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麻醉科.docx
《手术室麻醉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室麻醉科.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手术室麻醉科
六、手术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
表述方式
备注
4.6.1实行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制度和手术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有定期手术医师资格和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的机制。
4.6.1.1
有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规范性文件。
【C】
1.医院有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程序。
(1)手术分级授权管理落实到每一位手术医师。
(2)手术医师的手术权限与其资格、能力相符。
(3)手术医师知晓率100%。
【B】符合“C”,并
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根据监管情况,对授权情况实施动态管理。
【A】符合“B”,并
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执行良好,无越级手术或XX擅自开展手术的案例。
4.6.1.2
有定期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的机制。
【C】
1.医院有手术医师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的制度与程序,并落实。
2.手术医师知晓率100%。
【B】符合“C”,并
有手术医师定期业务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的档案资料。
【A】符合“B”,并
公开手术医师权限,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4.6.2实行患者病情评估与术前讨论制度,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和手术方案,依据患者病情变化和再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均应记录在病历中。
4.6.2.1
有患者病情评估与术前讨论制度。
【C】
1.有患者病情评估制度,在术前完成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等综合评估。
2.有术前讨论制度。
根据手术分级和患者病情,确定参加讨论人员及内容,内容包括:
(1)患者术前病情评估的重点范围。
(2)手术风险评估。
(3)术前准备。
(4)临床诊断、拟施行的手术方式、手术风险与利弊。
(5)明确是否需要分次完成手术等。
3.对术前讨论有明确的时限要求并记录在病历中。
4.对相关岗位人员进行培训。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
表述方式
备注
【B】符合“C”,并
主管部门对制度落实情况定期检查,并有分析、反馈和整改措施。
【A】符合“B”,并
术前讨论规范,记录完整,有术前讨论质量持续改进成效。
4.6.2.2
根据临床诊断、病情评估的结果与术前讨论,制订手术治疗计划或方案。
【C】
1.为每位手术患者制订手术治疗计划或方案。
2.手术治疗计划记录于病历中,包括术前诊断、拟施行的手术名称、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等。
3.根据手术治疗计划或方案进行手术前的各项准备。
【B】符合“C”,并
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并有分析、反馈和整改措施。
【A】符合“B”,并
手术方案完善,术前准备充分,有质量持续改进成效。
4.6.3患者手术前的知情同意包括术前诊断、手术目的和风险、高值耗材的使用与选择,以及其他可选择的诊疗方法等。
4.6.3.1
在患者手术前履行知情同意。
评审标准
【C】
1.有落实患者知情同意管理的相关制度与程序。
(1)手术前谈话由手术医师进行,知情同意结果记录于病历之中。
(2)手术前应向患者或近亲属充分说明手术指征、手术风险与利弊、高值耗材的使用与选择、可能的并发症及其他可供选择的诊疗方法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肿瘤手术应以病理诊断为决定手术方式的依据。
根据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结果需要调整手术方式的,在手术前要向患者、近亲属、授权委托人充分说明,征得患方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4)手术前应向患者、近亲属、授权委托人充分说明使用血与血制品的必要性,使用的风险和利弊及其他可选择办法等。
2.对术前履行知情同意有明确的时限要求,并记录。
3.知情同意书应由手术医师先签署,然后由患者或家属签署。
4.对临床科室手术医师进行相关教育与培训。
【B】符合“C”,并
1.针对不同患者,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确保知情同意的效果。
2.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并有分析、反馈和整改措施。
评审要点
√/×
表述方式
备注
【A】符合“B”,并
1.患者及近亲属、授权委托人对知情同意内容充分理解。
2.知情同意书签署规范,内容完整,合格率100%。
4.6.4医院建立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有急诊手术管理措施,保障急诊手术及时与安全。
4.6.4.1
有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C】
1.有重大手术(包括急诊情况下)报告审批管理的制度与流程。
2.有明确需要报告审批的手术目录。
3.对临床科室手术医师进行相关教育与培训。
4.相关人员知晓上述制度与流程。
【B】符合“C”,并
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必要时参加术前讨论。
【A】符合“B”,并
审批资料完整,无违规案例。
4.6.4.2
有急诊手术管理措施,保障急诊手术及时与安全。
【C】
1.有急诊手术管理的相关制度与流程。
2.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与培训。
3.相关人员知晓上述制度和流程。
【B】符合“C”,并
1.1.有急诊手术绿色通道的保障措施和协调机制。
2.2.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并有分析、反馈和整改措施。
【A】符合“B”,并
多部门协调机制有效,保障急诊手术及时与安全。
4.6.5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的选择与使用时机符合规范。
4.6.5.1
有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制度。
评审标准
【C】
1.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相关制度、规范。
2.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3.相关人员知晓并执行上述制度与规范。
【B】符合“C”,并
1.Ⅰ类切口(手术时间≤2小时)手术,预防性抗菌药使用比例≤30%。
2.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并有分析、反馈和整改措施。
评审要点
√/×
表述方式
备注
【A】符合“B”,并
手术预防性抗菌药使用符合相关规范。
4.6.6手术的全过程情况和术后注意事项及时、准确地记录在病历中;手术的离体组织必须做病理学检查,明确术后诊断。
4.6.6.1
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完成手术记录与术后首次病程记录。
【C】
1.手术主刀医师在术后24小时内完成手术记录(特殊情况下,由一助书写,主刀签名)。
2.参加手术医师在术后即时完成术后首次病程记录。
3.相关人员知晓上述规定。
【B】符合“C”,并
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并有分析、反馈和整改措施。
【A】符合“B”,并
手术记录和病程记录及时、完整,合格率100%。
4.6.6.2
手术离体组织必须做病理学检查,明确术后诊断,并记录。
【C】
1.对手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查有明确的规定与流程。
2.手术室有具体措施保障规定与程序的执行。
3.相关人员知晓上述制度及流程。
【B】符合“C”,并
1.对病理报告与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及术后诊断不一致时,有追踪与讨论的规定与程序,其结果有记录。
2.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并有分析、反馈和整改措施。
3.肿瘤手术切除组织送检率100%。
【A】符合“B”,并
手术离体组织送检率100%。
4.6.7做好患者手术后治疗、观察与护理工作,并记录在相应的医疗文书中。
4.6.7.1
制定患者术后医疗、护理和其他服务计划。
评审标准
【C】
1.有术后患者管理相关制度与流程。
(1)手术后医嘱必须由手术医师或由手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
表述方式
(2)每位患者手术后的生命指标监测结果记录在病历中。
(3)在术后适当时间,依照患者术后病情再评估结果,拟定术后康复、或再手术或放化疗等方案。
(4)对特殊治疗、抗菌药物和麻醉镇痛药品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评审要点
√/×
备注
2.相关人员知晓上述制度与流程。
【B】符合“C”,并
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并有分析、反馈和整改措施。
【A】符合“B”,并
术后有医疗、护理、转送等多部门协调服务计划内容完整、统一,有连续性。
4.6.7.2
手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到位。
【C】
1.医务人员熟悉手术后常见并发症。
2.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位。
3.对骨关节与脊柱等大型手术、高危手术患者有风险评估、有预防“深静脉栓塞”、“肺栓塞”的常规与措施。
【B】符合“C”,并
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并有分析、反馈和整改措施。
【A】符合“B”,并
有重大手术并发症的案例分析报告,持续改进术后质量管理,术后并发症预防有效,并发症降低。
4.6.8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能定期分析影响围术期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因素,有“非计划再次手术”与“手术并发症”监测、原因分析、反馈、改进、控制体系。
4.6.8.1
由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并有开展工作的记录。
【C】
1.由科主任、护士长与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
2.有适用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诊疗规范。
3.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职责、工作计划和工作记录。
4.定期开展手术质量评价。
5.将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与控制指标作为科室的质量与安全管理、评价的重点内容。
6.进行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与教育。
【B】符合“C”,并
1.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履行职责,定期自查、评估、分析,有整改措施。
2.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定期进行评价、分析和反馈。
【A】符合“B”,并
有完整的质量管理资料体现持续改进成效。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
表述方式
备注
4.6.8.2
医院对手术科室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指标,医院与科室能定期评价,有能够显示持续改进效果的记录。
(★重点)
【C】
1.医院对手术科室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指标,建立手术质量管理的数据库。
(1)住院重点手术总例数、死亡例数、术后非计划重返再次手术例数。
(2)手术后并发症例数。
(3)手术后感染例数(按“手术风险评估表”的要求分类)。
(4)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的使用。
(5)单病种过程(核心)质量管理的病种。
2.定期分析本科室手术质量与安全指标的变化趋势,衡量本科室的手术治疗能力与质量水平。
【B】符合“C”,并
根据数据分析,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各项质量与安全指标呈正向变化趋势。
4.6.8.3
有“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监测、原因分析、反馈、整改和控制体系。
(★重点)
【C】
1.有“非计划再次手术”相关管理制度与流程。
2.将控制“非计划再次手术”作为对手术科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3.把“非计划再次手术”指标作为对手术医师资格评价、再授权的重要依据。
4.对临床手术科室医师与护理人员培训。
【B】符合“C”,并
主管部门对“非计划再次手术”有监测、原因分析、反馈、整改。
【A】符合“B”,并
有效控制非计划再次手术,持续改进有成效。
七、麻醉管理与持续改进(10月15日查)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
表述方式
备注
4.7.1实行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与规范,有定期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的机制。
4.7.1.1
实行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并有明确的制度。
【C】
1.有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相关制度与程序。
√
麻醉医师分级授权有制度,有程序,权限与资格相符,但麻醉医师对自己的分级知晓率不高,还需科室加强告知,明确分级
2.麻醉分级授权管理落实到每一位麻醉医师,权限设置与其资格、能力相符。
√
3.独立实施麻醉的医师须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
4.麻醉医师知晓率100%。
【B】符合“C”,并
主管部门对授权情况实施动态管理。
有监督检查、反馈、处理。
主管部门有监管,但反馈的少,处理的少
【A】符合“B”,并
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执行良好,无超权限操作情况。
麻醉师有越权操作现象
4.7.1.2对麻醉医师有定期执业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制度。
【C】
1.有定期对麻醉医师执业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的制度,并落实。
有评价,但仅是在2011年3月前,之后的记录不完整
2.麻醉医师均能知晓。
【B】符合“C”,并
有麻醉医师定期执业能力评价与再授权的档案资料。
档案资料不全
【A】符合“B”,并
公开麻醉医师权限,及时更新相关信息。
4.7.1.3
麻醉医师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完成继续教育。
【C】
1.麻醉医师经过严格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培训,考核合格。
√
有专业理论及部分技能操作考试,考试均合格。
心肺复苏的流程掌握参差不齐。
各类资料记录较完整。
2.每一位麻醉医师均经心肺复苏高级教程培训,能熟练掌握。
跟踪最新指南,及时更新心肺复苏流程。
√
【B】符合“C”,并
麻醉医师定期(至少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知识更新。
√
【A】符合“B”,并
麻醉医师继续教育达标率≥90%。
4.7.1.4
手术麻醉人员配置合理。
评审标准
【C】
1.人员配置合理,基本满足临床需要。
√
2.有明确的岗位职责,相关人员知晓本岗位的履职要求。
√
【B】符合“C”,并
1.麻醉科主任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
表述方式
评审要点
√/×
备注
2.护士长应当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
【A】符合“B”,并
1.麻醉医师人数与手术台比例应不低于2∶1。
麻醉师:
手术台数=22:
35
2.手术室护理人员人数与手术台比例应不低于2.5∶1。
护士:
手术台数=48:
35
3.每张手术台配备一名麻醉住院医师及一名主治及以上的麻醉医师。
×
4.7.2实行患者麻醉前病情评估制度,制订治疗计划/方案,风险评估结果记录在病历中。
4.7.2.1
有患者麻醉前病情评估和麻醉前讨论制度。
【C】
1.有患者麻醉前病情评估制度,内容包括:
(1)明确患者麻醉前病情评估的重点范围。
√
有病情评估制度和术前讨论制度,但大多流于形式,术前讨论的少
(2)手术风险评估。
√
(3)术前麻醉准备。
√
(4)对临床诊断、拟施行的手术、麻醉方式与麻醉的风险、利弊进行综合评估。
√
2.有术前讨论制度,对高风险择期手术、新开展手术或麻醉方法,进行麻醉前讨论。
√
【B】符合“C”,并
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有监管检查、反馈、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评估与讨论的病历记录完整性100%。
4.7.2.2
由具有资质和授权的麻醉医师进行麻醉风险评估,制定麻醉计划。
【C】
1.由具有资质和授权的麻醉医师为每一位手术患者制订麻醉计划。
√
需要变更麻醉方式、手术方式的,原因分析有,但没有单独的知情同意,在沟通上不够充分。
2.麻醉计划记录于病历中,包括拟施行的麻醉名称、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等。
√
3.根据麻醉计划进行麻醉前的各项准备。
√
4.按照计划实施麻醉,变更麻醉方法要有明确的理由,并获得上级医师的指导和同意,家属知情,记录于病历/麻醉单中。
【B】符合“C”,并
1.科室对变更麻醉方案的病例进行定期回顾、总结、分析。
对于变更麻醉方式的病例没有总结、分析、改进措施,主管部门监管不力
2.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职责,有定期监管检查、分析、反馈,有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追踪评价,有持续改进。
4.7.3患者麻醉前的知情同意,包括治疗风险、优点及其他可能的选择。
4.7.3.1
履行麻醉知情同
评审标准
【C】
1.有麻醉前由麻醉医师向患者、近亲属或授权委托人进行知情同意的相关制度。
√
表述
方式
评审要点
√/×
备注
意。
2.向患者、近亲属或授权委托人说明所选的麻醉方案及术后镇痛风险、益处和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案。
√
3.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并存放在病历中。
√
【B】符合“C”,并
针对不同患者,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确保知情同意的效果。
√
【A】符合“B”,并
1患者对知情同意内容充分理解。
2.知情同意书内容完整性100%。
4.7.4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实施麻醉操作的全过程必须记录于病历/麻醉单中。
4.7.4.1
执行手术安全核查,麻醉的全过程在病历/麻醉单上得到充分体现。
【C】
1.按照规定,执行手术安全核查。
√
手术安全核查执行三方核查(手术医师、麻醉师、手术护士),但需统一制定核查的时间及方式
2.按规定内容书写麻醉单。
√
3.麻醉的全过程在病历/麻醉单上得到充分体现。
√
【B】符合“C”,并
1.科室有专门质控人员负责定期检查、反馈。
√
科室每月有定期检查、反馈,主管部门检查、反馈的少
2.主管部门有检查、反馈、总结,有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1.麻醉师参加手术安全核查并签字达100%。
√
2.麻醉单及相关记录真实、准确、完整,符合规范,合格率100%。
√
4.7.4.2
有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
【C】
1.有麻醉过程中的意外与并发症处理规范与流程。
(1)有及时报告的流程。
√
麻醉意外的发生率基本能控制在0,应考核麻醉医师对麻醉意外的报告流程、处理方法
(2)处理过程应该得到上级医师的指导。
√
(3)处理过程记录于病历/麻醉单中。
√
2.麻醉医师对规范和流程的知晓率100%。
√
3.各项麻醉意外与并发症的预防措施落实到位。
√
【B】符合“C”,并
主管部门有检查、反馈、总结,有改进措施。
对麻醉意外和并发症专题讨论,定期自查、分析、整改。
主管部门反馈的少,没有定期分析、整改。
【A】符合“B”,并。
有效预防麻醉意外与并发症,持续改进有成效。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
表述方式
备注
4.7.4.3
有麻醉效果评定。
【C】
有麻醉效果评定的规范与流程。
麻醉效果评定?
【B】符合“C”,并
科室能定期对麻醉效果资料进行分析、评价、总结,有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麻醉效果优良率高。
4.7.5有麻醉后复苏室,管理措施到位,实施规范的全程监测,记录麻醉后患者的恢复状态,防范麻醉并发症的措施到位。
4.7.5.1
麻醉后复苏室合理配置,管理措施到位。
★重点)
【C】
1.麻醉后复苏室床位与手术台不低于1:
3。
麻醉复苏室缺以下资料:
应急预案、消毒隔离制度、统计数据、麻醉医师职责
2.麻醉复苏室配备医护人员满足临床需要,至少有一位能独立实施麻醉的麻醉医师。
√
3.复苏室每床配备吸氧设备,包括无创血压和血氧饱和度在内的监护设备,复苏室配备足够的呼吸机、抢救用药及必需设备等,满足需求。
√
【B】符合“C”,并
1.对麻醉复苏室的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与考核。
麻醉复苏室护士有培训,但缺麻醉师培训
2.对设施设备进行定期维护。
【A】符合“B”,并
配置符合规定要求,管理措施到位。
4.7.5.2
有麻醉复苏室患者转入、转出标准与流程。
(★重点)
【C】
1.有麻醉复苏室患者转入、转出标准与流程。
√
患者在复苏室的各项监护结果、评分记录不完整,对数据统计造成难度
2.患者在复苏室内的监护结果和处理均有记录。
3.转出的患者有评价标准(全身麻醉患者Steward评分),评价结果记录在病历中。
4.有患者转入、转出麻醉复苏室交接流程与内容规定。
5.准确记录患者进、出麻醉术后复苏室的时间。
√
【B】符合“C”,并
1.科室定期自查、分析、整改。
√
患者的监护和处理记录完整率达不到100%
2.主管部门进行检查、反馈,有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患者的监护和处理记录真实、准确、完整,病历记录完整率100%。
4.7.6建立术后、慢性疼痛、癌痛患者的镇痛治疗管理的规范与流程,能有效地执行。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
表述方式
备注
4.7.6.1
建立术后、慢性疼痛、癌痛患者的镇痛治疗管理的规范与流程,能有效地执行。
【C】
1.有术后、慢性疼痛、癌痛患者的镇痛治疗规范。
√
疼痛治疗不规范,正在完善
2.对参与疼痛治疗的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与考核。
3.麻醉医师掌握操作规范与流程,并能在镇痛治疗中认真执行,镇痛治疗效果正确评价,有记录。
√
4.相关器材与药品使用合理。
【B】符合“C”,并
1.科室定期自查、分析、整改。
2.主管部门进行检查、反馈,有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持续改进有成效。
4.7.7建立麻醉科与输血科的有效沟通,积极开展自体输血,严格掌握术中输血适应证,合理、安全输血。
4.7.7.1
建立麻醉科与输血科的有效沟通,严格掌握术中输血适应症,合理、安全输血。
【C】
1.有手术中用血的相关制度与流程,手术用血有严格的指征。
√
麻醉科与手术科室、输血科有沟通制度,但执行不力。
输血前、后评估的检查结果记录不太完善。
术中输血,尤其是没有输完的血的处置不规范,应办理报废手续(没有输完的血写出原因,将黄色单纸填好送回输血科,再由输血科上报卫生局)。
没有麻醉手术期间所有病人输血的台帐记录。
2.有麻醉科与输血科沟通的流程。
√
3.积极开展自体输血。
4.有手术用血前评估和用血疗效评估。
√
5.相关人员知晓术中用血的制度与流程。
【B】符合“C”,并
1.麻醉科与手术室科和输血科等人员能有效沟通,保障术中输血及时、合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