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理论与实践探索以江西吉安市为例讲解.docx
《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理论与实践探索以江西吉安市为例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理论与实践探索以江西吉安市为例讲解.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理论与实践探索以江西吉安市为例讲解
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理论与实践探索
*
——以江西吉安市为例
章 政 杨长勇
[摘要]本文以江西省吉安市为例,运用城市细分理论和城市结构理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定位、发展目标选择、空间结构模式以及城市主要衡量指标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城市化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和建议。
[关键词]城市化 经济欠发达地区 城市空间模式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470(2005—02—0007(04[作者]章 政 教授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市 1000871
杨长勇 博士研究生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市 1000871
*本文系江西省吉安市“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部份研究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发达国家的人口城市化率已达到80%,今后其增长率会相当缓慢,预计到2020年人口城市化率仅上升到84%。
而且,发达国家城市化早已进入了“逆城市化”阶段,大部分城市人口居住在中小城市,约一半城市人口居住在5万至10万人的小城镇。
而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率目前平均只有35%,到2020年估计会上升到46%。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
1978年,中国人口城市化率只有17.92%,到2002年已上升到39.09%。
但中国东、中、西部城市发展速度很不平衡。
东部许多大城市已膨胀到顶点,出现逆城市化趋势;而中西部大部分城市还处于前发展期,城市扩张的潜力很大。
本文以江西吉安市〔1〕为例,对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化过程中的基本定位、发展路径、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及其应遵循的原则等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系统分析。
二、城市化与城市细分理论
要分析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发展过程,首先需要对这类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处的地位与阶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为此,我们运用城市细分理论分析该类地区的城市化特点和方向。
城市细分理论将城市化进程分为大城市阶段、中等城市阶段和小城市阶段。
其中,大城市阶段又细分为早期、中期
和高级期。
首先是大城市阶段。
越来越多的经济和人口集中在有限几个快速增长中心。
在大城市阶段初期,城市系统的扩展相当快,同时有新的中心加入最低层。
在建立新的城市中心时,靠近大中心有利地段在较早地吸引城市发展方面处于有利地位。
大城市阶段又可分成3个小阶段:
在大城市阶段的早期,大城市在城市系统中建立了一定的全面空间优势,吸引了大部分的地区间的净移民。
在大城市阶段的中期,大城市很大程度上仍是单极的并且发展迅速,郊区化成为显著现象。
在这个阶段,大城市扩展速度上升,城市体系的其余地区尽管速度慢但也开始获得由农村到城市的移民。
城市体系进入高级大城市阶段,由于集聚的逆经济因素,当大城市太大时,单极城市结构不再流行,通过在主要区域进行内部分散,大都市发展成多中心的都市。
其次是中等城市阶段。
在发展的某点上,大城市阶段开始成熟,增长率开始下降,空间分散过程开始。
大城市的老化常伴随着其附近的几个中心的增长,尤其是中等城市。
由此,城市化进入第二阶段。
中等城市阶段分为两个小阶段。
早期阶段以与大都市相邻而不相连的有限个中等城市的不平衡增长为特征。
这时,尽管比中等城市增长慢,但大城
农村经济2005年第2期
〔1〕江西省吉安市位于江西省西南部,2000年5月撤地设市,
现辖10县2区1市,总面积2.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70万人;城市面积206.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34.21万人。
近年来,江西省掀起了新一轮城市竞争,吉安市也扬帆奋起,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市人口仍在增长,而大都市郊区的中心比中心城区增长快。
在后期阶段,地区分散和市郊化在快速增长的中等城市也开始小规模出现,并且与早期阶段相比所有大都市中心人口绝对数都开始减少,中心城区比市郊中心人口减少更多。
最后是小城市阶段,也称为“反城市化”。
在这个阶段,人口开始从大都市和中等城市向小城市分散。
在小城市阶段的后期,城市体系达到饱和点。
由于技术和结构的限制,农村向城市的移民不再是城市化的主要因素。
反城市化阶段代表了城市化发展第一个循环的最后阶段。
在这一阶段后,一个有利于大城市发展的新的城市化阶段出现,城市化发展由此进入一个发达水平。
三、城市化定位与目标选择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二十万以上、不满五十万的城市为中等城市。
2003年末,吉安市非农业人口34.21万人,由此判定:
吉安市属于中等城市。
按照工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可以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属于工业社会。
一般而言,第二产业产值在GDP中占到50%以上时,可以说这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了工业化。
2003年,全国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8∶52.9∶32.3,因此可以说,全国总体上已实现工业化。
江西省同年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8∶43.4∶36.8,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低于50%,不过差距不是很大。
可以判断:
江西省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加速过渡的时期,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实现工业化。
然而,吉安市同年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0.9:
36.6:
32.5,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远低于50%,并且低于江西省工业化平均水平,农业在吉安市的GDP中三分天下有其一。
由此可以判断:
吉安市总体上尚未脱离农业社会,向工业化迈进的任务还很艰巨。
按照城市化水平与工业化水平关系的不同,可将城市化分为四种模式:
同步城市化、过度城市化、滞后城市化和逆城市化。
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相协调的城市化称为同步城市化;城市化率明显超过工业化率的城市化称为过度城市化;城市化率落后于工业化率的城市化称为滞后城市化;而城市中心人口,尤其是大城市中心区人口郊外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称为逆城市化。
2003年末,吉安市城市化率为31.04%,而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为36.6%,城市化率明显低于工业化率。
由此可以判断:
吉安市目前的城市化水平属于滞后型城市化。
综上所述,吉安市现有的城市化特点可概括为:
吉安属于中等城市;工业化率低于工业社会所要求的水平,还属于农业社会;城市化率又落后于工业化率,属于滞后型城市化。
参照城市细分理论,可以对吉安市在城市化进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城市化的未来走向作出判断:
吉安市还处于前大城市化阶段,城市化还未真正展开。
吉安市未来城市化的主要目标应是进入大城市化早期阶段,建立几个人口和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心,在城市系统中建立一定的全面空间优势,吸引大部分的地区间的净移民;提高工业化率,加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提高城市化率并使其与工业化率相协调,变滞后型城市化为同步型城市化。
四、城市化的空间结构模式
从世界城市的发展历程来看,城市化进程一般经过两个阶段,分别对应两种城市空间结构模式。
第一阶段,城市空间结构从分散走向集中,形成了“紧密型”或“集中型”空间结构模式。
在这一阶段,人口、工业、商业及各种机构从空间的分散状态向空间的集中状态发展,从乡村和小城镇向城市中心的空间地带集中。
城市集中带来了诸多社会经济效益,比如聚集经济效益、规模效益等,这些因素刺激了社会经济的活力。
第二阶段,随着“紧密型”城市带来的“过度城市化”弊病逐渐暴露,城市功能开始向外转移,人口、工厂、商店及各种机构从城市核心地区移出,分散到郊区及毗邻的小城镇。
城市分散使城市化向近郊、远郊乃至乡村地区的广阔空间扩张,尤其是郊区次中心的形成,使城市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分散型”城市空间结构。
吉安市仍处于向大城市化阶段早期迈进的过程中,“紧密型”城市空间结构应该是吉安选择的主要空间结构模式。
不过,发达国家与我国东部大城市的历史都表明,紧密型城市结构的弊病会很快暴露。
在强大的城市中心控制下,城市简单地沿地平线向四周迅速扩张,不仅会使城市中心很快显得拥挤不堪、大大加重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而且城市不断占用郊区直至农村的土地,对农业的发展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解决。
根据这一理论认识,结合吉安市的具体情况,吉安市在迈向紧密型城市空间结构的过程中,应遏制人口、产业向中心城区的过度聚集,适当发展次级中心,形成多中心、广辐射、以紧密型为主、兼具分散化优点的城市空间格局。
在密集型为主、兼顾分散化的城市空间模式中,最著名的是同心圆模式和扇形模式。
二者都强调一个强大的城市中心控制全城,城市各部分按照位置形成比较专业化的分区。
所不同的是,同心圆模式强调各分区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一圈一圈向外扩散开去,距离中心城区的远近决定了土地租金的高低,从而决定了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各分区的区位分布。
而扇形模式则强调从市中心沿公路、铁路、河流等交通线逐渐扩展开去,形成一个一个的扇形专业区布局。
吉安市现有的城市空间结构与同心圆模式相似,而吉安市拥有的交通条件又使得扇形模式成为可行的选择。
在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吉安可以将两种模式结合起来设计自己的空间结构模式。
比如,将吉州区城区、青原区城区和吉安县县城作为吉安市的城市核心,赋予其聚集人口、商业的功能;吉
水县县城、泰和县县城、井冈山市新市址作为次级中心,分散核心的压力,避免“紧密型”结构带来的弊病;其余地区作为辐射区,与核心和次级中心进行人员、物资交流。
在核心、次级中心和辐射区中,再按照紧密型城市结构排布各县、各镇的人口、产业,形成核心、中心和辐射区环环相套的城市空间结构。
五、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化的衡量指标体系城市化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整体性的结构变迁,体现在社会各个子系统的“城市化”上,主要包括3个方面:
人口城市化,即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人口由分散的乡村向城市集中一般通过两种方式完成:
一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二是农村转变为城市。
经济城市化,即各种非农产业发展的经济要素向城市集聚,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在城市的集聚,以及土地由农业用地转为非农用地,由此导致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上升,经济结构呈现工业主导的格局。
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即人们不断被吸引到城市并被纳入城市的生活组织中。
人们的日常生活习俗、制度、思维方式等,都与乡村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在城市化的3个标志中,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城市化容易量化分析,所以常常作为衡量城市化程度的标志。
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城市化率是一个尤为重要的指标。
政府主导的城市化进程,需要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