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文化创新》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46433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 《文化创新》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政治 《文化创新》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政治 《文化创新》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政治 《文化创新》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政治 《文化创新》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 《文化创新》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政治 《文化创新》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 《文化创新》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 《文化创新》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高中政治《文化创新》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政治《文化创新》教案1新人教版必修3

一、考点导航

1.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

2.文化创新的意义

3.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4.创新与借鉴、融合

5.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二、知识网络

文化发展的实质

不尽的源泉文化创新的源泉

不竭的动力文化创新的动力

创新,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的动力

文化创新的文化创新的意义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源泉和作用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造的主体

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

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使命

文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

化继承传统

创推陈出新文化创新的主要途径: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进行

面向世界交流、借鉴和融合

文化创新的途径博采众长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

克服错误倾向文化的关系

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三、考点梳理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文化的传播和继承的过程渗透着文化创新的精神。

文化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2)、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

 

①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这,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②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是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源泉,文化创新的灵感最终来自于社会实践。

因为: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水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文化也不可能实现任何新的发展。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因为:

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2、文化创新的意义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注意】

(1)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创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2)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

另一方面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有反作用,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因此把握二者关系,首先要准确判断哪些现象属于社会实践,哪些现象属于文化创新。

其次,要根据材料和有关知识判断材料体现的是决定关系还是反作用关系,从而确定应该运用的教材理论。

再次,要真正把握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

(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辨证关系的指导意义。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

②体验生活,属于参加社会实践,只有体验生活才能解决理论和感性认识不能解决的问题,才能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文化创造者。

(2)、当代中国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人民群众是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文化创作者需要深入社会实践,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激发创作灵感,发挥聪敏才智,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伟大作品。

4、文化创新的途径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①着眼于文化的继承,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文化创新之路,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注意]

就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而言,刚健有为、厚德载物、贵和尚中、仁民爱物、修己安人、义以为上、天人合一、整体为上等,都反映了当时的文化精神;就中国近代传统文化而言,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科学精神、民主精神、自由精神等,反映了新的时代的文化精神,是古典文化精神的更新和进步。

无论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还是中国近代的传统文化,有些基本价值理念是贯穿始终的,如: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爱国主义的深厚情怀,和谐统一的博大胸襟,崇德重义的高尚情怀,文化中国的理想追求,勤劳勇敢的质相秉性,等等。

例如,个人专断,宗法亲情,道德至上,反对竞争,轻视效率,贬斥利益,等等。

人们今天当然可以而且应当痛彻地予以批判。

②创新与批判继承的关系:

批判继承是基础,是起点。

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

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其民族文化的创新,也就失去了根基。

有批判继承才有创新,才能不断创造新文化。

创新是在批判继承基础上融会新实践经验的升华创新,是发展。

文化创新要体现时代精神。

(3)、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进行交流、借鉴和融合,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实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①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②必须以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开展文化交流、借鉴和融合,以发展本民族文化。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它民族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

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①反对两种错误倾向

“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这是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

“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是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

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文化创新,是错误的思想倾向,必须予以克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文化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

②坚持正确方向

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创新,不能排斥外来文化,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纵览古今,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今天,我们更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当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四、典例精析

【例1】(09安徽高考)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

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

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精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化创新的理解。

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

由题干可选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A直接不符合题干,B光说继承,没有体现吸收借鉴,D说法不准确。

【答案】C

【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特别是文化创新与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之间的联系。

【例2】(09江苏20)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向世界奉献了一部奥运史上最华美的乐章。

这充分说明m

①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③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④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精析】本题考查文化创新及中华文化的特点,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故③的说法错误;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④的说法错误;①②的说法正确的反映了题意。

故本题选A项。

【答案】A

【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高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注意提取题干和题肢的有效信息。

【例3】(09安徽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生“洗牌效应”,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

近年来,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实力。

xx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寒风劲吹”,安徽文化产业却凭借“厚积薄发”的底气,抢抓机遇,逆势而上,成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

(3)请你结合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就怎样推动安徽文化创新提出合理化建议。

【精析】本题以全球性金融危机为背景,考查学生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理解和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本题具有两个大的特色:

一是具有时代特色,紧跟当今重大的时政问题(经济危机);二是具有地方特色,紧密结合安徽地方特色

【答案】(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安徽改革开放的实践,汲取营养,推动文化创新。

继承我省优秀传统文化,兼收并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交流,推陈出新。

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等不断创新,促进文化的全面繁荣。

【点拨】首先,要注意模块限定《文化生活》,其次,推动安徽文化创新措施既要结合材料,更要注重把握教材知识的归纳总结,此题在于平时的知识的积累和总结。

五、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xx年10月“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升空,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航天工作者创造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以上事实说明(D)

①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②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③服务于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④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2、金秋“神七”遨苍穹,盛世祥光贯九重。

火箭高科如鬼斧,飞船新技似神工。

 自然奥秘须参透,宇宙精微欲探穷。

千古先贤多创造,今朝奇绩更丰隆。

这是神七发射后,一网友写下的贺诗,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神五、神六、神七成功发射与返回,以及航天人所创立的“航天精神”必将激励我国人民以更大热情投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

材料表明(B)

①文化创新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②文化决定于经济、政治,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③一定的文化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会起重大的促进作用④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3、一曲富含现代音乐元素的奥运歌曲《北京欢迎你》红遍全国。

而这首灵感源自童谣的歌曲是用中国古代宫、商、角、徵、羽五调式谱写,“歌曲中流淌的全是中国DNA”。

上述材料说明(D)

A.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B.优秀文化具有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C.社会实践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源泉D.文化创新必须实现传统和现代的融合

4、北京奥运会著名建筑“鸟巢”和“水立方”是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外建筑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参加北京奥运会的中外观众无不为这一精美的建筑所折服。

这说明(A)

A.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B.文化创新来源于作者的灵感

C.传统建筑是民族精神的火炬D.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5、下列关于文化创新的源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A.文化创新的源泉来自于传统文化而非外来文化B.文化创新的源泉只能是社会实践

C.文化创新的源泉既指传统文化,也指外来文化

D.文化创新源于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6、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了柳体,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为中国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活力。

这体现了(C)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B、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推动作用

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D、人民群众中的任何一员,都能进行文化创新

7、南京中山陵是中西合璧的建筑。

它是当时的设计者在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皇陵和欧洲帝王陵墓建筑风格的基础上,根据紫金山地形设计而成的建筑精品。

这说明(C)

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D.潜心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8、冼星海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等名曲,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表明(A)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8.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9、荀子在《劝学篇》的首句即告诫人们:

学不可以已。

中国教育的开山始祖、至圣先师孔子教导人们: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这告诉我们(C)

①应提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②学习应成为人们学习生活的“第一需要”③活到老、学到老应成为人生的境界④每个人都必须掌握所有的科学知识

A、①④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0、xx年,中国之骄傲,世界之惊叹。

我校高二政治兴趣小组师生以“世界的奥运,梦想的舞台”为主题,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开展探究性活动。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兴趣小组成员在街头进行随机采访:

市民甲:

太棒了!

一幅卷轴在“鸟巢”中央徐徐打开,光影变幻中,展现出一幕幕风格各异、气势磅礴“中国画卷”,向世界立体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风采。

学生乙:

和平、和睦、和谐,一个“和”字,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外国游客丙:

富于创造性的开幕式,通过现代技术,将民族特色与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在一起,真是太神奇了!

请你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结合上述甲、乙、丙三人的观后感,你认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如何实现文化创新的?

【答案】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源泉和动力,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立足予中国传统文化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时代精神。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又一重要途径。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学习、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11、看漫面,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注:

本题漫画根据方成的《洗澡》改编

(1)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什么偏差?

【答案】漫画中的文化教育存在只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排斥外来文化的偏差。

(2)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应如何交流、借鉴与融合?

【答案】①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

②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

不同文化之间,有差异就难免有矛盾、有竞争,但文化差异不应该成为文化交流的障碍,文化竞争并不排斥文化合作。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应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享世界文化创新成果。

③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我们要跻身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必须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

 

2019-2020年高中政治《文化创新》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3

播放《感恩的心》

同学们,大家好!

古语说:

“百善孝为先”。

今天我们这堂课就以百善之首的“孝”为主题来具体探讨文化创新的途径。

那谈到“孝”,势必要谈及作为中国孝文化之源的儒家传统孝文化,不知大家对此是否有所了解,或者换句话说在座的各位,你们认为怎么样才是“孝”呢?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七嘴八舌谈“孝”(PPT:

七嘴八舌谈“孝”)

(生):

尊敬父母;父母命,不可违(父母话要听);多陪父母聊天;父母老了就要赡养父母;……

何谓“赡养”?

既要物质的,同时也要情感的;的确,对于父母的“孝顺”不能仅仅局限于物质,还要有情感的投入。

这孔子就曾说过,仅给父母饭吃、房子住,这不是“孝”,为什么呢?

他说因为你家里养了小狗或是小马,你同样也会给它们东西吃,给它们地方住,那么养父母和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我们要在赡养父母上更要放一颗感恩的心在里面。

感谢他们,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在座的我们,甚至是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这些都是我们儒家孝文化中所宣扬的,可见我们在思想上已经受到了儒家“孝”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但说到不如做到,在这方面前人已经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比如大家看这幅图片《亲尝汤药》,不知道大家对这个典故是否熟悉?

话说汉文帝刘恒他是个孝子,而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我们都知道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做“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汉文帝却是三年如一日衣不解带地伺候在病床边,并且每次服用汤药,他都要先尝过之后才放心的给母亲吃。

看来“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话未必是对的!

(PPT)

再回到我们身边其实也不乏孝老爱亲的人,比如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有这么一档节目《感动中国》,前段时间经全国人民的推荐、投票,节目评出了全国十大孝老爱亲模范,其中在我们身边就有一个人用实际行动证明着什么是孝,这就是:

刘霆,不知道大家对他的事迹是否有所了解?

浙江湖州双林人,13岁那年,母亲不幸患上尿毒症。

昂贵的治疗花光了家里所有积蓄,父亲不得已离家另谋生路。

面对艰难境遇,刘霆自强自立,在照顾母亲的同时勤奋学习,取得优异成绩。

xx年,刘霆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浙江林学院。

  缺钱治病的无望和拖累儿子的内疚,一度使刘霆母亲失去活下去的信心。

为防不测,刘霆考虑再三,经得浙江林学院同意后,毅然带着母亲来上大学,一边求学深造,一边悉心照顾母亲。

  他经常是每天课一上完,就赶紧回到在校外租的房子,整理家务,清洗衣服。

食堂吃饭时,刘霆吃一半,给妈妈留一半。

为了节省费用,刘霆在医生的帮助下,学会了测量血压和使用电疗设备、打针等,自己在家给母亲治疗。

(PPT)

大家想一想,无论是帝王刘恒还是普通人刘霆,如果没有一颗虔诚的“孝”心在里面,能否长期的坚持下来呢?

所以我们说“孝”是建立稳固家庭的粘合剂,而家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单位,家稳固社会才有可能和谐,所以我们也说“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PPT)

那么依这样来说,儒家传统的孝文化在现在看来是不是就是完美的了呢?

(生):

不是。

是不是我们暂且不论,我们审视一下传统的儒家“孝”文化,大家能不能从这些它所宣扬的思想中有所新发现?

或者说和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不太适应的?

(生):

“父母命,不可违”

的确,也就是因为这一条造就了历史上无数的人间悲剧。

比如大家所熟悉的一首词《钗头凤》,这是谁写的?

为谁而写?

为什么要写这么悲凉的词呢?

就是因为一句“父母命,不可违”,结果三尺男儿在封建的愚孝思想下屈服了,从此相爱的两个人天各一方,男另娶,女另嫁,最后女子郁郁而终。

那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父母命”呢?

(生):

“命”也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命就要听,错误的可以不听。

有就是我们所说的,具体命令具体分析,分别对待。

但是我在与你们学生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个现象,也就是一般来说,你们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而感觉父母与你们有代沟,所以认为他们的话总是错误的。

有没有这种事情?

那事实是不是如此呢?

我们借用一句俗话,叫:

“经一事,长一智”,那你们认为你们和父母谁经历的事情多呢?

所以时常我们父母的话还是要听的,所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此外,可能大家还知道儒家“孝”强调父母亲死后子女要为之“守孝三年”,何为守孝呢?

规定如下:

三日内不得进食,三日后虽然恢复进食,但只许早晚喝少量稀粥,百日以后至一年以内只能加食蔬菜清水,周年以后可以吃水果,两周年以后才能在粥菜内加上调料酱醋。

住宿条件是这样的:

出殡之前,孝子要住在室外临时搭建的茅棚里,而且该茅棚必须达到“难蔽风雨”的水准,睡时身下用草垫为席,头下用土块为枕,合衣而卧。

出殡后,可以改用席子枕头,但是仍然得住茅棚。

两周年以后,可以住回室内,但仍不可睡上正经的床铺。

三周年后才能恢复正常睡眠条件(PPT)

那同学们你们是如何看待“守孝三年”这种孝道的?

(生):

(从个人来说)这种做法白白浪费了三年光阴,严重影响个人的发展,甚至是对个人身心的一种摧残。

(对社会来说)对社会发展也是一种阻碍。

正所谓“守我堂前三年孝,不知门外四季春”。

所以这种做法我们应该坚决抛弃。

很好,那么同学们根据我们前面所介绍的传统的儒家“孝”文化,大家来思考一下我们应该怎么来正确对待它呢?

(生):

(孝文化不能丢,所以应该)继承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应该)推陈出新。

这也就是我们文化创新的第一条途径。

那么从这一点中我们能不能尝试概括一下,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呢?

(生)

(1)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也就是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否则离开传统文化的创新就会失去根基。

文化创新是对传统文化的提升、改进。

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中某些东西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了,所以

(2)文化要创新,必须体现时代性,并且要坚持与时俱进。

那文化创新如何才能体现时代性要求呢?

仅仅把目光局限在本土文化发展上行不行?

(不行)为什么不可以呢?

我们知道文化是由政治、经济决定的,而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所以文化的创新也必须为世界的文化发展为背景。

所以我们必须把目光投向世界各国,用锐利的目光来捕捉世界文化的精华,来取长补短。

使我们中国民族的文化发扬光大。

说到这里我们还是得回看我们传统的儒家“孝”文化,大家会发现它侧重的是谁对谁的义务?

(生)子女对父母的义务。

的确儒家“孝”文化强调子女对父母的义务,子女成了父母的私有财产,却弱化了父母对子女的义务。

因此这种义务是单向的,父母和子女在人格上也是不平等的。

而恰恰相反,在国外绝大多数国家他们强调的都是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甚至把这条规定明确的写入了法律之中加以明文规定。

子女都是独立的个人,因此父母和子女在人格地位上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却惟独没有子女赡养父母这一条,而且在这些国家里他们是没有“孝”这个概念的。

那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西方人不孝呢?

绝对不是的。

大家应该都知道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天各是什么节日?

母亲节和父亲节。

它们是哪个国家传过来的?

(美国)。

要知道这两个节日在西方国家是非常重视的,特别是母亲节。

比如国家规定,母亲节那天家家户户都要悬挂国旗,并且子女、丈夫都要为母亲献上礼物和鲜花,表达:

“我爱你”。

而且在这一天母亲们从日常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轻松地休息一整天。

这些家务都由丈夫和孩子们包下来,所以母亲不必做饭,不必洗盘刷碗,也不必洗衣服。

不少家庭还有侍候母亲在床上吃早饭的惯例。

并且在母亲节这天人们有佩带石竹花的习俗,佩带红石竹花代表对健在母亲的纪念,佩带白石竹花表示对死去母亲的哀思。

父亲节这一天同样,子女们一早起来,自己动手为父亲做一顿丰盛的早餐,并亲手端到父亲床前。

孩子们还要制作一些精美的小礼品送给父亲。

并且在这天,人们要在胸前佩带特定的花朵。

一般来说,佩带红玫瑰表示对健在父亲的爱戴,佩带白玫瑰则表达对故去父亲的悼念。

可见,在西方来说,他们不是表达“孝”,而是表达的是一种“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