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特征及其启示.docx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特征及其启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特征及其启示.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特征及其启示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特征及其启示
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的中南部,面向南中国海,为珠江出口处,毗邻港澳,是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地区,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宣布建立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范围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佛山、江门共个省辖市,以及惠州市区和所属惠阳、惠东、博罗三县,肇庆市的端州区、鼎湖区和四会、高要两县,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余万人。
它是我国第一个打破行政区划,按照经济区划原则建立的经济区,成为广东乃至全国商品经济最活跃和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因开放程度大、经济发展快、收入水平高而成为全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样板。
以年珠江三角洲的主要综合经济指标为例,人口约占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其主要经济指标占广东省的份额均是人口比重的-倍以上,是广东省实力最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珠江三角洲在全国的地位也很突出,人口只占全国的,第三产值增加值占全国的,而外贸出口额占全国的,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是全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事实上,长期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在广东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都一直保持着重要的地位。
无疑,由于珠江经济的迅猛发展,其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快速实现工业化发展的模式,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沿海地区新工业化道路,对促进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由农业向工业和第三产业迅速转变,推动经济起飞并为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做出贡献起了很大作用,成为我国较早实践邓小平理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典范之一。
一、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本特点
⒈珠江三角洲的地貌类型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它的中部是珠江三角洲平原,平原上散布着丘陵、地和残丘,在其东、西、北面边缘分布着成片的低山。
珠江三角洲大部分地域在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均降雨量毫米。
但夏秋多台风和暴雨,仍有洪涝威胁。
⒉珠江三角洲历来是广东社会经济发展的先行地区,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珠江三角洲具有十分突出的农业资源优势,土地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农作物可全年生长。
良好的水热组合和丰富的土地资源相结合,加上充裕的劳力资源和广阔的市场,使本区成为广东省稻米、甘蔗、蚕桑、塘鱼和水果集中产地之一。
珠江三角洲濒临南海,海岸线长达多公里,滩涂面积多平方公里,对围垦和发展海水、淡水养殖及捕捞十分有利。
⒊珠江三角洲交通发达,到年底,公路通车里程达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公里平方公里。
珠江有八大口入海,河网水系发达,港口众多,水上交通极为便利。
京广、京九、广九、广茂和广梅汕铁路贯穿并交汇于三角洲内,还有广深准高速铁路。
目前,以广州为中心以及珠江三角洲各中心城市为中心的高速公路网正逐步形成。
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核心的珠三角航空港与全国主要中心城市和众多国际城市通航。
年、年香港、澳门分别回归祖国,珠江三角洲与港澳形成的大珠三角将成为我国交通最发达的区域。
⒋珠江三角洲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毗邻港澳和东南亚,是我国著名的侨乡。
中国有约万海外华人,大约拥有万亿美元的资产,其中集中在东南亚地区,而在东南亚华人中,以上的祖籍为珠江三角洲地区。
因此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先天的人缘优势。
⒌珠江三角洲为我国最早成功推行改革开放的区域之一。
改革开放年来,珠江三角洲初步建立起了市场经济体制和外向型经济体系。
珠江三角洲人思想解放,改革开放的思想深入人心,从而最早形成了思想意识和经济体制的优势。
二、珠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因素
⒈地缘区位与政策组合的比较优势
在珠江三角洲过去近年赖以高速发展的各项竞争优势中,最值得强调的,莫过于其毗邻港澳的地缘区位优势和改革开放先行带来的体制、政策优势。
事实上,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广东最接近港澳,也是开放最早、最彻底的区域,深圳、珠海两个特区分别直接与港、澳相连,沿海开放城市广州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与香港鼎足而立,穗港发展轴与穗澳发展轴分别纵贯珠江三角洲东、西两部,而经广州南沙-虎门的轮渡以及大桥连通了东西两轴,更使穗、港、澳成了“铁三角”。
就地缘区位而言,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及土地、气候、物产资源等条件是基本不变的,而真正要发挥其毗邻港澳的比较优势则取决于是否实行改革开放这个政策条件。
改革开放前,同样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没能发挥毗邻港澳的优势形成竞争力,这也说明了珠江三角洲过去所受到的政策以及体制上的约束是很大的。
只是由于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才让珠江三角洲地区得以利用自身的地理区位、土地、劳动力等条件,大规模地引进港澳的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两者的结合就转换成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相对于内地,珠江三角洲地区首先就有“先行一步”的特殊政策,使其地缘区位得以发挥作用;而相对于沿海其他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又有着优越的地缘区位,在同样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情况下,其地缘区位就成为政策得以发挥更大作用的前提条件。
等到改革开放成为全国普遍实行的政策时,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通过在先行阶段由比较优势所引致的发展模式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从而又得以继续保持其领先于其他区域的比较优势。
⒉产业发展基础的优势
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主要由四个方面的因素构成。
首先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先行改革开放时,相对发达的农业已经为农村工业化奠定了基础,使非农产业即二、三产业的发展具备了必要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也就是说,其经济发展的起点比国内其他地区相对要高。
其次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有相对低廉的土地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后者不仅包括当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更主要的是由于珠江三角洲先行开放的效应所吸引的,内地大量的打工族使得珠江三角洲地区似乎有着可以无限供给的劳动力资源。
可以说,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在此地几乎发挥到了极至。
再次是港澳、台湾等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不仅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以及市场等外来资源,还引入了符合市场竞争原则的经济组织形式,诱致并激励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原有经济组织的创新,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形成了以面向出口的中小企业为中心,以劳动密集型的电子、机电、食品、纺织、成衣、玩具、鞋类和建筑装饰材料等行业为主构成的新型加工工业体系,大量生产主要出口同时也面向巨大的国内市场的富有竞争力的产品。
进入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世界信息产业革命的兴起,国际市场的变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加工工业也随之升级换代,虽然珠江三角洲的土地、劳动力成本已较十多年前有所提高,但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低工资的劳动力,尤其是其中的技术人才,仍然是我国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比较优势。
故除了港澳台商继续投资外,日本、韩国和欧美等国也陆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建立了劳动密集型出口组装据点,使家电和通信设备产业在当地发展起来,特别是电子工业的零部件加工和组装企业,珠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世界性的电子零部件和电机组装的产品集约地。
⒊体制改革先行的比较优势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中央赋予广东“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作用下,率先进行了以“放开价格”为核心的体制改革,较早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架构。
当国内其他地区还在探索改革方向的时候,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形成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市场体系,培育了市场主体,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从而使中央给予广东改革先行的政策,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转换成为体制创新的比较优势,大大地增强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尤其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市场主体的培育上,基本形成了以非国有为主的混合经济形式。
由于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打破了过去国有、集体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从而使市场竞争十分活跃而且激烈,竞争的结果,是有效率的企业得到壮大发展,形成了较强的企业竞争力。
二是完善的市场体系建设,使珠江三角洲基本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从市场体系方面看,已经建立和培育了包括生产资料、资金、人才、劳动力、技术、房地产以至企业产权在内的各种要素市场。
事实上,珠江三角洲比较早地改革劳动用工制度、金融体制和实行生产资料商品化、市场化,还率先进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消费品市场的发展。
与此同时,还相应发展了各类市场建设,从农贸集市市场开始,逐步拓展到各种大商场、专业市场和大型百货商店,以至现代化的购物中心,从而形成了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星罗棋布的市场流通网络,使市场机制成为连结企业与市场的桥梁,能够较好地发挥其调节社会化大生产的功能。
因此,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结构以及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吸收,以至企业产权的改革或企业的兼并买卖等,都是依据市场的需求,为提高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按经济效益的原则来进行的。
三是政企关系的改革调整,既调动了企业和企业家的积极性,也为地方政府转换职能、更好地发挥管理社会事务的作用提供了前提条件。
地方政府主导经济是中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普遍特征,也是中央与地方行政性分权及中国渐进式改革进程的一个必然结果,珠江三角洲地区不过是做得最早和比较好一些而已。
但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能够在以产权为核心的制度创新中先走一步,从而形成了新一轮发展的比较优势和较强的竞争力,是同这一地区先行改革开放,较早进入了市场经济运行轨道,从而成为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分不开的。
三、几点启迪
⒈加工贸易是工业化初期发展外向经济的有效途径
发展外向型经济是珠江三角洲各地市经济发展中最普遍的特征,其发展外向型经济是从“三来一补”起步的,籍此推动工业化,改变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发展以劳动密集产业为主的加工贸易,就可以充分利用我国资源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
因此,改革开放正是道德通过加工贸易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上,自动了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加工贸易的收入构成了沿海地区生产资金的积累源泉,成为居民消费的开支来源,构成了启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投资资金和产品的消费基金。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国改革开放后不久,就建立起双重的贸易机制,即既有传统的一般贸易机制,又有出口加工(或出口促进)机制,也就是加工贸易机制。
前者是仍受国家统制的(正在逐步改革),后者是非常开放的,大部门外资企业和部分出口倾向的国内企业参加这一机制。
年代以来,加工贸易出口增长迅速,已占我国总出口的一半以上,广东的比例就更高,年全部出口中加工贸易部分则占,珠江三角洲地区更高达以上。
“三来一补”不仅引进了设备、技术,而且通过出口加工生产,培训了大批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劳动力,学会了经营和管理,珠江三角洲的成功实践,证明了通过加工贸易这一新的、开放的机制,引入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有利于我们抓住发达国家和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外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我国拥有大量低成本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从而提供经济竞争力。
⒉机制灵活有利于培育经济竞争力
传统计划经济的发展模式,是片面强调“一大二公”,但传统国有、集体经济的僵硬机制,几乎完成窒息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活力。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鼓励非公有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国有、集体一统天下的局面,激活了原来的僵硬机制,形成了混合经济发展的灵活机制,从而最终能够增强地区经济的竞争力。
例如,南海经济发展的特征是所谓“六个轮子一起转”,即“三大产业齐发展、六个层次一起上”。
三大产业即指一、二、三产业,六个层次原指县、公社、大队、生产队、联合体、个体私营,即后来的市、镇、管理区、村、联户和个体私营经济。
这种模式实际上就是创造了一个混合型经济灵活发展的机制,从而广泛调动了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使各种经济成分能够有机地共存于一个经济体系中,为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创造了良好环境,客观上也为非公有经济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从而有利于逐步形成产业结构多元化和所有制结构多样化的格局。
党的“十五大”指出“非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南海的非公有经济发展更加如虎添翼,整体素质和实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许多非公有制企业甚至完成了从劳动密集型过渡到技术密集型,从小企业发展到跨国企业集团的“脱胎换骨”式的蜕变,实现了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飞跃。
非公有经济的发展,使政府的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得以大规模投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适应经济信息化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为企业包括跨国公司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竞争力。
⒊地区经济的发展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
珠江三角洲各地区根据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也形成了彼此之间有所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以东莞、顺德、南海、中山“广东四小虎”为例,东莞通过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以及通过“三来一补”企业的技术、规模、制度升级来推动经济的发展。
顺德则依靠以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为主,以集团企业和集团经营为主,以产值上亿元的大企业为主,以技术进步为主即“四个为主”来发展本地区域经济。
南海的发展模式注重一个“活”字,强调“几个轮子一齐转”,“三大产业(第一、二、三产业)共发展,六个层次(市、镇、管理区、村、联户、个体经济)一齐上”的均衡发展方式。
中山的发展模式则以地方国有企业为核心,通过投资多元化和股份制改造形成企业集团,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同时,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特征也表明:
第一,一个地区的发展模式是在本地区特定的经济、社会、人文环境下形成的,不存在一个普遍适用于各地区的发展模式。
例如,虽然珠江三角洲各地区的发展模式有着某些共同的特点,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此,不应该去模仿某一个发展模式,而应该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
第二,一个地区的发展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变化,本地区的发展模式也应该相应地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例如,东莞在年代通过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到年代则利用技术和企业的升级来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
⒋以建设“文化经济”为枢纽,积极主动融入珠三角。
实践使人们发现,世纪下半叶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明显的“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现象,过去常常分离的文化因子和经济因子日趋融合成一体,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顺应这一趋势,加速文化力与经济力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不仅是发展“文化经济”的重点,也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强发展活力和后劲、提升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抓住赣州与珠三角山水相连、人文相近,具有的区位、人文、交通等资源方面优势,提出大力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赣州”发展战略,首先是对接珠三角的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潮流,符合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战略,符合赣州与珠三角两区域“文化经济”发展趋势。
因此,加强与珠三角区域“对接”与“融入”,必须以建设“文化经济”为枢纽,通过建设“文化经济”,积极、主动、有序、有效地融入珠三角区域。
一是抓紧建立和完善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政策法规、金融服务、信息网络、人力资源、物流服务、贸易服务、产权交易、口岸服务、技术标准、社会保障”等为内容的“十大体系”,强化“制度行为文化”方面的“对接”,以加快机制和体制的对接。
二是遵循产业分工与互补规律,加快产业对接。
无论是在经济全球化还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土地、资本、人力、技术资源等经济要素,研发、营销、制造、物流等生产环节,区位、成本、人才、信息、服务、环境等基础条件,对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实践表明,只有这些要素与环节的综合投资成本最低,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才能得以加快发展。
与珠三角的对接要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的资源和生产要素整合,加强对接互动,利用赣州与珠三角在经济发展上的差异性、层次性和互补性,充分发挥自己的区位和资源等优势,借助珠三角经济板块的发展平台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做大自己的经济平台,增强经济实力。
三是建设“文化经济”,除了重点在经济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教育产业、媒体产业、艺术产业、健康产业和休闲产业等文化产业,加大文化产业向其他产业的扩张和渗透,把文化和经济高度融合起来,发展文化产业,既要科学规划和调整区域文化产业的生产力布局,又要实行内源型和外源型并重发展的方针,发展一批文化内涵丰富、附加值高的文化产业,从而达到“文化”与“经济”的完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