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寒假物理基础强化题及答案沪粤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942849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39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寒假物理基础强化题及答案沪粤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八上寒假物理基础强化题及答案沪粤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八上寒假物理基础强化题及答案沪粤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八上寒假物理基础强化题及答案沪粤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八上寒假物理基础强化题及答案沪粤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上寒假物理基础强化题及答案沪粤版.docx

《八上寒假物理基础强化题及答案沪粤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寒假物理基础强化题及答案沪粤版.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上寒假物理基础强化题及答案沪粤版.docx

八上寒假物理基础强化题及答案沪粤版

八(上)寒假

物理基础强化练习题

第一部分 声现象

1.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2.会区分乐音的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3.噪声的防治途径——从声源处、从传播过程中、从人耳处。

4.声音的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超声波的利用。

一、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

1.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

2.传播:

声音靠________传播,声音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

任何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在介质中以________的形式传播,传播速度因介质不同而不同,一般在________体中传播最快,________体中传播最慢。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________m/s。

3.通常接收到的声音是从________传进人耳,引起听觉;声音还可以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________。

人通过________效应可以判断声源的方位。

二、声音的三个特性

1.音调:

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________。

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________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

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________。

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有关,________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________有关。

3.音色:

又叫音品,是声音给人耳感受到的________,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________到________。

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________,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________。

三、乐音与噪声

1.乐音:

悦耳动听、使人愉快的声音,是物体________时发出的声音。

2.噪声:

通常意义上,是指嘈杂刺耳、令人烦躁的声音;物理学上,是指物体________时发出的声音。

人们用________来划分声音强弱的等级。

3.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是:

在________处、在________和在________处控制。

四、声的利用

1.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如:

________、________。

2.声波能传递________。

如:

________、________。

3.回声:

声音在传播途中遇到障碍物被________的现象,叫回声。

若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晚________以上,人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否则回声会与原声混在一起,会加强原声。

重点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音产生的条件是发声体必须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例如:

寺庙的大钟停止撞击,仍“余音未止”,是因为大钟还在振动的缘故。

敲击后的音叉依然在响,是因为音叉还在振动,当用手按住不让其振动时,发声也立即停止。

(2)声音传播的条件是必须有传播的介质。

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以发声体为中心,向各个方向传播。

传播途中,声音逐渐分散,声波逐渐减弱。

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真空,所以不能直接对话。

重点二 声音的“高”“低”、“大”“小”与声音的特性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大小决定了音调的高低,而振幅的大小和听者距发声体的远近决定了响度的大小。

声音的“高”、“低”通常用来描述音调,声音的“大”、“小”则用来描述响度,如像“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由于是形容声音的大小,因而描述的是响度。

区别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

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

A.绿化居住环境B.缓解“热岛效应”

C.降低噪声污染D.减少大气污染

1.D 解析:

考查声音的特性,噪声的防治和声音的利用。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声音的音色;高声语是指大声说话,指响度;禁鸣喇叭是从声音的产生处减弱。

2.B 解析:

考查声音的特性,弦乐器各弦之间的区别主要在音调上,各弦能产生音调不同的声音。

3.C 解析:

考查噪声的防治,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

B.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

2.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11所示的几个实验。

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

图11

A.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

B.用力吹一根细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

C.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图12

3.如图12中,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

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  )

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的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

4.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这主要是依据(  )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

图13

5.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如图13)。

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________的声音。

图14

6.如图14,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7.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

在与海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超声波。

如果经4s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深为________m(海水中声速是1500m/s)。

但是,超声波声呐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比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说出一种你知道或者你设想的太空测距仪器或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东发现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

经过和同学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

弦发出声音的高低,可能跟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

弦发出声音的高低,可能跟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

弦发出声音的高低,可能跟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9种规格的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弦的编号及情况如下表:

编号

A

B

C

D

E

F

G

H

I

材料

尼龙

尼龙

长度/cm

60

60

60

80

100

80

80

100

横截面积/mm2

0.76

0.89

1.02

0.76

0.76

1.02

1.02

1.02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的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的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完,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东又觉得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跟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妈妈买碗时常把两只碗碰一碰,听听发出的声音,她判断碗的好坏时的依据是(  )

A.响度B.音调C.音色D.三个特征全都有

2.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3.小燕家进行了以下几项装修,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安装空调B.封闭阳台C.给卧室铺地毯D.安装双层玻璃窗

4.阅读下面的短文。

图15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高的指向性。

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

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kHz到________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________。

(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为________。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为什么?

1.在欣赏民族音乐时,之所以能将二胡、笛子等乐器的声音区分开,是依据声音的(  )

A.音调B.频率C.响度D.音色

图16

2.在城市道路旁常见如图16所示的标志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A.鼓号乐队不能进入B.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C.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D.乐器商店的标志

3.如果我们用力挤压一个气球,气球被压破时,会发出“嘭”的一声响,这个响声是由于(  )

A.球被挤压时,振动发出响声B.球被挤压时,球内空气振动产生响声

C.球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响声

4.如图17针对下面所示四幅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7

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5.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能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

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空气中的速度小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6.夜深时,正在播放的电视机屏幕上出现“夜深了,请你把音量关小!

”的字,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这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从乐音角度分析,这是减小声音的________。

7.超声波在军事、医疗和工业等领域有很多应用,请各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果将你的双眼蒙住,也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方位,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

请你举出一个这种现象被应用的例子________。

9.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超声波能传递________。

中国传统中医用“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

“闻”就是________的意思,它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________。

10.将收音机放在耳朵附近,能听到音乐声;用手指将耳朵堵住,把收音机放在额头上,也能听到声音。

对此现象请你提出一个探究课题:

________。

图18

11.如图18所示,小明同学用小锤轻敲右边的音叉后,发现与左边音叉接触的泡沫塑料小球被弹起。

(1)若小明在轻敲右边音叉后立即用手触摸右边音叉,这时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声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

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

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60

0.76

B

60

0.89

C

60

1.02

D

80

0.76

E

F

100

0.76

G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1.02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

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光现象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利用其原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的作图和实验探究,能用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平面镜成像规律及生活中的现象。

4.白光由色光组成;会解释光的色散现象。

一、光的传播

1.光源:

自身能够________的物体;如________、________。

月亮________(填“是”或“不是”)光源。

2.光的传播:

光在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证明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速度c=________m/s。

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的,c>v空气>v水>v玻璃。

(v表示介质中的光速)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________;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________两侧;反射角________入射角。

2.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3.镜面反射、漫反射:

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有两类:

一类是________反射,反射表面是光滑的,如黑板“反光”这一类现象;另一类是________反射,反射表面是粗糙的,如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镜面反射、漫反射都________光的反射规律。

(填“遵循”或“不遵循”)

4.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特点:

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是________像,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________,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平面镜的作用是:

①________;②________。

实像与虚像:

________像能够用光屏接收,而________像不能用光屏接收。

5.球面镜:

一类是________面镜,如:

汽车的________,公路拐弯处的反光镜;另一类是________面镜,如:

________。

凸面镜对光起________作用;凹面镜对光起________作用。

三、光的折射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________方向偏折,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填“大于”或“小于”),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________;光从水或玻璃等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将________法线,折射角________入射角(填“大于”或“小于”);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或玻璃等其他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________。

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四、光的颜色

1.色散:

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由________混合而成。

2.色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决定的;透明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决定的。

五、看不见的光

1.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带有能量)叫________,应用如________、红外线疾病诊断等。

2.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叫________,紫外线有助于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能杀死微生物、灭菌等。

电视机遥控器利用的是________,能使钞票的荧光物质发光的是________。

重点一 平面镜成像原理

图21

 镜前物体的光线,一部分射向平面镜并经镜面反射后进入人的眼睛,引起视觉。

我们就感觉光线好像是从镜后射出来的,镜后“物体”就是镜前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

其实镜后既没有物体也没有光,镜后的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如图21)。

重点二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承接,比如小孔成像、照相机成像,都可以在光屏上看到像;而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如平面镜、放大镜成的像。

重点三 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区分

 光的反射是光射到物体表面被反射回来,所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都在同一介质中;光的折射是光射到两种不同的介质表面时,光透过表面进入另一介质的现象,所以发生光的折射时,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在不同的介质中的。

如平面镜成像、树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看到水中的鱼属于光的折射。

(广东)如下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水中“断”枝 B.镜中花C.林间的光线D.亭子的倒影

图22

(广州)如图22小明站在地铁站台,他透过玻璃板制成的屏蔽门,可以看到车道另一侧竖直墙壁上的广告牌,及自己在玻璃屏蔽门后面的虚像。

小明根据该现象设计了在站台上粗测玻璃屏蔽门到车道另一侧广告牌之间距离d的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请完成相关内容。

(1)小明相对于玻璃屏蔽门前后移动直到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量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距离。

除记录工具外,小明要完成上述实验必需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3)中量得的距离就是玻璃屏蔽门到广告牌之间的距离d,物理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广东)如图23所示,AO表示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砖上表面的一束光,请大致画出这束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

图23

1.A 解析:

平面镜成像,水中的倒影都是光的反射现象;林间的光线,这是光的直线传播;看到水中“断”枝,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2.

(1)自己的像落在广告牌上 

(2)自己的站位 (3)自己的站位到玻璃屏蔽门 刻度尺 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本题利用人来代替平常我们做实验的蜡烛,只要人与广告牌重合,说明人的像距等于广告牌到玻璃门的距离,而人的像距等于人到玻璃门的距离。

图24

3.见图24

解析:

考查对光的折射光路作法。

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另做题时要看清题意,此题只要求画一次折射,即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而不要求画折射出空气中的折射光线。

1.如下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B C D

2.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图25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图25

A.蜡烛的正立像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D.圆形光斑

图26

3.如图26所示,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迎风招展的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折射红色光

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

C.士兵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是光源

D.士兵响亮的口号,是通过电磁波传入周围观众耳内的

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人眼可见光B.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人有益

C.红外线也有能量D.臭氧层能吸收大部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

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为实现我国的探月计划,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约需2.6s,则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m。

图27

6.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距离为________m;现将一块和镜等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27,这时她________(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若她向镜面前进了1m,人和像的距离是________m,此时像的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下列是一些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光现象:

①日食和月食;②水中倒影;③小孔成像;④池底“变浅”;⑤雨后彩虹;⑥猴子捞月;⑦笔在水中折断;⑧射击瞄准。

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________;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________;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8.有时,教室黑板反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为了保护同学的眼睛,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现状的一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