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防工作情况汇报.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06075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防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血防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血防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血防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血防工作情况汇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血防工作情况汇报.docx

《血防工作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防工作情况汇报.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血防工作情况汇报.docx

血防工作情况汇报

血防工作情况汇报

血防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血防业务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市始终致力于消除血吸虫病的危害,坚持问题导向,实施综合治理,采取沟渠改造、土地平整、兴林抑螺、以机代牛、洲滩禁牧、健康教育、药物灭螺、人群查治病及扩大化疗、风险防控等综合防控措施,全市血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控制了血吸虫病在我市的发生与传播。

今天,国家检查组领导一行亲临**调研指导我市血防工作,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老区的关心和支持,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血防概况  

**市位于长江中游,四湖流域最下端,南、北、东三面由135公里长江、91公里东荆河环绕,**是全国第七大淡水湖泊。

93.4公里**围堤与荆北水系相连,境内长达99.3公里的四湖总干渠、63.5公里的内荆河和36.7公里的洪排河横贯东西,拥有大小湖泊102个,河、湖、沟、渠纵横交织,水域约占总面积的30%。

受特殊地理位置和区域水系的影响,**历来是**省血吸虫病流行重疫区之一。

2019年年报显示:

全市20个乡镇全部为血吸虫病流行乡镇,其中流行村420个,有螺村251个;受血吸虫病威胁的疫区村人口65万人,占总人口的69.15%,钉螺面积5495.69万平方米(其中垸内面积1720.41万平方米,垸外面积3775.28万平方米),易感地带面积3151.85万平方米,分别占**市18.73%、27.12%。

晚期血吸虫病人695人(其中免费救治428人),粪检阳性病人为零。

  

二、防治效果  

**市血防工作实行控制传染源和阻断传播途径并重的防治策略,坚持整体推进,力求重点突破;坚持预防为主,抓好防治结合;坚持源头控制,实施综合治理,全市血吸虫病疫情稳步持续下降。

全市人群感染率由2019年的6.43%降到2019年的0,耕牛感染率由2019年的8.8%降到2019年的0(连续4年),急感病例由2019年的4例降到2019年的0,血吸虫病人由2019年的27843人降到2019年的695名晚血病人。

感染性钉螺面积由2019年的218.79万平方米下降到0(连续6年),连续8年未出现本地感染的急感病例。

钉螺活框出现率由2019年45%降到20%,密度由2019年1.3只/框降到0.26只/框。

2019年达到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标准,2019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2019年7个乡镇达到传播阻断标准。

  

三、工作措施  

近年来,我市在强领导、补短板、抓统筹、夯基础四个方面,全力以赴狠抓血防各项措施的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  

一是健全组织。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血防工作,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民生、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绿色**的头等大事来抓,实行党政双线领导,成立以政府一把手为组长、“四大家”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血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相关成员单位的职责,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血防工作。

  

二是明确责任。

市委、市政府将血防工作纳入地方主要领导政绩考核内容,实行血防工作“一票否决”。

每年年初与各乡镇及血防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签订血防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包保责任,逐级分解血防年度目标任务。

年终,组织专班逐项进行考核结账,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

  

三是高位推动。

每年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工作会议,研究部署血防工作。

市血防领导小组建立了血防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研究血防项目综合治理、耕牛管控、洲滩禁牧等重点难点工作。

2019年,全市第一次全市性大会就是血防工作会议,对血防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交责;市政府第六次和第八次常务会议专门研究血防工作,密集出台淘汰耕牛、洲滩禁牧和血防综合治理项目等规范性文件;2月22日,召开血防项目成员单位资源整合会议,3月16日召开全市耕牛淘汰工作会议。

  

四是强力督办。

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血防办不定期组织血防、畜牧等专业部门对全市血防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对专项工作开展不力、任务完成滞后乡镇予以通报,对主要领导及时开展约谈,推动工作落实。

  

(二)抓住问题短板,控制传染源头  

一是全面推行“淘汰耕牛、以机代牛”。

今年3月初,市政府制定了《**市2019年血吸虫病防治“耕牛淘汰、以机代牛”工作方案》,专题召开了动员会,再次吹响了全市淘汰耕牛的冲锋号。

市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财政拿出200多万元的奖励资金和工作经费,督办组每周督办一次、通报一次。

全市各乡镇动员各村组干部深入农户家中,宣传政策,讲明道理,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在**血防工作微信群里,每天都有展现各乡镇工作专班人员夜以继日地奋战在淘汰耕牛一线辛苦的瞬间。

截至4月20日,全市淘汰耕牛1051头,4月底实现全部淘汰。

市农业畜牧、农机部门大力开展替代养殖、农机补贴、科技下乡等活动,鼓励农民圈养肉牛、生猪、鸡、鸭、鹅等,组织农技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乡村开展养殖、农机、农技技术指导;组建农机服务社,推广机插机收,提高农机作业率和农机服务水平。

3月31日,市政府召开农机闹春耕暨“以机代牛”现场会,组织各类农业机械近20台套在汊河镇西池村进行现场演示。

目前全市已建立各类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72家,家庭农场32家,农机专业合作组织42家。

  

二是全面实施洲滩禁牧。

为建立传染源控制的长效机制,有效管控肉食牛养殖经营户行为,防止其进入有螺地带,今年3月,**市政府出台了《洲滩禁牧和耕牛管控暂行办法》、为加强家畜管控、防止耕牛复养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明确了洲滩禁牧和控制耕牛复养的责任主体、执法主体和监督考核主体,明确了乡镇、畜牧部门、血防办和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的职责范围及责任追究情形。

在沿长江、东荆河、洪排河流域全面实施洲滩禁牧,设立禁牧标志、发布禁牧通告、设置禁牧围栏、专人巡查防护、分户固定圈养、落实包保责任,防止耕牛进滩放养。

各相关乡镇设立禁牧员,禁牧员补助每月由乡级考核、市级抽查。

财政列支30万元的专项奖补经费,用于奖励工作成效明显的乡镇。

对耕牛复养者每头扣减乡镇财政经费1200元,在有螺地带洲滩放牧者每发现一次扣减乡镇财政经费2019元并全市通报,对工作不重视,耕牛复养3头以上或在有螺洲滩放牧3次以上的乡镇由市领导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

  

三是持续推进卫生改厕。

市政府把改厕作为传染源防控的重点、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切入点,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规范,突出重点,整村推进。

采取国家项目投资、政府以奖代补、农户自筹的方式持续改造农村厕所,在控制传染源的同时又有效改善了村庄环境。

近十年来,全市卫生改厕66000座。

  

(三)实施综合治理,切断传播途径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

年初由市血防办公室向各项目成员单位发布当年各乡镇各流域各地段疫情状况,提出项目实施建议,各项目成员单位根据疫情分布状况编制申报年度项目规划,市发改局在审核各项目部门申报项目时,将是否采纳市血防办建议情况作为项目审核的必备条件。

市政府每年在项目综合评审时将血防治理情况一并纳入进行统筹。

  

二是实施综合治理。

根据全市疫情分布情况,对重点地带市政府采取整合项目、整合项目资金的方式突出重点、精准打击、各个击破。

近年来在小流域治理方面,全市有多处环境实施项目和资金的整合,**林水结合的模式受到国家林业部的高度肯定并在全国进行推广。

卫生血防全程参与项目实施过程,全面开展项目血防效果评价。

  

三是发动社会参与。

市政府通过实施项目奖补、政策优惠等方式大力引进民营资本和社会资金,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

近几年来,重点在长江外滩、沿湖沿河堤段、低洼沼泽湿地通过林地招租、开挖渔池、种植农作物等方式实施综合开发,既限制了人畜入滩入洲,又改造了钉螺孳生环境,同时还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目前全市共有数百家民间资本投入到血防整治项目之中,投入资金10多亿。

  

2019年至2019年,全市共实施土地整理726.54万平方米;实施隔北灌区续改建工程和下内荆河整治工程,改建、重建、新建泵站、河闸、机耕桥等243座,疏浚、清洗沟渠557.32公里,沟渠护坡、衬砌58.56公里;改建鱼池6000亩,水改旱1900亩,水旱轮作8000亩,建抑螺防病林18000亩,修建通村公路213公里;通过血防综合治理,改善疫区生产生活条件、改造钉螺孳生环境。

市委市政府大力整合项目资源、积极推进部门联动,将血防治理与项目治理有机结合,坚持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社会参与的策略,实现了社会效益和血防效益的“双赢”。

  

(四)强化风险防控,夯实基层基础  

查、治、灭、管、防是血吸虫病防治基础工作,近年来,全市上下始终把基础性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实,确保疫情平稳持续下降。

  

一是集中查螺灭螺。

按照《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积极开展了查灭钉螺活动,严格控制查灭螺工作质量,注重药物灭螺与流域治理的紧密结合。

重点加大对历史感染地带、历史阳性环境、易感环境及人畜常到的有螺环境的查螺灭螺力度。

2019年灾后,全市整合血防人力资源,集中有效力量精准有效开展灭螺,将20个疫区乡镇根据区域及疫情划分为4个查灭螺战区,每个战区添置大型灭螺车一辆,形成以大型机器为主、小型机械为辅的灭螺手段,实行战区式集中查灭螺,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防治效果。

今年全市已查螺4357.4万平方米,未查出阳性钉螺;药物灭螺371.56万平方米,查灭螺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

  

二是同步人畜查治。

全市各乡镇血防组、村卫生室充分发挥血防前哨阵地作用,对疫区群众开展普查普治。

重点对渔船民、项目建设工地人员、接触有螺水体人群、历年镜检阳性人群进行及时查治。

2019年洪涝灾害期间,全市组织卫生血防人员对5万多名防汛民工和1200名驰援**的山西武警官兵开展查病,未发现1例血吸虫病。

市畜牧部门每年春耕前对耕牛实施普查普治,对查出的病牛一律宰杀,减少耕牛传染源。

  

三是强化急感防控。

实行医疗机构联防联控,落实发热病人首诊负责制和传染病报告制度,做到了急感疑似病人早发现、早处置,早防范。

强化村卫生室血防职责,认真做好接触有螺水体人员登记和发热病人登记,开展排查和随访,对接触有螺水体人员给予预防性服药。

  

四是广泛开宣传教育。

重点加强对疫区流动人群、水上作业人群以及家畜家禽养殖户等人群的血防知识宣传教育。

在疫区中小学校开展创建“无血吸虫病人学校”活动。

扎实开展“六个一”活动,提升学生的血防知识知晓率和正确行为养成率。

在**电视台、**广播电台滚动播放血防知识,开展电视讲座。

各乡镇在人群聚集地广泛张贴螺情公告和防护知识,发放血防宣教手册和宣传单,每年汛期都要对防汛抢险人员开展血防知识宣传,增强风险防患意识。

  

五是严密风险监测。

一是加强流动人口特别是渔船民、外来人员和返乡民工的监测,防止输入性急感病例发生;二是加强对牛、羊等易感家畜血吸虫病感染情况的监测,尤其是对来自外地疫区的家畜开展监测;三是加强传播风险因素的监测,及时发现、处置风险隐患。

今年3月中旬以来,全市启动重点环境的螺情和野粪监测,截至4月20日,有螺村开展风险监测101个,监测重点环境232处,解剖钉螺6991只、检测野粪107份,未发现阳性钉螺及野粪。

  

2019年,我市遭受98+特大洪水侵袭,历史和现有钉螺面积90%以上被水淹,由于强化了基础防控工作,全市参加防汛抢险的干部群众和驰援防汛抢险的武警官兵,没有出现一例急感病人、没发现一例本地感染的新发血吸虫病人、未查到一处感染性钉螺,取得了“大灾之年无大疫”的可喜成绩,央视财经频道健康中国栏目专题报道了**成功应对大汛大灾的血防工作经验。

  

四、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疫情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我市主要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