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试题分类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029451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考试题分类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国高考试题分类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全国高考试题分类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全国高考试题分类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全国高考试题分类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高考试题分类解析.docx

《全国高考试题分类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考试题分类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高考试题分类解析.docx

全国高考试题分类解析

2012年高考试题分类---文言实词

【解题思路】

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

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

大纲版——郭浩字充道

8.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    冒:

贸然

B.奋力大呼,得贼乃已        已:

停止

C.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        乞:

请求

D.时其半度,可击也。

        时:

等候

冒:

不顾、顶着

11.翻译(10分)

(1)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我在任时就听说警事,担忧夏人一定会乘机侵犯边境,希望挑选将领设防。

(2)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郭浩召集逃亡流落在外的人,开辟耕地,将自己的规划安排发布各地。

 

(1)实词“盗:

侵占”,古今异义“设备:

设置守备”。

(2)实词“辑:

安抚”,“规置:

所作所为”。

新课标——萧燧字照邻

4.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公   属:

托付。

 B.桧怀之,既而被檄秀州      怀:

衔恨。

 C.就院易一员往漕闱          易:

更换。

 D.察官阙,朝论多属燧       阙:

失职。

阙:

“失职”与“缺点”混淆,根据语境,调查官吏的“过错、缺点”更准确。

7.翻译

(1)今贤否杂糅,风俗浇浮,兵未强,财未裕,宜卧薪尝胆以图内治。

如今有德才和无德才的人混杂一道,风俗浇薄虚浮,兵力未强,财力未富,应当卧薪尝胆以求国内安定太平。

(2)燧谓:

“东西异路,不当与,然安忍于旧治坐视?

 萧燧说:

“东部西部不属同路,按说不该给粮食,但哪能忍心对原管辖地区不管不问呢?

实词理解“浇浮、否、与”等。

 

北京卷——李疑者,居通济门外

6.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君义甚高,愿假榻      假:

借用

 B.景淳竟死                竟:

居然

 C.反赆以货,遗归           赆:

赠送

 D.人用是多疑名            多:

称赞

 

B.“竟”是表示结果的副词“终于”“最终”“终究”,而并不表示出乎意料。

8.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仗踵疑门,告曰

 拄杖走到张疑门前,对他说

 B.不少见颜面

 没有稍微露出一点不情愿的脸色

 C.志其数而封识之

 记录了(钱财)的数量,并封起来做了标记

 D.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

 把封起来装有金银的包裹寄送给景淳家

D.“寄其里人家”的“寄”是“寄存”的意思,“其里人家”指的是李疑的邻居家。

 

安徽卷——松江府通判许君传

4.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值母病笃                笃:

严重。

 B.向者,通判监修          向:

先前。

 C.君奉委巡察              委:

委派

 D.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      度:

打算

D.根据语境,都推测许曾裕应当为朝廷重用。

度:

推测。

7.翻译

(1)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

百姓都称道欢舞,认为这是几十年来所没有的事情,于是就在河岸边立了石碑来记录此事。

 

(2)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为足有为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

即使这样,把许曾裕的施政(功绩)与当世那些地位显赫、凭其权利足以有所作为的官员相比,(许曾裕的)难道比他们少吗?

(1)以为:

认为。

(2)施设:

施政。

为足有为者:

凭其权利足以有所作为的官员。

重庆卷——战马记

8.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代勒所部民兵昼夜行    部:

部署

 B.与王素党结避祸          党:

勾结

 C.商稔公,知贼不敌        稔:

熟悉

 D.王命秣者加莝豆,不为止  为:

因为

A.上下文语境,推出“部”为“统率”意。

 

11.翻译

(1)公忿忿面数之曰:

“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

”(3分)

王公生气地当面斥责他说:

“你吃着朝廷的俸禄,管的什么事,忍心将百姓丢弃到饿虎的口里吗?

(2)是日将归,有物啸于山者,商惊祝曰:

“为王公耶?

果尔,当三啸止。

”如其言。

(4分)

这天将要回家,听见有异物在山中长叫,木商惊骇地祷告说:

“替王公叫的吗?

果真如此,就长叫三声后停止。

”(果然)如他所说。

(1)面:

当面。

名词作状语。

数:

斥责。

委:

丢弃。

(2)是:

这。

祝:

祷告。

其:

他。

 

天津卷——与薛寿鱼书①    

9.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     意:

猜测

 B.今执途之人而问之曰          执:

拉住

 C.貌袭之,道艺两失           袭:

承袭

 D.可以拯人,可以寿世者      寿:

使……长寿

A.“意”应该是“意料、料想”的意思。

13.翻译

(1)虽子之仇,无异词也。

(2分)

即使是你的仇人,也不会有不同的说法。

  

(2)子不以人所共信者传先人。

(2分)

你不用人们都相信的事来为过世的祖父作传。

(3)而先生独能以一刀圭活之,仆所以心折而信以为不朽之人也。

(4分)

而唯独一瓢先生能用少许药物救活我,(这)就是我从内心折服而确实认为他是不朽之人的原因。

(1)“虽”“词”。

(2)“以”“传”“所共信”。

(3)“活:

使……活”。

 

江西卷——彻里,燕只吉台氏

10.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 给:

供给,施与

 B.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       劳:

烦劳

 C.民不胜其苦           胜:

能够承受,禁得起

 D.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    籍:

登记,没收

B.“劳”的意思是“慰劳”。

 

13.翻译

(1)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

(4分)

学田用来供给祭祀典礼、培养人才,怎么可以卖呢?

(2)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

(4分)

皇帝认为他诋毁大臣,失去人臣礼仪,命令侍卫掌嘴。

(3)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

(4分)

我的意思是你们难道是真正谋反的人吗,只是因为贪官污吏暴政而导致的。

江苏卷——伯父墓表 

5.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多:

称赞 

B.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   益:

有利

 C.公复以循吏许之       许:

期望

 D.杖矫命者,逐之       矫:

假传

B.益:

动词,扩充,增强。

8.翻译

(1)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3分)

(王蒙正)知道您贤能,降低自己骄横的态度拿礼节对待您,并把全郡的治事交付给您。

⑵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

(3分)

您凭借一个县令就能做到这样,远远比言事官贤能啊!

标准答案:

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

⑶尔曹才不逮人,姑亦师吾之寡过焉可也。

(4分)

你们的才能比不上别人,姑且效仿我很少过错,也是可以的。

标准答案:

你们才能赶不上别人,姑且学习我少犯错误就可以了。

【解析】注意关键点:

“不逮”“姑”“师”“也”。

湖南卷——自 戒   郑思肖

5.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敢一毫越理犯分   分:

本分     

B.谲佞残妒,塞于胸间 谲:

诡诈

 C.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 劫:

劫持     

D.期为君子之归       期:

希望

C.“劫”解释为劫持是错误的,运用代入法即可选出来,这里应该是“抢夺、强取”。

8.翻译

(1)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

(3分)

有品行的人,纲常法纪严明,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

得分点“行”“森然”,“法度”名词作动词,符合法度。

(2)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

(4分)

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谋取呢!

【解析】得分点“足”“无故”(古今异义)“与”“妄”。

(3)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

(3分) 

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

【解析】得分点是“若”“交”“损”“益”,一否定判断一肯定判断句。

 

湖北卷——家有名士

9.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觉懔然,心形俱肃        肃:

恭敬

B.绝难乘,少能骑者          绝:

非常

C.唯当就蚁封耳              就:

留下

D.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      谓:

评价

C.就:

是动词,靠近,接近意。

考察学生对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以及《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就”字知识的迁移。

12.翻译

(1)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

(3分)

 王湛于是和王济一起谈论《周易》,(王湛)分析精微,王济从来没听说过,感叹(叔父)深不可测。

(2)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

(3分)

 王浑问他这样说的缘故,王济感慨地把此事如此这般详尽地叙述(一遍)。

(3)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

(3分)

武帝每次见到王济,总是拿王湛来调侃他。

 

浙江卷——与荆南乐秀才书

16.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门而贽           贽:

拿着礼物求见。

 B.而又辱之           辱:

辜负。

 C.或过称其文字       过称:

过分称赞。

 D.不暇就师穷经       就:

跟从。

 

B.辱:

敬辞,屈尊给我书信。

和《报任安书》中的“曩者辱赐书”中的“辱”词义一致。

20.翻译

(1)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

(3分)

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

 

(2)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

(4分) 

因此与同时代人所写的相比,更加不工巧,但已足以获得俸禄官位并谋取名誉,是顺应时俗的缘故。

福建省——游龙鸣山记

 2.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杳无穷极   杳:

深远

 B.修篁干霄   干:

 C.延坐后堂   延:

延请

 D.履苍莽中   履:

鞋子

D.“履”作动词“踏”而非名词“鞋子”。

5.翻译

(1)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

(3分)

天池的水向下飞泻到潮音岩,(人们)接引(它)来供给厨房。

(2)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

(3分)

这次游览恰逢适宜的天气,又遇到理想的地点,确实很快乐了。

(1)“下”名作状“向下”;“庖”从“庖丁解牛”中作引申,就可以得出“庖”为“厨房”的意思;

(2)“斯”假借为“此”,“信足乐矣”联想到《兰亭集序》中的“信可乐也”,就能准确翻译了。

 

 

广东卷——陶澍,字云汀

5.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澍就擢巡抚                 擢:

提升

 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         豁:

免除

 C.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举:

推举

 D.后咸丰中乃卒行之          卒:

最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

做题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并结合语境来确定实词义项,力求做到“信达雅”。

举,兴起,发动。

 

9.翻译

(1)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

(4分)

收成不好(就把粮食储存起来)以备赈灾,等到丰年再捐出粮食,此法大略像“社仓法”,但是去除了“社仓法”的弊端。

(2)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3分)

(陶澍)创作编辑了《安徽通志》一书,表彰忠臣孝子节妇烈女,以此来勉励人们崇尚好的风气和沿袭好的习俗。

(3)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

(3分)(陶澍)晚年的时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来生病且中风麻痹,没有能实施这政策。

 

【解析】

(1)“歉”,粮食歉收;“乐岁”,丰年;“去”,除去;

(2)“旌表”,用表彰;

(3)“已”,后来,“风”,中风,“竟”,完成。

 

山东卷——阴兴字君陵,光烈皇后同母弟也

9、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履涂泥,率先期门  躬:

弯腰

B.犹称所长而达之      称:

称赞

 C.兴叩头流涕,固让曰  固:

坚决

 D.兴素与从兄嵩不相能  能 和睦

A.躬:

亲自。

 13.翻译

(1)光武帝所幸之处,辄先入清宫,甚见亲信。

(4分)

光武帝亲临的地方,(阴兴)总是事先进入清理宫室,很受亲近信任。

(2)帝嘉兴之让,不夺其志。

(3分)

光武帝称许阴兴的谦让,没有改变他的心愿。

(3)至诚发中,感动左右,帝遂听之。

(3分)

最真挚的语言发自肺腑,使左右的人都感动了,光武帝就听从了他。

四川卷——贺钦,字克恭,世家定海

8.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习举子业辄鄙之曰   鄙:

以为羞耻。

 B.自劾求退           劾:

检举揭发。

 C.必宥尔,无恐       宥:

宽恕。

 D.上官按之不得实     按:

查验。

 

A.根据语境,都推测许曾裕应当为朝廷重用。

鄙:

轻视,看不起。

 

11.翻译

(1)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

(3分)

世间即使要用我,然而我拿什么为世间所用呢?

(2)既而从游者甚众,磨砻淬厉,成其器业。

(3分)

不久,跟随他学习的人很多,磨练激励,成就他们的才能学识。

(3)守臣激变,民则无辜,能止杀以待命,尚不失为良民也。

(4分)

地方官吏激起变乱,百姓就没有罪,能不杀戮而等待命令,还算得上是安分守法的百姓。

(1)即:

即使。

而:

然而。

奚:

什么。

(2)既而:

不久。

从:

跟随。

器业:

才能学识。

(3)止:

停止。

尚:

还算得上。

 

辽宁卷——周顗①字伯仁,少有重名

4.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顷雅道陵迟      陵迟:

衰落。

 B.复坐门生斫伤人    坐:

因……犯罪。

 C.诸人咸以君方乐广  方:

比拟。

 D.何乃横得重名      横:

强行

D.横,意外。

7.翻译

(1)从弟穆亦有美誉,欲陵折顗,顗陶然弗与之校,于是人士益宗附之。

堂弟周穆也有美好的声誉,想压倒周顗,周顗态度和悦,不与他计较,于是人们更加尊崇依附周顗。

(“折”“校”“宗”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后因酒过为有司所纠,帝亮其情,亦未加黜责。

后来周顗因为醉酒的过失被官吏检举,皇帝谅解他的情况,也没有对他贬斥责罚。

(“纠”“亮”“黜”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从:

表示叔伯关系。

折:

压倒。

校:

动词,计较。

宗:

尊崇。

(2)纠:

检举。

亮:

通“谅”,谅解。

黜:

贬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