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十年对峙优秀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013656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共十年对峙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国共十年对峙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国共十年对峙优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国共十年对峙优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国共十年对峙优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共十年对峙优秀教案.docx

《国共十年对峙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共十年对峙优秀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共十年对峙优秀教案.docx

国共十年对峙优秀教案

国共十年对峙优秀教案

【篇一:

国共十年对峙教案】

库车二中教师集体备课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教案》

一、本课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内容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国共十年对峙情况,即南昌起义、土地革命以及红军的长征。

这些内容全方位介绍了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后,继续引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曲折发展历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南昌起义的相关史实,分析南昌起义的背景和影响。

(2)认识“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和作用、三次反“围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等的基本史实,归纳总结中共在1927至1936年工作重心实现了怎样的转移、探索出了怎样的新的革命道路,分析中共成功探索的原因。

(3)认识红军长征的历程,遵义会议的召开,分析长征的原因和胜利意义,分析遵义会议召开的原因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大革命失败的史实,分析南昌起义的背景,结合现实分析南昌起义的影响,使学生学会联系的学习方法,将前后发生的事物联系起来,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分析事物发生的因果关系。

(2)引导学生疏理由八七会议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基本史实,理清中共在这一阶段抗争探索的足迹,从而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深刻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3)联系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分析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召开的原因,联系后来中国历史的发展分析长征和遵义会议的意义,培养学生联系历史,对比分析,总结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努力,艰苦探索,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一条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一次次使革命转危为安,妥善处理党内的分歧,开始独立自主地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重要问题。

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南昌起义的历史地位、“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和实践、遵义会议、长征的意义

2.教学难点:

南昌起义的背景、国共对峙局面的形成、遵义会议的意义,理清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反抗和探索斗争的线索及成功之处。

四、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

1.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法、合作教学、问题教学法。

2.教学用具:

制作的课件、有关的图片资料。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提问学生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革命的失败,那么,同学们回想一下,大革命是怎么走向失败的呢?

学生答:

1927年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比如:

“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革命面临严重危机。

中共是如何孵出小鸡来的?

也就是中共如何摆脱危机,使革命重新走向高潮的呢?

这正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新课讲授】

(一)南昌起义

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人民进行了极端残酷的镇压,为挽救革命和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这场起义势在必然,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南昌起义。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结合练习册,理清南昌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意义,

1.原因:

大革命失败使中共认识到必须掌握武装力量

2.经过:

时间、地点、结果、起义后部队的去向

3.意义: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

取政权的开始。

这些重要成就正是在吸取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基础上获得的。

【问题探究】:

南昌起义夺取了南昌这个城市,最终南昌起义的余部去了什么地方?

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

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后于1928年4月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

另一部分进入海陆丰,与当地农民军会合。

最终起义军余部都转入农村。

说明大城市敌人统治力量强大,革命力量逐渐转入农村。

(二)土地革命

导入本目:

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的反抗和探索还在继续,从1927至1936年中共开辟、扩大、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与国民党政权形成对峙的局面。

(1)、八七会议(党中央的决策指示)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理清八七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会议内容和影响,并完成相应的学案练习。

时间、地点:

1927年在武汉

会议内容:

1.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2.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3.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会议影响:

给正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2)、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实践探索)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理清秋收起义的时间、地点、结果。

【问题探究】:

从秋收起义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中共的工作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答案:

由城市转向农村

(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升理论,更促发展)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弄清“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内容、作用

1、思想内容: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2、作用:

使根据地不断扩大,形成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与南京国民政府对峙。

(引导学生回忆大革命失败时,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解释课题的涵义)展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动态示意图。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弄清前三次反“围剿”斗争的领导者和成果;红色政权建立的时间、地点、政权名称领导者等

【问题探究】:

1.从1927年“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到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以争取革命的胜利?

答案:

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发动农民的力量?

如何发动农民?

答案:

原因:

①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受封建剥削深,生活困苦,有革命要求。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②广大农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易于中共力量的发展壮大。

发动农民:

中共通过开展土地革命,使农民获得土地,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从而激发了革命热情。

(三)红军长征

导入本目:

中共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的扩大,使国民党十分恐慌,发动了一次又一次“围剿”,前四次反“围剿”都取得了成功,但第五次失败了。

为什么?

中共该怎么办?

1.长征的原因:

(学生阅读材料归纳原因):

①“左”倾错误的推行

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2、长征的经过:

长征初期的挫折

遵义会议的召开:

1935、1

背景:

①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②长征初期的挫折和损失

内容:

①在军事上:

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

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②在组织上:

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意义:

①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②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③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问题探究】:

为什么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答案:

1、在军事上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2、在组织上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3、长征的胜利及意义(学生阅读教材相应内容)

红军长征出发的地方——江西瑞金、长征出发前的红军、渡过泸定桥、爬过夹金山、超过水草地?

?

【问题探究】:

什么是长征精神?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革命建设事业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六、本课小结:

1927至1936年在国共对峙的这十年里,中共经历了哪几次危机?

又是如何转危为安?

答:

一次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使中共力量遭到严重削弱。

中共召开八七会议,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开辟出一条由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第二次危机是由于“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共被迫战略转移,长征初期又遭受严重挫折,在长征途中中共召开了遵义会议,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纠正了王明“左”错误在中央的领导,重新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领导,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此红军长征逐步走向胜利。

七、板书设计

(一)南昌起义1.原因:

2.经过:

时间、地点、结果

3.意义:

(二)土地革命

一.八七会议

二.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四.反“围剿”斗争和红色政权的建立

(三)红军长征

1.长征的原因:

2.长征的经过:

遵义会议的召开:

时间、背景、内容、意义

3.长征的胜利及意义

八、课时安排与作业布置

作业布置:

1.探寻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共抗争探索的足迹,设计红色旅游路线,并对所设计的每个旅游点作简要说明。

2.完成课后习题和练习册。

3.回顾所学知识点并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篇二:

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教案公开课】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课标要求: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工农武装割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第五次反“围剿”、长征、遵义会议、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等史实。

(2)正确理解南昌起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史上的作用;

(3)探究南昌起义的背景——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对话,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分析能力。

(2)使用视频、图片、材料、动态地图等材料,使学生更直观地感悟历史,了解历史,并为其探究提供背景。

(3)设计探究活动“合作探究长征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面对重大事件时处变不惊的人生态度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

(2)让学生知道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通过探究活动感受长征精神,认识其对个人、中国乃至世界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南昌起义,红军长征

难点:

工农武装割据,遵义会议

教学方法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视频、图片、动态地图、文字等材料,增强教学直观性、生动性;设计合作探究活动“合作探究长征精神”。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

巩固知识导入新课

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什么事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

(五四运动)随着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工人运动中,认识到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于是开始了与国民党合作。

国共合作后,开始了什么?

(国民大革命)国民大革命虽然轰轰烈烈,但最终归于失败,失败原因是什么?

(敌人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共产党年幼,陈独秀犯了右倾错误,放弃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那么从国民大革命的失败中,中国共产党人吸取的惨痛教训是什么?

(必须掌握军队)

于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始创建军队,探索中国革命的新出路。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带着问题,我们一起走进国共十年对峙历史中。

导入新课2:

利用视频《飞夺泸定桥》导入

在讲新课之前,先请大家欣赏一个电影片段,看完后请大家回答这是什么历史事件?

飞夺泸定桥,抢渡大渡河,长征途中。

长征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这个时期除了长征,还发生了什么重要事件?

它们对中国革命又有什么影响?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学习。

导入新课3:

运用《十送红军》导入。

课前放,上课后提问学生这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长征)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它发生什么时期?

这个时期还发生了什么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单元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打出本课的知识要点:

南昌起义、土地革命、红军长征。

(ppt)

新课进行时:

一、南昌起义

我们前面说过,学习一个历史事件,我们要学习它的背景、时间、地点、过程、结果、意义、影响。

南昌起义我们也要了解这几个方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70页,找一找南昌起义的背景。

(打出ppt)

同时,自己板书:

第四单元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一、南昌起义

1、背景

2、经过

3、意义

1、背景

提问学生之后总结。

(一个同学说后,总结一下,如不完整,再请同学补充)通过前面学习,我们知道国共合作后,开始了国民大革命,然而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了革命,是谁叛变了革命?

(蒋介石、汪精卫)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那么共产党从大革命血的教训中吸取了教训:

掌握军队。

于是,中国共产党准备起义,并做了准备工作。

主要有哪些?

改组中央,成立指挥部——前敌委员会,把共产党人控制点武装集中到南昌(敌人兵力薄弱),一切准备就绪,于是起义爆发。

2、过程

请同学们欣赏《南昌起义》视频,找一找时间、地点、人物、概况和意义。

播放《南昌起义》片段

时间:

1927.8.1(齐答)

人物:

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提问个别学生)

概况:

成功占领南昌,之后南下,途中受阻,兵分两路,一路由朱德、陈毅率领,转战湘南,坚持斗争;另一部分进入广东海陆丰,与当地农民军会合。

3、意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权的开始。

衔接过渡:

如何才能使中国革命走向成功呢?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新探索,这就是土地革命。

二、土地革命

这一目包含三个问题:

八七会议(1个会议)、秋收起义(1个起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1个思想)。

1、八七会议

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这时共产党内部的右倾错误还未清算,于是召开了

八七会议。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71页,找一找会议时间、地点、内容及意义;同时板书)

1)时间:

1927.8.7

2)地点:

汉口

3)内容:

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4)意义:

给处于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党指名了方向(——土地革命)。

2、秋收起义

请同学们欣赏《秋收起义》片段,看看秋收起义的时间、领导人、地点、结果和影响。

(播放《秋收起义》,同时板书)

1)时间:

1927.9

2)领导:

毛泽东等

3)地点:

湘赣边界

4)结果:

目标城市长沙受阻,放弃长沙,改向山区。

5)影响: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

井冈山就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后来成为燎原之势。

(为纪念,新中国在1980年发行的百元钞票的背景图案就是井冈山的五指峰)

过渡衔接:

再领导武装起义、建设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的实践的同时,毛泽东也在进行着理论上的探索,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在这一时期,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

1)武装斗争: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反围剿

刚才我们学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有哪些?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同时也是根据地建设和土地革命的前提和保证。

武装斗争取胜以后,要进行土地革命。

2)土地革命:

内容:

打土豪,分田地,反封建剥削。

影响:

农民革命积极性高涨(政治上翻身、经济上分得土地)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没有土地革命就不能充分发动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那么武装斗争就得不到广大群众支持,根据地就不能巩固和发展。

3)根据地建设:

①经济建设:

领导军民进行工农业建设,发展生产,粉碎了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

②根据地发展:

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发展成燎原之势,到1930年夏,全国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根据地,分布十几省,革命武装力量十万人。

打出《农村根据地示意图》

问:

大多分布在哪儿?

两省或几省交界、山区或农村边界。

why?

这些地方是国民党武装力量薄弱之处,有利于发展。

③政权建设:

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制定宪法大纲,定都瑞金(江西),选举毛泽东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朱德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基地、立足点,没有它,武装斗争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土地革命也没了阵地。

小结: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在实践中不断形成的,这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党人吸取以往革命斗争经验、教训,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的结果,可以说是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是个伟大的创新。

过渡衔接:

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迅速发展,使国民党十分惶恐,于是从1930年10月起,蒋介石向根据地发动了“围剿”。

当然中国共产党不在任由宰割,而是以武装斗争相对,即进行“反围剿”。

毛泽东、朱德领导红军成功粉碎前三次“围剿”。

第四次反围剿时,毛泽东已被剥夺了领导权,但周恩来抵制了王明的错误指令,取得了胜利。

第五次反“围剿”没能成功,于是红军被迫开始战略转移——踏上长征路。

三、红军长征

1、原因

【篇三:

国共的十年对峙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江苏省宜兴一中王江2010年11月23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工农武装割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第五次反“围剿”;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2)理解:

理解南昌起义、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遵义会议在中共历史上的作用。

(3)运用:

运用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统治的背景;评价土地革命;运用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原因和表现。

2、过程与方法:

学会利用图片、表格数据、文字等多种形式的资料论证说明历史问题。

学会通过比较的方式研讨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中国共产党人勇于承担重任坚持革命和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的精神;学习红军不畏艰难,坚持信仰,百折不饶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南昌起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

2、难点: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遵义会议。

三、教学课型、课时安排:

新授课,1课时。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六、教学组织:

(一)、导入:

复习:

结合图片(五四运动、中共诞生和北伐战争)列举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重大史实。

过渡:

北伐战争的结果怎样?

中国革命向何处去?

中国革命能成功吗?

应该走怎样的道路才能成功?

(二)、新授:

——第一目“南昌起义”

1、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70页第一子目内容,完成学案相关部分填空题。

2、教学设计:

学生完成预习后,请学生完成基础知识讲述。

突出起义的背景,结合贺龙和聂荣臻对南昌起义的评价探讨起义的意义,学会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

3、探究思考

(1):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

某校团委组织团员参观右图所示的地方,该地应是

答:

江西南昌。

——第二目“土地革命”

1、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71页第二子目内容,完成学案相关部分填空题。

2、教学设计:

学生完成预习后,请学生完成基础知识讲述。

突出几个重要的历史概念:

八七会议;“工农武装割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结合背景和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八七会议的意义。

出示材料并结合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示意图说明“工农武装割据”的内涵和重大历史意义。

引导学生总结中共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强调其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对峙,呼应阶段性历史特征。

3、探究思考

(2):

阅读材料:

一种意见是,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

?

另一种意见是,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农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

?

思考:

你认为哪种意见正确?

为什么?

答:

第一种。

符合中国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业国等)

探究思考(3):

阅读材料思考:

概括表中的历史信息。

在农村进行革命斗争必须取得哪些人支持?

针对表中情况,中共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学法指导:

读图。

答:

历史信息:

1930年江西永丰兴国土地调查情况如下:

占据人口少数的地主富农占有80%的土地,占据人口绝大多数的中农、贫农、雇农和手工业者只占有少量土地。

争取:

中农、贫农、雇农和手工业者的支持。

开展土地革命。

——第三目“红军长征”

1、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72—73页第三子目内容,完成学案相关部分填空题。

2、教学设计:

学生完成预习后,请学生完成基础知识讲述。

出示长征组歌部分,结

合歌词,突出长征的原因、经过和意义,总结长征精神。

结合反“围剿”的实际情况加深学生对遵义会议内容的理解,强调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上的重大作用。

结合长征示意图,理清长征的过程,并突出强调学生红军不畏艰难,坚持信仰,百折不饶的精神品质。

3、探究思考(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雨(里格)绵绵,(介支个)秋风寒。

树树(里格)梧桐,叶落尽,愁绪(里格)万千,压在心尖,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

——江西民歌《十送红军》

材料二: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

?

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毛泽东

思考:

(1)、从材料一看,根据地军民的感情如何?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情?

江西人民为什么要送走红军?

答:

感情很好。

土地革命,分田地,反对封建剥削,农民政治翻身,经济得到保障。

根据地蓬勃发展,建立了与国民党政府对峙的政权,受“左”倾错误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答:

高度赞扬长征的伟大意义。

指宣传了中共的革命思想,提高了中共的革命威信,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长征使得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精神激励着革命的征程。

(三)课堂巩固:

(c)1、毛泽东同志曾经对一个外国人说:

“一九二七年,老蒋够厉害啦!

它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

可他没想到?

?

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

以下纪念“孵出小鸡”的邮票是

abc

d

(b)2、印章可以是政治权力的象征,浓缩着丰富的历史。

仔细观察下图,该枚印章见证的历史是

a.北伐战争b.十年对峙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

(b)3、针对党内“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撰写《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著述,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毛泽东所说的红色政权,最先建立的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川陕革命根据地d.川陕甘革命根据地

(d)4、如图所示,1929~193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主要原因是

a、肃清右倾投降主义路线b、纠正了“左”倾冒险主义路线

c、坚持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d、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5、某旅行社新推出“重走长征路”的旅游线路,按照当年中央红军的长征历程,该线路所经过地点的先后顺序应是①泸定桥②瑞金③遵义④吴起镇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