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调研报告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5982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博物馆调研报告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博物馆调研报告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博物馆调研报告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博物馆调研报告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博物馆调研报告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博物馆调研报告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docx

《博物馆调研报告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物馆调研报告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博物馆调研报告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docx

博物馆调研报告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

博物馆调研报告博物馆调研报告范文

博物馆调研报告

一.博物馆简介

博物馆筹建与1953年,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级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

也是全省考古勘探,发觉和文物保护研究的中心。

目前拥有各类馆藏文物20余万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6件,国家一级文物800余件。

珍贵的有反映湖北地区革命斗争史实的实物和领导人的信札、手稿以及照片、报刊;太平天国的纪年武器和城门石刻;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布告、入城证和一部分文献。

在历史文物方面,最突出的是出土文物,包括石器、陶器、青铜器、漆器等,尤以屈家岭文化、楚国历史和古代乐器等方面的藏品最为典型,其中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践剑、吴王夫差矛和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大型成套编钟极为珍贵,出土以来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珍视。

该馆建馆以来,举办各类陈列展览近百个,主要有《湖北省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展览》、《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陈列》、《湖北战国秦汉漆器展览》、《董必武同志纪念展览》、《新四军第五师革命斗争史展览》等。

其中《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陈列》,陈列了从该墓出土的1万余件文物中挑选的青铜器、漆器、兵器、乐器等精品600件,并吸收了多年来有关曾侯乙墓研究的科学成果,内容丰富,形式设计亦较新颖。

主要出版物有《京山屈家岭》、《云梦睡虎地秦墓》、《随县曾侯乙墓》。

二.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

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武昌东湖滨,占地6.5公顷。

四周交通便利,周围建筑迎合了博物馆建筑的外观风格,因此使博物馆显得与周围环境十分协调。

另外,博物馆与湖北省艺术馆相临,与之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三.省博物馆建筑特点

省博物馆总平形式采用了对称的形式,主馆综合馆位于正中,两边楚文化馆与编钟馆相对而建,与主馆形成了一个三面围合的空间,空间与入口处的大型集散广场相连,在空间上形成了一个大于小的对比。

展厅围合的空间形成了一个庭院,庭院中设有水景与有装饰作用的交通坡道,这个坡道以桥的形式形成了一个参观导航枢纽将参观的友人引入各个馆内。

各馆之间既不干扰,有将各馆紧密联系起来。

因此,此博物馆有着浓郁的中国古典建筑的布局特点,但在建筑外观上又符合现代建筑的风格,也体现了展览性建筑的特征。

另外,主馆位与地势较高的'平台上,两个小馆地势相对较低。

所以在立面上形成了高低错落。

丰富了人的视觉感受。

博物馆内部平面布局方面,也有其独特的一面,编钟馆与楚文化馆都有两层,一层入口均是大厅,左右两边分别为出入口,由入口进入展厅,展厅内部均为走廊式。

参观流线简单,便捷。

展柜分布在四周与中心,中间留出走道。

这样的布局正好体现了展览性建筑的内部布局特色。

我各热认为编钟馆是整个博物馆中最有特色的一个,也是处理最恰当的一个展览馆。

编钟体形较大,因此不能与其他文物一同展出。

所以,将编钟展厅布置在最中心的位置,一层与二层连通,这样就给编钟提供了一个大型的空间,游客在一层可以看到编钟的各个面,在二层又可以俯视编钟,这样的处理,将功能与游客的观赏范围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

在室内的装饰方面,编钟馆在大厅出采用了比较粗糙的装饰材料烘托出楚韵楚风的文化气息。

而楚文化馆大厅采用了比较光滑的装饰材料,与编钟馆形成强烈的对比。

另外,灯光果在室内装饰方面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两个展馆都采用人工照明,整个展览厅靠展柜中灯光采光,制造了一种独特的气氛,是参观的人在心里上与文物融合在一起,仿佛也走进当时的生活当中。

以往博物馆建筑必须有自然采光,但是省博物馆的人工采光更能体现出这个博物馆建筑所要展现给人们的一种文化气息。

所以,在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而选择不同的采光方式来达到不同的效果。

综上所述,省博物馆的建筑特色在我们心里对博物馆建筑有了一个更具体化的体现。

也让我们在其中能吸取其精华部分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创造,与构思,设计出自己心中的完美博物馆。

当代博物馆的发展已经逐渐现代化,但是面对展的内容不同,我们要做的是更好的现博物馆建筑能否能否在迎合当地文化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寻求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所以此的省博物馆参观给我们一个很好的举例,也让以后的博物馆设计有了一个最理想的初步构思与规划。

博物馆调研报告

2022年5月5日调研报告为了体现“以人为本,以实物地质资料为本,为社会服务”的设计理念,为把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建设成为“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

2022年5月5日,我中心一行33人在中心团委的组织下,参观首都博物馆及北京自然博物馆。

在参观过程中,着重了解两个博物馆的馆藏职能及及先进的办馆理念,结合本中心的馆藏职能及发展特点,调查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

一、两博物馆概况:

首都博物馆新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

新馆的展览陈列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形成独具北京特色的现代化展陈。

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筑、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成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并跻身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博物馆行列。

首都博物馆自开馆以来在国内外举办了许多颇受好评的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如:

《北京历史文物陈列》、《元大都历史陈列》、《老北京春节民俗展》、《馆藏历代陶瓷、书画真伪辩识展》、《北京历史文化展》等数百项。

内设:

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文物库房、社会教育区、业务科研区、行政办公区、综合服务区和地下车库等。

新馆以完善的功能,先进的设施,跻身于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博物馆行列。

使文物收藏、展览、修复、研究、教育、交流融为一体。

首都博物馆新馆不仅是一座重要的文化设施,同时也是北京地区文物保护、文物研究、面向公众和广大青少年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历史及科学知识的基地,还是北京市举办礼仪和庆典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人民群众旅游和休闲的理想去处。

建筑设计重视博物馆的特定功能要求,力图以清晰的、简明的、富于逻辑的方法处理好各功能区间的关系。

主要的功能区分为:

展陈区、社会教育区、综合服务区、业务科研区、地下停车库、行政办公区、安全保卫区、藏品库区、设备区。

文物安全的环境监控:

首都博物馆采用恒湿不恒温的先进、独特的智能化空调系统,将文物库房和展厅的相对湿度的变化幅度控制在2%以内,极大地保证了文物存放安全;同时又使展厅温度随外界自然气温有一定幅度的浮动,获得较好的对人舒适度。

观众现场服务:

在博物馆各大门内、大厅均安装参观导览系统,让公众自由地浏览、查询博物馆的基本情况和参观信息。

售票验票系统出售本馆的全价、优惠价等各种参观券,能够自动识别参观券的真伪、面额,并允许观众当天即使中途临时出馆、仍可返回继续参观。

信息化服务:

信息技术将以往历史的音视频数据数字化所建立音视频节目数据库和点播系统,可让观众通过计算机屏幕或者电话拨号自由地点播想收听、收看的曲艺、戏曲节目。

多功能报告厅:

通过数字化网络、电台、电视网(有线/无线)和现场视频直播、数据网络交互式播发、后期电子出版物制作,实现现场会议与网络会议的相结合。

互联网用户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通过浏览本馆局域网的方式实时地参与现场学术讨论。

展厅不同类型展厅相对独立,既便于观众有选择地参观、缩短参观路线,又便于安防管理。

宽阔的展厅面积和充足的高度,也为丰富多样的展陈设计提供了理想空间。

3000余平方米的临时展厅将为国内、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提供一流的展示平台。

智能化温湿度控制系统、安防消防系统,为举办最珍贵级别的文物展提供了条件。

数字放映厅超宽视角弧形银幕,可播放高清晰数字影片,该设备分辨率为国内外目前最高;目前第一部影片是《辉煌的北京》;今后将制作立体数字影片。

为每一位参观的游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以完善先进的设备设施为基础,以人性化服务理念为原则;接待服务拥有多语种服务咨询、物品寄存柜、公共饮水台、休息座椅、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等。

并为残障人准备了残障人电梯、轮椅、残疾人电话;为婴儿准备了婴儿室、童车等。

同时配备了6台为残疾人士或不方便行动的人使用的触摸屏。

导览与讲解服务为观众免费提供多语种导览图、展览的中英文版展览彩页;提供多语种讲解员讲解、专家讲解专场;触摸屏查询电脑、多语种智能化语音导览机,以及在全国率先采用的多语种个人掌上电脑(PDA)导览。

休闲经营服务餐厅、咖啡厅、茶室、纪念品商店、书店、自动取款机、邮筒、公用电话等设施对观众开放。

北京自然博物馆位于首都南城中轴线上的天桥地区,背靠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面对现代化的天桥剧场,具有特殊的文化环境。

北京自然博物馆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0平方米,展厅面积8,000平方米。

自然博物馆有四个基本陈列和一个恐龙世界博览。

馆藏文物、化石、标本10余万件,大型整体古哺乳动物化石数量居世界第二,黄河古象化石、恐龙化石名扬海内外。

“动物陈列”按系统发育顺序展示了现生主要动物类群,反映了动物界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历程。

“植物陈列”展示了原核生物的细菌、蓝菌,真核生物的藻类、真菌、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的大量标本及生态照片,展现了诸位的多样性,再现了植物演化的历程,反映了植物对动物、人类的生存所具有的不可缺少的作用。

“古生物陈列”踏着史前生命的足迹,通过大量的化石标本展示了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由变温到恒温、由卵生到胎生的演化历程。

“人之由来陈列”展示了由猿到人的历史进程,以及个体的人十月怀胎的诞生过程,勾画出人类自身的发展轨迹。

“恐龙世界”利用高科技手段将恐龙复原,配以声光电,让观众仿佛回到了亿万年前的远古生态环境中,因而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北京自然博物馆的馆藏标本约20余万件,其中有相当数量为国家一、二类保护的动物植物标本,还拥有一定数量的模式标本以及具有特殊意义的珍贵标本,许多标本在国内、国际上都堪称孤品,包括世界闻名的古黄河象头骨化石、长26米的巨型马门溪龙、世界上最早鸟类之一的三塔中国鸟以及完整的整窝恐龙蛋化石等。

北京自然博物馆现有四个大型基本陈列:

古生物陈列(古爬行动物厅、古哺乳动物厅、生物起源和早期演化厅、无脊椎动物的繁荣厅)、植物陈列(绿色家园厅)、动物陈列(动物人类的朋友厅,动物的奥秘厅)、人类陈列(人之由来厅)。

这四个陈列构筑起一个地球上生命发生发展的全景图,并以生物进化为主线,以生物多样性为主要展示内容,向观众普及生命科学知识。

馆内还设有几个专题展馆,如“人体真奇妙”、“水生生物馆”、“恐龙世界”等,以及根据青少年心理特点新开辟的互动式探索自然奥秘的科普教育活动场所探索角。

同时,本馆每年都会推出若干个临时性展览各种临时性专题展览,影响较大的包括“优生优育”、“人与生物圈”、“香港自然风光”、“人体真奇妙”以及连续12年推出的“动物生肖”展览等,其中青春期教育展览“男孩女孩”展览被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最佳活动”奖和“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最佳活动创意”奖。

目前博物馆常年还保持12个优秀展览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

二、调研的收获与思考

针对这次调查研究,我深深体会到首都博物馆以及北京自然博物馆不仅在建馆理念上还是在基础建设上都处在国内一流馆藏机构行列。

对于此次调研,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1、在文物库房及文物环境安全的环境监控方面,首都博物馆采用恒湿不恒温的先进、独特的智能化空调系统、既保证了文物的存放安全,又获得较好的对人舒适度。

在今后的实物资料收集过程中,我们也会接收到一些特殊环境下的样品及标本,比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采集的样品或者古生物的化石,在存放安全方面都需要把环境的因素考虑进去,做到“零损害存放”。

2、在信息化服务方面上,两馆都在官方网站上有相关的信息发布及专业知识介绍;同时在馆内也有专用电脑,用以查询馆藏物品的信息。

在这方面,我中心应更完善网站信息服务,应及时向公众提供馆藏更新情况,同时应添加相关实物地质资料的专业背景知识;在馆内设置专用电脑用以查询馆藏样品的资料及概况。

3、在展厅设置方面,两馆都有主要展厅,可以开展很多主题日和专题的展览。

由于缺少展厅,实物中心只能在露天的条件下开展一些主题日或者专题的展览,例如前一阶段举行的“地球日”矿物岩石展览,为周边大学的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地球日、了解解相关的地质知识,起到了对社会进行地质科普教育的作用。

我中心应该多结合主题日举办相关的地质展览,突出我们作为一个科普教育基地应对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职能,扩大我们的公益影响力。

博物馆调研报告

大家好!

刚才我们前面已经有非常精彩的领导致辞,也有非常深入、带有很高学术含量的专家演讲。

特别是宋向光老师从历史的角度,丁元竹老师从理论和政策的角度,还有余丁老师从管理角度,向我们阐述了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实践,也为我接下来的有点宏观但是又比较具体的报告做了很好的铺垫。

谢谢他们。

我讲的题目是《国内美术馆志愿者工作调研报告》。

我的发言主要分三部分:

一是调研简介。

二是调研分析,三是调研建议。

第一部分:

调研简介。

今天我们做这么一个活动,包括我们之前做这么一个调研,是缘于前段时间文化部一个很重要的会议,就是全国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会议,我有幸和我的同事杨兰亭参加了会议。

蔡武部长的一句话给我很大启示,他说我们应该加强对文化志愿服务相关的理论和政策研究,所以我们认识到也有必要对国内美术馆领域的志愿者工作做一些了解,开始筹备做今天这么一场会议。

通过调研我们也是希望总结国内美术馆志愿服务和管理的经验,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

研究的问题,也是今天大会和明天工作坊具体讨论的问题,包括美术馆志愿工作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美术馆志愿者服务的范畴、内容、方式与要求;建立和完善美术馆志愿者管理制度与机制;建立和完善美术馆志愿者权益的法律保障;美术馆志愿者工作的理论与政策支持。

我们是从这些角度进行这项研究的。

研究的方法。

前期进行文献的研究,包括对国内美术馆、博物馆以及国外的情况进行一些了解。

然后问卷调查,对全国主要美术馆进行调研。

然后进行分析统计。

我们的调研也有很多局限,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展开,这些也许是我们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关于调查问卷的设计。

在座的很多人可能前期收到过我们的问卷,包括填报单位的信息、志愿者管理工作的信息比如部门、人员、经费、宗旨、自我管理组织,还有志愿者队伍构成的基本信息,比如创建的时间、招募的频率、人数、流失率、性别、年龄、职业身份、学历、服务方向,还有其他信息,比如志愿者招募、管理和考核。

还有机构自我评估,主要是三个方面,包括主要的特色和优势,主要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希望改进的方面。

调查的对象主要是全国的42家主要美术馆,这个名单是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提供的一个公立美术馆的名单,也挑选了几家在北京、上海、广州的民营美术馆进行调查。

最后我们收到了24份问卷回复,包括20家公立美术馆和4家民营美术馆,一会儿给大家看名单。

但是也有很多馆给我们回复非常抱歉我们还没有开展志愿者工作,或者是我们有一些其他原因还不能填这个表,所以我们最后只收到了24份。

这些馆,我按收到的先后顺序排列在这里,第一个是湖北美术馆,第二是关山月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喜马拉雅美术馆、郑州美术馆、厦门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中华艺术宫、天津美术馆、武汉美术馆、广东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福建省美术馆、山东省美术馆、宁波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黑龙江省美术馆、石家庄美术馆等等。

第二部分,我向大家介绍我们调研的初步分析。

(一)国内美术馆、志愿者工作发展非常迅速,也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

首先是近十年来国内美术馆纷纷开展志愿者工作,成立志愿者的自我管理组织,发展速度比较快。

比如2003年有江苏、广东、广州博物馆开展了志愿服务,2005年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美术馆,2006年的中国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等等。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2007年就成立了志愿者的自我管理组织,这是我们收到的问卷里比较早的。

第二个发现是国内美术馆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服务内容丰富,服务方式多样,构成日趋合理。

前面诸迪司长也提到,我们发现在这24家美术馆里志愿者人数超过2万人,服务观众的人次超过了686万人次,累计服务时间83万小时,服务方向义务讲解占28%,其他的设计、布展、翻译等占62%。

志愿者的构成,宋教授刚才讲了国外男女比例大概是40:

60,国内比例女性占了72%,男性是28%。

年龄方面主要是年轻人、大学生,18-30岁占了70%,然后是50-60岁的比较少,60岁以上的更少了。

本科大学生比较多,73%,然后是硕士,最后是博士。

职业有大学生、在职人员、退休人员、中学生、小学生,大学生比例占了62%,退休人员的比例占7%。

大家可以看看这个图,这是男女比例。

这个是职业平均分布的比例,大学生比较多,退休人员不太多。

学历比例,本科大学生比较多。

年龄平均分布比,大概是20-30岁比较多,60岁以上和50-60岁的很少。

服务方向平均百分比大家可以看一下。

第三,国内美术馆志愿者管理机制、制度逐渐建立完善,在志愿者招募、选拔、培训上岗、奖惩考核、享受权益、交流合作方面形成了不少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

志愿者招募方面96%的美术馆能够通过网络进行招募,54%通过传统媒体,33%的通过现场活动招募。

志愿者招募人员比如有志愿者管理人员、资深志愿者也有馆内专家,其中很多是通过志愿者管理人员的招募。

招募审核标准主要是美术专业和综合能力。

这是招募宣传方式。

这是招募主要的审核标准。

在培训上岗方面,100%的美术馆都开展了岗前培训,79%的美术馆开展了常规培训,内容包括美术相关知识、志愿者的职责、工作要求、展览和导赏的支持、礼仪、能力提升等等。

奖惩考核方面,从服务连续性、态度、纪律性、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考核。

奖励的机制主要是通过组织一些参观、展览、讲座优惠的购书、发放补贴、表彰先进等方式进行。

工作的条件,有76%是美术馆提供志愿者工作服,79%提供工作设备,62%提供休息活动室。

享受的权益,他们经常参加一些交流的联谊活动,25%的馆提供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也有免费参观的活动,87%的美术馆提供免费午餐,42%的美术馆提供交通补贴。

交流合作,与其他志愿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比例有43%,有87%的美术馆有固定的合作院校,54%的和这些院校签署了志愿者合作协议。

(二)国内美术馆志愿者工作我们认为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大家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就是志愿者的流失率比较高。

52%的美术馆表示面临流失率高的严重问题,50%以上的美术馆流失率接近或超过40%,等于是一半。

志愿者流失严重必将增加美术馆的管理成本和时间成本。

其中有一个原因,这个问卷里大家都表示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年轻的学生比较多,占了62%,学生的流动性强,要毕业,要上课,所以不太稳定,他们有年轻、专业、热情高、效率高的优势,但是流失率也比较高。

还有其他的问题比如本馆本身吸引力不够,管理不善等等各方面原因都有。

二是志愿者队伍的来源渠道和人员构成比较单一。

女性占得比较多,72%,年龄方面大学生、年轻的在职人员比例多一点,其中有16个美术馆在60%以上,福建美术馆、山东省美术馆是100%,60岁以上的退休人员和中小学生都比较少。

11个美术馆没有60岁以上的志愿者。

学历也是大学本科为主,比较高学历的专业化的志愿者还是比较少。

三是缺乏健全完善的志愿者组织管理体系。

大家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到,比如48%的美术馆还没有成立志愿者自我管理的组织等等。

我就不一一念了,大家可以看一看。

四是志愿者服务,大家都认为需要加强它的专业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的建设。

这是我们收集到的大家对自我评估当中认为现在面临比较困难的问题,比如服务时间的安排比较困难,队伍构成不太平衡,流失率严重,服务内容和质量需要加强等等,这些都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

第三部分:

调研建议

以下是我的几点粗浅建议,请大家指正。

一是明确认识。

刚才余丁教授也讲到了要认清宗旨,我也认为要进一步提高和深化对美术馆志愿者工作的认识,形成更加结合各馆实际具有各馆特色的志愿者工作宗旨理念,倡导“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志愿者精神,发挥志愿者联系美术馆和社会公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提高美术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家园。

这是一个大的概念,我没有讲得很具体。

二是提升服务。

我认为要拓展、创新美术馆志愿者服务的理念和形式,提高专业化水平。

当前国内的美术馆志愿者工作主要是公共教育相关的部门负责,服务内容和方式主要是围绕公共教育的活动展开,比如讲解、公共教育活动的组织实施等服务性工作,除了继续拓展创新在这方面的志愿服务之外,加强专业培训,培养懂教育的专业化的志愿者教员也可以参照刚才宋教授讲的可以适当的参考国外美术馆的做法,余丁老师也提到了,将志愿者服务延伸到美术馆工作的各个方面,比如咨询服务、展厅看护、研究策展、资料整理等各个方面吸引各个方面专业水平较高的人员参与美术馆工作。

三是优化管理。

我们应该建立和完善美术馆志愿者管理的制度和机制,优化志愿者的组织管理体系,提高志愿者管理人员的素质,使美术馆志愿管理工作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常态化,制订适合各馆情况的志愿者章程和志愿者管理办法,健全志愿者招募、培训、服务、考核、奖惩、权益、交流等方面的制度和机制,吸引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业背景的人们特别是退休人员参与志愿服务,鼓励志愿者自我管理,增强志愿者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归属感。

通过各种有针对性的办法,大家提到有不同年龄的志愿者,我认为针对不同年龄的志愿者有不同的发挥作用的空间。

充分发挥不同年龄段志愿者的优势和作用,有效的利用人力资源,增强志愿者队伍的凝聚力,控制和降低流失率。

四是完善保障。

丁教授从政策和各个方面提到了这些:

建立完善美术馆志愿者权益的法律保障,研究加强美术馆志愿者工作的理论和政策支撑,适当增加志愿者工作相关的经费投入,创造人性化的服务法律法规、制度机制比较健全的志愿者工作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充分发挥志愿者自我能力,做好各种公共文化服务。

五是我特别想强调的,要增进交流。

既要增进美术馆与馆外机构的合作交流,比如说与其他的志愿者组织、各大院校、社区中小学的合作,更要加强国内外的业界交流互动,比如举办今天这样的讨论会,全国性和地域性的志愿者的评优比赛。

我知道中国博物馆协会每年评选十佳志愿者甚至还开展讲解方面的服务,比如我们在座的杨丹丹主任就组织北京市的博物馆进行讲解水平的比赛,这些工作在我们美术馆界可以实行。

再就是开展国际美术馆的调研和交流,取长补短,激发创造,鼓励提高美术馆的志愿者工作水平。

我的建议主要是这些。

最后我想用一分钟的时间特别感谢支持我们这次调研活动的中国美术馆、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的领导和同事,特别感谢参与这项研究特别是资料整理和分析的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的诸位实习生,他们做了很多的工作。

我也特别感谢参与这次调研的24家美术馆,非常感谢你们!

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此次调研的机构和人士,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