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心理积极健康发展策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033828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生心理积极健康发展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小学生心理积极健康发展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小学生心理积极健康发展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小学生心理积极健康发展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小学生心理积极健康发展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心理积极健康发展策略.docx

《中小学生心理积极健康发展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心理积极健康发展策略.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小学生心理积极健康发展策略.docx

中小学生心理积极健康发展策略

中小学生心理积极健康发展策略

教育研究报告

 

 

学校:

贵州师范大学

学院:

文学院

年级:

2009级

专业:

汉语言文学

(1)班

姓名:

学号:

 

中小学生心理积极健康发展策略

研究报告

摘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生由于心理疾病导致的跳楼自杀等现象被国家社会关注,与此同时,大家都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什么问题了?

教育是没有问题,可是造成学生这些偏激行为的根源是什么呢?

还是社会!

是学生还来不及接受这个社会,来不及接受现实,于是产生了心理问题,一旦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的话,就会成为心理疾病。

“十一五”课题的开展,让我们老师知道了学生问题的根源往往是心理问题产生的,只要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学生行为问题就得以控制并解决了。

因此,我校承接这一课题是十分重要的和必要的。

在学习和研究课题期间,我校教师也积极学习相关知识,希望我们的学习与研究能够给我们的学生带来光明,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引导。

关键词:

学生积极心理健康发展策略

我校承接的“十一五”课题是从2007年4月开始进行的。

三年来,在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和课题组的指导下,围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进行积极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实践研究。

三年来,我们扎实开展研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出了更好的、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相应的成效。

一、课题起源分析

(一)心理学理论分析

1、《现代认知心理学》理论,主要研究人类的认识活动。

现代心理学中的认知理论主张研究心理活动的结构与过程。

这种观点得到了心理学界的广泛认同,成为当前占主导地位的心理学思潮。

本节将简要介绍认知理论的基本框架,系统阐述认知领域各方面的重要研究。

2、《积极心理学》理论,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潜能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处于健康状态的普通人,它要求人们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3、孟万金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它主张全过程、全员参与,内容设计不仅满足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需要,同时满足所有学科教师、班主任、学校领导和家长的需要,给所有教师和学校领导及家长带来了全新的视野,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和高度点亮全体师生和家长的心灵。

(二)教育部颁发的理论文献资料分析

1、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同时该意见还提出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实施途径等。

2、教育部公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主要内容、途径、方法和组织实施都作了明确规定。

(三)实践依据

近年来,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教育界和全社会的焦点。

由于现代社会各种复杂的因素,导致了学生们在各种程度上都有心理健康问题。

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

因此,生源也基本上是城郊学生,这些学生由于家庭贫困导致自卑心理,以至于厌学、情绪暴躁,惧怕挫折、自闭、和老师顶撞、逃学、离家出走、抽烟喝酒、打架斗殴、打骂父母、虐待老人……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好,但却存在着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毅力,自信心及团队合作精神差等问题。

学生这些不正常的行为都是由于心理疾病的产生。

一直以来,只要学生出现这些问题,老师们都认为是学生的德育出了问题,都是班主任老师和思教处老师们进行解决,可没过多久,学生的老毛病又犯了……学生问题一直是我校老师最头疼的问题。

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和谐健康成长。

因此,国家在这一时期制定了“十一五”这一课题是十分及时和迫切的。

同时,也为广大教师提出了一个紧迫的任务,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更应该了解学生的心理,以便能够即时有效地给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辅导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培养.让学生成为积极健康的人。

从而更阳光地区对待学习和生活。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重点

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立足于教育,重在引导。

教师应该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学生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使受心理困扰或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得到科学、有意义的心理辅导,增强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重点:

人际交流,性格趋向及积极心理个性辅导。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我校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在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各年级段侧重点有所不同。

1、初一年级:

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感受新环境带来的快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兴趣,尝试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乐于与老师、同学们交流;在谦让、友善的集体中体验友情。

有一定的自我监督能力,学会确定学习目标,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参与社会实践,初步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培养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

2、初二年级:

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学会调整学习心态;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学生交往,学会调节处理人际关系,培养集体意识。

3、初三年级:

帮助学生学会情绪管理和调节的方法,初步形成良好的个性;正确对待毕业带来的压力,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学会健康地生活,迎接毕业的到来。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法:

学习研究中外教育理论,特别是中学生心理学理论,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课题的内涵

2、调查法:

包括群体调查和个体调查,群体调查主要搜寻具有共性的材料,个体调查主要研究个性问题。

3、暗示法:

对于学生的问题,有时候不用多说,说多了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这时教师可以利用暗示法对他们进行暗示,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实验法:

在每个子课题中,都确定1-2个实验班或实验小组,进行有目的的探索。

5、归纳法:

对调查和实验的结果进行归纳分析,得出一般性的规律,用以指导实践。

6、引导法:

对于学生的行为,教师可以因势利导,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具体措施

1、积极参与教科所组织专家进行的心理辅导讲座,以减少实验进行中在心理学知识上的盲点,使研究实验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

2、加强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3、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互相听课,探讨,相互启发,以积累更好的经验。

五、课题研究过程

实验周期三年(2007.4-2010.11)

(一)准备阶段:

(2007.4-2008.12)

1)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理论知识。

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及《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

学校课题组专门复印了《资料

(一)》和《资料

(二)》,并每月写一篇读书笔记。

2)问卷调查:

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为心理健康活动课的取材提供了依据。

3)在学校制定总课题方案后。

每周集体学习并作学习笔记。

4)个人确定自己的研究项目《城郊结合部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教育策略》并提出研究计划。

(二)实施阶段:

(2008.1—2009.12)

1)按研究计划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此来确定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课题,然后再进行有心理针对性的活动课。

2)定期开展班级心理讲座及家长会,给学生和家长介绍一些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让他们知道人的很多奇怪的行为都是由于心理不健康甚至是心理疾病导致的。

3)确定个体跟踪辅导对象(个案),记录及分析行为原因和教育效果。

4)定期撰写阶段性课题研究小结,并收集相关资料。

(三)总结阶段:

(2010.1—2010.11)

1)本人就自己的子课题“城郊结合部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教育策略”的研究进行反思、总结。

2)整理相关资料,撰写预期成果:

典型案例集、课题研究报告。

3)申报成果。

六、课题研究实施过程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为使心理健康教育达到实效性,提高学生和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水平。

我充分利用板报、手抄报、心理讲座及家长会对家长及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让他们能对此引起重视。

让学生进行手抄报比赛。

学生们的手抄报都被张贴在教室的墙上。

这样不仅仅可以展示学生们的成果,还对其他同学又一次进行了心理学知识的宣传。

让更多的老师和同学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让更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及自我调控的方法。

在举办班级讲座时,我给学生介绍一些初中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

让他们知道人的很多奇怪的行为都是由于心理不健康甚至是心理疾病导致的。

之后让学生们匿名把自己的心理问题写在小纸条上传给我,然后当场与全班同学一起去解决。

另外在召开家长会时,我也会把社会上典型的学生行为案例及班里近期出现的学生心理问题告诉家长,让家长能有对此引起重视。

2.、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1)多角度看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和希望。

学生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师不要只看到学生的某个角度,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其他方面。

一个成绩差的学生也许拥有很多优良品质。

教师如果仅仅盯着学生的某个弱点,那么学生也会越来越自卑。

所以,教师要充满爱心和希望,不断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表扬和鼓励,那么这个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一定会变得积极和主动。

反之,如果教师整天一味地责骂学生,导致学生自卑、厌学甚至轻生……我想,这些都是我们大家不愿看到的。

我班一个姓钟的男同学,平时生性好动,学习也只有半分钟的热度,所以成绩总是50多分。

有一次上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黑板还没擦,只有他立即站起来去擦了黑板。

当时,我很感动也很惊讶。

我立即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了他,这样不仅给他了积极的引导,而且也给班里的其他同学做了榜样。

之后钟同学上课时很认真地听课和作笔记,还举手发言。

那个学期期末,他考了80多分。

其实老师只要用一句简单的话,就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学习甚至是一生!

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2)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活动。

心理教育的对象是学生。

因此,学生才是心理教育的主体。

教师只是心理教育的指导者、参与者和服务员。

所以,教师不要想当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活动教育。

有的老师为了完成心理健康活动课,随便找点自己觉得好操作的活动就设计并实施了心理教育活动课。

试问你都不知道你的学生有什么心理问题,那你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又如何开展呢?

所以我每次活动课之前都要预先做问卷调查或在老师同学们那里了解班里最近的情况,然后再根据这些信息去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活动课,所谓“有的放矢”就是这个道理。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建立在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

为了能让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地发展,我开展了以下活动。

建立个案库。

经过与班主任及同学们的详细了解与观察,我确定了少数有较重心理困扰及障碍的学生作为个案跟踪辅导对象,保持每周与学生开展交流谈心活并让这些学生写周记,把一周以来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事情记录下来。

通过学生身边的事认真分析行并和学生谈心,了解他的想法,如有过激的想法我便适当地加以引导和规劝。

经过一年多的观察和教育,大多数学生能正常地学习,正常与同学交往,处事能力大有增强。

案例:

刚进初一的我班学生周某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而且父母就再也没回来。

他跟随祖父母住。

孩子缺少正常小孩拥有的父爱母爱,祖父母年已六旬,为了供他读书,还早出晚归地打工挣钱,也因此疏于和他交流沟通。

孩子攻击性强,对不利于自己的任何言论存在强烈的敌意,并且有自伤发泄行为,学习成绩也一路下滑。

教师发现后马上与家长联系,结合家教理论向家长陈述利害。

提出合理的建议,建议家长正确处理亲情关系。

给孩子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并对孩子进行不良心理的疏导,引导孩子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

通过家校合力,该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得到有效矫治,学习成绩也重拾升势。

②注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选题。

选题最好是在同学们近期出现的问题中去找。

例如,有一段时间,我发现班里有几位同学被孤立,其他同学都不喜欢和他们玩。

导致了他们十分自卑,严重影响了学习成绩。

经过了解,以前她们也有好朋友,但是因为她们喜欢把别人的秘密说出去。

所以大家都远离她了。

这样的事例让我决定选择《朋友一生一起走》这个主题来上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先让学生们说出他们交友时最在乎什么,最不愿意朋友怎样。

有学生就会提到“泄密”这一条,而这时那几个被孤立的学生也会注意到这一点。

之后我再通过活动让学生们感受有朋友的好处。

让学生们感到朋友的重要性。

最后,告诉学生们其实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朋友,只是他们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只看到了别人的缺点,这时让学生们相互找优点,重拾自卑学生的自信心。

最后是交朋友环节,看看谁交的朋友多。

最后我看到那几位曾经被孤立的同学也有了接纳她们的小团体。

去年我在对初三学生做问卷调查时,发现初三普通班很大部分学生已经产生厌学情绪,对自己毫无自信,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学不好。

因此,我又选择了关于自信的题为《扬起你的翅膀》的心理健康活动课,课后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③举办心理健康手抄报。

让学生做板报和手抄报时,学生会通过阅读自己去找有关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报刊杂志。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心理学、什么是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学习、生活乃至工作的重要性,极大地认识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④开设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平时我注意到有的学生面对老师时可能会很紧张而不愿意过多地和老师交谈。

因此,我特意为班里的同学们在QQ上建了一个群,学生们有什么事可以在QQ里和我交谈。

在QQ群里,我们没有在学校的严肃,我们就像朋友一样敲击着键盘,他们也能看见老师QQ空间里的照片和日志,让他们知道,其实老师和他们是一样的。

这样的气氛使得学生们和我感觉更加的亲近了,而且学生们在学校里也觉得和我的距离更近了。

(3)加强学校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沟通,确保学生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中成长。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与延伸,并且影响着学校教育效果,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代替的。

我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视家长的参与。

一是利用家校联系本,心理手抄报、黑板报及家长会等途径,向家长介绍现代教育观和家庭心理教育。

让家长知道给孩子一个平等的、宽松的、自由的成长环境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二是学校会不定期请一些教育专家或心理专家来参加全年级家长会,针对该年龄段的学生常出现的心理状况和家长交流,让更多的父母在关心子女的生理健康的同时,更懂得如何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让广大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减少盲目性,从而科学地引导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自尊心和自制力,养成乐观向上的心态。

三是与家长保持电话联系。

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和在家的生活状况。

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多是家庭造成的。

只要对学生的家庭状况有一定的了解了,就容易了解该学生的性格原因,甚至在学生出现行为异常时也能很轻易地找到解决的办法。

另外,对孩子们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4)教师要学会调节自身心态,不要把坏心情带到工作中。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是学生最容易受到影响的人。

如果教师的心态不好,就会无形中影响到学生。

因此,教师在学校时,要把心中的事情放下,不要把家庭或生活上的烦恼带到学校来,更不要因为自己心情不好就对学生乱发脾气。

只有这样,才能为下一步给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奠定基础。

(5)将心理学知识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学科教育活动相结合,向学生的日常生活渗透,向学生的教育的全过程渗透,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作为英语教师,可结合其教学相关内容,采取一系列教学活动,如:

1)歌曲。

例如在教家庭成员时,可以教《MyFamily》,在教数字的时候,可以教学生唱《TenIndians》,在教五官的时候可以教学生唱《EyeandEarandMouthandNose》…

2)游戏。

例如在教完新单词时,为了巩固新学单词,教师可以让学生玩“听单词找东西”的游戏,在教物品时,可以让学生玩“布袋猜物”的游戏。

3)表演课本剧。

在教材中找一些有趣的小故事,让学生们用英语分角色表演。

从角色分配到选择服装均由学生们自己去完成。

在课堂上进行比赛时,让同学们评出最佳表演奖。

同学们不仅锻炼了英语的口语能力和表现能力,还锻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

4)组织有益的课外活动。

如,开辟英语角,和几个外语老师一起组织几个班的同学每周进行一次英语角活动,学生们在锻炼口语的同时,还能扩展自己密闭的空间,去结识英语角的新朋友,让特别能改善一些学生孤僻的性格。

老师们通过这些活动去帮助学生们排除烦恼,化解郁闷,树立信心和克服困难,难道不是一举多得吗?

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知识。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

从教材内容看,各科内容都是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

七、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通过课题的研究,我认为:

(一)在对学生方面

1、在课题研究以来,我利用心理学知识,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心理引导,使学生们增强了班集体意识,学生们更有爱心了。

以前班里的两名智力比较低下的学生一向是同学们取笑的对象,而在我的引导下,很多同学自愿辅导他们。

我担任的是英语这一科,每天要背的十个单词是必须的,可是这两名同学由于智力比较低下,所以很多天的单词都没过关。

针对这样的情况,刚开始同学们还在起哄和嘲笑,但从那以后我会更多地关注这两名同学,甚至给他们补课……,一切都被同学们看在眼里,有一天,当我问到有没有同学自愿担任他们的组长时,班里一半的同学都举手了……当时的情况是我没有想到的。

最后我选了两个同学专门负责他们的单词听写。

一天,其中一个小组长给我说,她负责的这个同学已经听写过关了,她对她降低了难度,每天要求她背五个单词,她都能在一天之内过关。

2、在我的学科中我会有意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英语是一门外国文化,在教外国文化时,学生由于不了解,会更加迫切地区学习和效仿。

我会找一些有哲理的英语故事让学生读,读完会给他们带来思考和震撼。

有时候,不用老是多说,学生就会从中体会很多。

有一次,我让学生读一篇关于同一事情却有着不同做法的四个人的文章。

起因都是同一件事,可是四个人由于性格不同,对事情的反映却截然不同,导致了最后事情的结局也大相径庭。

文章翻译完,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议论起来……我想,这样的英语课不仅达到了学科的任务,更达到了心理健康渗透的作用吧。

(二)在对教师自身方面

1、在学习研究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期间,我阅读了很多有关心理学的相关资料,增长了我对于这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领域的认识。

心理学不仅仅作用于对学生的教育,还对自身及其周围的人际交往有很大的帮助。

2、在学科教学中,我利用积极心理学所学到的知识去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尽量避免挫伤现象。

除了从正面调动学生群体中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之外,还从反面去研究学生群体中一些心理存在异常现象和问题的行为形成的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转化,因为实践告诉我们:

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是学生学习积极性涨落乃至学生能否成长为有用人才的直接原因之一,一个优秀群体应当是一个心理健康的群体,在新时期班集体建设中,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3、在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一课多上多研中,我才真正体会到了反思的重要性。

教师不是每节课上下来都是完美的,尤其是我们非专业心理学的老师在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时,更会有很多不足。

在2008年12月,我的心理健康活动公开课在学校开展,当时也有幸请到了贵阳市其他学校的老师来听课指正。

这次课准备得很充分,也修改了活动课设计5次之多,但活动课实施下来还是没能调动一部分学生……上完课,我的感觉非常糟,可是在评课时老师们给了我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顿时让我茅塞顿开,我才领悟到我准备了这么久的只是我的活动设计,但我完全没有事先去了解这个班和这个班的学生!

心理健康活动课就是要源于学生,作用于学生!

这次课使我使我受益匪浅,特别是其他老师的点评为我今后的心理健康活动课“一课多上多研”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在我之后的课就再也没有出现那样的问题了。

八、存在的问题

1、一些胆子比较大的学生勇于和老师谈起自己的家庭生活及心理问题,这样的学生比较容易得到适时的心理引导。

可是那些平时就沉默寡言的学生却不愿意谈及自己的情况。

特别是这样的学生由于平时胆子小,就很害怕和老师谈话。

因此,我还在构思如何去和内向学生进行愉快交流的方法。

只有他们放开了,才会和老师说真话,才能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

2、研究这三年来,我们教师花了很多时间在理论学习和研究上,而在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只是几节课,或者对个别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但我认为这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培养是不够的,心理健康不是教学可以学来的,而是要长时间的慢慢调整。

3、近几年来,由于学校老师的调换频繁。

一些老师教了一个学期或一年就换班了。

因此教师在对学生的追踪研究方面难以有效进行。

4、学校的资金投入在一定基础上保障了本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但仍有资金困难,在大面积展开心理调查、外出学习考察等方面仍有一定难度。

5、家庭教育方面难以有效开展。

我校学生家长大多数素质较低。

很多学生的家长脾气本来就差,学生本身就生长在不健康的家庭里,受到的家庭教育也是不健康的。

学生的心理不健康也往往是家庭造成的。

所以,学生的家庭因素是影响我们心理健康教育最大的一个问题之一。

九、对下一步研究的思考

1、三年来,在对课题的深一步研究后,我才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几个,我这几年来研究的方向只是很常见的如何摆脱自卑心理、朋友的重要性、如何面对压力、调整压力。

涉及的面太窄,而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是这么简单。

因此,我在想,就算课题结束了,可是我们的教育生涯还是要继续,我们的学生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我们还是要继续心理学和心理健康教育,去研究更深的领域。

2、我校子课题立足于解决城郊结合部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问题,开展一些有意义的调查与实验。

但课题成立至今,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停留在上心理健康课以及解决一些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阶段。

我们任然没有一个专门和学生谈心的地方,没有一个专业的心理疏导员。

就像医务室一样,我认为每个学校应该配备一个心理健康诊疗室和心理疏导员。

这样才能更好地遏制问题学生的频繁出现。

3、我认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培养是要长时间的慢慢引导和培养的。

所以,建议把心理健康课设为常态课。

这样,学生会在每个星期都受到心理健康老师的引导。

初中三年的时间里,学生的心理也在有序健康地成长。

4、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等问题还在困扰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将从理论的高度与实践相结合进行探究。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研究的有关心理学的理论深度还不够,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诸多问题研究还只是一个开始,我们今后学习和研究的路还很长,这需要我们更加努力的学习和持之以恒的坚持。

课题把我们引进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大门,今后我们还要继续走下去!

十、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文件,1999.12;

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育部文件,2002.01;

3、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7.1;

4、莫雷,《面向未来,培养心理学应用人才》,教育部高校心理教学指导委员会编,200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