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法基础讲义大家网赵俊峰010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091263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经济法基础讲义大家网赵俊峰010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初级经济法基础讲义大家网赵俊峰010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初级经济法基础讲义大家网赵俊峰010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初级经济法基础讲义大家网赵俊峰010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初级经济法基础讲义大家网赵俊峰010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级经济法基础讲义大家网赵俊峰0101.docx

《初级经济法基础讲义大家网赵俊峰01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经济法基础讲义大家网赵俊峰0101.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级经济法基础讲义大家网赵俊峰0101.docx

初级经济法基础讲义大家网赵俊峰0101

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 法律基础

  一、法的本质和特征

  1.法的本质

  法的本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内容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2.法的特征:

法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和社会规范,不仅具有行为规则、社会规范的一般共性。

还具有自己的特征。

  

(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循的效力,具有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利导性;

  (4)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例题1·多选题】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2009年)

  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

  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D.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选项AB属于法的本质,选项CD属于法的特征。

  【例题2·单选题】下列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2008年)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B.法是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C.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D.法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障获得普遍遵行的效力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法只能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而非全社会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

  【例题3·单选题】下列表述中,反映了法的本质的是( )。

(2002年)

  A.法是统治阶级国家意志的体现

  B.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C.法凭借国家强制力而获得遵行

  D.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

  『正确答案』A

  【例题4·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规范基本特征的有( )。

  A.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B.国家制定或认可

  C.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取得社会公众认可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法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二、法律关系

  1.法律关系的主体

  法律关系的主体又称权利主体或义务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1)公民(自然人)。

由公民组成的特定主体,如个体户、农户、合伙人,也可参与某些特定的经济法律关系。

  

(2)机构和组织(法人)

  ①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和国家司法机关;

  ②各种企业事业组织;

  ③各政党和事业团体。

  (3)国家。

(特定主体)

  (4)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外国社会组织。

  2.法律关系的内容

  

(1)权利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益,表现为权利享有者依照法律规定具有的自主决定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要求他人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自由。

  

(2)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所担负的必须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得作出某种行为的负担或约束。

  法律义务包括积极义务(纳税、服兵役)和消极义务(不得毁坏公共财物、不得侵害他人生命财产安全)。

  提示:

(1)任何一方的权利都必须有另一方义务的存在,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2)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都受国家法律保障。

  3.法律关系的客体

  

(1)物。

物可以是自然物;也可以是人造物;还可以是财产物品的一般价值表现形式——货币及有价证券。

  

(2)非物质财富。

也称精神产品或精神财富,包括知识产品和道德产品。

  (3)行为。

如生产经营行为、经济管理行为、完成一定工作的行为和提供一定劳务的行为等。

  (4)人身。

人身是由各个生理器官组成的生理整体(有机体)。

  注意以下几点:

(1)活人的整个身体,不得视为法律上的“物”,不能作为物权、债权和继承权的客体,禁止贩卖或拐卖人口,禁止买卖婚姻;

(2)权利人对自己的人身不得进行违法或者有伤风化的活动,不得滥用人身或自践人身和人格,如卖淫、自杀、自残行为就属于违法或法律不提倡的行为;(3)对人身行使权利时必须依法进行,不得超出法律授权的界限,如有监护权的父母不得虐待未成年子女的人身。

  【例题1·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

(2010年)

  A.国有企业

  B.集体企业

  C.合伙企业

  D.个人独资企业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法律关系主体包括:

自然人、机构和组织、国家、外国人和外国社会组织。

答案是ABCD。

  【例题2·单选题】下列权利义务中,属于法律关系积极义务内容的有( )。

  A.所有权

  B.纳税义务

  C.继承权

  D.不得毁坏公共财物的义务

  『正确答案』B

  【例题3·多选题】下列各项中,能够成为法律关系主体的有( )。

(2007年)

  A.公民

  B.企业

  C.物

  D.非物质财富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法律关系的主体指参加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CD属于法律关系的客体。

  【例题4·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可以成为我国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

(2009年)

  A.自然人

  B.发明专利

  C.劳务

  D.物质资料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自然人属于法律关系的主体,其他三项均属于法律关系的客体。

  三、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情况。

法律事实是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直接原因。

依据是否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标准,法律事实可以划分为两大类:

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一)法律事件

  1.法律事件,是指“不以人的主观意志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定情况或者现象。

  2.事件可以是自然现象,如地震、洪水、台风、森林大火等不因人的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也可以是某些社会现象,如爆发战争、重大政策的改变等。

  

(1)由自然现象引起的事实又称绝对事件;

  

(2)由社会现象引起的事实又称相对事件。

  

(二)法律行为

  法律行为,是指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它是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最普遍的法律事实。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对法律行为作多种的分类:

(1)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

根据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即行为的法律性质所作的分类。

(2)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

根据行为的表现形式不同,对法律行为所作的分类。

(3)(意思)表示行为与非表示行为

根据行为是否通过意思表示所作的分类。

表示行为,是指行为人基于意思表示而做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非表示行为,是指非经行为者意思表示而是基于某种事实状态即具有法律效果的行为,如拾得遗失物、发现埋藏物等。

(4)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根据主体意思表示的形式所作的分类。

(5)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

根据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可以分为要式行为和非要式行为。

(6)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

根据主体实际参与行为的状态,可以把法律行为分为自主行为和代理行为。

自主行为,是指法律主体在没有其他主体参与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从事的法律行为;代理行为是指法律主体根据法律授权或其他主体的委托而以被代理人的名义所从事的法律行为。

  【例题1·多选题】下列各项中,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事实有( )。

(2011年)

  A.自然灾害

  B.公民死亡

  C.签订合同

  D.提起诉讼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事实。

AB属于法律事实中的法律事件;CD是属于法律事实中的法律行为。

  【例题2·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行为的有( )。

(2005年)

  A.订立合伙协议

  B.签订合同

  C.签订和解协议

  D.签发汇票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法律行为是指以法律关系主体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法律后果,即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人们有意识的活动。

  【例题3·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事实中的相对事件范围有( )。

  A.地震

  B.战争

  C.签订协议

  D.发行公司债券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事件中的相对事件。

地震属于自然现象,由自然现象引起的事实又称绝对事件,相对事件指由社会现象引起的事实。

  【例题4·单选题】根据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可以将法律行为划分为( )。

  A.要式行为与非要式行为

  B.积极行为与消极行为

  C.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D.自主行为与代理行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根据行为是否需要特定形式或实质要件,可以分为要式行为和非要式行为。

  四、法的形式和分类

  1.法的形式。

我国法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至尽经过4次修改(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

  

(2)法律(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

  ①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②其他法律:

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制定;

  (3)行政法规(次于宪法和法律,高于地方性法规):

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4)地方性法规:

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5)自治法规: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提示:

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

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6)特别行政区法律;

  (7)行政规章

  ①部门规章:

国务院所属部委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②地方政府规章:

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8)国际条约

  提示:

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等非规范性文件不是法的形式之一。

  【例题1·单选题】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规定国家基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属于国家根本大法的是( )。

(2011年)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宪法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例题2·单选题】下列法的形式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调整国家、社会和公民生活中基本社会关系的是( )。

(2010年)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行政规章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规定,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经一定立法程序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

所以本题答案是选项B。

选项A“宪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不包括“常委会”;选项C“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选项D“行政规章”是国务院各部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等制定。

  【例题3·多选题】下列选项中那些不是我国法的主要形式包括( )。

  A.判例

  B.宪法

  C.法律

  D.裁定书

  『正确答案』AD

  【例题4·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B.国务院制定的《总会计师条例》

  C.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北京市招标投标条例》

  D.财政部发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行政法规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制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它通常冠以条例、办法、规定等名称。

其地位次于宪法和法律,是一种重要的法的形式。

  2.法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法作不同的分类:

(1)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所作的分类。

(2)根本法和普通法

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所作的分类

(3)实体法和程序法

根据法的内容所作的分类

(4)一般法和特别法

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所作的分类

(5)国际法和国内法

根据法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所作的分类

(6)公法和私法

以法律运用的目的为划分的依据

  提示:

《民法》属于成文法、普通法、实体法、一般法、国内法、私法。

  【例题1·单选题】下列对法所作的分类中,以法的创制方式和发布形式为依据进行分类的是( )。

(2011年)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一般法和特别法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B是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所作的分类;选项C是根据法的内容所作的分类;选项D是根据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所作的分类。

  【例题2·单选题】在下列法的各项分类中,以法的创制形式和发布形式为标准进行分类的是( )。

(2007年)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实体法和程序法

  D.—般法和特别法

  『正确答案』A

  【例题3·单选题】下列对法所作的分类中,以法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进行分类的是( )。

(2008年)

  A.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正确答案』C

  五、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一)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的概念

  法律部门又称部门法,是指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

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首先是法律调整的对象,即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

  

(二)我国现行的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

  根据九届人大常委会的意见,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划分为以下七大法律部门:

  1.宪法及宪法相关法;

  2.民法商法;

  3.行政法;

  4.经济法;

  5.社会法;

  6.刑法;

  7.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我国的诉讼制度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三种,发生经济纠纷,除诉讼外,还可以通过仲裁这种非诉讼的方式解决。

  【例题1·单选题】以下选项中,( )属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法律部门。

  A.行政法

  B.合同法

  C.仲裁法

  D.民事诉讼法

  

[答疑编号3191010208]

  『正确答案』A

  【例题2·多选题】我国法律体系可以划分为( )基本法律部门

  A.行政法规

  B.民商法

  C.宪法

  D.刑法

  

[答疑编号3191010209]

  『正确答案』BCD

  【例题3·判断题】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首先是法律调整的方法,即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

( )

  

[答疑编号3191010210]

  『正确答案』×

第二节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一、经济纠纷解决途径的选择

  在我国,解决经济纠纷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1.仲裁与民事诉讼都是适用于横向关系经济纠纷的解决方式。

作为平等民事主体的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纠纷,只能在仲裁或者民事诉讼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解决争议。

  提示:

有效的仲裁协议可排除法院的管辖权,只有在没有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或者当事人放弃仲裁协议的情况下,法院才可以行使管辖权,这在法律上称为或裁或审原则。

  2.当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可采取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方式都是对纵向关系经济纠纷的解决方式,都由行政管理相对人一方提出申请。

  【例题1·多选题】下列争议解决方式中,适用于解决平等民事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纠纷的有( )。

  A.仲裁

  B.民事诉讼

  C.行政复议

  D.行政诉讼

  

[答疑编号3191010211]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适用于解决行政机关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因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争议,是对纵向关系经济纠纷的解决方式。

  【例题2·判断题】对于平等民事主体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经济纠纷而言,有效的仲裁协议可排除法院的管辖权。

( )(2010年)

  

[答疑编号3191010212]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仲裁协议的规定。

根据规定,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

所以,合法有效的仲裁协议能够排除诉讼管辖权,题目表述正确。

  二、仲裁

  

(一)仲裁的适用范围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下列纠纷不能提请仲裁:

  1.关于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2.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3.下列仲裁不适用于《仲裁法》,不属于《仲裁法》所规定的仲裁范围,由别的法律予以调整:

  

(1)劳动争议的仲裁;

  

(2)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业承包合同纠纷的仲裁。

  【例题1·单选题】下列纠纷中,可以适用《仲裁法》解决的是( )。

  A.甲乙之间的土地承包合同纠纷

  B.甲乙之间的货物买卖合同纠纷

  C.甲乙之间的遗产继承纠纷

  D.甲乙之间的劳动争议纠纷

  

[答疑编号319101021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正确选项为B。

仲裁法的适用范围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纠纷。

与人身有关的纠纷,不适用仲裁法,具有行政管理关系的劳动争议以及农业承包合同发生纠纷可以由法律规定的组织仲裁,但不由仲裁法调整。

  【例题2·多选题】下列纠纷不适用仲裁方式解决的有( )。

  A.合同纠纷

  B.企业之间的财产产权纠纷

  C.婚姻纠纷

  D.企业对环保局的处罚不服的纠纷

  

[答疑编号3191010214]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根据《仲裁法》的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纠纷可以仲裁,而对于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和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则不能仲裁。

  

(二)仲裁的基本原则

  1.自愿原则。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

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2.依据事实和法律,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的原则。

  3.独立仲裁原则。

仲裁机关不依附于任何机关而独立存在,仲裁依法独立进行,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4.一裁终局原则。

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例题·判断题】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由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

( )

  

[答疑编号3191010215]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仲裁的基本原则。

当事人之间达成的仲裁协议,是申请仲裁的重要前提。

  (三)仲裁机构

  1.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

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

  2.仲裁委员会由主任1人、副主任2~4人和委员7~11人组成。

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中,法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2/3。

  【例题·多选题】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仲裁委员会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2008年)

  A.仲裁委员会是行政机关

  B.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C.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

  D.仲裁委员会之间没有隶属关系

  

[答疑编号3191010216]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仲裁委员会的性质和设立。

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

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

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

  (四)仲裁协议

  1.仲裁协议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口头达成仲裁的意思表示无效。

  2.仲裁协议应当具有下列内容:

  

(1)有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2)有仲裁事项;

  (3)有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提示:

仲裁协议对仲裁事项或者仲裁委员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补充协议;达不成补充协议的,仲裁协议无效。

  3.仲裁协议的效力

  

(1)仲裁协议独立存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或者无效,不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

  

(2)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法院作出裁定。

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法院作出裁定的,由“法院裁定”。

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应当在“仲裁庭首次开庭前”提出。

  (3)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法院起诉未声明有仲裁协议,法院受理后,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提交仲裁协议的,法院应当驳回起诉,但仲裁协议无效的除外;另一方在首次开庭前未对法院受理该案提出异议的,视为放弃仲裁协议,法院应当“继续审理”。

  【例题1·单选题】甲、乙发生合同纠纷,继而对双方事先签订的仲裁协议效力发生争议。

甲提请丙仲裁委员会确认仲裁协议有效,乙提请丁法院确认仲裁协议无效。

关于确定该仲裁协议效力的下列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2010年)

  A.应由丙仲裁委员会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作出决定

  B.应由丁法院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作出裁定

  C.应根据甲、乙提请确认仲裁协议效力的时间先后来确定由仲裁委员会决定或丁法院裁定

  D.该仲裁协议自然失效

  

[答疑编号3191010217]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根据规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

所以答案是B。

  【例题2·单选题】甲、乙因买卖货物发生合同纠纷,甲向法院提起诉讼。

开庭审理时,乙提出双方签有仲裁协议,应通过仲裁方式解决。

对该案件的下列处理方式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2009年)

  A.仲裁协议有效,法院驳回甲的起诉

  B.仲裁协议无效,法院继续审理

  C.由甲、乙协商确定纠纷的解决方式

  D.视为甲、乙已放弃仲裁协议,法院继续审理

  

[答疑编号319101021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1)乙在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时”才提交仲裁协议,应选D;

(2)乙如果在“首次开庭前”向人民法院提交仲裁协议,则选A。

  【例题3·多选题】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中的仲裁协议,属于无效的有( )。

  A.甲、乙两公司在建设工程合同中依法约定有仲裁条款,其后,该建设工程合同被确认无效

  B.王某与李某在仲裁协议中约定,将他们之间的扶养合同纠纷交由某仲裁委员会仲裁

  C.郑某与甲企业在仲裁协议中对仲裁委员会约定不明确,且不能达成补充协议

  D.陈某在与高某发生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后,口头约定由某仲裁委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