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1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08325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15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11.docx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11.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11.docx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全册教案11

第一单元:

单元分析

一、学习内容:

认识元、角、分与小数。

二、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2、经历比较商品单价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

3、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

4、会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的一些事物,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与同伴交流,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学习重难点、关键:

重点:

小数含义的理解;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难点:

小数含义的理解。

关键:

联系现实背景,结合具体内容,帮助理解。

买文具

出示:

元、角、分与小数。

1、小数是什么呢?

(举例说明)

2、小数由那几部分组成?

二、合作、探究

1、认知小数。

(1)出示课本插图。

(2)引导学生观察“书橱”里陈列的文具。

让同桌互相说一说每一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

(同桌交流,请个别学生汇报)

(3)动笔填写各种文具的价格。

(课本2页,同桌互相核对,教师同意结果)

(4)认识这些小数。

在学生都理解了标价牌上小数的意义后,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像标价牌上用来表示文具单价的数叫做小数。

像3.50,1.06,16.85,0.50,8.0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小数有无数个)

观察小数,发现有什么特点?

(不难发现小数都有一个点)

这个“.”是小数点。

这个点很重要,举例说明:

售货员阿姨粗心地把笔记本标价牌上的小数点位置写错了,把3.50元写成了0.35元,会造成什么结果?

写成35.0元呢?

2、小数的读法。

(1)学生自己先试试读读。

(2)教师范读。

板书:

16.85读作:

十六点八五。

(3)学生自己读。

(4)说明小数读法的要求。

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左边的数按整数来读,小数点右边的数按数字顺序一个数字一个数字来读。

(5)读一读。

0.020.310.502.410.338.0520.004.135

(注意:

强调小数点右边的数的读法)

3、小数的写法。

(1)如何用小数来表示物品的价格呢?

(2)尝试练习:

3元5角=元2元5角5分=元15元6角=元8角=元5分=元3元5角=元。

完成后组织讨论,教师巡视,并帮助个别学生。

最后提问学生同意结果。

结束后请学生读一读。

3、交流、拓展

说说生活中有哪些小数?

1、小组交流。

2、班级展示。

四、达标训练

1、课本第3页的“练一练”的第1、2题。

2、找小数。

23.20.021.00505.018.010.71.11

3、填空。

2元1角=元7元5角2分=元50元5角=元2元5角1分=元51元2分=元1角5分=元

板书设计

买文具

元、角、分与小数

像3.50,1.06,16.85,0.50,8.0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16.85读作:

十六点八五。

3元5角=元2元5角5分=元15元6角=元

8角=元5分=元3元5角=元。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货比三家

学习目标

1、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比简单小数大小及与同伴交流的过程。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体验小数比较大小的策略的多样性,会比较简单小数的大小,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

小数的大小比较。

学习难点

1、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2、小数大小比较的策略的多样性。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读一读:

0.50元0.02元1.05元2.3元16.25元6.00元

1.2米10.2米0.01米15.45米20.351.475.68

2、写一写:

(1)零点二五

(2)零点零四(3)二点四零(4)十六点零五

3、填一填:

(1)1.02元=元分

(2)5.50元=元角

(3)元=8元6角4分(4)元=41元8分

4出示主题图,独立学生观察情境图,独一读各种文具的价格。

二、合作、探究

1、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

(1)提出问题。

“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

”)

(2)同桌合作

(3)班级展示

(4)说说比较方法

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的方法:

1)把元改成几元几角来表示,根据生活经验判断5元1角大于4元9角。

2)以5元为中介,进行间接比较,4.9元比5元少,5.1元比5元多。

3)可以把它看成角来比较,49角比51角少。

4)通过比较整数部分来判断。

(着重)

在小数大小比较中,整数(小数点左边的数)大的,这个小数就大;相反就小。

2、三个小数的大小比较。

看图提出其他问题,引入比较比较哪家文具店橡皮便宜?

(1)小组合作探究

(2)班级展示

方法:

先两个先比,把小的同第三个比。

结果是2.36最小。

三、

课本第4页的“试一试”。

四、巩固练习

1、课内作业。

(课本第5页的“练一练”的第1、2、3题。

2、小黑板作业。

五、作业设计

1、在〇里填上“>”、“<”或“=”。

2.65元〇1.88元3.90元〇3.58元6.05元〇6.10元

5.30元〇5.3元7.05元〇7.50元4.00元〇40.0元

2、计算。

25×581÷3428×4816÷3

六、板书设计

货比三家

比较4.9元与5.1元的大小

4.9元<5.1元

橡皮的价格:

2.63元2.36元2.65元

结果:

2.65元>2.36元>2.63元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买书

学习目标

1、结合“买书”的具体生活情境,探索没有进位或退位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2、通过交流活动,让全体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3、经过探索活动,使学生能用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

小数的加减法。

学习难点

1、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的掌握。

2、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上的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填空。

(1)5.9元=元角=角

(2)3.3元=元角=角

2、列竖式计算。

25+1146-48124-23103+28

3、阅读课本第六页的例题,说说你获得哪些信息

二、合作,探究。

1、学习例题。

(1)提出问题:

一共花了多少元?

(2)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方法解答。

(3)学生独立列式

(4)探索算理和算法。

1)让学生估一估:

大约有多少元?

2)让学生各自独立探索计算方法。

3)小组合作探究

4)全班交流

第一种:

把元化成角来计算。

3.2元=32角11.5元=115角32角+115角=147角147角=14.7元

第二种:

用竖式计算。

第三种:

用小数计算。

3元2角3.2

+11元5角+11.5

14元7角14.7

5)讨论:

三种算法有什么共同之处?

(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

小数做竖式加法时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

(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单位的数对齐。

不对齐就不能直接相加。

(5)让学生比较哪一种算法比较简单。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直接用小数来计算并掌握这种算法和算理。

三.交流展示,适度拓展

1提出问题:

一本《数学世界》比一本《童话故事》贵多少元?

2学生计算

3全班反馈

4说一说:

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小数点也要对齐)

四强化练习

1课本第6页的“试一试”的第2、3题。

2课本第7页的“练一练”的第1、2题。

3、列竖式计算。

2.5+54.445.8-4.653.7+1.212.4-11.3

1.46+0.538.47-2.2535.6+43.346.7-5.4

4菊花一束的单价是1.50元

满天星一束的单价是2.40元

(1)各买一束,一共要多少元?

(2)买一束满天星比买一束菊花贵多少元?

(3)买2束满天星要多少元?

板书设计

买书

列式:

3.2元+11.5元=元

第一种:

把元化成角来计算。

3.2元=32角11.5元=115角32角+115角=147角147角=14.7元

第二种:

用竖式计算。

第三种:

用小数计算。

3元2角3.2

+11元5角+11.5

14元7角14.7

算式:

11.5元-3.2元=元

竖式:

11.5

-3.2

8.3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练习课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没有进退位)的算理和算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运算。

2、运用小数加减法(没有进退位)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小数的加减法。

学习难点

1、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的掌握。

2、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生活上的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口算。

0.5+0.10.2+0.31.1+1.54.5+1.4

5.7-0.50.5-0.35.3-5.31.9-1.7

2、列竖式计算。

3.4+0.35.6-3.36.4+2.4

5.7-4.38.7-5.20.9-0.7

(1)学生独立计算;

(2)小组交流,相互检查;

(3)派代表回答结果。

二、合作,探究。

1、课本第7页的第3题“森林医生”。

(1)学生独立学习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2、课本第7页的第4题。

(1)小组交流

(2)全班反馈

三、强化训练

1、计算。

(1)10.2+1.3

(2)5.4+2(3)6.20-1.1

2、解决问题:

魔方一个3.20元;小皮球一个2.10元;足球一个35.50元。

(1)买一个魔方和一个小皮球共多少元?

(2)买一个足球比买一个小皮球贵多少元?

(3)三个都买。

40元钱够吗?

3、列竖式计算。

2.5+0.44.2+7.716.2+2.446.5+2.4

1.96-0.538.97-5.7635.6-43.325.7-5.6

4、地球仪单价是7.40元;

卷笔刀的单价是0.50元;

笔盒的单价是3.60元。

(1)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卷笔刀共花多少元?

(2)买一笔盒比买一个卷笔刀贵多少元?

(3)三件物品都买,10元够吗?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寄书

教学目标

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并能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问题。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体验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的加减法(有进位后退位)。

教学难点

1、小数加减法(有进位后退位)。

2、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出示菜单:

菜名

青菜

肉片

炒蛋

鱼片

单价(元)

1.00

0.5

1.20

1.00

0.40

1.6

(1)买一份青菜和一份肉片,要多少元?

(2)买一份青菜和一份炒蛋,要多少元?

(3)一份肉片比一份炒蛋贵多少元?

(4)买一份饭,一份青菜和一份肉片,共要多少元?

(5)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二、讲授新课

1、教学例题。

(1)出示课本情境图。

观察图,理解情境,找数学信息。

(2)自己提出数学问题:

1)一共需要多少元?

2)其中一种比另一种贵(便宜)多少元?

(3)列出算式。

选择其中一问题,如:

一共需要多少元?

算式:

1.6+12.4=(元)

(4)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元邮资?

(13元多,大约14元,14元多等等)

(5)探索计算方法。

1)让学生自己探索方法:

第一种:

把元化成角来计算。

第二种:

按不同单位分别相加。

第三种:

列竖式计算。

1.6

+12.4

14.0

2)让学生互相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过程,分析、判断解答是否正确。

3)议一议:

一是比较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适用。

(认识用竖式的简便性与准确性。

)二是讨论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小数点是否对齐)。

三是比较今天的方法与上一节的方法,找出不同点(进位与不进位)。

2、拓展练习。

课本第8页“试一试”的第

(1)题:

2包书的邮费相差多少元?

(1)列式:

12.4-1.6=(元)

(2)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

(列竖式)

(3)交流计算方法、过程。

1)处理退位问题。

2)小数点对齐。

反省自己在计算中是否注意到这些问题。

3)课堂小结。

由学生自己小结小数加减法计算(有进位或退位)的方法,及计算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三、课堂活动

课本第8页“试一试”的第

(2)题

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要求他们在解答过程中,要自我提醒必须注意的问题。

3、小黑板作业。

四、巩固练习

1、课内外作业。

课本第9页“练一练”的第1题。

(独立例竖式完成,提醒注意的问题。

2)选用作业。

五、作业设计

1、列竖式计算。

1.5+2.88.4-5.915.8+5.742.8+9.7

8.2-4.85.19-4.2585.7-51.854.1+9.7

2、可乐的单价是1.8元;

果汁的单价是10.5元;

(1)两种饮料各买一瓶,要多少元?

(2)买一瓶果汁比买一听可乐贵多少元?

(3)买2听可乐,一瓶果汁,15元够吗?

六、板书设计

寄书

一共需要多少元?

算式:

1.6+12.4=(元)

列竖式计算:

1.6

+12.4

14.0

 

教学后记

练习课

学习目标

1、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处理小数加减法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算法问题。

2、能教熟练地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法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

3、进一步培养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学习重点

小数的加减法中需要进退位的问题。

学习难点

利用小数加减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口算。

1.3+4.55.9-5.812.6-122.3+0.78.7-5.71.5+1.6

2、列竖式计算。

5.8+7.612.8+4.912.6-4.79-1.89.84-5.374.5+54.8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

二、合作,探究。

1、课本第9页“练一练”

(1)学生独立完成

(2)同桌交流

2、课本第9页“练一练”的第3题。

(1)独自审题,并解答问题。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解答方法。

(3)全班反馈;说说自己的估算方法。

第一种方法:

把21.8元看成22元,14.5看成15元。

22加15的和是37,37<40,所以40元够买。

第二种方法:

把整数部分先加起来,21+14=35。

由于小数部分的和不可能超过2,所以他们的和一定小于40元。

3、课本第9页“练一练”的第4题、第5题。

(1)小组合作解答

(2)全班反馈

三、达标练习

1、列竖式计算。

1.9+2.87.4-5.835.8+9.712.8-9.7

56.2-27.853.47+4.2563.7-37.823.1+61.3

2、解决问题:

1)萧萧到超市买东西,花了18.6元,还剩下13.9元。

萧萧带了多少钱?

2)朗朗带了50元,买了2本书,还剩下32.8元。

买这二本书共花了多少元?

课后反思

森林旅游

活动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小数加减计算的算理、算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能广泛应用于

学习准备

挂图、计分表等。

活动过程

一、宣布活动内容

1、课题“森里旅游”。

2、出示挂图(课本插图)。

说明“森林旅游”的购物情境,营造氛围。

二、活动形式

把“森林旅游”的购物活动组织成同桌之间的数学游戏。

其中一人扮顾客,承担提出购物问题的任务,另一个扮服务员,承担解决问题的任务。

这里有两幅(二种情境),当购物地点从森林食品店转到纪念品商店,两人也随着对换角色。

三、活动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由顾客提出数学问题。

从容易到困难,从简单到复杂,并由服务员解决这些问题。

2、“服务员”、“顾客”都应该加强角色意识,讲究服务态度,讲究礼貌,言语文明。

3、教师巡视,帮助组织活动。

四、活动过程

1、出示两张情境挂图。

由于教材上的插图没有注明物品名称。

所以,先根据图形形状给物品标上名称。

2、宣布活动规则。

(1)每人有5分的基础分。

(2)“服务员”每解决一个问题并且令“顾客”满意,可加1分。

这里的满意包含礼貌用语。

(3)“顾客”能发现并指出“服务员”的一个失误,并被对方认可,可加1分;“服务员”每失误一次扣1分。

(4)如果“服务员”能发现并指出“顾客”对失误的指控是错误的,并能以理服人,那么“服务员”额外加1分,同样,“顾客”应该扣1分。

(5)在事先规定到每家商店购物10分的时间内,积分达到10分以上者,可获“优秀服务员”或“诚信顾客”荣誉称号。

3、发放记分表。

服务员(5分)

顾客(5分)

问题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6

7

8

得分情况

4、活动开始。

同桌同学面对面进行游戏活动,教师进行巡视,辅导部分学生。

为增强游戏活动有序而正确地进行,提高准确性,可引导(或准许)学生在活动开始时,先各自记录所要提出的问题,从易到难。

然后再把问题向对方提出,要求对方解决。

这样也便于检查谁对谁错,从而进行正确地评分。

5、活动小结。

(1)各小组汇报最后得分情况。

(2)评出“优秀服务员”和“诚信顾客”。

(3)小组提供富有新颖的问题,让大家共同分享,引导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富有创意的问题。

(4)分析。

总结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领悟什么问题用估算解决,什么问题可以用口算解决,什么问题应该用笔算解决。

五、实践活动

课本第15页的“实践活动”。

要求:

1、按课本要求记录“生活中的小数”。

2、与同伴交流,进一步感受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并分享实践活动的初步经验与良好的情感体验。

3、用数学日记形式记录下自己对“生活中的小数”独特的发现或对调查现状的感受及节省开支建议。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单元分析

一、学习内容:

认识对称、平移和旋转。

二、单元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感知身边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

2、通过观摩,操作活动,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左右)方向、竖直(上、下)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4、结合图案的欣赏与设计的过程,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变换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培养对图形的知觉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知识技能目标:

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左右)方向、竖直(上、下)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4、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道理。

四、重难点、关键:

重点:

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难点:

空间知觉的建立与培养。

对称图形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观察、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作品,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显示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剪一剪”“画一画”和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学习重点

认识对称现象,绘制对称图形。

学习难点

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学习用具

剪纸艺术作品,绘画颜料,白纸,剪刀等。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教师动手操作,学生认真观察。

(1)教师取一张白纸、对折。

(2)在白纸的一边画上一个图案。

(如图1)

图1图2

在图案中,添加彩色(或其他比较明显的颜色)颜色。

(3)把白纸沿原来的折痕对折,并用力按一按,使这个图案印到白纸的另一边上。

(如图2)

整个过程,要让全体学生看得清清楚楚,然后把它贴在黑板上。

说说这图案有什么特点?

(沿中线(对称轴)左右两边图形是一样的。

2,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

二、合作、探究。

1、出示课本上剪纸图。

2、学生动手操作。

(1)各人取出一张纸,对折,并画上图案(参照课文)。

(2)用剪刀剪下图形,再打开。

(3)同桌互相交流。

3认识对称轴。

(1)告诉学生,刚才对折时出现的折痕,是这幅图的对称轴。

对称有什么功能呢?

(2)把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发现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

(3)让学生在小组内自己试一试。

4、猜一猜,剪一剪。

(课本12页的下半页部分)

5、看一看,说一说。

(1)课本第13页的上半部分内容。

1)让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内交流

(2)判断并分析。

出示图形: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反馈

判断:

两幅图形都不是对称图形。

原因:

沿中间(这里不存在对称轴)对折,左右两边图形不能完全重合。

通过这一练习,排除一种错误认识:

左右两边图形一样,就是对称图形。

三、交流展示、适度拓展。

1、课文第13页“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展示

2、课文第14野“试一试”的第1、2和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

四、强化练习

1、课本第14页“试一试”的第4题。

2、给对称图形打“√”。

3、找一找哪些字是对称的。

68HM责文育

板书设计

对称图形

对称图形。

对称轴: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练习课

练习目标

1、通过画图等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摆一摆”“找一找”等练习,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教学重点

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

点子图,方格纸等。

练习过程

一、基础练习

1、课文第15页“练一练”的第1题。

出示题中文字。

(1)先让学生找一找,这里的哪些字是对称的。

是对称的字,在它的下面打个“√”。

(2)在小组中交流。

说一说是怎么找的,并互相检查找得对不对,完整不完整。

(3)汇报结果。

通过观察,思考,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在对称方面有什么区别。

看看学生能不能发现其区别,即对称轴的位置不同或对称轴的数目不同。

明白有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只一条。

2、请学生说一说对称图形的特征。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体会,主要是抓住两点。

(1)沿着对称轴对折。

(2)对称轴左右两边图形完全重合。

二、专项练习

1、课文第15页“练一练”的第2、3题。

第2题:

第1个图。

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出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然后找出对称轴的位置。

第2个图形,要求学生画出对称轴是纵向的对称图形(左右对称)。

第3个图形。

要求学生画出对称轴是横向的对称图形(上下对称)。

第3题:

让学生照课文摆一摆,也可以参照课文图形,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