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试题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094212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试题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试题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试题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试题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试题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试题七.docx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试题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试题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试题七.docx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期中试题七

八年级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2020年11月)

一、基础知识。

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正确答案。

(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四个选项中,加点字读音的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翘首(qiáo)屏息(bǐng)悄然(qiǎo)殚精竭虑(dàn)

B.镌刻(juān)炽热(chì)诘责(jié)芝麻糊(hù)

C.绯红(fēi)辍学(chuò)鬈发(juǎn)深恶痛疾(wù)

D.酒肆(sì)锃亮(zēng)禁锢(gù)春意盎然(àng)

2.下列四个选项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猝死仲栽一丝不苟杳无消息

B.踱步娴熟抑扬顿挫藏污纳垢

C.窒息滞留诚惶诚恐合颜悦色

D.吹虚不逊屏息敛声锐不可当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野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

B.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选择低碳生活方式,是每一位公民责无旁贷的责任。

C.从风格上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D.侦探小说中眼花缭乱的情节让我一头雾水,完全忘记了如何思考。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镇上的人都上堤去抢险,我的叔叔已经快有半个多月没有回过家。

B.屋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孔繁森过去所使用过的东西和书籍。

C.几年前,电脑“上网”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但对今天的小学生都是很熟悉的了。

D.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三国演义》的描写来看,诸葛亮出山后三次用火的战役分别是火烧博望坡

、火烧新野、火烧赤壁。

B.颜良正在麾盖下,见赵云冲来,方欲问时,赵云早已跑到面前;颜良措手不及,被赵云斩于马下。

C.《骆驼祥子》中,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积攒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孙侦探给洗劫了。

D.《骆驼祥子》围绕着祥子拉黄包车自食其力的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表现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6.下列选项中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美国,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B.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一首的颈联和尾联必须是对偶句。

C.《藤野先生》通过选取“我”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几个典型片段,成功刻画了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正直热诚、没有狭隘民族偏见的形象的特点。

D.苏轼,字子瞻,号青莲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二、古诗文、默写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念无与为乐者念:

思念B.相与步于中庭相与:

共同、一起

C.怀民亦未寝未:

没有D.但少闲人闲人:

清闲的人

8.下列各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是()(2分)

A.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欣然起行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C.盖竹柏影也盖大苏泛赤壁云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愿人长久

9.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欣然起行”写出作者兴奋喜悦之情。

B.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

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

C.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横斜、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D.“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寥寥数语,意味隽永:

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表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情怀。

10.翻译句子。

(2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①。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②,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③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③未下,始极其浓媚。

月景尤为清绝:

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

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

【注释】①夕岚:

傍晚山里的雾气。

②勒:

抑制。

③午未申:

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段时间。

④夕舂(chōng):

夕阳。

1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只画一处)(2分)

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13.本文运用了的手法,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2分)

 

(三)诗歌阅读

野步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14.本诗中描写的是诗人漫步郊野所见到的春日景色:

、青蛙鸣叫、花草繁茂、,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3分)

15.赏析“烂醉东风野草花”中“烂醉”字的妙处。

(3分)

 

16.根据原文默写(每个空1分,共12分)

A、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B、?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C、

,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D、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E、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F、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元思书》)

G、此时相望不相闻,。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H、大方无隅,,大音希声,。

(《老子第四十五》)

I、《使至塞上》描绘西北高原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1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报讯(记者程凤 通讯员孟立) 动车飞宜万,蜀道变坦途。

昨日上午,武汉至重庆的首趟动车D2251次满载着旅客,在如画美景中穿梭6小时50分钟后,到达重庆北站。

至此,沪汉蓉沿江铁路大通道升级为动车通道,以武汉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络正式形成。

早上7点50分,白色的D2251次列车静静停在汉口火车站内,不少旅客正在和它合影。

15分钟后,它载着700多位旅客一路向西,将风光旖旎的巴山楚水连珠串玉。

“动车像长了翅膀一样往前飞。

”50多岁的武汉市民王女士说,“以前去重庆坐普快车,光路上就要15个小时左右,太不方便了,所以我一直没去。

现在好了,7个小时到重庆,我准备去渣滓洞等红色景点看看。

10点08分,列车驶出宜昌东站,开进“世界最高建设难度”的宜万线。

白云在山顶游弋,列车在隧道中穿行,小溪在山涧下细流。

下午2点54分,

奔驰了6个多小时的动车慢慢停在了重庆北站。

1909年,詹天佑主持开建川汉铁路湖北段部分线路。

后来孙中山在他的《建国方略》里重提修建川汉铁路的设想。

只是这些宏伟蓝图,都消失在崇山峻岭中。

100多年后,动车组已在这条动脉上畅通无阻。

沪汉蓉沿江铁路全线通行动车,标志着横贯我国东西的沿长江铁路快速大通道真正形成。

它与南北快速交通干线京广高铁等在武汉十字交会,与四通八达的其他动车线路,在武汉形成“米”字形动车网络。

武汉铁路局相关部门负责人称,每天有701趟列车经停武汉,其中430趟为动车

武汉将与东南西北10000公里范围内的特大城市更加紧密相连,长江经济带上的成渝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圈以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实现半日直达,为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17.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

题。

(2分)

18.从新闻体裁上看,这则新闻属于,、

、,是这种新闻体裁不可缺少的三个部分。

(4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3分)

 

2020简要的文字说说在武汉形成“米”字形动车网络有何意义。

(3分)

 

(二)阅读文章,按要求完成题目。

(18分)

锁不住的目送

⑴我锁着母亲,锁着她半年了。

我把她的白发和叨唠锁在了四楼。

她趴在阳台边,像一

半枯的藤蔓,在阳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

她,在淡然地承接着岁月的眷顾。

⑵年初,我连哄带骗、好说歹说,让母亲离开了她空巢的老家。

短短几天,母亲便意兴

萧索了。

我知道,离巢的老人比老人空巢更加无助、冷清和落寞了。

⑶锁着母亲,其实是我最大的心殇。

年前,要强的母亲、88岁的母亲,终于用一根拐

杖走上了暮年。

她是摔伤的,卧病一年后又奇迹般地站起来了。

只是她迈上几步,两腿颤颤

巍巍的,让一边看的人更加着急。

刚开始,母亲在我房间里走走,坐坐。

一次,母亲居然一

个人走下了四楼。

我看见她的时候,她坐在一丛石楠树下,她和一个老婆婆在大声地闲聊。

两位耳背的老人,大多听不清对方讲的什么,但这不影响她们交谈,她们聊得那么的开心。

⑷可是有一回,我下班回家,母亲不见了。

我找遍了整个校园,不见她的拐杖,也没

听见那熟悉的叨唠声。

我走出校门,看见母亲了。

她坐在路边,正在揉着那条萎缩的腿脚。

我很生气,大声地凶她:

“谁叫你出来的?

再摔一次怎么办?

碰着车了怎么办?

走丢了怎么

办?

⑸母亲怯怯地看着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唉,再不出来了。

我就想看看这条路能走

到哪里。

”我没听她细说,我一把驮起母亲。

我直起身的一瞬,心里微微一疼。

母亲是那么

轻,好像我背着的是一片叶子,又像是我背着的小时候的女儿。

⑹我背着她,轻轻地,走过一片艳阳,走过学生的目光。

⑺这以后,母亲不出去而我上班时,我便锁着母亲了。

⑻锁着母亲的日子,我回家更勤了。

我怕她摔倒了,怕她烫着了,更怕她年迈的孤独了。

有次,我出门,母亲明明是坐着的,可我走出楼道,偶一回头,母亲趴在阳台上了,她一动

不动的看着我。

这种情形,小时候母亲送我上学、迎我回家是常见的,可这时候她的目光里

多了一份依赖和不舍。

⑼母亲是听不见我的脚步声的,她一定在心里默数着我的步履,数着我走下四楼、三楼,

再看我走出一楼的那一

刻。

我想母亲是老了,她能看见我一定是她最大的心安了。

母亲眼睛

不好,她的目光抵达不了远方,但她浑浊的目光总能锁住儿子的背影。

即使人来人往,亲情

这个坐标,母亲说什么也不会丢失的。

⑽阳光满天时,母亲喜欢看云,喜欢看落在阳台上的麻雀,喜欢看楼下忙碌的人影;下

雨天,阳台上的母亲叨唠更多了,我想母亲此时更落寞,一定在回想着她青春的往事。

⑾每次上班,当我落锁的那一刻,母亲便走向了阳台,她会准时地守候在阳台边。

她目

送着我的离去,搜寻着我渐行渐远的轨迹。

⑿我狠心地,有时是快速地逃离楼外那块平地。

当我走入石楠树下时,我闭着眼,静静地站一会,我轻轻地说:

“。

21.文章以“锁不住的目送”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4分)

 

2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共6分,每小题3分)

(1)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⑴段画线句(3分)

她趴在阳台边,像一棵半枯的藤蔓,在阳光里呼吸,在风雨里憔悴。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⑿段中加点词语。

(3分)

我狠心地,有时是快速地逃离楼外那块平地。

 

23.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第⑸段划线的句子“我没听她细说,我一把驮起母亲。

直起身的一瞬,心里微微一疼”的理解。

(3分)

24.作者在结尾时所写的“......当我走入石楠树下时,我闭着眼,静静地站一会,我轻轻

地说:

.....”认真阅读全文想一想,“我”会说些什么?

请你把“我”想说的话补充完

整。

(60字左右)

 

四、语言应用。

根据下文中请假条的写作要求

,写一张请假条。

(10分)

请假条根据请假的原因,可以分为请病假和请事假两种。

请假条的写法,有标题、称呼、正文、祝颂语、落款五个部分。

 

第一行居中写“请假条”三个字,这是所有应用文的通用要求,用来表明此文是用来请假的条子。

然后另起一行顶格写请假对象的称呼,往往是老师、领导等,这个地方要尊称,比如“敬爱的”、“亲爱的”等。

正文前空两格,包括请假的原由,这个地方要实事求是;请假起止时间,这个非常重要,必须写清楚。

祝颂语是所有应用文里表示对对方的友好,写在正文之后,多用“此致敬礼”、“祝您健康”等。

,落款另起一行写在最右,包括请假人和写这张请假条的时间。

 

请假人:

李明

四、作文(60分)

26.按要求作文请以“遇见”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仔细审题,用心构思;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④不少于600字;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700字字

 

2020---202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1、B

2、B

3、C

4、D

5、B(赵云改为关羽)

6、C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共6分,每小题2分)

7、A“念”指“考虑、想到”

评分意见:

本题2分。

8、A

评分意见:

本题2分。

9、B文中并未写水。

评分意见:

本题2分。

10、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澄澈透明,还有水草和水藻在水中交错纵横,原来是竹枝和柏树的影子。

(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又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

评分意见:

本题2分。

译出关键字,文从字顺错一处扣一分,扣完为止。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6分,每小题2分)

11.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

评分意见:

本题2分。

12.这种乐趣,只能留给山中的僧人和游客享用,哪能对那些凡夫俗子去说呢!

评分意见:

本题2分。

重点词“安”“道”翻译正确,且语句通顺即可得2分。

两个重点词的翻译,错一个扣1分,扣完2分为止。

13.示例:

对比(寓情于景);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以山水为乐;不随俗流的高雅情趣)

评分意见:

本题2分。

每空1分,第二个空意思对即可。

(三)诗歌阅读(共6分,每小题3分)

14.示例:

12.

(1)麦陇翠绿

(2)蝴蝶飞舞(3)淡然闲适(热爱田园生活)

评分意见:

本题3分。

每空1分。

15.示例:

“烂醉”是“沉醉、陶醉”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蝴蝶为和煦的春风所陶醉,为野草花的芬芳所吸引,以至沉醉花丛,流连不去的情态,表现了诗人被自然美景陶醉的心情。

评分意见:

本题3分。

“烂醉”字的意义占1分,“烂醉”字的表达作用占2分。

16、古诗文默写。

(12分)略

现代文阅读

(一)

17.武汉成为全国高铁“米”网心脏

18.消息。

标题、导语、主体

19.这句景物描写既写了沿线风景的美丽,又赞美了建设者高超的技术,同时也使枯燥的记叙变得生动。

2020紧密联系周边经济圈、城市圈、城市群,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二)

21.答案:

本文主要讲述了“我”在母亲一次不见后,无奈之下把母亲锁在家里,而母亲总在窗台上目送“我”上班外

出的事,表达了母亲对子女永远不变的爱以及我对母亲的心疼和愧疚。

虽然母亲人被锁在家里,

但母亲对子女的牵挂和无尽的爱是永远也锁不住的,二者对比明显,情感强烈而隽永,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

评分意见:

概括文意占1分,主旨占1分,题目所用手法、内涵及作用占2分。

22.

(1)答案:

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母亲比作半枯的藤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随岁月流逝的的衰老和憔悴,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心疼和伤感之情。

评分意见:

本题共3分。

修辞手法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特点及思想感情占2分。

(2)答案:

逃离是迅速地跑开、躲开的意思,在这里是指“我”将母亲锁在家里,却无法承受母亲充满爱与牵挂的目送,只能迅速地跑开躲开母亲的视线,巧用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对母亲的不舍与愧疚之情。

评分意见:

解释词语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2分。

23.答案:

“我一把驮起母亲”是缘于我的焦急与愤怒,没有耐心倾听母亲的解释,没有考虑母亲的感受;但当我背起母亲的瞬间,我感受到母亲身体的瘦削与衰老,这令我感到心疼与懊悔。

这句话表现出我对母亲的自责与愧疚之情。

评分意见:

分析句意及表达效果占2分,作者情感占1分。

24.答案:

略。

评分意见:

答题要围绕文章主旨思想,着重体现“我”对母亲的牵挂、不舍、愧疚、爱等情感。

语言流畅、生动、优美占1分,字数不足扣1分。

25.语言运用题10分。

格式中,标题、称呼、正文、祝颂语、落款五个部分,每部分1分,共计5分,内容5分。

26.按要求作文60分

评分意见:

项目评分细则

分一类文

(35-50分)思想健康,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感情真挚,内容充实,思路清晰,谋篇布局合理,语言顺畅,符合文体要求。

二类文

(20204分)思想健康,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感情真实,内容比较充实,层次比较清晰,语言通顺,有少量语病,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三类文

(0-19分)思想健康,偏离题意,中心不够明确,内容比较空泛,条理不够清晰,语病较多,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文体有杂糅。

分(0-10分)选材构思文采

⑴材料丰富

⑵材料新鲜

⑶见解新颖⑷构思新巧

⑸有个性色彩

⑹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⑺用词贴切

⑻句式灵活

⑼善用修辞

⑽文句有表现力

分书写

(1-5分)书写整洁、美观,可视情况加1-5分。

减分无题目、写错题目扣2分。

错别字、标点每处错误扣1分,最多扣5分。

重复的不计。

字数不足每少50字扣1分。

说明:

1.基础分从题意、内容、表达、文体(考生所选文体)等方面综合分等评分;创新分不求全面,其10项指标只要具备一项以上即可按等评分;经大组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判为三类文,且不给创新分。

2.每份作文实际得分=基础分+创新分+书写加分-减分;实得分不得超过5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