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939595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docx

《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docx

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

社会实践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作用

邓卓明姜华

2012-09-2114:

28:

54   来源: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11年12期

  

  【内容提要】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的必由之路,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意义重大: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转化作用,对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强化作用,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承载作用,对大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辐射作用,对大学生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提升作用。

  【关键词】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

党的十七大明确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证党的事业和人民事业薪火相传、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头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受大学生欢迎,广受大学生喜爱,真正实现入脑、入耳、入心。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的必由之路,它在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是一个薄弱环节。

着力加强社会实践,科学揭示和准确把握它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转化作用

  社会实践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的个体认知。

  1.化抽象理论为具体行为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经写入教材、进入课堂,成为大学生的重要学习内容。

但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仅是一种理论教育,也是一种实践教育;不仅致力于大学生掌握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知识,还致力于指导大学生的具体行为。

“马克思主义如果脱离人民群众、远离社会实践,就只能停留在口头上、书本上,永远也不会发挥实际作用。

”[1]因此,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延伸,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切实贯彻实践育人理念的有效形式,做到知行合一、言行一致、学以致用的必然路径。

  社会实践有助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难点、焦点和重点作出生动阐释,为理论教学答疑解惑,使大学生的理论认知变得可视且有形。

比如近年来,重庆市在地方党委、政府主导下,组织大学生开展“六个一”社会实践活动,即带薪实习、种树、学农、学工、学军和社会调研。

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在火热的社会生活中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这些活动,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体行为,在教育过程中很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统一。

  2.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

  当前的日常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存在大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动力的现实问题,使得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不深、掌握不牢、理解不透,教育实效被降低。

  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认知由被动参与转化为主动融入。

通过开展国情调查、田野考察、民情体察等活动,大学生能够主动投身于火热的社会实践中,从而不仅在课堂上而且在生活中,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不仅从学校、老师那里而且从个人经历、自我体悟中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大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凸显了他们在教育中的主体性。

由此达到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转化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实现了教育过程主动与被动、主导与主体的统一。

  二、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强化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以取得大学生认同为目标旨归,而社会实践能够助其强化认同。

  1.增强实践体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说服力

  “在我们国家里,各级各类学校都要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2](P589)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深刻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强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3]

  通过开展内涵丰富、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去,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关注民生,感受人民疾苦,提升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增进同工人农民的感情,在自觉广泛的社会实践中熏陶思想、充实精神、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能有效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认识;对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感知;对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感悟,使他们充分认识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党情国情和社情民意,全面体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强化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坚定拥护党的领导的信心和决心。

实践体验能够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价值观念、思想行为的引导,促使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实质认同。

  2.澄清理论是非,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环境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各种社会思潮涌入国内,一些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言论侵占大学生思想文化阵地。

当前,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实用主义等正在对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干扰。

在这些不良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易于偏离正确轨道。

这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增添了一些困难。

  社会实践有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统一,澄清理论困惑,积极回应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增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坚持正面宣传的基础上,积极应对各种负面干扰,进一步优化教育环境,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针对性和引领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基本要求,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在实践中增强大学生对错误思想言论的辨识能力,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氛围。

  三、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承载作用

  大学生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就是要把理论体系转化为实际行为,体现于日常生活中。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承载作用,即为其践行提供现实载体。

  1.社会实践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个体化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载体,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个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P183)

  高校要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有效引导大学生开展社区便民服务、农村文化辅导和日常法律宣传等社会实践,突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时空限制,进一步扩展教育的深度及广度,把理论诉求推进到实践诉求阶段,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为依托,帮助大学生在人生理想和政治立场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个人抱负和行为实践中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中体悟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实践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提升技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个体化,增强教育实效。

  2.社会实践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合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十分丰富,形式多种多样。

例如,近年来重庆市在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社会广泛开展的“唱读讲传”活动,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根本旨归,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基本任务,是运用先进思想理论占领文化阵地的创新实践,深刻体现了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要求,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和平台。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旨在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夯实其社会主义信念,培育其爱国主义品格,提升其思想道德修养,归根结底,在于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大学生。

“唱读讲传”活动是理论掌握群众的有效载体,“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5](P9)“唱读讲传”活动,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接受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进而转化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力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渗透性,提升教育的整合力,扩大教育的影响力。

  四、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辐射作用

  大学生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点对象,亦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力量。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辐射作用。

  1.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其影响力的重要平台

  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平台。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6](P320)大学生只有深入实践,乐于实践,善于实践和勇于实践,才能进一步端正思想认识,检验知识储备,不断提升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成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实践依然是青年获得真才实学、全面提高素质的大课堂”,[7]无论过去、现在或未来,社会实践都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那种重理论研究、轻实践检验;重科学知识、轻社会实践的观点是错误的。

大学生通过开展看望军烈属、帮助五保户、义务家教、勤工俭学、环境保护等活动,以实际行动诠释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带动其他青年群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很好的模范带头和示范带动作用。

  2.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传播和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方式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

其中,大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亦是宣传者和弘扬者。

依托于社会实践,大学生得以在更广范围内、以更生动有效的形式进行宣传弘扬,着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染力,扩大其受众范围。

  由于农业生产劳动、农民思想觉悟和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特殊性,广大农村地区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普及的一个薄弱环节。

因此,高校应该鼓励大学生依托于社会实践,利用假期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于“三下乡”的具体内容之中,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将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讲者,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理论殿堂走向世俗世界、由学术语言转化为生活语言,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在广大农民群众面前,让广大农民群众听得懂、看得见、用得上,以便增强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的文化引导的亲和力和有效性,从而积极调动包括广大农民群众在内的全体民众凝心聚力地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面普及。

  五、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提升作用

  高度重视理论发展和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凝固不变的,它必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提升作用。

  1.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水平

  大学生情感丰富又较为敏感,心理波动强烈,情绪变动复杂。

他们在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经常会出现心理动荡和反复。

“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

”[2](P124)要夯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成效,保证做到长期践行,只有开展深入持久、生动活泼和行之有效的活动,才能不断深化大学生的认知、强化他们的认同,进而提升他们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水平。

  2.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能力

  理论只有不断实现自身的与时俱进,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而且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始终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然随之发展。

  实践是理论的起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社会实践为大学生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生长点。

高校要创造多种有效形式,推动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推动与专业教育相衔接、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推动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从而切实有效地提升大学生领悟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能力,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使该内容更加契合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民族国家的精神文化建设需求。

  【参考文献】

  [1]徐光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课题[N].人民日报,2010-04-19(9).

  [2]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6.

  [3]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02

(2).

  [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6]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9.

  [7]胡锦涛.迈向新世纪创造新业绩——在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N].人民日报,1998-06-20

(1).

  【作者简介】邓卓明,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1331;姜华,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