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图表的阅读复习学案一.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44966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图表的阅读复习学案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地理图表的阅读复习学案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地理图表的阅读复习学案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地理图表的阅读复习学案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地理图表的阅读复习学案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图表的阅读复习学案一.docx

《地理图表的阅读复习学案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图表的阅读复习学案一.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图表的阅读复习学案一.docx

地理图表的阅读复习学案一

一、图表的类型及读法

  1.综观地理课本中的插图,大致可归纳下列几种重要的类型,现分析说明如下:

  

(1)比较型。

这类插图是把两种属于同一范畴的地理现象加以比较,这类成对的相异地理现象,有时表面现象容易混淆不清,而它们的性质和成因是截然相反的,通过两张图的并列比较,一正一反,相得益彰。

如气旋与反气旋,冷锋与暖锋、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亚洲的冬季风与夏季风、背斜与向斜、地垒和地堑等等。

这类插图有的本身来自对自然界直观的素描,形象生动逼真,如“地垒和地堑”通过插图解释成因,大大加强了科学效果。

  对于这类比较型的一对插图要仔细对照从中找寻异同点。

比如从表面现象看,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都有降水过程,并且两图中都是暖气团在上,冷气团在下。

区别在于哪种气团“主动”,可让同学从冷气团箭头的指向,明辨冷锋和暖锋的不同含意。

 

(2)演变型。

这类插图反映的对象是呈动势的,有的是演变发展图,有的是运动变化图。

“地球的公转”一图是演变型插图的一例。

在观察此图时,要求同学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①地球公转的方向,②地球自转的方向,③地轴倾斜的方向,④二分、二至的日期,⑤太阳直射点的变化,⑥北极圈内极昼和极夜的变化。

其它如大陆漂移示意图和习题中的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边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变化情况图,都是演变型的插图。

这些图类饶有兴趣,可以积极启发同学思维,引起对大自然奥秘探索的兴趣。

 (3)关联型。

自然界各种地理现象,粗略一看,似乎杂乱无章,但是仔细一看,稍加分析就可发现它是有规律的,有章可循、互为关联的。

这类关联型插图很重要,它把繁杂的内容通过图表简明扼要地表述清楚。

如第三章“地球上的水”一幸中,通过阅读“水分循环示意图”,对复杂的水分循环便一目了然。

这类图在课本中占有相当的篇幅。

如第四章第二节中的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式,对内外各种力作用的相互关系通过箭头联系起来,把物质循环规律模式和盘托出。

又如生态系统的组成、池塘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光化学烟雾的成因及危害示意图等等。

这些图都按顺序反映了前因后果、先后关联,这对理解和记忆课文的内容,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均有很大的帮助。

 (4)定量型。

这类插图是指含有绝对数值和比例数值的统计图表,数量虽少,但启发同学积极思维,培养分析问题能力的作用不容低估。

如第十章第一节中,有一幅“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增长”的图表,光是单独看一些数字,似乎显得枯燥无味,课本上也没有对此图做相应的直接说明。

课堂上可让同学对此图进行思考分析,并进行讨论。

从中可发现,我国每增加1亿人口的年数是越来越短了:

建国初期从1949年到1957年增加1亿人口,要八年之久,最近1977年到1982年增加近1亿人口,只有五年光景,从而看到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控制人口增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此外如我国农业产值构成示意图等,都是很好的定量分析图型。

从“我国农业产值构成示意图”中的几个百分比数字可以分析出下列几点:

第一,我国农业构成农、林、牧、副、渔齐全;第二,种植业在农业产值构成中占绝对优势;第三,农业结构还不合理,农、林、牧、渔业没有全面发展,林业和渔业比重大小。

通过分析进一步理解我国农业生产存在着的利弊及努力方向。

2.一般读图步骤指导

  地图是地理课的“学具”。

教会和学会读图是地理教学的任务之一。

读图时可以分为三步:

一教二读三分析。

即先教读图的基本功,再由浅入深逐步发展读图方面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如用地图整理知识,分析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组合特征,判断地理事物的因果关系等,把读图作为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地理理论知识的主要途径。

具体地说,第一步要教给学生认记的基本功,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地图知识。

反复练习读不同比例尺的地图,用比例尺来量算距离,确定方向,看高程,会读出任何地点的经纬度数。

第二步教学生读图并且初步分析图。

第三步则要求能通过读图说明一般地理问题。

初读时让学生在图上找出“是什么?

”“在哪里?

”教师在教学挂图上示范。

例如:

教读政区图,要求从沿海省市→边界省区→内地的顺序去记忆省区轮廓和相关位置。

读地形图,教学生读海拔和地势、地形种类,并与同比例尺政区图叠加,找出某地形区所属行政区。

读水系图要教学生追根求源,找出发源地、归宿、分水岭、流经省区,读气候图则以等值线图为重点。

出现多种等值线图之后,应把该类图读法归纳,教给学生或启发同学自己归纳:

  等值线图读法:

找出等值线的数值幅度→看疏密情况→看等值线封闭与否→等值线走向特点。

  不同等值线图读法:

等温线图——读出气温约度→各地温差大小→高(低)温中心→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等。

等降水量线→读出降水量约数→各地降水量大小→多雨(干旱)中心→影响降水的主要原因等,逐步掌握读等值线图的技能。

  学习分区、分国地理是读图技能的综合训练、综合提高。

在一系列的经济图、矿产图、交通图面前,教师要教给学生由自然地理事实材料入手,分析经济原因。

引导学生将农业与气候、矿产与工业、城市与交通结合阅读。

如东北农业图中棉花分布在辽南与气候有关,内蒙古的工农业图中,自东向西土地利用情况是森林、草原、戈壁、沙漠。

要引导学生思考,此地区的地形由山地到高原,干湿状况是由半湿润到干旱地区,因此得出土地利用与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有密切关系。

3.常用读图方法

  提高读图质量和速度主要有四种方法:

描述法、对应法、组合法和分析法。

 

(1)描述法。

多角度描述。

在阅读各类地图时,离不开对地理事物的位置描述和说明。

而各种描述往往从多方面展开的,一般可以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理范围以及各种相对位置。

 ①按顺序描述。

在指导学生阅读各类地图时,常遇到顺序问题。

例如沿我国陆疆线从辽宁省开始逆时针方向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哪些省区?

秦岭山脉由西向东跨越哪些省区?

沿京广铁路自北向南有哪些省人民政府驻地?

从长江上游到下游沿岸有哪些大河港?

在教学中要经常训练学生按一定的有序性来读图。

 ②特征描述。

特征描述法有利于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形成有关的地理概念,可以在“热带雨林”景观图上描述植物特点是:

茂密、高大、常绿、多层,其动物特点是:

喜攀援或喜暖湿。

 ③对比描述。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增强判断力。

在教学中对比项目的选择要有助于反映差异性,采用表格的形式,能使学生读图描述更鲜明。

 ④动态描述。

适合于对隐含有动态变化的示意图、模式图进行的描述。

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教具、电化手段,形成动态感,增强直观性。

例如结合转动天文伞或星空转盘来描述“九月星空”图中各星座绕北极星作逆时针运转的情况,效果就比较好。

 

(2)对应法。

对应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空间关系、地理形象、图例注记的知觉感应能力,也有助于发展想象力。

 ①图例对应。

在地图上的图例中,标明表示农产品的象形符号、表示矿产的几何符号等;地图上常用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人口密度、人种等。

训练学生对常用图例、颜色意义等感知反应的速度。

 ②多图对应。

多图对应是通过多张地图的叠置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地理事物,特别是在因果联系方面能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如把行星风系模式图与风海流形成示意图对应起来阅读,学生就容易理解风海流的成因及流向。

 ③平面剖面对应。

例如,学习某地的地势特征,就应该运用平面地形图与相应的剖面图对应的读图法。

 ④变式对应。

地图有不同的投影与表现方式,要引导学生在变式的地图中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

以“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图为例,指导学生分别在一般的经纬地球图和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地球图上读出晨昏线与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内阴影所表示的夜半球范围等情况,这样才是真正落实了知识。

 (3)组合法。

组合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有意识记和有意注意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适合于阅读各类地图和部分示意图。

 ①镶嵌拼合。

地图中的大洲、大洋、国家、政区都是有一定形状特点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拼图的游戏与竞赛,这样能锻炼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识记速度。

 ②搭配组合。

地理知识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搭配组合法指导学生以地图中的点线面为中心铺开,顺藤摸瓜,开展多记巧记的学习活动,培养地理记忆力。

a.点线搭配:

如熟悉铁路枢纽城市位置,可以和所经过的铁路干线搭配。

b.线面搭配:

如熟悉自然带分布,可以和重要纬线结合起来。

c.点面搭配:

如熟悉百万人口城市的分布,可以和所在的工业区或农业区相结合。

d.点线面搭配:

如熟悉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主要棉纺织工业城市的分布,可以和铁路干线、棉花产区结合起来。

 (4)分析法。

 ①数量分析。

例如读某河流量曲线图中的极值及其出现的月份,可归纳流量特点,分析成因,判断补给类型,在“农业生产值构成示意图”中,读出并比较各业产值所占比重数,可分析出我国农业结构不够合理的特点。

 ②过程分析。

在动态描述法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研究地理事象的发展变化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a.转动过程分析:

例如地球公转产生了哪些现象?

运用天球仪的转动模拟能帮助认识地球公转示意图。

b.循环过程分析:

对地壳特质循环、水循环等示意图的阅读,可采取边画箭头边分析物理变化过程的做法。

C.扩散过程分析:

可在地图上或运用叠加投影的方法,分析我国和其它一些国家工业分布地区变化的过程。

 ③关系分析。

a.因果关系分析:

以“上海七月份气温日变化平均情况示意图”为例,分析图中三条曲线对应情况,可知因果关系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b.输出输入关系分析:

例如人与环境关系图、出口贸易货物运输路线图都属于这一类。

在这类图上用箭头表示方向、用箭头的粗细表示数量、用颜色或符号表示性质等等。

地理图表的阅读练习一

一.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本图为宋元时期哪三个政权的对峙形势图

A辽、西夏和北宋B辽、西夏和南宋

C金、西夏和南宋D元、西夏和南宋

2.图中AC这条边界线是和的边界线,它东起,西到,是双方在年,通过而形成的。

3.这条界线的产生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你怎样看待这一历史现象?

4.这条界线处于我国怎样的地理位置上?

【参考答案】

此题旨在考查1141年宋金议和内容及考生对空间概念的分辨、迁移能力,对历史现象的评价能力,同时考查了相关的自然地理知识,融历史知识与地理知识于一体。

1.C

2.金南宋淮水大散关1141议和

3.积极影响,中国出现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大规模的战争停止,有利于北、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有利于女真族的封建化和北方的汉、契丹、女真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评价:

南来统治者的主观意图是求得苟安,这无疑应当否定;但议和印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民族融合,客观效果应当肯定。

4.大散关至淮水一线就是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即年降水量400-800mm的分界线;也是我国湿润带和半湿润带分界线;是一月平均气温0℃以上和0℃以下的分界线,即亚热带气候和暖温带气候的分界线;同时也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二.下面3张图为我国三个不同类型的农业区域,读图后说明它们的名称,并回答各地是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生产的?

1.填写下表

农业区名称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主要农产品

A

 

 

B

 

 

C

 

 

2.A图中的水电站名称是,特大城市是,以工业著称。

3.B图所示地区在我国分布最典型的是盆地,这里新建的南疆铁路是从到。

这里将成为我国矿产中生产基地。

4.C图所示地区的核电站名称是,新建的铁路有,图内的经济特区有、和。

【参考答案】

1.填表

农业区名称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主要农产品

A银川平原

引黄河水自流灌溉,发展灌溉农业

小麦、水稻、胡麻等

B新疆绿洲

利用冲积扇,引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灌溉,发展绿洲农业

小麦、棉花、甜菜、瓜果等

C珠江三角洲

利用地势低洼,挖地成塘,堆泥成基以及光热资源,发展基塘农业

水稻、甘蔗、桑蚕、淡水鱼、亚热带水果

2.刘家峡水电站兰州石油化学

3.塔里木吐鲁番喀什石油

4.大亚湾京九线汕头深圳珠海

三.阅读下面二图,解答题目。

1.左上图中主体部分表示_______洲的_______群岛,_______年归属______国家。

2.写出檀香山的地理坐标_______,它与中途岛的距离约为________千米。

3.该群岛拥有大面积不同时代的熔岩,有的很新鲜,其成份中二氧化硅含量多,铁镁成份相对少,气体含量也少,据此可以得出该群岛有火山活动,这种火山属_____类型,火山喷发的熔岩属______性质,火山的爆发力______。

4.本地区活跃的高气压叫______,受其影响,8月上旬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常出现______天气。

5.二战期间,本区的______港被日本偷袭,引发了______战争,而图中的______地,又成为该战争的转折点,并最终导致日本帝国的覆灭。

6.比较目前该地区产业构成(右上图中A点表示)与我国的差异。

7.本地区与我国联系密切,请从近、现代二方面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1.大洋、夏威夷、1898、美

2.约21°  N158°W、2100KM

3.活火山、基性、弱

4.夏威夷高压(或北太平洋高压)、伏旱(或炎热少雨)

5.珍珠、太平洋、中途岛

6.夏威夷三类产业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

第三产业(80%)、第二产业(16%)、第一产业(4%)。

中国三类产业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

第二产业(约48.9%)、第三产业(约31.1%)、第一产业(约20%)。

7.近代:

有许多政治家和革命家在此居住和开展活动,如孙中山先生于1894年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现代:

该地区是我国与南、北美洲间许多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的供应站,又是海底电缆的交汇地。

张学良将军移居于此。

四.读下面沪宁杭地区简图,完成回答

1.在图中填注:

①南通;②秦山核电站;③东海;④苏州

2.写出该地区全国五大商品棉基地之一的具体名称:

3.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综合分析上海近代以来成为全国最大的城市(经济中心)的原因。

4.分析“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之成因。

5.分析图东南角(舟山群岛)附近成为全国最大渔场的条件。

【参考答案】

1.略

2.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

3.上海市地处长江三角洲,自然环境优越,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河网密布,有利于农业生产;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特别是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多以这里作为进出海洋的门户,京沪、沪杭线在此相连接,上海是我国沿海海运的中继站,与世界各国联系远洋航线多,上海在海陆交通和长江航运方面具有枢纽地位,国内外联系便捷;长江三角洲有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及销售区。

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广大;这里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和近代科学技术集中的地区,近代以来,外国资本、官僚资本企业集中;近代以来,上海文化、教育较发达,科技力量雄厚,人们有较强的经济观念和意识;有充足的劳动力和技术保证等等

4.①杭州湾呈喇叭型,外宽内小,涨潮时有利于潮水的汇聚和抬升②每月农历初一、十五为天文大潮,初三、十八左右在杭州湾形成大潮,而每年农历七、八、九三月为浙、沪地区台风侵袭季节,易形成风向和来潮方向一致的风暴潮,加剧了对潮柱的顶托作用。

5.①位于日本暖流的分支台湾暖流及北下的沿岸流交汇处②有大量来自长江、钱塘江等大河带来的丰富营养物质及饵料③位于浅海大陆架区,光照充足,有利于微生物或其他低等生物的繁殖,饵料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