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逻辑原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102045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0.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逻辑原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普通逻辑原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普通逻辑原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普通逻辑原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普通逻辑原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逻辑原理.docx

《普通逻辑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逻辑原理.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逻辑原理.docx

普通逻辑原理

普通逻辑原理

第一章绪论

  §.章节安排

  §1、逻辑与逻辑学

  §2、普通逻辑的学科性质和学习意义

  §3、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和学习方法

  §1、逻辑与逻辑学

  一、逻辑的概念。

?

二、逻辑学的概念。

  一、逻辑的概念。

  逻辑是“logic”的译音,是古希腊“逻各斯”的译音变种。

  

(一)西方国家的逻辑含义。

  1.指本原、本体、发端。

赫拉克利特认为:

万物生成于火这个逻辑(逻各斯)。

  2.指尺度、关系、比例、比率。

亚里士多德提出:

音律的逻辑(逻各斯)。

  3.指价值、分量。

赫拉克利特认为:

人的逻辑大于其他事物的逻辑(逻各斯)。

  4.指规则、规律、原理。

  赫拉克利特:

逻辑是万物共同遵守的东西。

  斯多葛学派:

逻辑是神圣的秩序。

  新柏拉图:

逻辑是世界的支配力量。

  基督教:

逻辑是上帝的话语。

类似老子的道。

  5.指理性、推理、论辩术。

柏拉图认为:

逻辑是灵魂的智慧部分。

  6.指命题、说明、解释、论证。

  

(二)汉语中的逻辑含义。

  从明代开始,西方逻辑传入中国,先后将其翻译为名学、辩学、理则学、论理学。

严复(1905年)第一个将“logic”译为“逻辑”。

其含义有四:

  1.客观规律。

中国革命的逻辑;历史的逻辑。

  2.思维规律。

文章逻辑性强;说话要有逻辑。

  3.理论观点。

强盗的逻辑;侵略者的逻辑。

  4.一门学科。

领导干部要学点逻辑。

?

  二、逻辑学的概念。

  逻辑学是关于思维的科学。

包括:

普通逻辑、数理逻辑、辨证逻辑三门子科学。

  

(一)普通逻辑。

普通逻辑是通过分析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研究日常思维的真与假及无矛盾系统的科学。

(不研究思维内容,如1、2、3)也称形式逻辑。

  普通逻辑学以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工具论》为标志,创立于2000多年前。

同时有印度“因名学”、中国“明辨学”。

但亚里士多德最有代表性。

  普通逻辑产生于学术争鸣兴盛时期,自然科学和商业、航海业的发展,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和理性思维。

  中国古代逻辑的顶峰是墨子。

《墨经》提出:

以名举实,即以概念反映事物、事实;以辞抒意,即以判断表达意思、思想;以说出故,即以推理揭示事物之因果联系。

  

(二)数理逻辑。

数理逻辑是运用人工符号语言和数学方法,研究思维真假值的符号逻辑。

也称逻辑代数。

(普通逻辑研究日常思维语言;只使用简单符号)。

数理逻辑主要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

如计算机的指令由0-1-0-1-1-0-0逻辑构成。

  17世纪,德·数学家莱布尼茨创立数理逻辑;20世纪30年代,哥德尔证明了谓词演算的完全性,使数理逻辑成为一门独立科学。

  (三)辩证逻辑。

辩证逻辑是研究事物矛盾运动和辨证思维的多元逻辑。

研究主观如何认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研究事物如何联系、变化和发展。

(普通逻辑只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的正确性,不研究思维是否正确反应事物及事物的运动、发展)。

  辩证逻辑是根据恩格斯、列宁的设想提出的。

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曾兴起一时。

  在逻辑体系中,普通逻辑创立时间较早,具有基础性意义。

  课堂练习:

  请指出下列句子中“逻辑”一词的含义。

  ①领导干部要学习逻辑。

  ②写文章要有逻辑性。

  ③文学创作要以生活逻辑为基础。

  ④艾奇逊当面撒谎,将侵略写成了“友谊”……美国老爷的逻辑就是这样。

  ⑤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但留下《资本论》的“逻辑”。

  §2、普通逻辑的学科性质和学习意义。

  一、普通逻辑的学科性质。

?

?

?

二、普通逻辑的学习意义。

?

  一、普通逻辑的学科性质。

  

(一)基础性。

列宁:

“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

普通逻辑作用于人类的一切思维活动和知识领域。

其基础地位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七大或三大基础学科都有普通逻辑的位置。

  

(二)工具性。

普通逻辑本身不直接提供具体科学知识,但它为人们正确思维、获得新知和表达思想、批判谬误提供逻辑手段和方法。

  这一点与语法相似,称思维的文法。

  (三)全球性。

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交流存在很多障碍,但有着实现交流的共同逻辑基础。

  正因为人类都用同样的逻辑思维认识事物和表达思想,所以不同语言可通过翻译进行交流。

  相同逻辑的不同语言,可以翻译;不同逻辑的不同语言或同一语言,都很难翻译。

如,同一语言的精神病人的话语。

  这一点,普通逻辑又不同于语法。

语法具有民族性,而普通逻辑具有全球性,它是全人类的通用的思维工具。

?

  二、普通逻辑的学习意义。

在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提高逻辑修养和文化素质。

  

(一)有助于准确表达和论证思想。

  人们在工作生活中要交流思想,普通逻辑可帮助人们提高思想表达和论证效果。

做到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避免逻辑错误。

如,“请客吃饭,该来的不来”。

  “判决王某死刑是罪有应得,完全正确,维持原判”.

  “老师认为自己进步不小,在全班表扬了自己”.

  

(二)有助于提高论辩能力和揭露诡辩。

  在表达思想过程中,有人存在逻辑错误;有人为了某种目的会玩弄诡辩等。

这都需要逻辑知识来识别和揭露。

如,

  “欧氏与普氏的半费官司”。

  “治疗味觉失灵和失忆症”。

  “牙医招聘广告:

本人欲聘一名秘书,电话号码4321234。

如果此电话无人接听,说明该职位仍然空缺,有意者请联系”。

  (三)有助于提高认识能力。

  虽然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但人们的多数知识是通过间接途径获得的,而间接知识是通过推理实现的。

普通逻辑知识可帮助人们推出有效结论,获得新的知识。

如,

  奥地利医生布鲁盖1761年发明的“叩诊法”。

  航天飞机的震动陀螺仪。

  歌德发现的人有中间颚骨。

  (四)有助于提高思维效率和办事效率。

  效率是个战略问题。

提高效率就是把事情办得又好又快。

人们要办的事很多,思维的逻辑性和办事的程序性是提高效率的主要方法。

  一要把握事情的先后次序和轻重缓急。

二要科学安排办事程序。

先办的事要为后办的事提供条件,后办的事要有利于巩固先办的事。

  如,宋真宗时期的大臣丁谓修皇宫,提高一举三得的修建方案。

属办事高效率的典范。

  (五)有助于其他知识学习和普通逻辑应试。

  任何科学都是有一系列概念.判断.推理构成的理论体系。

学习普通逻辑知识有助于把握学科的内在联系。

公务员考试有普通逻辑知识。

如,

  领导检查工作说:

有的村完成了任务,而有的村没完成任务,象韩村没完成任务。

(问:

有两句假话,韩村是否完成任务?

  如果停电,那么机器不能运转。

问:

以下选项哪句为假?

停电,机器不能运转;停电,机器能运转;没停电,机器不能运转;没停电,机器能运转。

?

  §3、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和学习方法。

  一、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

二、普通逻辑的研究内容。

三、普通逻辑的学习方法。

?

  一、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

  普通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的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

理解其研究对象要了解以下相关概念:

  

(一)什么是思维?

  1.思维的含义。

思维是人们在感性材料基础上形成对事物内在联系的认识,属于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如,苹果有营养。

  理性认识就是思维,就是想一想,思考问题。

毛泽东:

认识的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达于思维。

  2.思维的类型。

  ①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

是对正做的事和操作客体的思维。

如,操作多媒体;装修房子。

  抽象思维:

是借助概念和符号进行的思维。

如,多媒体是现代化教学工具。

  ②正向思维与反向思维。

  正向思维:

是按事物顺序思维。

如,祈祷与抽烟.

  反向思维:

是反事物顺序思维。

如,抽烟与祈祷.

  ③纵向思维与横向思维。

  纵向思维:

是对事物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

如,建国60年的社会变迁。

  横向思维:

是对同一事物在同一时间和不同环境的思考。

如,城市与农村的改革。

  ④垂直思维与侧向思维。

  垂直思维:

是根据事物内部联系进行推演的思维。

如,牛有1条尾巴.2只眼.4条腿,有多少毛?

  侧向思维:

是从事物外部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

如,牛有1尾.2眼.4腿.一身毛,为什么?

  ⑤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

  发散思维:

是从一个信息输入作若干信息输出的思维。

如,解决一个问题。

设计职业生涯。

  辐合思维:

是从若干情况得出一个结论的思维。

如,为什么抗旱等许多农村工作面临尴尬局面。

  ⑥逻辑思维与直觉思维(非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

是根据事实和概念.判断进行推演的思维。

如,只有搞好春季抗旱,夏粮才有好收成。

  直觉思维:

是已有知识经验在无意识状态下相互联系的思维。

是一种创新灵感.顿悟。

如,分散经营条件下,农田设施差,如何抗旱?

  3.思维的特点。

  ①概括性。

思维可从事物的若干属性中概括出本质的东西。

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没有概括就没有概念,也没有思维。

  ②间接性。

思维可凭已有经验和知识反映没有直接接触的事物。

如,早上发现白茫茫一片,可推断昨夜下雪了。

人们的很多知识是间接的。

  ③语言性。

思维是抽象的,须借助语言来实现。

没有赤裸裸的思维。

思维是语言的思想内容,语言是思维的表现符号。

  

(二)什么是思维形式?

  思维形式就是理性认识形式。

认识由感性到理性。

  ☆感性认识形式是通过感官接触对事物形成的表面现象的认识。

有三种形式:

  ⊙感觉:

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如,视觉。

  ⊙知觉:

在感觉基础上,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表象:

在感知觉基础上,对事物形成的感性形象,称记忆。

是思维的关键环节。

  思维(理性认识)也有三种形式:

  1.概念。

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是思维的基本要素。

  ①本质属性。

是决定该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的属性。

如,人是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高级动物。

  ②特有属性。

是只为该事物所具有的属性。

如,人是无羽毛、能直立行走的高级动物。

  ③非特有属性。

不是该事物独有的属性。

如,人是双耳.双眼的高级动物。

非特有-特有-本质属性,反映人们的认知是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

  2.判断。

是对事物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①简单判断。

直接断定事物情况或属性的判断。

如,性质判断(多媒体是教学工具.他不是演员);关系判断(他比我高一年级)。

  ②复合判断。

有条件地断定事物情况或属性的判断。

如,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联言判断(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3.推理。

是由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①直接推理。

从一个前提推出结论的推理。

如,换位法推理(凡金属是导体,所以有的导体是金属);对当关系推理(并非所有教室都有多媒体,所以有的教室没有多媒体)

  ②间接推理。

如,三段论(金属能导电,铜是金属,所以铜能导电)。

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如果是金属,那么能导电;此物是金属;所以,此物能导电).

  ③归纳推理。

如,铁、铜、铝能导电,它们是金属,所以一切金属都能导电。

  (三)什么是思维形式的结构?

  思维形式的结构是指不同思维内容的共同联结方式。

如,1+1=2。

  1.概念形式的结构。

指不同概念的共同逻辑特征。

如,森林.人民.山脉.布匹等(集合概念);国家.动物.汽车.教室.人等(实体概念).

  2.判断形式的结构。

指不同判断内容的共同联结方式。

如,凡金属都是导体。

干部是人民的公仆。

商品都有价值。

  共同结构是:

所有S是P。

  3.推理的形式结构。

指不同推理内容的共同联结方式。

如,

  所有金属都是导体,铜是金属,所以铜是导体。

  所有律师都懂法律,小王是律师,所以小王懂法律。

  ?

共同结构是:

凡M是P,S是M,所以S是P。

  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所以有的公仆是干部。

  大学生是知识分子,所以有的知识分子是大学生。

  共同结构是:

S是P,所以有的P是S。

  (四)思维形式的逻辑常项与变项。

思维形式的结构有两部分构成:

如,有的同学是党员。

  1.逻辑常项。

是思维形式结构中含义不变的部分。

如,有的、有些,凡是、所有、一切,如果…那么等。

是、不是等。

  2.变项。

是思维形式结构中内容可变的部分。

如,以上例子中的“同学”、“党员”等,一般用S、M、P等符号代替。

  逻辑常项决定思维的逻辑形式和性质。

?

  二、普通逻辑的研究内容。

  普通逻辑以思维的形式结构,即思维的逻辑常项为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包括:

  

(一)概念。

概念的内涵.外延.种类.关系.定义.划分等。

  

(二)判断。

  简单判断(性质.关系判断).

  复合判断(联言.选言.假言.模态.负判断).

  (三)推理。

  演绎推理(简单判断的推理.复合判断的推理).

  归纳推理(完全归纳.不完全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假说。

  (四)论证。

证明;反驳。

  (五)逻辑规律。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三、普通逻辑的学习方法。

  

(一)要明确学习意义。

正确认识自发逻辑思维与自觉逻辑思维的区别。

充分认识学习普通逻辑对于提高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增强学习的目的性和积极性。

  

(二)要掌握学习技巧。

普通逻辑是从丰富的思维内容出发,研究其形式结构的工具性学科。

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抽象性、程序化、规则化特点。

表面看很繁杂、很枯燥,实际上很简洁、很有意思。

学习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要真正理解。

普通逻辑的规则、规律都是根据具体思维的逻辑性质归纳的。

只有理解思维的逻辑性质,才能掌握普通逻辑的相关知识。

  二要运用符号。

“思维的内容很丰满,而形式很骨感”。

普通逻辑常用简单的符号表达思维的“骨感”形式结构。

如,p→q。

  普通逻辑引入符号表达其有关知识,是为了学习的方便,而不是增加麻烦。

要理解逻辑符号的含义、性质、关系等,学会运用符号把握逻辑知识。

  三要联系实际。

学习普通逻辑的目的就在于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要注意对我们思维、写作和学习进行逻辑分析,注意解决思维中的逻辑问题。

  四要多做习题。

普通逻辑基本原理、知识和规则,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靠理解、思考和逻辑问题的分析、练习来掌握的。

要多做习题。

  五要系统学习。

普通逻辑本身也是逻辑体系,概念、判断、推理之间联系密切。

要注意系统学习把握。

  思考与练习:

  1、思维的逻辑形式是由什么决定的?

  2、指出下列思维形式的逻辑常项与变项。

  ①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②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③有的同学不是唱歌家。

  ④所有客观规律都不是主观腻造的。

  ⑤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是通过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表现的。

  ⑥如果降落的物体不受外力影响,那么它不会改变降落的方向。

  3、按逻辑形式列举判断和推理。

  ①如果p那么q,非q,所以非p。

②只有p,才q。

  ③或p或q,非p,所以q。

?

?

?

?

?

?

④有的s是p。

  4、已知共2红3白五顶帽子。

甲.乙.丙三人同向站立,每人戴一顶帽子。

丙可看到甲.乙的帽子,乙可看到甲的帽子。

  问丙.乙时,他们都不知自己帽子的颜色;而问甲时,他说自己戴的白色帽子。

  请问甲是如何推断的?

  ?

 第二章概念

  §.章节安排

  §1.概念的概述?

?

?

?

?

§2.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3.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1.概念的概述

  一、概念的含义。

?

?

?

?

?

?

?

?

二、概念的特征。

  三、概念的种类。

?

?

?

?

?

?

?

?

四、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一、概念的含义。

是反映事物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是在感性认知基础上概括形成的。

是思维的起点。

  

(一)事物。

指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和现象。

事:

事情、活动、现象。

如改革、时尚。

  物:

物体、实物。

如商品、国家、信息。

  

(二)事物的属性。

指事物的特点、特性。

如商品有交换价值、使用价值的属性等。

?

  二、概念特征。

(内涵与外延)

  

(一)概念的内涵。

是概念所反映事物的含义。

是质的规定性。

如国家的内涵:

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概念反映的对象不同,内涵多少不等。

如,

  三角形的内涵:

是三边封闭的平面图形。

  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内涵:

是三边封闭,一个角为直角,两个边相等的平面图形。

  

(二)概念的外延。

是概念所反映事物的范围。

是量的规定性。

如国家有欧、亚、美洲国家,或发达、发展中国家等。

  概念反映对象不同,外延数量不等。

如,

  单个对象:

黄河、太行山、卢沟桥事件。

  多个对象:

汽车、动物、河北的大学。

  无数对象:

自然数。

?

?

空对象:

天堂、上帝。

  三、概念的种类。

不同学科有不同概念分类。

如哲学:

唯物、唯心主义哲学;社会:

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等社会。

  普通逻辑仅从内涵和外延方面区分概念种类(二分法),不研究具体学科的概念分类。

  

(一)根据概念反映对象外延大小划分:

  1.单独概念。

反映一个对象的概念。

如人名(李白、马克思);地名(广州、北京);国名(美国、日本);书名(水浒、西游记);时间(十一节、9·11);事件(五四运动)等。

  2.普遍概念。

反映多个对象的概念。

如,汽车、城市、学校等。

  普遍概念是对一类事物属性的概括,该类事物的子类、分子都有类的属性。

  如,“学校”是一类事物的概念。

  学校的子类——“大学、中学、小学等”;学校的分子——“河北大学、电力大学、保定学院等”都有学校的属性。

  

(二)根据概念反映对象是否为整体划分:

  1.集合概念。

是反映事物整体的概念。

构成整体的个体不具有整体属性。

如,花束、布匹、军营、人群。

  ①单独集合概念。

指反映一个对象的集合概念。

如昆仑山脉、列宁全集、大兴安岭森林、中国人民。

  ②普遍集合概念。

指反映多个对象的集合概念。

如森林、山脉、人民。

  集合概念不能当做普遍概念使用。

如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是人民,所以我是历史的创造者。

  要区分不同语境中的语词意义。

如人是有思维能力的;人是由猿进化来的。

关心群众疾苦,听取群众意见,群众是真正英雄。

  2.非集合概念。

是不反映集合体的概念(相对于集合概念而言)。

如教室、超市、金属、动物、电脑等。

  (三)根据概念反映对象有无某属性划分:

  1.正概念。

是反映事物具有某属性的概念。

也称肯定概念。

如世界、公有制、落后、负数、多媒体等。

  2.负概念。

是反映事物不具有某属性的概念。

也称否定概念。

如不落后、非党员、无脊椎动物、非正义战争等。

  负概念一般有否定词。

但“不丹、非洲”等名称不是负概念。

  (四)根据概念反映对象属性的多少划分:

  1.实体概念。

是反映客观实在事物对象的概念,含有多种属性。

  如太阳、北京、多媒体、导电性物体。

  2.属性概念。

是反映事物的特性、状态等单一属性的概念。

  如伟大、勇敢、迅速、吝啬、大方、物体的导电性。

  四、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一)概念与语词的区别。

  1.概念反映客观事物。

有思想内容。

  2.语词是笔画、符号。

没有思想内容。

  

(二)概念与语词的联系。

  1.概念需要语词表达。

如,

  单音词:

好、大、酷;多音词:

人民群众、发展观;词组:

伟大的人民、发展中国家。

  2.同一概念可用不同语词表达。

  不同民族语言对同一概念用不同语词表达;

  同一民族语言对同一概念也可用不同语言表达。

如医生、大夫;番茄、西红柿。

  3.同一语词可表达不同概念。

如“逻辑”可指客观规律、思维规律、言论、学科等;“先生”可指医生、教师、主人或对路人的称呼。

  4.不是所有语词都表达概念。

实词表达概念;虚词、叹词不表达概念。

  §2、概念外延间的关系。

  一、相容关系的概念。

?

?

?

二、不相容关系的概念。

?

  一、相容关系的概念。

指外延至少有部分重合的概念关系。

  

(一)全同关系。

指两个概念外延完全重合的关系。

如,欧拉图.

  石家庄(a)与河北省会(b);

  番茄(a)与西红柿(b).

  

(二)交叉关系。

指两个概念外延只有部分重合的关系。

如,欧拉图.

  医生(a)与军人(b);

  学生(a)与党员(b).

  (三)属种关系。

指在外延上一个概念包含于另一个概念的关系。

外延大的叫属概念,外延小的叫种概念。

  属种概念区分是相对的。

如,

  党员——青年党员——基层青年党员——农村基层青年党员。

  由于属种关系不是对等关系,又分为:

属种关系(或真包含关系);种属关系(或真包含于关系)。

  1.属种(或真包含)关系。

属前种后,属概念包含种概念。

如,欧拉图.

  法律(a)与刑法(b);

  桌子(a)与课桌(b)。

  2.种属(或真包含于)关系。

种前属后,种概念包含于属概念中。

如,欧拉图.

  多媒体教室(a)与教室(b);外科医生(a)与医生(b)。

  二、不相容关系的概念。

外延没有重合部分的概念关系。

  

(一)全异关系。

指外延不重合,并且没有共同属概念的概念关系。

如,小沈阳(a)与不差钱(b);

  北京(a)与2008奥运会(b)。

  

(二)矛盾关系。

指外延不重合,但有共同属概念,并且两概念外延之和等于它们属概念的全部外延。

如,

  党员(a)与非党员(b)。

  (三)反对关系。

指外延不重合,但有共同属概念,并且两概念外延之和小于它们属概念的全部外延。

如,

  足球队(a)与排球队(b)。

  课堂练习:

  

(一)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1.A.党员;B.青年;C.先进工作者.

  2.A.工人;B.纺织工人;C.女团员;D.团员.

  3.A.必修课;B.考试课;C.选修课;D.院选课.

  

(二)画出下列判断的欧拉图。

  1.所有A是B,并且所有C是A。

  2.有些A不是B,并且所有C不是A。

  §3、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一、概念的定义。

?

二、概念的划分。

?

三、概念的限制与概括。

  一、概念的定义。

  

(一)定义的含义。

是运用短语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二)定义的结构。

由三部分构成。

  1.被定义项(Ds)。

如,商品。

  2.定义项(Dp)。

如,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3.定义联项。

如,是;就是;所谓…;即…等。

  定义的形式:

Ds是Dp。

  (三)定义的一般方法。

  是种差+属定义法。

列宁指出:

“下定义就是把一个概念放在另一个更广泛的概念里,然后找出被定义项与其他同级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种差。

  公式:

被定义项=种差+邻近属概念

  ?

?

?

?

?

?

?

?

?

?

商品=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四)定义的种类。

根据定义所揭示的对象的内涵特点,定义分为两种:

  1.实质定义。

是揭示事物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定义。

  ①性质定义。

是以事物的特性为种差的定义。

如,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②功用定义。

是以事物的功能为种差的定义。

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③发生定义。

是以事物产生或形成过程为种差的定义。

如,水是氢2氧1的化合物。

  ④关系定义。

是以事物之间的关系为种差的定义。

如,偶数是能被2整除的数。

  2.语词定义。

是解释性定义。

  ①规定的语词定义。

如,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②说明的语词定义。

如,单方是民间流传的药方、乌托邦是没有的地方。

  (五)定义的规则。

  1.定义项与被定义外延必须全同。

否则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如,

  商品是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日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