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语言研究的若干思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8005811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城市语言研究的若干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城市语言研究的若干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城市语言研究的若干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城市语言研究的若干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城市语言研究的若干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城市语言研究的若干思考.docx

《中国城市语言研究的若干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城市语言研究的若干思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城市语言研究的若干思考.docx

中国城市语言研究的若干思考

中国城市语言研究的若干思考

编辑。

解决这些难题,回答上述的一系列疑问,弄明白这些异态的语言状态的产生原因,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我们下大力气、长时间去调查和思考。

我们感到,研究上述中国工业区、城市区语言特异状态的最关键问题,是掌握中国现代城市语言发展的经济、政治等社会背景。

1.中央计划经济背景 中国1950-1990年代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变革,与西方发达国家有一个根本性的区别,即中国的工业化是在中央计划经济背景下进行的。

离开了对这一背景的深刻把握和透彻分析,许多基本的城市语言现象都无法认识和解释。

计划经济下的社会形态,是人类历史上非常奇特的一种社会形态,历史上没有任何类似的经验或记载来帮助我们了解和认识它的怪异性,我们只能通过实证性调查来真正了解它。

在计划经济背景下,社会要素几乎都不能自由流动,执政集团对各种社会要素几乎拥有无限支配的权利,能够对社会进行空前规模的重新整合,并且以一系列超经济强制性手段,彻底改变社会面貌和社会结构,使政府权力和意识形态深入到每一个穷乡僻壤,占据几乎所有人的心灵。

在中国,这种社会整合与社会改造,带有强烈的毛泽东个人的色彩,因而特别强调政企合一与政社合一,特别强调思想改造即意识形态的整合,特别强调与旧传统、旧文化的彻底决裂,强调新社会的开天辟地般功能。

这一切,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达到了最高峰,成为人类历史上按照理想来设计和改造社会的规模最大、最典型的一个样板。

这一实践的结果,是非常巨大的。

中国社会在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许多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不可能出现甚至是不可思议的社会现象。

2.单位现象 中国在计划经济背景下的社会改造,最重要的结果之一就是中国迅速由社区社会向单位社会转变。

中国大体在1950年代很快完成了这一转变,中国城市居民几乎全部被组织在单位之中。

政府主要通过单位来控制社会,控制社会的每一个成员。

单位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单位,而且成为政治单位和生活单位,居民通过单位获得政府分配的经济资源和政治、文化资源。

单位承担起职工的生老病死等几乎全部社会功能,单位办社会成为相当普遍的现象。

各个单位纷纷建立起大而全、小而全的生活福利体系,大量占有社会资源,效率极其低下,但却为本单位职工谋取了生活的便利,并且成为他们实际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低工资制度下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补偿。

据中国卫生部和教育部分别统计,中国城市社会的卫生机构和教育机构,由单位承办的均占三分之一。

即中国有三分之一的城市居民和中小学生,在本单位的医院和中小学里看病和求学。

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不可想象的。

在空间视觉体系上,中国城市形成了由高高低低的围墙分割成的大大小小的单位。

在单位内部,至少在表面上,存在明显的平均主义和一切平等的倾向,干部和群众要求“打成一片”,不允许搞“特殊化”,没有明显的等级差别,社会分层在单位内部难以出现。

这是社会主义革命初期的必然现象,在市场经济国家里也是不可能出现的。

知识分子、干部与工人许多方面似乎都在趋向一致,并且在“知识分子劳动化、劳动人民知识化”的口号下,工人阶级与知识分子、干部阶层地位趋向一致,“亲密融合”,单位内部一片太平景象,表面上一般不容易出现对立和分化。

这也是单位子弟语言统一的背景因素之一,是各种家庭出身的子弟消除心理隔阂,“打成一片”,形成子弟学校语言岛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这种社会主义革命所特有的背景下,工人阶级的子弟第一次取得了与知识分子、干部子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在单位子弟学校中迅速溶为一体。

单位子弟学校中的语言融合、语音高度统一现象由此出现。

在技术密集型的单位里,在大批知识分子、干部子弟的带动下,工人阶级子弟的语音迅速标准化,出现大量的标准语语言岛。

这在1949年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而在单位内部趋向一致的同时,单位之间却仍然有比较大的差异。

需要说明,中国在理论上的国家所有制,在实践中实际上是一种单位所有制,社会财富的占有和分配是通过单位来实现的。

不同性质、不同级别的单位常常意味着不同程度的资源占有和享用的权利。

因此,在中国的不同单位之间,常常有明显的身份区别,单位成员的身份意识是非常强烈的。

中国城市人实际上是“单位人”,不同性质、不同级别、不同隶属的单位人的身份常常有非常悬殊的差异,有时甚至互不往来,甚至互不通婚。

单位与单位之间,经济、文化、政治待遇许多情况下都极不相同。

这就必然造成单位语言状态的差异,形成大量的单位语言岛现象③。

3.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由于这种社会形态超强的社会整合与社会动员能力,以及冷战背景和毛泽东要承担世界革命重任的宏伟志愿,在经济建设上,中国采取了工业优先特别是重工业优先、军事工业优先的方针。

在中国建设资金非常匮乏的情况下,利用统购统销政策和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从农村最大限度地汲取积累,来超前进行大规模工业建设,超前建设大批技术密集型的重工业区。

在工业化初期人才也极度匮乏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动员全国的力量,集中全国的人才和精英,建设一个个新兴工业区,并且使这些工业区成为浮现在周围大片落后农村之上的一个个现代化孤岛。

同时,与统购统销政策相配套,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堵塞农村人口向城市自由流动的所有渠道,将农民严格地束缚在土地上。

国家福利政策、福利设施和财政分配只面向城市居民。

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成为两种不同身份的国民,分别享受两种完全不同的国民待遇。

而这种城乡之间的身份差异,远远超过了城市里单位之间的身份差异,农民在实际上沦为二等国民。

有的学者甚至认为,中国城乡居民的身份差异,已经近似于印度的种姓制度。

国家对农村经济、社会长期缺乏必要的财政支持,而是号召“农业学大寨”。

利用这些政策,中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在资金匮乏和人才匮乏的情况下,建设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建设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社会体系。

同时,也造成了中国城乡严重分隔的超强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农村经济发展长期停滞,农民生活贫困,文化落后,几乎停留在中世纪,与大片新发展的工业区、城市区形成了巨大反差。

这是中国工业区、城市区出现一个个语言文化孤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③。

4.中国的大规模工业移民现象  在这种特殊的社会体制下,中国政府拥有极强的社会资源动员能力。

这种能力突出表现在人力资源的长距离跨省份调配上。

中央政府几乎能够在不付出任何成本的情况下,在全国范围内调配劳动力。

从195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在统一计划下,进行全国范围的大规模工业移民,即为了建设新兴工业区而从全国各地有计划地调集大批职工及其家属。

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不可想象的。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为支援内地建设,上海市就调出各种专业人员217804名。

许多新兴工业城区实际上都是中央计划经济背景下的移民城市,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形成与周边的当地居民完全不同的文化区和语言区,形成两类完全不同的社会形态。

如洛阳工业区,与洛阳老城区的巨大差异几乎是两个不同的时代,不但在语言状态上,在经济、文化、城市规划、建筑式样、居民成分、生活方式、观念意识等几乎所有方面,都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

1980年,中国这样的移民城市、城区的人口占了城市总人口相当大的一部分。

这样大规模的工业移民,对中国城市语言状态的发展和变化,同样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

显然,只有对这些现象进行综合性的调查和分析,深刻认识计划经济社会的极端特殊性,理解“单位”在中国社会中的极端重要性,理解单位是我们调查、分析中国城市语言状态的基本单元和出发点,理解中国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造成的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理解中国的有计划大规模工业移民现象的性质与影响,我们才有可能理解和把握中国的城市语言发展的特殊道路和规律。

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我们给出中国城市语言调查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原则。

1.注意区分城市的不同单位。

掌握不同单位的不同性质,是分析不同单位出现不同语言状态的最关键因素。

要注意区分技术密集型企业与劳动密集型企业,注意区分中央直属单位和地方单位,注意区分新建单位和搬迁单位,细密地分析一个单位的职工籍贯、文化构成,认真地研究单位发展与演变的历史。

为此,要下大力气去收集方志和年鉴资料,掌握单位职工籍贯、文化计算机统计数据和单位居民区派出所户籍计算机管理统计资料,从中分析单位性质、特点,才有可能真正认识不同单位的不同语言状态的出现原因。

十分幸运的是,1980年以后,在中央政府的统一安排下,中国开始新史志的编写工作。

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修志运动。

中国各重要单位、各省市的志书现在基本上都已经出版。

这就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也是其他国家所不可能有的条件,我们应当充分地加以利用。

另外,1990年代以来,中国公安派出所和所有重要单位的人事部门已经建立了居民或职工的户籍与人事计算机管理系统,这是我们的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条件。

这项条件,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同时,1980年代,中国进行了最大规模的一次企业整顿,使“文革”中长期混乱的企业管理走向正规,全国企业单位的管理正规化,各种数据也科学和完备,为我们进行企业的对比研究提供了必要前提。

所以,现在是我们开展研究的黄金时代。

随着企业改革的加速,近年来,原有的企业形态正在迅速演变和消融,这一黄金时代即将消失。

另外,我觉得,真正理解单位语言现象的特殊性,还需要在单位中去亲身体验,深入观察、感知单位人的思想、文化、生活方式、语言观念有哪些具体表现与具体特点,产生了哪些特殊变化。

否则可能很难真正深入理解与分析它的语言状态。

中国社会学界1980年代以来对中国的单位现象的经济、社会特征已经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但对“单位人”和单位文化、单位生活的实证性研究和具体描述还非常少。

仅凭数据有时很难真正把握和理解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有意思的是,小说家王朔却在他的小说《看上去很美》中,为我们详细描绘了这种单位社会,描绘了这种在特殊的经济政治背景下产生的单位社会中的单位人的特殊的生活、文化、观念以及语言状态。

在形象描述单位文化和单位人方面,王朔已经走在了前面。

理解单位的语言,也需要这样具体与形象的场面,才不会被数字所淹没,才能真正深刻理解单位现象与单位文化、单位语言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2.注意区分单位的第一代人和第二代人。

在中国工业移民社会中,第一代人来自全国各地,不可能有一致的语言选择,而由于单位的特殊性质,第二代人却容易出现一致的语言选择。

因此,掌握单位第二代人的语言状态是了解单位语言状态的关键。

有的描绘新兴城市语言现象的调查报告,之所以叫人觉得不对劲,觉得不是那么回事,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注意区分各种不同的单位,更没有注意分辨单位第一代人和第二代人的语言。

不划分单位,不划分代别,笼统地谈论新兴城市的语言,常常是没有意义的。

不彻底沉下去,用相当的时间去熟悉和了解新兴城市的具体发展情况和语言选择历史,就看不出水面下的层次分明、激流汹涌;而看不出这种社会的语言是怎样划分层次的,就不可能在一个城市、一个单位语言的汪洋大海中辨别出它的语言发展的真正道路和内在秘密。

研究新兴城市的语言岛,必须牢牢抓住单位的第二代人,抓住单位的子弟学校。

第二代人的语言状态,只有通过对单位子弟学校语言状态的调查才能够正确把握;而对子弟学校语言状态的调查,必须在大量前期调查的基础上,采取问卷调查和隐身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并且反复验证,结合其他资料,认真分辨不同籍贯、不同经历的人的具体情况,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单位的初始状态更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需要深入了解单位初创时期的经济、行政、干部调配渠道与职工队伍构成情况,了解在社会主义革命背景下单位内部的平均主义、平等观念所造成的各个阶层相融合的现象,了解单位子弟学校成立初期语言选择的具体过程,收集初始状态中各种语言搏奕的具体情况。

我们已经发现,单位初创时期的经济、文化与人员调配等情况,特别是单位小学初创时期的学生家庭背景,常常对一个单位子弟语言状态的形成有决定性影响。

犹如一支部队,在创建时期,它的特殊战斗作风一旦形成,那么无论其人员怎样变动,这种战斗作风一般都会长期延续下去,保持住自己特殊的战斗力。

单位子弟学校在创建初期,常常依靠很少一些干部、知识分子子弟做酵母,逐渐同化大批工人子弟,发育膨胀出迥异于周边地区或其他单位的语言文化状态。

人类社会的许多变革,常常都是从很小的一个原点开始,逐渐向周围蔓延。

许多精神、文化、语言现象的传播和继承,依靠口口相传和大量心理暗示和环境氛围暗示,造成信息的不断复制、传播和放大。

这种效应的机理,它在中国工业区、城市区大量语言岛形成中的作用,我们还缺乏足够的研究和认识。

单位的初始状态、单位子弟学校的初始状态,以及单位子弟幼儿园的初始状态,都需要我们认真去调查和研究,在成堆的资料与大量信息中去辨别真伪,剖析出语言选择的真正原因和语言发展的内在动力。

要下苦功去寻找单位初创时期的建设者和子弟学校最早的几届学生,他们常常能够给我们提供关键性的情况,使我们茅塞顿开,在纷纭复杂的信息中发现正确的思路。

4.注意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

没有对宏观、对整体的了解和把握,对微观的研究常常不能深入,也无法真正认识其语言状态的原因和意义。

这是我们普遍存在的毛病之一。

不克服这个毛病,我们对中国城市语言的研究就难以深入进行。

我们不能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也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要下大力气去研究中国经济史、工业史、移民史和社会发展史,理解和认识中国各个层次的社会发展与变迁,我们才有可能真正理解一个具体单位的语言选择和语言发展的原因。

所以现在最需要进行的是宏观的研究与思考,尽快探明研究的总体框架,弄清楚研究的战略边缘和战略纵深究竟有多大,然后再一步步落实细节。

另外,从历史和全局的角度看,中国计划经济背景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语言现代化,究竟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与市场经济背景相比,它究竟是促进还是阻碍了中国的语言现代化?

同时,单位现象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究竟对中国的现代化起了什么作用?

表面上看,在计划经济背景下,中国在1950-1980年代工业化初期就超前出现了大量标准语语言岛,似乎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语言标准化的进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计划经济曾经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文化的进步,因此它又在整体上减慢了中国语言文化现代化的步伐。

那么综合起来应该怎样评价?

另外,中国工业化初期的大量单位语言岛现象,对工业化中期、后期的语言发展将起什么作用?

这都是我们不能回避的问题。

5.清晰地认识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初期的单位语言岛现象,还必须注意不同单位、不同年龄、不同城市、不同行业、不同地区语言状态的对比研究。

许多新的语言现象,只有在对比中,才能为我们所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才能使我们真正认识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不同性质、不同面貌的语言文化状态一经对比,常常立刻显示出它们的价值与魅力,立刻为人所理解和感悟。

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内地与沿海、北方与南方城市的对比研究;以及难度更大的与港澳台和东南亚华语城市、与发达国家城市语言状态的对比研究。

现在我们已经发现的,有内地与沿海城市、北方与南方城市之间的两条语言分界线。

这两条语言分界线的发现,在我们的研究史上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扩展了我们的思路与眼界。

我们目前已经开始进行分界线两边单位语言岛的对比调查。

同时,我们对行业语言的对比调查也在积极进行。

这里面有意思的现象非常之多,牵涉的因素也特别复杂,足以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和活跃的大脑思维。

  

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城市所出现的单位语言岛现象,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和语言现象,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课题。

我们的研究还在进行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没有解决。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提出我们的思路,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其中必然有局限和谬误,我们诚挚地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教。

初稿再稿

附注

①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② 关于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和城市人口变迁,中国政府决策部门和学术界1950年代以来有各种各

样的观点,长期争执不下,资料和文章非常多,经历了许多曲折和教训。

但是到1990年代末期,各方面对中国城市化道路和人口的迁移已经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认识到了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中国各级政府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决心已经确立。

综合起来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描述:

在中国农业经济时代,中国城市人口比例一般在5%左右,1911年为6%左右,1949年为%,2001年为%。

2020年,将达到60%左右,2050年,将达到70-80%左右。

今后20年,中国将进入城市化加速阶段,中国将有4-5亿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

从绝对数量上看,这是人类历史上任何国家都未曾有过的最大规模的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转变。

中国正处在翻天覆地的历史大变革中。

以河南省为例,河南省政府已明确下决心建设以郑州市为中心,半径100公里左右,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济源、平顶山、许昌等周边21个大中小城市的中原城市群。

在这个城市连绵带里,2020年计划达到3000万城市人口,实现“中原城市群的崛起”。

其中洛阳城市人口计划由现在的100多万发展到300万,郑州市计划发展到500万。

河南省户籍政策正在做大幅度调整,中原城市群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全面启动。

如果中国未来20年不出现大的波折,这一目标有可能实现。

③ 关于中国在计划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单位现象和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中国社会学界和经济学界

1980年代以来已经有一些重要的非常有意思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深刻认识现代中国社会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

如:

路风《单位:

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路风《中国单位体制的起源和形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3年11月(总第5期);李路路、李汉林、王奋宇《中国的单位现象与体制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年2月;李汉林、王奋宇、李路路《中国城市社区的整合机制与单位现象》,《管理世界》1994年第2期;李汉林、李路路、王奋宇《中国单位现象研究资料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李汉林《关于中国单位社会的一些议论》,《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

费孝通学术活动60周年纪念文集》,潘乃谷、马戎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曹锦清、陈中亚《走出“理想”城堡———中国“单位”现象研究》,海天出版社1997;杨晓民、周翼虎《中国单位制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李路路、李汉林《中国的单位组织》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蔡昉《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刘吉瑞《二元经济理论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与模式比较研究通讯》第2期;王洵《工业化过程中的劳动力转移》,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年;等等。

但是对中国1949年以来的大规模工业移民现象,我们还没有见到比较系统的成熟的研究成果。

④关于洛阳市调查的方法、经过和对结果的分析,请参见笔者《洛阳市现代语言状态的产生原因和理论意义》和《洛阳市普通话和方言的分布与使用情况》,或参考我们研究组的网站:

或。

⑤关于河南省的调查方法、经过和对结果的分析,请参见笔者《中国新兴工业区语言状态研究》和《中国新兴工业区语言状态研究》,或参考我们研究组的网站。

网站上的各篇文章经过修订,相对比较完整和准确。

各种提法以网站上的文章为准。

主要参考文献

1.志书类:

各省省志;各城市市志;各工业区区志;各厂厂志,及有关专业志等。

以上志书均1985—2002年间出版。

2.年鉴类:

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年鉴,各城市统计年鉴,有关城区统计年鉴,各重要企业年鉴,单位年鉴及有关专业年鉴。

3.《当代中国》丛书类:

《当代中国的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煤炭工业》、《钢铁工业》、《铁道事业》、《基本建设》、《城市建设》等;《当代中国的河南》、《陕西》、《湖北》、《四川》、《甘肃》等等。

丛书撰写计划由中央政府提出,并专门成立当代中国研究所统筹,由各级政府部门组织写作班子,按照统一的标准编写,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及当代中国出版社于1985年后陆续出版,共达200余卷,是研究当代中国的一套最完整、最系统、最权威的基础资料。

宁越敏《中国城市发展史》,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第一版。

5.曾壁钧等《新中国经济史》,经济日报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

7.《旧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8.杨晓民、周翼虎《中国单位制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9.路风《单位:

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

10..路风《中国单位体制的起源和形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3年11月(总第5期)。

11.李路路、李汉林、王奋宇《中国的单位现象与体制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年2月。

12.曹锦清、陈中亚《走出“理想”城堡———中国“单位”现象研究》,海天出版社1997年版。

13.蔡昉《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4.东北师大主编《世界经济地理》北师大出版社1984年版。

15.张善余:

《中国人口地理》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6.崔功豪:

《中国城镇发展研究》中国建工出版社,1992年版。

17.《中外城市研究》兰州大学城市研究中心,1991年版。

18.同济大学编《中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工出版社,1982年版。

19.陈松岑1999《语言变异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

20.靳洪刚1997《语言获得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1.徐大明等1997《当代社会语言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2.祝畹瑾1992《社会语言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

23.罗杰瑞1995《汉语概论》语文出版社。

24.梁德曼1985《四川省渡口市方言的现状和未来》,《方言》1985年第3期。

25.郭友鹏1990《湖北十堰市普通话与方言的使用情况》,《中国语文》1990年第6期。

26.杨晋毅等1997a《洛阳市现代语言状态的产生原因和理论意义》,《语文研究》1997第1期。

27.杨晋毅1997b《洛阳市普通话和方言的分布与使用情况》,《语言文字应用》1997年第4期。

28.杨晋毅1999《试论中国新兴工业区语言状态研究》,《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1期。

29.杨晋毅2002a《中国新兴工业区语言状态研究》《语文研究》2002年第1期。

30.杨晋毅2002b《中国新兴工业区语言状态研究》《语文研究》2002年第2期。

31.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中国语言地图集》香港郎文出版公司。

32.胡明扬等002《社会语言学研究论集》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33.深港语言研究所编1988-1999《双语双方言》。

34.刘坚主编1998《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法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