应惊问:

近来多少华髪?

(苏轼《念奴娇》)

例五:

数问其家金尚有幾所?

(《汉书·疏广传》)

例六:

河汉清且浅,相去復幾许?

(《古诗十九首》之十)

b.地点:

何从、奚、焉、安、恶(乌)。

例一:

然则义何从出?

(《墨子·尽心下》)

例二:

曰:

“奚之?

”曰:

“将之卫。

”(《庄子·人间世》)

例三: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左·僖14》)//曰:

“归乎?

”曰:

“君死安归?

”(《左·襄25》)

例四:

恶乎淫?

淫于蔡。

蔡人杀之。

(《公羊·桓6》)

c.原因:

盍、曷(害)、何以、奚、奚为、奚以、安、恶(乌)、胡、奈何、如何

例一:

今弗爱其子,安能爱君?

(《韩非子·难一》)

例二:

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恶能治国家?

(《孟子·许行》)

例三:

吴人焉敢攻吾邑?

(《吕览·察微》)

例四:

秦、晋匹也,何以卑我?

(《左·僖23》)

例五:

盍各言尔志?

(《论语·公冶长26》)//

例六: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例七:

如何?

如何?

忘我实多。

(《诗·秦风·晨风》)

例八:

此奚疾哉?

奚方能已之乎?

(《列子·仲尼》)

例九:

许子奚为不自织?

(《孟子·滕文公上》)

例十:

奚以知其然也?

(《庄子·逍遥游》)

例十一:

时日曷丧?

予及女皆亡。

(《书·汤誓》又《孟子·梁惠王上》)

d.时间:

何+(时、日、夕、年等时间词)、奚+(时间词)

例一: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

(《诗·小雅·何草不黄》)

例二:

今夕何夕?

见此良人。

(《诗·唐风·绸缪》)

例三:

则法术之士奚时得进用?

人主奚时得论哉?

(《韩非子·人主》)

 2、反意问句

句末附一否定副词:

无、否、不、未,等。

如:

例一: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问刘十九》)

例二: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例三:

路傍人怪问:

此隐者,姓陶不?

(辛弃疾《木兰花慢·路傍人怪问》)//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

(辛弃疾《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例四:

过吾庐定有、幽人相问:

岁晚渊明归来未?

(辛弃疾《西河·送钱仲耕自江西移守婺州》)//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3、选择问句

a.有标识者(连词):

抑(意)、宁……将……、将、宁……宁……、妄其(亡其、忘其)、与其……毋宁……、且,等。

如:

例一:

求之与?

抑与之与?

(《论语·学而10》)//敢问天道乎?

抑人故也?

(《国语·周语下》)//知不足邪?

意知而不能行邪?

(《庄子·盗跖》)

例二: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

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楚辞·卜居》)

例三:

人生受命于天乎?

将受命于户耶?

(《史记·孟嘗君传》)

例四:

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

宁其生而曳尾于塗中乎?

(《庄子·秋水》)

例五:

道固然与?

妄其欺不穀邪?

(《国语·越语》)//君将攫之乎?

亡其不与?

(《吕览·审为》)//不识三国之憎秦而爱怀邪?

忘其憎怀而爱秦邪?

(《战国策·赵策》)

例六:

与其飢死道路,为群兽食?

毋宁毙于虞人以俎豆于贵家?

(马中锡《中山狼传》)

b.无标识者。

如:

例一:

分明乎天下爱人而利人者,别与?

兼与?

即必曰:

兼也。

(《墨子·兼爱》)

例二:

果是邪?

非邪?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被动句练习题

指出下面的句子,哪些是被动句,哪些不是被动句,被动句有什么不同形式:

1.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前句是,无标志。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是,“见……于”式。

3.今单于新困于汉,而昆莫地空。

(《汉书·张骞传》)

前句是,“于”字式。

4.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史记·鸿门宴》)

后句是,“为……所”式。

5.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

(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前句是,无标志。

6.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

《汉书·张骞传》)

后句是,“为……所”式。

7.才高见屈,遭时而然。

(《论衡·自纪》)

前句是,“见”字式。

8.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孟子·许行》)

后句是,“于”字式。

 

格律

基本要求:

平仄相间。

有四种基本句式:

五律:

  (甲)仄仄平平仄(仄起仄收式)

(乙)平平仄仄平(平起平收式)

(丙)平平平仄仄(平起仄收式)

(丁)仄仄仄平平(仄起平收式)

七律:

在五律基本句式之间加上相反的“平平”或“仄仄”。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

(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

(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这四种基本句式(甲乙丙丁)交错,就构成律诗的几种基本格律形式。

关于粘对

粘:

后一联出句的第二个字与上一联对句的第二个字,它们平仄要相同。

对:

同一联中出句和对句的平仄要相反。

不过,并不是出句和对句的每个字的平仄都要相反,但是,每联中出句和对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必须相反。

律诗讲究粘对,根据粘对规律,只要给出律诗第一句的平仄,就可以写出整首诗的平仄格式。

近体诗不允许“失粘”或“失对”。

关于“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七言律诗的第一、三、五个字,其平仄是可以变动的,第二、四、六字的平仄是固定的不变的。

原因两个:

一是避免“三平调”,二是避免“犯孤平”。

三平调:

指律诗句尾连用三个平声字,比如:

——|||——是丁种句,第一、三字平仄可变动,而第五字必须是仄,否则句尾就成了

“——||———”,句尾三个平声字,这就是三平调。

律诗切忌犯三平调。

为了避免犯三平调,所以第五个字不能用平声字,只能用仄声的。

犯孤平:

指律诗的乙种句除韵脚上的平声字外,句中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就叫犯孤平。

“||——||—”,如果第三个字用了仄声,变成“|||—||—”,那么除句末平声外,句中只有一个平声字,这叫犯孤平。

三平调是古体诗特有的句式,在近体诗中是不允许的。

近体诗中有时若犯了孤平,那么要设法补救。

救的办法是把本句第五字由仄变平。

第六个字有的地方可以不分明,即可平可仄,但条件是必须有救。

分两种情况。

1,丙种句“仄仄平平平仄仄”,第六个字可由仄换平(拗),条件是本句第五字要由平变仄(救)。

    仄仄平平仄救平拗仄

2,甲种句“平平仄仄平平仄”,第六个字可由平换仄(拗),条件是对句的第五字要由仄换平(救)。

    平平仄仄平仄拗仄

    仄仄平平平救仄平

 

关于拗救

律诗平仄有严格规定,如果违反常格,该平的地方用了仄,或该仄的地方用了平,称为拗。

有拗必有救。

主要有两类三种:

一、本句拗而本句救

1、乙种句“仄仄平平仄仄平”中的仄拗而平救。

变为“仄仄仄平平仄平”。

此乃避免“犯孤平”。

即第三字由平变仄(拗),那么第五字由仄变平(救)。

例如:

苏轼《新城道中》:

野桃含笑竹篱短,平平仄仄平拗平仄

溪柳自摇沙水清。

仄仄平拗平仄救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