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中考地理真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017772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晋中市中考地理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西省晋中市中考地理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西省晋中市中考地理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西省晋中市中考地理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西省晋中市中考地理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晋中市中考地理真题.docx

《山西省晋中市中考地理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晋中市中考地理真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晋中市中考地理真题.docx

山西省晋中市中考地理真题

绝密·启用前

山西省晋中市2021年中考地理真题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

下图示意地球公转。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当日,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

A.甲

B.乙

C.丙

D.丁

2.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关键因素是()

A.通信快捷

B.交通便利

C.科技发达

D.市场广阔

苏伊士运河是世界航运最繁忙的航线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经济意义。

100多年前,马克思就称其为“东方伟大的航道”。

下图示意世界海运部分航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苏伊士运河是两大洲的分界线。

两大洲是()

A.欧洲、非洲

B.亚洲、非洲

C.欧洲、亚洲

D.亚洲、北美洲

4.苏伊士运河联结的两大洋是()

A.大西洋、北冰洋

B.北冰洋、太平洋

C.太平洋、印度洋

D.印度洋、大西洋

5.苏伊士运河开通前,从亚洲到欧洲的最短航线需绕行()

A.德雷克海峡

B.白令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非洲好望角

中国工业大奖被誉为中国工业的“奥斯卡”。

2020年12月27日,中国在巴西投资建设的美丽山特高压输电二期工程项目获得第六届中国工业大奖。

下图示意美丽山特高压输电二期工程线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美丽山特高压输电二期工程线路经过的地形区是()

A.圭亚那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拉普拉塔平原

7.巴西东南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沿海地区,地形平坦

B.地处热带,高温多雨

C.环境优美,游客众多

D.城市密集,经济发达

8.中国在美丽山特高压输电二期工程项目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A.原料、技术

B.资金、技术

C.原料、劳动力

D.资金、劳动力

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由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承办。

京张高铁是连接北京市和张家口市的客运专线,穿越崇山峻岭,跨过多条河流,成为北京冬奥会的重要交通保障,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世界最先进的智能高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京张高铁建设中遇到的地形难题是()

A.冰雪覆盖

B.地势起伏大

C.冻土广布

D.平均海拔高

10.京张高铁对北京冬奥会的交通保障作用体现在()

A.物资流通便利

B.城市环境改善

C.人员往来快捷

D.两地距离缩短

2020年6月25日是第30个中国土地日,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

下图示意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A.西北内陆区

B.半干旱地区

C.东部季风区

D.寒温带地区

12.为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我们应该()

A.退林退草还耕

B.保护好每一寸耕地

C.围湖围海造田

D.开垦难利用的土地

位于世界屋脊的西藏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产品,但受自然条件影响,当地特色产品很难销往全国,为此援藏人员通过“直播带货”助推藏货出藏。

“直播带货”正成为西藏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直播带货”的西藏特色产品有()

A.牦牛肉

B.葡萄干

C.螺蛳粉

D.竹筒饭

14.西藏特色产品外销难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西南

B.高寒缺氧

C.知名度低

D.交通不便

15.促进西藏经济发展的可行性措施是()

A.大力开垦荒地,发展种植业

B.开发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

C.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

D.研发高新技术,发展航天业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红叶是观赏类树木的叶子,结伴登高观赏红叶已成为体闲旅游的一大特色项目。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红叶最佳观赏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在太原、武汉观赏红叶的最佳时期分别是()

A.9月、10月

B.9月、11月

C.10月、11月

D.10月、12月

17.适合观赏红叶的天气是()

A.

B.

C.

D.

18.影响太原、武汉观赏红叶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

我国以2020年11月1日0时为标准时间点,开展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普查结果于2021年5月11日公布。

下图示意历次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及年均增长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是()

A.逐渐减少

B.逐渐增加

C.先减后增

D.先增后减

20.现阶段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A.人口增长快

B.性别比失衡

C.人口负增长

D.人口老龄化

评卷人

得分

二、解答题

21.(地理实践)

主题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和判读

资料一地理课堂上,老师带领同学们开展了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和判读的实践活动。

首先,用马铃薯模拟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然后,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地形部位。

资料二用马铃薯模拟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步骤:

思考完成:

(1)第一小组的同学绘制了如下简单等高线地形图(数值单位:

米)。

请将缺失的部分补充完整。

(2)第二小组的同学绘制了如下等高线地形图(数值单位:

米)。

请判读图中①、②、③表示的地形部位,并估算山顶的海拔范围。

22.(地理研学)

主题区域联系与差异

资料—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以“传承革命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借助网格开展“追寻红军足迹,重走长征路”的云端研学活动,感受祖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

资料二同学们搜集并整理了以下资料。

思考完成:

(1)长征起点、终点分属南方、北方地区,说出两地区的分界线及起点、终点所在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简称。

(2)根据饮食习惯,推测长征起点、终点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

(3)结合毛泽东诗词及长征路线图,列出长征沿途经过的山脉、河流名称各两个。

(4)终点所在地区的传统民居是窑洞。

说明窑洞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23.(案例分析)

主题区域环境与发展

资料一地处亚洲中部的乌兹别克斯坦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之一。

该国棉花种植历史悠久,素有“白金之国”的美誉。

锡尔河、阿姆河流域是重要的棉花种植区,生产的长绒棉品质优良,畅销世界。

资料二中亚位置示意图和棉花景观、棉花习性。

思考完成:

(1)从半球、纬度、海陆三方面,描述乌兹别克斯坦的地理位置。

(2)根据棉花习性,推测该国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

(3)有人建议该国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24.(聚焦热点)

主题倡导低碳生活

资料一2021年,“碳达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走进公众视野,我国要实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需要加快产业升级转型,推功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

资料二为加快建设新型,清洁、低碳的综合能源基地。

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实现从“煤老大”到“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历史性转变,作为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山西,积极优化能源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提升新能源、清洁能源比重,坚定走“减”“优”“绿”之路。

资料三“碳达峰”和“碳中和”示意图。

思考完成:

(1)说明“碳达峰”和“碳中和”应对的环境问题及该环境问题带来的影响。

(2)概括山西能源工业走“减”“优”“绿”之路的措施。

(3)为践行“碳达峰”和“碳中和”。

列举你的低碳生活方式。

参考答案

1.A

2.C

【解析】

(1)

春分日在每年3月21日前后,夏至日在每年6月22日前后,秋分日在每年9月23日前后,冬至日在每年12月22日前后。

材料显示,天问一号着陆火星的时间是2021年5月15日,处于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应对应甲位置,故选A。

(2)

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又一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使我国成为继苏联、美国后第三个真正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

首次地外行星着陆,需要发达科技做保障,故选C。

3.B

4.D

5.D

【解析】

(1)

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2)

苏伊士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红海通过曼德海峡与印度洋相连,地中海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与大西洋相连,因此苏伊士运河联结的两大洋是印度洋和大西洋,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

苏伊士运河联结的两大洋是印度洋和大西洋,二者大致以非洲最南端的厄加勒斯角为分界点,也就是以东经20°E经线为界,以西为大西洋、以东为印度洋,因此苏伊士运河开通前,从亚洲到欧洲的最短航线需绕行非洲好望角,D正确;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洲南端,A错误;白令海峡位于北冰洋与太平洋之间,B错误;巴拿马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位于是大西洋与太平洋之间,C错误。

故选D。

6.C

7.D

8.B

【解析】

(1)

读图可知,美丽山特高压输电二期工程线路经过了高原地区,分布在巴西南部的高原是巴西高原,C项正确。

故选C。

(2)

东南部地区以高原为主,地势较高,气候凉爽;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因此人口和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D项正确。

故选D。

(3)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中国在巴西投资建设的美丽山特高压输电二期工程项目获得第六届中国工业大奖”,说明该项目具有技术优势,且中国的资金力量雄厚,因此可以完成这个大型项目,B项正确。

故选B。

9.B

10.C

【解析】

(1)

“穿越崇山峻岭,跨过多条河流”,说明京张高铁建设中遇到的地形难题是地势起伏大,B正确;“冰雪覆盖”、“冻土广布”不属于地形因素,A、C错误;京张铁路虽穿越崇山峻岭,但所经山地平均海拔并不是很高,因此海拔并不是京张高铁建设中遇到的地形难题,D错误。

故选B。

(2)

由材料可知,京张高铁是连接北京市和张家口市的“客运”专线,并不是应用于物资运输和改善城市环境,A、B错误、C正确;京张高铁可以缩短两地的时间距离,对空间距离无影响,D错误。

故选C。

11.C

12.B

【解析】

(1)

结合图例、读图可知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气候区的平原和盆地中,C正确,A、B错误;我国的寒温带地区比较小,主要就东北地区50°N以北,漠河附近,D错误。

故选C。

(2)

为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我们应该保护好每一寸耕地,B正确;为获取耕地,我国乱砍乱伐、过度开垦草原等问题突出,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应该退耕还林、草,A错误;围湖造田会破坏湿地生态环境,造成生态恶化,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难以利用的土地类型包括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永久冰雪和冰川等,因此D做法错误。

故选B。

13.A

14.D

15.C

【解析】

(1)

牦牛被称为“高原之舟”,牦牛肉是西藏特色产品,A正确;葡萄干是新疆的西藏特色产品,B错误;螺蛳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特色小吃,C错误;竹筒饭是云南傣族的特色美味,D错误。

故选A。

(2)

西藏一直有“出国容易进藏难”之说,交通的不便严重制约了西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西藏特色产品外销难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D正确;A、B项内容影响西藏交通运输的发展,因此不是产品外销难的主要原因,A、B错误;西藏特色产品,比如冬虫夏草等知名度很高,C错误。

故选D。

(3)

“高寒”西藏所在的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生态脆弱,但拥有独特的高原风光与少数民族风情。

因此当地农业生产以畜牧业为主,不适合大力开垦荒地,发展种植业;开发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易造成当地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应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A、B错误、C正确;西藏文化教育及科技落后,不适合研发高新技术,发展航天,D错误。

故选C。

16.C

17.C

18.A

【解析】

(1)

读图可知,太原红叶的最佳观赏期是10月,武汉红叶的最佳观赏期是11月,C项正确。

故选C。

(2)

读图可知,A项表示台风,B项表示大雨,C项表示晴,D项表示沙尘暴,适合观赏红叶的天气是晴天,C项正确。

故选C。

(3)

读图可知,武汉的纬度位置较低,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温度较高,太原的纬度位置较高,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气温较低,因此影响太原、武汉观赏红叶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A项正确。

故选A。

19.B

20.D

【解析】

(1)

仔细读图可知,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人口增长迅速。

1953年,我国人口总数大约6亿,此后逐渐增加,到2020年,已经达到14.1亿,期间并未出现减少的状况,选项A、C、D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

故选B。

(2)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大幅度降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0年的2.58%降低到2010年的0.48%,使世界70亿人口日的到来推迟了5年。

但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和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的现象日益突出,为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从2016年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现阶段我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在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等方面,D正确,故选D。

21.

(1)绘图如下。

(2)①山脊;②山谷;③陡崖(断崖);550~600米

【解析】

(1)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把地面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并垂直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并按比例缩绘在图纸上,就得到等高线。

根据等高线的定义将海拔相同点连接起来,即可将等高线地形图补充完整

(2)①山脊:

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低处。

等高线从高往低突,就是山脊.

②山谷:

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海拔较高处。

等高线从低往高突,就是山谷.

③陡崖:

等高线重合处为悬崖。

第二组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为50米,山顶外围等高线的数值为550米,故山顶的海拔范围为550~600米。

22.

(1)秦岭—淮河一线;赣;陕(秦)

(2)起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终点: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山脉:

南岭:

乌蒙山;横断山脉;岷山等。

河流:

乌江;金沙江(长江);大渡河;岷江等。

(4)当地属于黄土高原,黄土地层深厚,直立性强;气候干旱(燥)降水少;居民就地取材,挖凿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功能。

【解析】

根据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地形复杂多样,自然环境千差万别,形成不同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读图分析可知:

(1)长征起点、终点分属南方、北方地区,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长征起点是江西省简称赣,长征终点是陕西省简称陕或秦。

(2)长征起点位于南方地区,日常多食用米饭,盛产稻米,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终点位于北方地区多食用面食,说明盛产小麦,为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3)长征沿途地形复杂,沿途经过了众多的山脉和河流:

经过的山脉有:

南岭、乌蒙山、横断山脉、岷山等;河流有:

乌江、金沙江、大渡河、岷江等。

(4)终点所在地区为黄土高原,当地特有的传统民居是窑洞,当地属于黄土高原,黄土地层深厚,直立性强;气候干旱,降水少;居民就地取材,挖凿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功能。

23.

(1)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北温带);亚洲中部;内陆国家(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2)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河流沿岸,灌溉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等。

(3)赞同。

理由:

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增加棉花出口量,提高外汇收入;促进棉花加工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等。

或不赞同。

理由:

该国降水少,气候干旱,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可能加剧土地荒漠化;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碱化;大量引水灌溉,河流水量减少,加剧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乌兹别克斯坦的地理位置、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认真阅读图文材料,提取和解读有效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半球位置指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0°纬线,0°纬线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在北半球,越向北纬度越高;结合图中纬度可知乌兹别克斯坦位于北半球。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经线;20°W以东至160°E之间的地区属于东半球,其余属于西半球;结合图中经度可判定乌兹别克斯坦属于东半球。

纬度分为高、中、低纬三部分,其中0°--30°之间为低纬、30°--60°之间为中纬、60°--90°之间为高纬;由图中纬度可确定乌兹别克斯坦中纬度;纬度位置也可用热量带替代,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应属于北温带。

海陆位置强调距海的远近,材料显示,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亚洲中部,而亚洲所在的亚欧大陆是世界最大的大陆,由此可判定乌兹别克斯坦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2)由图形信息可知,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喜疏松的沙质土壤。

乌兹别克斯坦深居大陆内部,陆地砂石比热容小,温度变化显著,因此乌兹别克斯坦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夏季气温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棉花生长;有阿姆河和锡尔河流经,灌溉水源充足;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沙质土壤,土层深厚,土质疏松。

(3)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先表明观点,然后能自圆其说即可。

若赞同,主要从增加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

该地区棉花品质优良,供不应求,市场广阔,扩大棉花种植可以增加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同时为工业部门提供原料,促进经济发展;加大种植面积,可以对当地优势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利用。

若不赞同,主要从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和生态环境脆弱等角度进行分析。

当地地处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扩大棉花种植会使当地水资源更加紧张;农田不合理的灌溉会造成土地次生盐渍化;农业用水量增加,导致湖泊补给水源减少,使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24.

(1)问题:

全球变暖(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

影响:

全球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岛屿;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生产;极端天气频发;影响生态系统等。

(2)减少煤炭的传统开发利用;推广煤炭洁净化处理技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积极研发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推进煤炭绿色低碳高效开发利用等。

(3)少用塑料袋;减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提倡步行、公交等绿色出行方式;实施垃圾分类;节约用电、用水、用纸;一水多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

【解析】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

理解“碳达峰”和“碳中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由材料三可知,“碳达峰”和“碳中和”强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二氧化碳是的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成分,因此“碳达峰”和“碳中和”应对的环境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有很多,比如将导致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有一些临海城市或将消失;气温升高所带来的热能,会提供给空气和海洋巨大的动能,从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台风、飓风、海啸等灾难;灾害性天气频发会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系统等。

(2)分析材料二可知:

“减”指的是减排: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燃烧煤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优”指的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绿”指绿色、环保。

因此山西能源工业走“减”“优”“绿”之路的措施应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等矿物燃料的开发利用,推广煤炭洁净化处理技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积极研发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推进煤炭绿色低碳高效开发利用等。

(3)由材料三可知,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衣食住行等方面,践行低碳生活理念与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衣着:

少买衣服,并且尽可能选择棉、麻等质地的衣服;合理使用洗衣机,尽量手洗代替机洗;适量使用洗衣粉。

低碳饮食:

节约不浪费;少点外卖,减少或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饮酒适量,少抽烟。

低碳居住:

随手关灯,及时关闭不使用的电器;合理使用空调、电风扇等家电;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过度包装物。

低碳出行:

尽量选择乘坐公共交通系统、步行或骑行等方式出行,减少驾车出行的次数;选购汽车时,尽量选择小排量汽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