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误用成语集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5153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考误用成语集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常考误用成语集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常考误用成语集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常考误用成语集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常考误用成语集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考误用成语集锦.docx

《常考误用成语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考误用成语集锦.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考误用成语集锦.docx

常考误用成语集锦

常考误用成语集锦

一、高考容易误用的成语

(一)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1.安土重迁:

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不能理解为“喜欢和重视迁移”。

2.别无长物:

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不能理解为“没有长处”。

3.不刊之论:

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

刊,古代指削除错字;不刊,指不可更改。

不能将“刊”理解为“刊登”。

【误用示例】现在办杂志可真不容易,来稿虽多,可多的是不刊之论,有分量的稿子太少了。

4.不名一文:

一个钱也没有。

名,占有。

也说一文不名、不名一钱。

不能理解为“不值一文”。

5.不赞一词:

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在也指一言不发。

不能只关注“赞”。

6.不足为训:

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不能将“训”理解为“教训”。

7.侧目而视:

斜着眼睛看人。

形容畏惧、憎恨等神情。

不能理解为懒得拿正眼看。

不屑一顾的样子。

【误用示例】家庭条件的优越和父母的溺爱,养成了他傲慢狂妄的个性,不管对谁都侧目而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霸王样子。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

8.曾几何时:

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不能理解为“过去很长时间”。

9.差强人意:

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差:

稍微。

不能只关注“差”。

【误用示例】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10.尘埃落定:

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

不能只关注“尘埃”。

11.城下之盟:

因无力抵抗到了城下的敌军而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多指不平等的。

不能只关注“盟”。

12.春意阑珊:

春天的气象将尽。

不能理解为“春意盎然”。

13.大方之家:

指见多识广、懂得大道理的人。

不能将“大方”理解为“不吝啬”。

14.大而化之:

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

不能理解为“将事情放大”。

【误用示例】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

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2014·浙江卷)

15.登高自卑:

登山要从低处开始。

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不能理解为“登上高山感到自卑”。

【误用示例】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觉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16.登堂入室:

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也说升堂入室。

不能理解为“走进房间里”。

【误用示例】游人们不仅可以在充满欧陆风情的圆明园路上欣赏10余栋完全恢复上世纪风采的历史老楼,还可以登堂入室,参观一件件由20个国家的顶级画廊和珠宝商送来参展的稀世珍宝。

17.电光石火:

闪电和燧石的火光,比喻事物转瞬即逝。

不能理解为“光明”。

【误用示例】张经理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如电光石火,让小余心头郁积的阴霾顿时消散,再次燃起争创销售佳绩的激情。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

18.犯而不校:

别人触犯了自己也不计较。

犯,触犯;校,计较。

不能将“犯”理解为“犯错”。

19.风声鹤唳:

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逃,溃兵听到风声和鹤叫,都疑心是追兵(见于《晋书·谢玄传》)。

形容惊慌疑惧。

不能理解为“风的吹拂、鹤的鸣啼”。

【误用示例】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2014·大纲卷)

20.瓜田李下:

古诗《君子行》: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经过瓜田,不弯下身来提鞋,免得人家怀疑摘瓜;走过李树下面,不举起手来整理帽子,免得人家怀疑摘李子。

后“瓜田李下”泛指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

不能理解为“瓜田边、李子树下”。

【误用示例】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2012·山东卷)

21.毫厘不爽:

形容丝毫不差。

毫厘,指很小的长度单位。

爽,差失。

不能将“爽”理解为“爽快”。

22.河东狮吼:

比喻嫉妒而泼悍的妻子发怒撒泼。

不能只关注“吼”。

23.呼之欲出:

①指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

②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

不能理解为“叫他,他就会出来”。

【误用示例】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2012·大纲卷)

24.画虎类犬:

比喻模仿得不到家,反而弄得不伦不类。

也说画虎类狗。

不能只关注“类”。

25.见微知著:

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不能只关注“微”。

26.江河日下:

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

不能理解为“江河向下流淌”。

【误用示例】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

(2011·北京卷)

27.久假不归:

长期借去,不归还。

不能将“假”理解为“放假”。

【误用示例】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2012·山东卷)

28.具体而微:

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

不能理解为“事物具体而细小”。

29.可圈可点:

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

不能只关注“圈”“点”。

30.良莠不齐:

指好人坏人混杂在一起。

莠,狗尾草,比喻品质坏的人。

不能只关注“不齐”。

31.令行禁止:

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形容严格执行法令。

不能只关注“禁止”。

32.屡试不爽:

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不能将“爽”理解为“爽快”。

33.洛阳纸贵:

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见于《晋书·文苑传》)。

借指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不能只关注“纸贵”。

34.马革裹尸: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不能理解为“死得悲惨,连棺材和坟地都没有”。

35.明日黄花:

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不能理解为“未来的花”。

36.目无全牛:

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整个的牛(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见于《庄子·养生主》)。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不能理解为“没有整体观”。

【误用示例】针对目前气温较高的情况,专家指出,对天气的观察不能目无全牛,而应该从全国的卫星云图上做长期的观察。

37.片言只语:

个别的词句;片段的话语。

也说只言片语。

不能理解为“语言简洁”。

38.七月流火:

指夏去秋来,寒天将至。

火,星名,大火,七月后逐渐偏西下沉,故称“流火”,此时酷热开始减退,天气渐渐地凉了起来。

不能理解为“天气热”。

39.期期艾艾:

汉代周昌口吃,有一次跟汉高祖争论一件事,说:

“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见于《史记·张丞相列传》)。

又三国魏邓艾口吃,说到自己的时候连说“艾艾”(见于《世说新语·言语》)。

后用“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不能理解为“焦急期盼”。

40.求全责备:

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

不能只关注“责备”。

【误用示例】沉迷网络使小明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幸亏父母及时发现,并不断求全责备,他才戒掉了网瘾。

(2013·大纲卷)

41.茹毛饮血:

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不能理解为“吃人的血肉”。

【误用示例】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2012·江西卷)

42.三人成虎:

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

后用“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不能理解为“人多力量大”。

43.铩羽而归:

失败归来。

铩羽,翅膀被摧残,比喻失意或失败。

不能只关注“归”。

44.首当其冲:

指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冲,要冲。

不能理解为“冲在最前面的或首要的”。

【误用示例】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45.首鼠两端:

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语出《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首鼠,踌躇。

不能理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46.叹为观止:

春秋时吴国的季札在鲁国观看各种乐舞,看到舜时的乐舞,十分赞美,说看到这里就够了,再有别的乐舞也不必看了(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后来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也说“叹观止矣”。

不能只关注“叹”。

【误用示例】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2014·大纲卷)

47.万人空巷:

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不能只关注“空”。

48.危言危行: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危,正直。

不能将“危”理解为“危险”。

49.文不加点:

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不能将“点”理解为“标点”。

【误用示例】很少有人知道,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又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文字比较艰深,读起来确实累人。

50.五风十雨: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

形容风调雨顺。

不能理解为“多灾多难”。

51.细大不捐: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不能只关注“捐”。

【误用示例】邵逸夫慈善为怀,历年来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100亿港元,这与国内许多富豪漠视慈善事业、细大不捐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

52.下里巴人:

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下里即乡里,巴人指巴蜀的人民,表明创作歌曲的人和地方),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不能理解为“乡下人”。

53.薪尽火传:

前一根柴刚烧完,后一根柴已经烧着,火永远不熄,比喻师生传授,学问一代代地继承下去。

不能理解为“传递火把”。

54.休戚相关:

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

不能只关注“相关”。

55.一言九鼎:

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不能理解为“守信用”。

56.罪不容诛:

罪大恶极,处死都不能抵偿。

不能只关注“不容”。

(二)容易张冠李戴的成语

1.筚路蓝缕:

《左传·宣公十二年》: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意思是说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业的艰苦。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

2.不绝如缕: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误用示例】楼市步入调整期后,放松“一套房贷”政策的呼声不绝如缕,但银行界普遍担心,房价正在下降,房贷风险高,不敢轻易改变政策。

3.春风化雨:

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4.出神入化:

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5.从一而终:

指女子只能从属一个丈夫,夫死终身不得再嫁。

【误用示例】旧的梦想总是被新的梦想代替,很少有人能从一而终地记住自己做过的华丽缥缈的梦,因为现实需要人们不断调整梦想。

(2012·课标全国卷)

6.东山再起:

东晋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后来又出任要职。

后用来指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

【误用示例】由于有关部门的严肃查处,摩托车非法运营现象暂时消失,但要避免其东山再起,必须有制度化的举措。

(2011·辽宁卷)

7.豆蔻年华:

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8.耳鬓厮磨:

指两人的耳朵与鬓发互相接触,形容亲密相处(多指小儿女)。

9.耳提面命:

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

后来用“耳提面命”形容恳切地教导。

10.高高在上:

形容领导者不深入实际,脱离群众。

【误用示例】置身其中,你会发现那里艺术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物品,而是像站立在你身边懂你的知心朋友。

(2013·广东卷)

11.鬼斧神工:

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

也说“神工鬼斧”。

12.含英咀华:

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

13.汗牛充栋:

形容书籍极多。

汗牛,用牛运输,牛累得出汗;充栋,堆满了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