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教师心灵的天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99108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7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照亮教师心灵的天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照亮教师心灵的天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照亮教师心灵的天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照亮教师心灵的天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照亮教师心灵的天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照亮教师心灵的天空.docx

《照亮教师心灵的天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照亮教师心灵的天空.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照亮教师心灵的天空.docx

照亮教师心灵的天空

照亮教师心灵的天空

——以故事引故事,共磋叙事探究切入点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吴国珍

叙事探究是一线教师或教育研究者从最细微处用心领悟教育的精妙极致道理,激活教师的心灵智慧,唤醒和提升教育者内在生命力的一种体验方式。

主要通过真诚分享和尊重倾听微妙复杂曲折的教育事件,外显缄默的个人实践知识,在解释性理解中建构意义,重组个人经验,把鲜活的教育细节与追求的教育理念融为一体,探究理解日常行为后的深层意义,从而激起专业上自我更新的动力。

本次配合“引发新教师心灵智慧的叙事探究”开题而组织的叙事探究活动,通过新教师与骨干教师共同坦诚分享教育体验,激活教师心灵智慧,帮助新教师与自己内心的真正力量建立更稳固的联系,培养专业的信心和自尊,用大家自身的力量照亮教师心灵的天空。

照亮教师心灵的天空亮起来意味着,让教师的智慧在优雅灵动中萌发,让教师的生命质量在清风明月中升华,让教师的心智在潇洒空灵中保持对自我心灵、学生心灵和学科魅力的敏锐,用教师的心灵智慧激活学生源自心灵的优秀学习,让学校充盈着滋养生命活力的源泉。

期望所有参与的教师通过活动体验,能更自觉地以开放的心态迎接自己和学生的生命被照亮的惊人异彩。

更期望参与课题的学校能够发挥教师叙事探究的专业充电功能,由校内正规组织的活动向每一位教师渗透弥散,催生教师在开放的行动学习中自主提升内力的生活方式,把尊重理解信任和真诚开放的学习文化从学校领导感染到教师,由教师内化为专业素养,进而渗透弥散为滋养学生心灵的甘露。

以下提供的八个叙事探究切入点,都镶嵌于精选出的教师和校长们的故事中,期望您在分享这些故事的过程中,也会带来不吐不快的故事参与我们的叙事探究。

1.分享最能体现您的自主性的故事

年轻教师最需要自主

年轻教师千万别觉得什么都不行,这年轻教师是最觉得自己行的时候,就比如我自己……现在倒是能时常反思自己了。

我刚到学校的时候可不,学校提倡听课什么的,我是不以为然的,而且我觉得有什么可听的啊,我自己讲的课比那个老师还受学生的欢迎,……但是确实是因为你还没真正迈入这个行道、浅薄的时候。

我第一年教课就教高考班,高考班我的那个成绩一点不比我的那个组长的低,甚至我的那个高分比他的高分还高,我就觉得我很棒。

我从来没有听过他的课,但是五年之后我稍微有了一点进步的时候,我的那个组长不幸癌症去世,我看留下来的那个高考复习的材料,那是每年贴在墙上给学生看的,我那个时候去看,我就发现那个老师真棒,他对教材的把握,知识的系统性把握得真棒,当时我就想我要是第一年就能跟这个老师多沟通,我现在是不是就会更好一些,所以我是有这种感觉的。

那么对于年轻教师,我觉得第一点其实很重要的就是自信,我现在也在反思青年教师这一块,我就觉得你不要只是简单地模仿,现在的年轻人他是不会甘于模仿,……要搭建舞台,给这些青年老师展示的机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发现我应该朝着哪里努力。

然后呢,其实任何支持,包括配师傅等等这些机制都有,但是更重要的是,青年教师的成长是靠自身的不断学习发展来完善。

(2006年12月14日下午田树林校长给北师大研究生讲座录音片段整理)

按照自己的方式自主成长

(17年前入职教师时),年少轻狂,有些自负。

……自负很多时候就表现为自信,……我就按照自己的逻辑去讲课,当时也很少听别人的课,……我的课堂就是很随意,属于自由主义的教学,我当时就只想怎么能让学生爱听我的课,怎么能教得好不让别人笑话我,不要一个大专生还不如一个中师生。

当时,我不会也不愿意写教案,我很放纵自己,有时候就在课本上圈几个圈,有时候就简单写几行字,讲的东西都在脑子里。

作业我也不肯改,只是抽查一部分,总之就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教学。

自己摸索了大概两年,听过的课寥寥无几,现在一点印象没有……第三年的时候区里组织优质课评比,……大家都认为还得准备,很费事。

校长对我说,大家都不去你去,你最年轻。

……后来我就去了。

当时讲的是“植物的蒸腾作用”,我就想怎么样才能表现出植物的蒸腾作用呢?

就动脑筋想办法,后来就做了一个复合式的投影片,是抽拉式的,先把胶片全部涂黑,用刀片刮出一个树的形状,有根、茎、叶,然后另外一个就涂成条形的,插在第一张幻灯片后面,一抽拉,就显现出动态的过程,水分就像通过根、茎、叶,最后到达空中,然后我就和学生们演练了一下。

后来,我就去参加比赛了,但是不幸的是我讲课的时候停电了,投影仪没有办法应用,但是我告诉评委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准备了投影片了。

我没有借鉴任何别人的东西,完全是我自己创作的,当然也比较原始、落后、简单。

当时,有一个评委是教生物的,他说:

“你做了投影片,演示给我看看。

”我就给他演示一下,然后进行了解说,他感觉很不错,然后就给了我一个区里的一等奖。

然后,就把我的课推荐到市里去了,接下来就是一连串的市级优质课、基本功大赛、教研、省优秀教师、市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等称号在随后的几年也接踵而至,后来我又竞选当主任、副校长等。

……

……

在我们学校,我算是“权威”了,但到什么地方我不是权威呢?

我到北师大就不是权威了,……先做北师大函授本科的学生。

但是有位老师对我完全不亚于他对全日制的学生,那种爱、关心和建议,给我的特别多。

……特别给我很多震撼的是,2007年7月7号,我来北师大读硕士报到的那天,在汽车站下车的时候被人把钱包给偷走了,里面有我所有的零钱、银行卡、身份证等,……当时,我身上确实连一块坐车的钱都没有了,……找警察,警察就问我:

“你身上什么都没有了,那你怎么上学呢?

”当时,我就给函授时教过我的北师大老师打电话,他正不在师大……接着,请警车把我送到北师大,然后在主楼前等他。

等他来的时候,他手里拿了12000块钱,让我先交费。

知道我多少年没见他了么?

六年,这六年我们没见过面,就在我来之前给他发过两个短信,我们彼此都能认出对方。

这12000块钱,足够我的学费和生活费了。

当我把我的银行卡挂失、解冻、取出钱来还他的时候,他就和我说:

“你那么紧张,干吗要还我呢,我又不缺钱用。

您先用着吧。

”……后来我问起他为什么会这么帮我,我只是那么多学生中的一个函授生,他只教了我们一个星期。

他和我说,“那个时候我没有见过像你这么优秀的在职进修的学生;我教了那么多年学,没有见过像你这样创新、肯动脑筋的人。

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你有很多的小聪明,当老师是当对了。

我觉得,你只有当老师才最有价值。

我对你的印象特别深。

……

现在我迫使自己来北师大读教育硕士,给自己一定的压力,看自己是否能学好,是否能提高,否则时间、精力、金钱浪费了,家庭疏忽了,孩子的教育也受到影响了,……我付出这些代价,就是来学习理论知识的。

让我回忆三年的教学经历,我可以写几十万字没有问题,但我仅仅是罗列当时的感受,这对成长也有作用,这是值得的。

但是我的个性就是喜欢“短、平、快、有效”,我可以用我的智慧让它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效果,而并不是要很长的篇幅,要让人家看起来像一个研究报告,这就需要理论的支持,而这正是我欠缺的。

在听“质的研究”的时候,觉得这个比较实际,因为它考虑到权力机构、人际关系,我觉得能够考虑到这些的人,才能真正去做学问、……如果不考虑人际关系,不考虑当事人的感受,只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这是没有意义的。

……我觉得学了质的研究之后受益匪浅。

我觉得以前我是随意地在写、在记、在讲,很琐碎、松散,没有用一个逻辑的线将它们串起来,没有上升到有一定层次的构架中去,这就导致了经验很多很多,但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

学了质的研究我才知道,要自下而上地归纳、分类、集中,提出一个课题要有一个假设,搜集证据,形成理论,这样心里就比较清晰了,在做的时候就有一个总方向了,我来这里寻找的就是这个东西。

我花了10000多元钱,可能就吴老师这两天的课对我比较有价值,它对我后来教学的影响可能就是几万元。

(2007年7月28日对北京师大07教育硕士张老师访谈录)

 

听从了自己心灵的呼唤

1999年,我带着刚踏出大学校园的美好憧憬回到家乡的市重点中学,并教高一两个班的英语。

年轻加上满腔热情,还有那份豪情-----想通过自己改变他人的命运的豪情,致使我一天中除了必要的吃喝拉撒睡,剩余的时间几乎都用到了教学和学生的身上。

我当时每学期写六本厚厚的教案,详细地记录了我的所教所学所思所想。

为了上好一节课,我往往查阅各种可获得的资料来弥补课本有限资源的不足。

为了能在教案中突出不同的知识块,我用不同色彩的笔来划分它们。

在最初教学的日子里,教案花费了我的不少心血。

可没曾想到我一直引以为荣的“作品”到学期末综合考评中被英语学科组长批了个“体无完肤”。

致命的俩个原因是:

其一,我的教案写的太多,没必要。

(说实话,我当时的教案模式是我查阅图书馆标准英语教案后并结合我的师傅指点才写成的。

)那资深的学科组长认为知识应该被记在脑子里,不应该都写出来。

所以,学校要求年轻教师写详案的规定到了权威那里是不起作用!

其二,我的教案太花哨,显得很乱。

尽管我认为教案是为了自己更好地教学准备的,而不是为其他人的美观感受制作的,那年度我的教案分给得很低,这将影响到我的奖金评定等级。

对一个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新教师来说,教书还没上升到事业的高度,说成是谋生的手段更贴切些。

一个教师的收入在我们学校都是可以计算出来的,来自于各项量化考核的综合结果,教案评分就是其中的一个因素。

结果出来之后,我面临着痛苦的两难抉择:

为了我那微薄的收入不被扣除太多而迎合那权威的喜好呢?

还是应坚持我认为值得做的事呢?

对此,我的内心挣扎了很久:

我确实很需要钱。

因母亲的早逝,家庭一直处于困境之中,大学还是靠自己打工坚持读完的。

本以为参加工作后情况会好一点,可第一学期的工资根本没发,平常同事及亲朋好友的婚丧嫁娶,我都是靠借钱来应酬的,更别提补贴家中弟弟妹妹的生活费用了。

我该不该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利益而屈从于权威的认证?

还是应该遵从一个教师的良知呢?

我的教学是为了给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们看呢?

还是为了自身的业务发展和更好地帮助学生的学习的需要呢?

在矛盾中我的心理遭受着磨难,我在寻找着一条最佳的出路。

如果听从了“高人”的指点,我会获得短期的利益;如果为了能在讲台上长久地站住脚,我必须过了教学基本功这一关。

教书,不是别人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的行业,教书是骗不了人的。

教学经验是靠锲而不舍的坚持和点点滴滴的积累获得的。

要想把书教好,单凭迎合领导的口味是不长久的。

因为领导不直接面对教学,只有一线教师是与教学联系最密切地。

作为一个初入行的新手,我不可能像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那样,已经形成知识体系,胸有成竹,运用自如。

最终,我听从了自己的心灵呼唤,没屈从于世俗的压力。

我继续着详尽的教案书写方式,我知道我必须要扎实教学基本功。

不是所有会讲某种语言的人都能教这种语言,更何况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我只学到皮毛,怎能如此轻率地那去卖弄给学生呢?

在大学里那种能听、说、读、写自认为还不错的感觉,在中学的具体教学中几乎消失殆尽,那种对学科的恐惧,怎能容我用华而不实的态度去应付。

一个高中教师若想“化蛹称蝶”,就必须要有带高考毕业班的经历,也就是说,新教师之日必须要带下高一、高二、高三这一轮才有出头的机会。

在这至关重要的头三年里,我对高中英语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构建,及教学反思都详尽地被记录在我那厚厚的教案之中,使我受益非浅。

在那时做的三本语法教案至今仍然是许多老师共享的资源,尤其对后来的“新手”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

戏剧性的事情在几年以后发生了,领导经历了数次外出学习和多方考察后,要求教师们所写的教案模式竟然与我当年被他们批得“体无完肤”的教案模式几乎雷同。

我也因每学期的六本厚厚的案,成为学科组长教育其他年轻人应努力的典范……

(摘自刘老师的叙事探究,2007级北京师大教育硕士)

张老师和刘老师作为新教师,在对待教案的问题上两人观点绝然不同,而两人在认定适合自己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方式这点上,又是都与田校长一致,看来,理解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对新教师很重要。

新教师在行动学习中自主反思成长会更快,则应该是田校长表达的精髓吧?

(吴国珍)

留下被开除的学生

2007年8月开始第一次带高三,就碰到了一件非常棘手的事。

张同学,现年19岁,身高190cm,是我校篮球体育特长生,入学时,因为成绩不够,交了3万块钱。

学习基础差,从高二分到我这个班,学习就一直成问题。

在高二时还交了一个女朋友,是我们年级文科班的,高二这一年共有四科会考有三科没有过,高二结束时,他的变化更大了。

不但经常逃课,而且上课从来不听讲,在课堂上,除了玩手机,就是睡觉,后来发展到竟然在课堂上看股票书。

篮球特长生高考可以加分的二级证书也没有拿到,全校队的人只有他没有拿到,每次考试他一个人就要给班里拉后3-4分平均分,结果我们班老排在最后,任课老师都叫苦不迭。

我一次又一次地跟他谈话都无济于事。

他的问题材料积累了厚厚一打,终于被上报学校了,我们之间的关系也恶化了。

学校行政会的决定也终于等来了——开除。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我突然清醒了。

开始慢慢回忆他在这一年多的变化:

最早的关于他的记忆是去年运动会前,班级要做入场式方阵用的巨型翅膀,创意是我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同学们为了省钱,自己从家里拿来铁丝,用钳子把铁丝弯成两个翅膀的形状,铁丝很硬,张同学坐在地上,用钳子一点一点地做,脸上流淌着汗珠。

做完了外形,开始用白布,把白布缠在架子上,用针线固定,一针一线细细码才行。

他让同学们都回家,说自己家近,一缝就缝到晚上8点钟,才离开,接连好几天。

接下来的记忆是篮球赛,我们班只有他一个校队的,有的班一下子有三、四个。

可是就在他一个人的带领下,我们在两次年级篮球联赛中都夺了魁。

在球场上,在球场下,都能看见同学们钦佩他的目光。

在生活中,他也很关心同学,记得一次,班里一个女孩突然胃痉挛,疼得动不了,他二话没说,一把抱起她冲到医务室。

如此地拼搏向上、热爱集体、关心他人、踏实、执着和细心的一位同学,怎么变得全盘下滑呢?

好多好多细节告诉我,他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的。

跟老师顶撞,不听话,怎么教育都行不通。

他到底怎么了?

得到学校让我通知他母亲来学校谈开除适宜的消息时,我真的突然间清醒了,反复地问自己:

这就是你要的结果吗?

我突然心痛起来,觉得自己好失败,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

“天下没有不行的学生,只有无能的老师”。

我的书都白读了,还读什么研究生,一个十九岁孩子的前程可能就会因为我的无能而断送了。

在反复斟酌后,我下定了一个决心:

无论冒多大风险,我要留住他!

当我下定决心要留下他改变他而不是推开他时,我就不自觉地反省自己每次跟他谈话时的态度,终于发现了问题,我可能总是居高凌下,语气生硬,总是从他的错误出发开始谈话。

一个大小伙子肯定特爱面子,怎么可能好好跟老师交流呢。

于是,我手里拿着学校的开除决定后,却没有通知他的母亲来校,而是在中午放学时,开车带他去一个安静的餐馆,准备跟他敞开心扉好好谈谈。

我降低了姿态,开始就跟他说:

“今天我们抛开老师跟学生的关系,好好说说心里话!

”气氛融和了,我真的打开了他心里的那扇门。

原来,导致他今天这样,归根到底的原因是失恋。

那个女孩不要他了,因为他没有钱,所以他才炒股,高二暑假期间他真的不想念书了,跟朋友试着去开店,没成功。

炒股,几天的时间,几千块钱都赔了。

现在他只有一个选择了,回学校学习。

如果学校再否定了他,他就真的一无所有了。

他的家庭还比较特殊,父母离异,母亲改嫁,在现在的家里,他得不到一点温暖。

听着他流着泪的叙述,我的眼圈红了,他之所以这样,是整个心态下滑,已经迷失了他自己!

如果这个时候不帮他返回他本来的自己,而把他推向社会,后果很难设想!

学校应该是教育人的地方,我不能让一个学生从我手里这样走掉。

思前想后4个日日夜夜后,我找年级组长谈了,直截了当地说出了我的想法,她劝我慎重,我说我决心已定,十九岁的孩子的前途比我评职称,在学校领导心目中的形象更重要。

今后我跟他就是一根绳上的两个蚂蚱,我一定要改变他,用我的心改变他。

接下是领导找我苦口婆心地谈,我还依然坚持,终于,学校答应给他一个机会,但是要把学籍放到分校。

我的努力也只能到此了,总算留下了他,我的心里有些许安慰。

但是我知道,将来的路可能更坎坷,会考不能全部通过就拿不到高中毕业证,高考光靠文化课他哪也去不了。

一旦他再有什么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别人还会说三道四。

到那时再开除他,我的颜面绝对也挂不住,但是作为他的老师,我要坚持,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教育是个享受的过程,付出了这个过程,无怨无悔!

我对我们的未来充满信心!

我把这件事看作是磨练我的一个礼物,通过这件事,我成长了,这就是生活,年轻教师需要的生活。

(2007届北京师大外文学院教育硕士袁老师写的叙事故事,语言有调整)

很欣慰袁老师决意把留下被开除的学生当作磨练青年教师的礼物!

还有什么比19岁的青年一辈子的前程更重要的呢?

还有什么比接受这份磨练的礼物更能获得成长契机呢?

话是这么说,但不是每一位教师都有这个勇气。

好在我们的田校长有这个勇气,年轻时就居然劝导一个年级一口气留下了35位可以撵出去的和28位该留级的,还仍然获得全区争二保三的中考成绩。

这个过程教师自己获得了什么?

请看下文(吴国珍)

2.分享自己面对最大挑战的故事

挑战困难是飞跃成长的踏脚石

一般教师会为成绩低开脱,怕领导只看这个分数,会说学生怎么不努力,说学生怎么差。

这一方面能理解,……但再怎么客观限制、再怎么有很多因素,毕竟老师的教学、老师的付出与学生的成绩是有直接关系的,关键是你怎么帮助老师认识到这点,挖出主要经验来。

如果老师惟恐领导把成绩低的原因搁在自己头上,使劲地说学生,人都是这样,什么话老说就成真的了,他就真觉得学生成绩很差,他越从这方面畸形地关注、……他就越看不起差生,看见那差生就觉得累赘,就是你老给我拉分。

……我当时做教务主任那一年,主抓初三毕业班,一般学校为了升学率,有一个聪明的做法,把成绩差的学生转学或学籍转学。

这样分母越小,升学率就高了,……也不知道哪个高人给出的主意。

每年一到毕业的时候,老师就要做大量工作让学生走,你的成绩不好你到别的学校去。

实际上,我作为教师,从我自身的经验,从我做教师的经验,我从来没觉得这个差生能给这个班拉多少分,我就没在乎。

我当时做高三班主任,我头一次接班,老教师就告诉我你这个班特差,您啊就注意点最后别比别的班拉得多就行。

我在这些问题上不是特精于计算的人。

我就没在乎,觉得这有什么啊,最后学校也来说你们班有成绩特差的学生给撵走,让各班报名单。

后来我们班人家给我列出来了也有三个孩子。

我就找这三个孩子,我说你们现在怎么样?

能考上大学吗?

那小孩说能考上啊,我们有信心啊。

后来汇报,我说我们班没有,他们说为什么啊,我说他们说能考上,我说他们肯努力,那就让他们努力吧。

任课老师说:

“小田,你可不知道,你别傻了,人家各班都交名单咱不交就咱亏了”。

我对这些很木纳,其实也不是我多高尚。

我就觉得学生说能考上,他愿意努力,我当然高兴,我巴不得他有这份心思。

学生都说了有信心,我当然要相信他们,学生想努力我们当然应该给他机会,干嘛要把学生撵走,我没有这样做。

人家教我这心眼我并没有听,并没有觉得这是什么锦囊妙计。

最后,我们班学生全都考上了,一个都没落下。

我觉得可能是那个时候对学生的分类辅导起了很大作用。

……可能是这件事给我的正向的积极的东西特别多。

所以我坚信,只要学生努力,考大学又不是别的,又不是说只要你努力都能得诺贝尔奖,不就考学吗?

……接下来我就先作年级组长的工作,那时候自己也很年轻啊,……提出我们能不能让这35个留级生一定在我们这个年级毕业,再有,这个年级列出了28个学生往初二留,我们能不能让他们今年不往下留级。

……其实这很不容易了。

接了留下的35个学生,然后他自己要留的28位又留不下去,自己好不容易熬到了3年级,老接人家留级生,初一接、初二接、到初三该他往下吐的时候又不吐,完了他还得将自己三年接的留级生一起要带出去,其实任务是很重的,你想这个年级组长,最衡量业绩的不就是年级升学率吗?

难得年级组长最后都接受了。

但他这样说:

“田主任这事我可以按你说的办,但是你别让我说服老师去,你得帮我说服老师。

我现在是不闹这事了,那人家老师呢。

”我说:

“这没关系的,我说服去,也别让你为难。

我建议开一民意会,跟老师一起交流。

哎呦,后来一开民意会,老师说的全是学生怎么怎么差。

我当时就想一定要让他们说,让他们把所有的学生差,学生怎样怎样让他们都说尽了。

我就听,当时就恶心得我,……教师讲完了两个小时之后,我就接着跟老师们讲一些道理,有一个义务教育的要求,再有一个我们教师的职责,……再说,你以为做撵走学生的工作就好做吗?

说服得人家最后说:

“啊,我们差,我们走。

”容易吗?

……再有,我说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帮助学生是要付出是要累,但是我们心安理得。

因为我们是在帮助孩子成功。

我们做这事我们再累我们内心踏实,是一个有道德的事情。

既然把人家孩子推走这事也难,我们内心还要受谴责,因为这是缺德,我们这是在毁孩子。

……那还不如找一个让我们觉得不缺德的心安理得的办法。

最后老师们也不说话了,老师们就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又跟我说:

“那行。

我们就听您的,就按这个要求做。

但是有一条,学校不能跟我们要升学率。

”我反问:

“考成什么样都成吗?

……因为像十四中提的标准就是区里争二保三。

……要不咱们就考最后行不行?

……难道我们就是把学生教到最后一名的水平吗?

……咱们的光荣不就在于咱们的学生成绩并不是最好的而我们却送出去最好的吗?

这样才能反映出我们做教育自身的价值。

”……,我们那个会就开得挺好的,开了3个多小时,就是这样不断地和老师真诚地交流,我们老师们的心气就捋顺了,大家就积极工作;还有一个就是策略的问题,怎么帮助这些学生?

用什么策略来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成绩?

我们也做了很多具体的工作,在这方面,我觉得自己10年的班主任经验和教学经验,我的那个高考成绩在宣武区曾经是考第一的,超过我们的师大附中,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积累了很多符合学生特点的方法,我也跟老师交流,结果那一年考得特别好,我们就完成了学校争二保三的指标。

那年就达到了第三位,就很不容易了。

就因为那一年的接受挑战,教师群体获得专业成长的契机,那一年最重要了,那一年确实对教师的成长和学校发展很关键。

(2006年12月14日下午田树林校长给北师大研究生讲座录音片段整理)

了解到田校长分享的这个过程,对于在高中扩招中前可以达到100%升大率,扩招后在招收的学生几乎大多数都是以前落在普通高中段的学生的情况下,十四中学还能够获得全区争二保三的教育业绩,我有点理解其奥妙了。

正是这一次一次挑战困难成为教师飞跃成长的踏脚石,为学校积累了优秀教师——最重要的优质教育资源,学校才有底气迎接一系列的挑战。

(吴国珍)

重新做一回新教师

在我任教的第十五个年头,刚刚结束了英伦四个月的培训,晕晕乎乎地(都是时差惹的祸)半截接班,踏上了高一甲、乙两个班的化学讲台。

教学上已经有足够自信的我,原本很想将西方的快乐课堂氛围带进我们中国的课堂,但只是两节课下来,就足以令我背过气:

甲班是过于活跃,“坏小子”会借着这个机会放肆开来,往往需要我提高8度强调纪律,但这个班很适合老师“坐客”,有点人来疯;而乙班学生上课热情不高,无论老师搞什么新花样,学生就是不理这个茬儿。

在这种乱班,我真的觉得我们有些学生不是想象中那么可爱。

有些学生的天性是好动、好说、好问,有人一刻也坐不住。

还有些学生并不懂什么叫“权威”什么叫“尊重”,什么叫“民主”。

有一次连校长站在高一甲班的门口,学生也竟然无动于衷,还乱哄哄的。

之所以这么乱,还在于刚接新班没有立好规矩,立规矩就带有强制性、约束性,开始就要和学生约法三章——上课应该怎样做,不能怎样做,违反了老师要怎样处理等。

而一些年轻班主任起初往往认识不到这一点,等认识到了也有点晚了,陷入越发不可收拾的困境,自己面对班级也就觉得越来越寒心。

而有些年轻老师不管班级里怎么乱七八糟,傻乎乎地就走进教室,长此以往则很难把课上下去,而造成乱课。

我原本还在和同道回来的老师一起探讨我们的学生和英国的学生差别在哪里?

比如:

她们的学生在课堂板演或学校演出时出了差错,其他同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