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音乐学院演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804418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9.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音乐学院演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央音乐学院演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央音乐学院演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央音乐学院演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央音乐学院演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音乐学院演讲.docx

《中央音乐学院演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音乐学院演讲.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央音乐学院演讲.docx

中央音乐学院演讲

平日断裂处历史呈现

              ——德波与他的《景观社会》

主讲嘉宾:

南京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哲学家张一兵 教授  

时间:

2010年6月11日19:

00 

地点:

综合楼701   

现场记录:

王樱朴(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音乐心理学博士研究生)

张一兵:

李老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非常高兴我们能够继续昨天的话题,昨天,我自己觉得前面四十分钟讲得是比较乱的,因为要把一个学期的内容压在其中,一边压一边就非常乱,思路比较乱,讲得也比较乱,后面提问可能稍微好一点。

我想今天换一个专题性的东西,可能再改变一下整个讨论的方式。

昨天何老师也讲到,今天跟昨天对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要式的描述不太一样,今天我选了一个人物,依我昨天的定义,他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中,实际上已经属于1968年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整个总体逻辑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以后,即被我称为后马克思思潮中的重要先驱人物,即法国著名艺术家、电影理论家、左派思想家居伊·德波(GuyErnestDobord)。

讨论德波之前,我对昨天的讲座先做一个补充。

因为昨天讲得匆匆忙忙的。

如果大家感到昨天我讲这个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还不够清晰,还希望进一步了解的话,可以参考我自己写过一些专题性的论著。

除去昨天已经提到的,2001年我在三联书店出版的《无调式的辩证想象——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文本学解读》和2009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反鲍德里亚——一个后现代学术神话的祛序》两本书,还有2002年在南大出版社,我和胡大平博士合写过一本教材《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大概有50万字,内容基本上和昨天讲的线索比较接近。

从2003到2008年,我也出版了与这个主题相关的如下著作:

2004到2008年,中国人大出版社出版的两卷本《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一卷《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主要讨论了7个主要代表的7本书,从卢卡奇一直到戈德曼——写了很有名的《隐蔽的上帝》,也是美学家和文学理论家。

第二卷是后马克思思潮的4个文本:

包括昨天讲到的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第二本书就是今天我们讲的居伊·德波的重要文献《景观社会》,第三本是德里达的《马克思的幽灵》,第四本是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的崇高对象》。

这两卷本是对西马到后马的最重要文本做了文本学意义上的解读。

同时,2004年在中央编译出版社还出了关于阿尔都塞哲学的《问题式,症候阅读和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今年年底之前,将在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三卷本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120万字左右。

有同学有兴趣想要进一步了解的话,可以供大家参考。

今天讲座的这个标题可能有点奇怪,叫“平日断裂处历史呈现”。

这句话,是我对捷克的一位著名的西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哲学家科西克思想的引述。

科西克把马克思的和海德格尔的思想做了一个嫁接,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他有一本很有名的书《具体的辩证法》,我在《文本的深度耕犁》第一卷中也有一章专门介绍、研究这本书的。

这本书里,他提出了刚才我讲的这一思想,我把他的观点做了一个概括。

“平日”,就是我们生活里的每一天,惯常的,我们习惯了的生活里的分分秒秒;但科西克赋予平日特定的哲学含义——没有被生命所充实的时间。

比如说我们平日很无聊,去聊天上网打牌,这些耗费时间的状况,被科西克称为平日状态,也就是麻木而没有新意的日子。

他所讲的“历史”,是对这些流逝了的麻木了的时间的中断。

我们经常会举的例子就是《攻克柏林》这部电影(齐泽克在我们学校开讲座的最后一讲时,讲到好莱坞的意识形态控制,第一个片子就解说这部电影)。

《攻克柏林》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一对青年男女在麦田里约会,两人坐在一起说笑,这是非常平淡的一个平日,就在这一瞬间,突然画面背景中有一辆纳粹德国的坦克开过。

此刻,科西克称之为平日的时间突然被撕裂——所有人都面对战争这个残酷的事件。

科西克认为:

通过平日的中断,导致历史当中最有意义,和人的生命存在最密切的一个意义的呈现。

我把这一思想称之为“平日断裂处历史呈现”。

  

下面再举一个例子,来解释什么叫“平日断裂处历史呈现”。

这是和我们所有中国老百姓共同度过的一个事件——汶川地震有关。

在汶川地震悼念的三天当中,大家会注意到所有电视媒体里没有娱乐节目、喜剧节目,一切电影电视剧都消失了,网页全是黑白的,实际上这已经是一个平日的中断。

在面对地震这一事件当中,我们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呈现历史意义的过程,在那几天当中,我们第一次对生命存在有了非常直接的体悟。

在这一历史性的时间中,所有语言和画面都是多余的。

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央台的一个连线采访节目:

一个母亲抱着一个受伤的孩子坐在救护车的最后一个座位上,这时又来了另外一个抱着受伤孩子的母亲,两人对视两秒钟,前一个母亲就默默抱着孩子下来了。

这时语言是多余的,因为她一看就知道,另一个孩子的伤要比自己的孩子重。

这种历史性的生命关系,在平日是不可能发生的。

整个过程中,语言、画面和所有多余的东西都没有,任何多余都会被细心的发现。

还有一个经典的例子:

香港凤凰卫视的一个女主持人在汶川地震的电视采访过程中无意用了一个兰花指,这可能在她日常的生活里面每天都在做,但仅仅因为这个多余的手势,被网民骂了好几天。

在那个历史性存在的过程中,任何和生命不相干的东西都是多余的,也就是科西克所讲的历史的意义呈现的部分。

科西克本身受存在主义特别是海德格尔影响非常深。

包括我们刚才讲的《攻克柏林》中战争出现中断日常生活,地震出现中断我们所有人正常的思维、正常的生活的持续。

实际上,这里面有很深的海德格尔的思想,用一个概念来描述就是“向死而生”。

我们每一个人活着,因为活着太平凡,都不会把活着当作一个很严重的事件。

开个玩笑,同学们明早见面时一定不会这样打招呼“呦,小王,你还活着吗”,所有人都不会对另一个人活着感到惊奇,这就是平日性的一个最重要的体现。

海德格尔的这种思想,包括后来法国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在上个世纪70年代影响了西方所有主要的艺术,包括文学、音乐、戏剧和电影。

80年代的日本电视剧《血疑》实际上讲的就是存在主义的哲学故事,还有美国的《爱情故事》这个电影,是西格尔写的,很有名。

相近的电影还有日本的《生死恋》和意大利的《父子情》,这些电影讲的实际上都是一个故事,即人在面临死亡时对存在意义的领悟。

比如《血疑》,山口百惠演的这个女孩子,在她活着的时候,任何人都不会对她活着感到惊奇,但有一天她无意间进入了她爸爸的放射线室,受到了辐射,从那一天起,所有人都知道她只能活几个月,从这一瞬间开始,她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变得无比重要,她的亲生父母,养父母,男朋友,周围的所有人都有了非平日的历史感,她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是非常珍贵的。

存在哲学的意义是说,实际上每一个人生下来都是在走向坟墓,但永远大家都不会体知到这一点,人只有在面向死亡的时候,生命的价值,存在的意义才会出现。

科西克把的这一思想转化到对现实社会的评论之上,得出了刚才所讲的“平日断裂处历史的呈现”这一观点。

下面我们先放德波几部电影的片断。

德波实际上是法国新浪潮电影中一个有很重要影响的先驱人物。

2001年在威尼斯影展上,第一次公布他的电影全集,三张DVD共六部片子。

我们先放第一张DVD《反对电影》中的第一部,让它当个背景。

德波的这部电影标题叫《隆迪的狂吠/为萨德疾呼》(Hurlements en faveur de Sade),大家看,我们又遭遇到那个恶心的萨德。

这部片子一开始就是白屏,德波自己旁白解说,偶尔有一两声狗叫,再过一会儿是黑屏,过一会儿又恢复白屏自己解说的形式。

这部电影的本质是无画面,或者是反对景观似的画面。

实际上,这片子没有任何观赏性,就像我们昨天说到的先锋艺术,有的是理论上的意义。

为什么我要用科西克的这样一个哲学思想来开始今天这个讲座呢?

实际上,最初遭遇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包括西方的左派知识分子的激进思想,对生活在今天中国社会里的年轻一代学生,包括我们的老师们来说,实在很难体知他们的思想的针对性。

他们在西方社会中所批判和反抗的东西,在过去我们的社会里并没有完全出现,这是前几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我们之间存在的一个巨大的解释学间距。

但居伊·徳波的情况是一个例外,为什么我会挑这个人物和他的一本重要文献来和大家讨论?

我的一个观点是:

居伊·徳波在上个世纪60年代写的这本重要的书,他所批判的事情,在今天的中国社会,我们身边的平日里已经全面的发生了,可是,这种平日从来没有被中断。

我想通过对德波《景观社会》的讨论,让一种批判性思考中的历史呈现。

让我们能够体悟到德波所讲的关于新的社会的奴役,景观对我们的控制的故事。

我想分四个要点来做介绍:

第一点是关于德波本人的概括简介。

居伊·恩斯特·德波(Guy Ernest Dobord)(1931~1994),当代法国著名思想家、实验主义电影艺术大师、当代西方激进文化思潮和组织——情境主义国际的创始人。

1931年12月28日,德波出生于巴黎的一个商人家庭。

其父经营一家药店,这使德波拥有了一个丰裕殷实的童年。

然而好景不长,在德波5岁上,父亲就因病去世,家道也从此中落。

1942年,德波进入波城公立中学读书。

他热衷文学,特别是对《马尔多罗之歌》的作者洛特雷阿蒙很是着迷。

这位后来深远地影响了超现实主义的著名诗人也在无意之中完成了德波思想的启蒙。

法国解放后不久,德波一家又迁居戛纳。

于是,1951年德波最初的哲学思想缘起于对超现实主义的迷入,这也是20世纪众多欧洲另类思想大师共同的思想开端。

他于1957年组建情境主义国际,主编《冬宴》、《情境主义国际》等杂志,主要代表作有:

电影《赞成萨德的嚎叫》(1952年),《城市地理学批判导言》(1954年),《异轨:

如何运用》(与乌尔曼合作1956年),《异轨的理论》(1956年),《关于情境主义国际趋势行动和组织状况的报告》(1957年),《文化革命提纲》(1958年),《定义一种整体革命计划的预备措施》(与康泽斯合作1960年),《日常生活意识变更的一种视角》(1961年),《关于艺术的革命判断》(1961年),《关于巴黎公社的论纲》(与范内格姆合作1962年),《对阿尔及利亚及所有国家革命的演讲》(1965年),《景观商品经济的衰落——针对沃茨的种族暴乱》(1965年),《景观社会》(1967年)。

1973年,德波根据自己的《景观社会》一书拍摄了同名电影。

1988年以后,德波写出了半自传体的著作《颂词》,并继续完成了其《景观社会》的姊妹篇《关于景观社会的评论》(1988年),进一步完善了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理论。

1994年,德波与布瑞吉特·考那曼合作,完成了自己最后一部电影《居伊·德波——他的时间和艺术》。

影片完成之后,当年11月30日,德波在其隐居地自杀身亡。

享年63岁。

和我们昨天讲到的几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一样,当他们觉得自己对社会没什么价值的时候,他们都会选择自杀的这条道路。

德波一生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1957年创立情境主义国际(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 1957—1972),二是完成这部著名的《景观社会》。

前者成了德波一生从事文化革命实践的基地,后者则是他最主要的理论贡献。

如果我们现在用situationism(台湾学者将其译作“造势主义”)这个英文单词在互联网上搜索的话,情境主义国际这个网站会立刻出来,上面有全部的情境主义国际最著名的文本。

现在我把《反对电影》这个片子关掉,实际上我们中国的观众,包括搞学术的老师,都是百分之百不能接受这个观影过程的,这样一部电影,别说在电影院里放,就是放在一个老师的案头,都几乎是没有办法看完的。

看了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非常困难。

就像我们不能够置身于欧洲的这样一种现实生活一样,我们想要去进入这些思想家的思想语境,是非常困难的。

《景观社会》这本书,它在整个现代西方文化理论研究当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007年我们请了美国著名媒介理论研究者凯尔纳教授到南大来,他也是研究居伊•德波的,他写了一本非常有名的书《媒介景观》,中译本由清华大学出版社翻译出版。

现在大家来看德波的这部电影《景观社会》。

这部片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