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解析版 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046824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解析版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二地理解析版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二地理解析版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二地理解析版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二地理解析版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解析版 1.docx

《高二地理解析版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解析版 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地理解析版 1.docx

高二地理解析版1

甘肃省临夏中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年级:

高二科目:

地理(文科)

Ⅰ卷单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一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5分,共45分。

1.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是在地球表面占有一定空间的地区,有明显的界限

B.区域是自然生成的,都以自然的山脉和河流为界

C.区域可以有不同等级不同类型,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D.区域是人为划分的,因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差异不大

【答案】1.C

【解析】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依据区域的定义可以看出,故选C。

右图为中国传统的典型民居景观图。

读图回答2-3题。

2.甲图反映当地(   )

A.聚落规模大B.水运便利

C.气候湿热D.商业繁荣

3.乙图所在区域(   )

A.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B.草场广阔,适合发展畜牧业

C.是蒙古族、苗族主要聚居地D.位于黑河—腾冲一线东南

【答案】2.C3.B

【解析】

2.甲图所示的民居靠若干柱子支撑,且离开地面一段距离,这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湿热的气候,聚落规模较小,商业不发达,水运也不便利。

3.乙图所示为蒙古包,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位于黑河—腾冲一线西北,是蒙古族主要聚居地,但不是苗族聚居地,草场广阔,适合发展畜牧业。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数字中国”的地理空间框架,“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初步形成,大大提升了国土监管能力。

据此回答4-5題。

4.对土地资源“天上看,网上管”,分别运用的现代地理技术是(   )

A.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D.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

5.从国情出发,我国应用高科技手段开发国土资源动态监管的主要目的有(   )

①严格保护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②指导城市交通运输

③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节约用地④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4.A5.C

【解析】

4.天上看,运用的是遥感技术,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网上管,运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地理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天上看”要靠遥感技术来获取土地资源的最新信息,“网上管”则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功能。

5.我国应用高科技手段开展的是国土资源监管,监测土地资源,保护耕地,不是用以加强生态建设,也不是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对城市交通运输也没有指导作用,故②④错误,选C。

2014年初,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使用手机APP(应用软件)呼叫出租车出行,缓解打车难的问题。

乘客只要在手机软件中点击“我要用车”并发送用车信息,该信息就会传送给离乘客较近的出租车司机,司机可以在手机中一键抢应,并和乘客联系。

据此,完成下列6-7题。

6.手机打车软件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和GPSB.GPS和GISC.RS和GISD.GPS和数字地球

7.在下列城市中,打车软件对居民出行影响较小的是(    )

A.北京B.上海C.武汉D.西宁

【答案】6.B  7.D

【解析】

6.根据材料中消息,打车软件可以定位,知道用户和出租车的位置,需要GPS技术。

可以计算两者间的距离,寻找最优线路,需要GIS技术。

所以B对。

该软件不需要RS去拍摄图片,进行遥感,A、C错。

也不需要数字地球实现网络上的共享,D错。

7.打车软件是为了缓解居民打车难的问题,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影响相对较大,北京、上海、武汉都是人口密集的城市,打车困难,A、B、C影响较大。

西宁位于青藏高原,人口密度相对较小,打车困难的问题较少,所以影响较小,D对。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

依据图文资料,完成8-9题。

8.这一过程中,依次使用的技术是(   )

A.GPS—RS—GISB.RS—GPS—GIS

C.GIS—RS—GPSD.RS—GIS—GPS

9.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   )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数量B.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规模

C.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D.统计城市流动人口数量

【答案】8.D9.D

8.农民利用RS技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利用该系统把影像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为GPS,最后利用该系统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

9.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是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由于流动人口在土地利用信息数据中没发体现,所以在数字城市规划中不能用于统计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

读新疆土地类型及荒漠化土地形成原因图,回答10-11题。

10.新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冻融作用D.盐碱化

11.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荒漠化土地面积大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森林造成的

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

D.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造成荒漠化

【答案】10.B11.C

【解析】

10.从图中可以看出,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的原因中,风力侵蚀所占比重最大。

11.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破坏了植被,这是导致新疆地区荒漠化的诱因,因此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

黑河中游流域地处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是甘肃省最重要的商品粮和瓜果蔬菜基地,集中了全流域90%以上的耕地和人口,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对整个流域的生态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读图回答12-13题。

12.目前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

①水资源短缺 ②水土流失 ③植被退化 

④沙漠化、盐碱化 ⑤旱涝灾害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⑤

13.该河下游弱水流段,近几十年来逐渐由常年性水流变为季节性水流,下游的湖沼湿地日渐干涸,向荒漠转变,其主要原因是(   )

A.雪线上升,冰雪融化减少B.降水减少,气候变干

C.植被减少,蒸发下渗增加D.流域内水资源分配不合理

【答案】12.B13.D

【解析】

12.由图形可知,该地位于河西走廊,温带大陆性气候影响,降水量少,蒸发旺盛,空气干燥。

由于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发展,使得生产规模扩大,用水量增加,水资源短缺;河流下游绿洲植被退化;出现盐碱化和沙漠化现象。

水土流失和旱涝灾害多发生在地形坡度大,降水集中多暴雨的东部季风区。

选项B正确。

13.造成河流下游流量减少、湖泊湿地日渐干涸并且向荒漠转变的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全球变暖,空气干燥,蒸发增强等原因),同时还有人为因素(流域内水资源分配不合理),并且以人为因素为主,选项D正确。

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

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

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达95%以上。

据此完成14-16题。

14.拉鲁湿地所在的青藏高原能源资源丰富,主要有(  )

①煤 ②石油 ③太阳能 ④水能 ⑤地热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⑤     D.③④⑤

15.拉鲁湿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是拉萨市氧气的主要补给源 ②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湿度,提高温度 

③吸附空气中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 

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消除拉萨北部地区的山洪威胁

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不可取的是(  )

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

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

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

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

【答案】14.D 15.C 16.D

【解析】

14.青藏高原能源资源丰富,主要有太阳能、水能和地热能,由于本区地质形成较晚,煤和石油较少。

15.湿地具有多种环境功能,可以增加空气温度,调节气温,并不是提高气温,②说法错误。

16.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需要排干湿地中的水,不利于湿地的保护,而A、B、C三项发展是保护性开发。

山西是我国煤炭输出最多的省区,随着煤炭深加工的发展,生产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是“山西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

完成17-18题。

17.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其社会经济效益表现在(    )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生产的产量③促进产业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8.该地生产结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B.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C.生产规模扩大,势必加剧当地水资源的短缺D.减轻了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答案】17.D18.C

【解析】

17.煤炭的深加工,增加了附加值;煤炭的气化,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焦化和二氧化硫等气体的部分回收,提高了煤炭的利用率;图中涉及的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没有发生转移。

18.生产结构的变化,改变了生产方式,只是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由于减少了煤炭的外运量,排放的二氧化硫气体将增多,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从而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流域的开发都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

据此回答19-20题。

19.TVA主要负责田纳西河流域的统一开发和管理。

它所确定的流域开发的核心是(  )

A.河流的梯级开发B.流域的综合开发

C.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D.防洪、航运、发电、旅游等

20.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水质的是(  )

A.建设抽水蓄能电站B.防治水污染

C.保护水源涵养林D.改善库区生态环境

【答案】19.A20.A

【解析】

19.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以水资源的综合开发为核心,尤其是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

20.建设水电站,由于减缓了水流速度,故使水体的自净能力下降,水质下降。

读“几种能源的发电成本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图”,完成21-23题。

21.图中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能源是(  )

A.煤炭B.核能C.天然气D.可再生能源

22.考虑二氧化碳排放和发电成本因素,目前最受欢迎的能源应该是(  )

A.煤炭B.核能C.天然气D.可再生能源

23.“加快发展核电、可再生资源和大力发展水电”是“十二五”规划“多元战略”的主要内容。

关于下列地区应重点发展的能源,叙述正确的是(  )

A.内蒙古高原和四川盆地应大力发展风能发电

B.青藏高原地区和新疆应该充分利用生物能

C.东南沿海工业发达地区可以重点发展核能

D.海南岛和台湾岛应该大力发展太阳能

【答案】21.A22.C23.C

【解析】

21.根据图中横坐标,发电成本最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能源是煤炭。

22.考虑发电成本、二氧化碳排放量等因素,则天然气的发电成本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较小。

23.四川盆地适宜发展天然气工业;青藏高原和新疆适宜发展太阳能产业;海南和台湾多雨,不适宜发展太阳能产业,可以发展风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可以发展核能。

山东海阳核电厂址距烟台市93公里,距青岛市107公里。

规划建设2台125万千瓦核电机组,首台计划于2014年5月投产发电,届时年发电量将达175亿千瓦时,全部建成后将成为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核能发电项目。

据此回答24-25题。

24.在海阳市建设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

①核能资源丰富②核能开发资金与技术有保障

③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5.除发展核能资源外,沿海地区还具有开发潜力的新能源是(   )

A.地热B.天然气C.风能D.太阳能

【答案】24.B25.C

【解析】

24.核电站的建设需要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山东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但是半岛及周边地区能源资源短缺,促进了海阳核电站的建设,故答案选B。

25.沿海地区由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多形成海陆风,而且冬夏季往往形成季风,风力较大,风力资源丰富,可以发展风能,另外海水在天体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潮汐也蕴藏着丰富的能量,所以潮汐能也是沿海可以开发的新能源。

沼泽是多水条件下形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

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区,经大面积开发,以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但近年出现诸如气候变干、旱灾增多等环境恶化现象,于是国家决定不再垦荒,据相关知识回答26-28题。

26.三江平原分布的沼泽属于(  )

A.由赤道到两极的赤道分异规律B.由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

C.山地垂直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7.冲积形成三江平原的河流,包括黑龙江、乌苏里江和(  )

A.嫩江B.松花江C.鸭绿江D.图们江

28.有关三江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粮食单产高,但商品率较低B.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

C.纬度高,气温低,多为两年三熟

D.尚未开发的沼泽性荒原适宜建立自然保护区

【答案】26.D27.B28.D

【解析】

26.三江平原地区地带性植被为温带针阔混交林,属于温带针阔混交林带。

该区域沼泽的形成与当地气候冷湿、地形低洼,地表长期积水有关,这与局部特殊的地形有关。

冷湿的气候、冻土的分布为地表水长期存留提供了一定条件。

27.三江平原地处黑龙江东北部,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

嫩江是松花江的支流,鸭绿江、图们江均不流经三江平原地区。

故A、C、D三项错误,B为正确选项。

28.三江平原所处纬度低,热量不足,生长期较短,农作物一年一熟(并非两年三熟),经营较粗放,单产一般,但地广人稀,人均粮食占有量多,商品率高;该区域受热量因素制约不适合冬小麦生长。

故A、B、C项错误。

三江平原的沼泽湿地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远远超过了其经济价值,故尚未开发的沼泽性荒原适宜建立自然保护区。

D项正确。

读“工业化阶段表”及“长江流域各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水平与阶段图”,回答29-30题。

工业化阶段

人均GDP(美元)

第一产业比重

第二、三产业比重

初期

<2000

>20%

<80%

中期

>2000

<20%

80%~90%

后期

>4000

<10%

>90%

长江流域

3350

9.71%

90.29%

29.长江流域范围内的各省级区域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是(  )

A.湖南、安徽、重庆B.四川、云南、江西

C.上海、浙江、江苏D.广西、湖北、云南

30.关于长江流域的特征和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发展比较协调B.人文要素空间分布差异不明显

C.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D.经济布局亟待优化

【答案】29.C30.D

【解析】

29.从表中可以读出,人均GDP大于4千美元,第二、三产业比重超过90%时,即进入工业化后期。

从图中可以读出,浙、苏、沪三省符合题目要求。

30.从图中可以看出,苏、浙、沪三省与其他省市经济差距较大,所以,A、B错误;当人均GDP小于2千美元,第二、三产业比重小于80%时,地区经济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可以看出,长江流域只有青海、西藏等少数省区处在工业化初期,C错误;长江流域区域内部差异较大,经济布局亟待优化.

 

第Ⅱ卷综合题(共55分)

31.读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和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6分)

材料一:

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丁地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

当地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一起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1)简述甲、乙所在区域的气候类型和乙、丙两地的主要环境问题。

(8分)

(2)如果大量利用流经丁地的河水大力发展葡萄生产,可能对本地和河流中下游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是什么?

(8分)

【答案】(16分)

(1)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水土流失;土地荒(沙)漠化(8分)

(2)①对本地区的影响:

若灌溉方式不合理,易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②对河流中下游地区的影响:

若本地区灌溉用水过多,可能造成黄河中下游水量减小或断流。

(8分)

【解析】

(1)甲位于秦岭以南地区,其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乙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地区,其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乙所在地区是黄土高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丙地位于河西走廊,气候干燥,主要的环境问题是荒漠化。

(2)因本地区气候干燥,蒸发旺盛,若灌溉不当,会使地下水位升高,易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若本区引水过多,会使中下游水量减少,甚至出现断流。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甲河流域有大面积的黑土区,干流建有多个梯级水电站。

W国曾是原苏联的工业基地和粮仓。

201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与W国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可在甲河流域大规模种植粮食。

表X干流梯级水电站开发前后的甲河流量分配比例

流量分配

春季

夏秋

冬季

开发前的比例

61%

24%

15%

开发后的比例

38%

32%

30%

(1)说出甲河流域的地势特点,并指出判断依据。

(4分)

(2)说明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

(4分)

(3)与新疆比,分析甲河流域发展种植业更为有利的条件。

(6分)

(4)简析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W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6分)

【答案】(20分)

(1)特点: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依据:

河流干流主要由(西)北流向(东)南。

(4分)

(2)与N市以下河段相比,以上河段:

支流较多,流域面积较大;降水较多;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答对2点得4分)

(3)与新疆比,甲河流域降水较多;水源丰富;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风沙危害少;工农业基础好;近海,有河流和港口,水运方便,利于农产品运输。

(答对3点得6分)

(4)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季农业用水的不足;为农业生产提供廉价的水电;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利于农产品运输;库区适宜发展水产业;调节径流,防御旱涝灾害。

(答对3点得6分)

【解析】

(1)分析一个地区的地势特点主要分析该地的地势高低起伏状况,这一点往往可以由河流的流向决定。

因此,本题甲河流域的地势特点是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理由是河流干流主要由(西)北流向(东)南。

(2)判断河流水量来源可以根据支流数量降水量的多少纬度的高低等因素来分析,甲河径流量主要来自N市以上河段的自然原因主要是与N市以下河段相比,以上河段:

支流较多,流域面积较大;降水较多;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3)比较两个区域农业发展条件要先对区域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根据要求对分析内容选择性的列举比较,与新疆比,甲河流域发展种植业更为有利的条件是甲河流域:

降水较多;水源丰富;黑土广布,土壤肥沃;风沙危害少;工农业基础好;近海,有河流和港口,水运方便,利于农产品运输。

(4)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W国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主要有能够给该国提供较稳定的水源,缓解夏秋季农业用水的不足;为农业生产提供廉价的水电;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利于农产品运输;库区适宜发展水产业;调节径流,防御旱涝灾害。

33.2014年,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疏解首都面临的巨大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题。

(19分)

材料一:

“京津冀地形图”与京津冀城镇体系与三小时交通经济圈规划图”

材料二:

京津冀三地产业规划定位

(1)简述京津冀地区地势特点和该地区的地带性植被类型。

(4分)

(2)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推进,河北省将成为京津的“米袋子”和“菜篮子”。

简述该省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10分)

(3)试分析解决京津冀三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促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应该采取的措施。

(5分)

【答案】(19分)

(1)西北高,东南低  温带落叶阔叶林(4分)

(2)问题:

水资源短缺、旱涝灾害、土地盐碱化和风沙灾害等;(答对2点得4分)

措施:

南水北调,增加灌溉水源;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兴修农田水利工程,缓解春旱和夏涝;排灌结合,防治土地盐碱化,改造盐碱地,培育耐盐耐旱作物;营建农田防护林体系,防治风沙灾害;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答对3点得6分)

(3)①适当控制京津人口,加快河北城市化进程,作为京津人口疏散地;②明确三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调整三地产业结构,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工与互补;③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④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促进三地互联互通,加快一体化进程;⑤加强三地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

(5分)

【解析】

(1)根据材料一图判断,结合图中海拔高度颜色深浅变化,京津冀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结合图中经纬度判断,植被属于温带落叶阔叶林。

(2)河北省位于华北平原上,降水少,人口众多,工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用水量大。

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资源短缺,旱涝灾害频繁,土地盐碱化和风沙灾害严重等。

针对不同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治理。

对水光源短缺,采用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的措施,增加灌溉水源。

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兴修农田水利工程,缓解春旱和夏涝,缓解水旱灾害问题。

采取排灌结合的措施,防治土地盐碱化,改造盐碱地,培育耐盐耐旱作物。

营建农田防护林体系,防治风沙灾害。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3)要适当控制京津人口,加快河北城市化进程,将河北作为京津人口疏散地。

明确三地功能定位和产业分工,调整三地产业结构,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工与互补,协调发展。

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促进城市分工协作,提高城市群一体化水平。

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促进三地互联互通,加快一体化进程。

加强三地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等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交通运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