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流行时尚文化现象分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937241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大学生流行时尚文化现象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当代大学生流行时尚文化现象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当代大学生流行时尚文化现象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当代大学生流行时尚文化现象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当代大学生流行时尚文化现象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代大学生流行时尚文化现象分析.docx

《当代大学生流行时尚文化现象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大学生流行时尚文化现象分析.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当代大学生流行时尚文化现象分析.docx

当代大学生流行时尚文化现象分析

当代大学生流行时尚文化现象分析

第一篇:

当代大学生流行时尚文化现象分析

当代大学生流行时尚文化现象分析

06级广告2班谷茂振

摘要:

流行时尚是一种社会现象,对时尚的追逐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显示青春和人格的重要特征,对大学生的成长产生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本文从分析当代大学生流行时尚的种种表现入手,审视了流行时尚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双重影响,就流行时尚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流行时尚分析

染发、穿极为奇特的个性服装、持时尚手机、看英文原版影片、听眼下极为火爆的周杰伦的歌曲以及一些外文歌曲、在网络中冲浪、参加户外登山运动⋯⋯所有这些,都是当代许多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时尚内容。

“流行”、“时尚”是当今社会出现频率极高的词汇,它是以青年人为主体,表现青年人群的生活方式、品味及其消闲娱乐要求的亚文化现象。

作为青年中的一个部分,大学生们则通过认同、接受这些东西来张扬个性,表达其内心世界。

大学生是社会中具有较高知识素养的青年一族,思想活跃、敏锐,对社会新生事物的敏感性和接纳性都比较强,其传统的文化承袭较为薄弱,更少文化惰性,最易于接受社会流行文化潮流的时代变迁,并对此做出敏捷的反映。

正视大学生文化的时尚潮流,引导大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和对待流行时尚文化,是高校德育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和领域,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流行时尚的表现

1、消费的流行时尚

当社会的目光突然转向关注个性、时尚的时候,思想最活跃、最喜欢追求新鲜事物的大学生当然也会不失时机地去时尚一把。

穿个性服饰、换新款手机、做头发、出入健身房⋯⋯,总之想去做一切可以看起来让自己更“入时”的事情。

2022年12月,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生联合会、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联合公布的《2022年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显示,大学生平均年消费至少在1万元之上,调查表明,有60%的大学生拥有手机,笔记本电脑的拥有率与同龄的工薪阶层也接近。

调查中有67.1%的学生表示“喜欢追求富于挑战、新奇和变化的东西”,22.9%的学生以“自己的穿着更加时髦”而自豪。

为此,不少高端消费品进入了大学生的消费图谱。

其中,60%的人拥有手机;27%的人拥有电脑;2022人拥有PDA;12%的人拥有MP3。

大学生已经具有明显的品牌偏好。

调查显示,首位是“喜欢购买具有独特风格的产品(57.7%)”,其次就是“单纯追求流行、时髦与新奇的东西(30.4%)”。

此次调查也清晰地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除了基本的生活、学习消费外,用于网络通信、交际、非正规学历考试培训、旅游等方面的消费也越来越多。

2、文化的流行时尚。

网上冲浪、读畅销书、听流行音乐、打电子游戏已经成为青年一种时尚的文化生活方式。

大学生习惯在网上聊天、看书、听歌、收发电子邮件、看电影、玩游戏。

《三重门》、《谁动了我的奶酪》、《梦里花落知多少》、《草样年华》、《我的野蛮女友》⋯⋯盛行于各大报章中的畅销书排行板上的书在大学生的床头小书架上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大学生中不懂流行音乐的人常被嘲讽为“老士”,缺少智慧和品味。

从202280年代的“港台风”,到90年代后日益盛行的“欧美风”、“拉丁风”、“日风”、“韩潮”,流行音乐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流动。

游戏文化已成时尚大学生的流行休闲娱乐方式,2022年11月,金山公司宣布将面向首都各大著名高等学府选拔时尚、前卫、了解游戏、热爱游戏的学生代言《剑侠情缘网

络版》。

手机短信作为双向互动式的流行文化,已在更大范围内受到大学生的欢迎。

现在的大学生喜欢泡吧,在“吧”里可以聊天、打牌、看书,困了直接趴下就可以睡觉。

适应大学生的这种时尚要求,各高校周边都有装点得各具特色的“吧”,泡吧成了当代大学生的一种流行时尚。

3、语言的流行时尚

语言是生活的直接反映。

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发展,给语言带来了无穷的活力,新词语层出不穷。

特别是在大学校园里,流行语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022年初,调查显示高校十大流行语依次是:

郁闷、靠、晕倒、酷、牛、shit、变态、考研考G考托、去死(吧)、上网。

其中反映事物和现象的只有“考研考G考托”和“上网”,其余八个全部反映情绪状态,如消极(郁闷),愤怒(去死),赞叹(牛)。

在高校流行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网络流行语,如“MM”、“BT(变态)”、“886”、“TMD”、“大虾”等。

流行语现象作为青年流行文化现象的一个方面,在网络时代体现出其独有的特色。

这些校园流行语基本上反映了当今青年学生的生活心态和部分人生观,并从某个角度折射出了当代学生的无奈和自嘲心理,是校园流行文化的一部分。

二、理性看待大学生流行时尚文化现象

大学生流行时尚是青年亚文化的一部分,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社会青年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的体现。

在文化时尚的构成要素中,融合了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生活观念的最新因素。

它与传统文化相比,能够不断更新大学生的生活内容和行为方式,使大学生生活节奏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生活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富有个性的魅力。

流行文化意味着时尚,大学生常常不惜花费巨额代价来追赶时尚。

流行文化时尚的出现,必然影响到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确立。

大学生追逐时尚具有双重的文化效应,从性质上来说,积极效应是主要的,反映时尚的时代特征,满足大学生的文化需要,丰富了大学生的文化生活。

但是,流行文化时尚本身也是良莠并存,因此,当他们处在多种流行文化时尚的包围之中时,流行文化时尚对他们的负面影响也很大。

1、流行时尚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一是加速大学生社会化。

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外界的交互作用而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目前,流行文化时尚开辟了大学生社会化的崭新时代,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流行文化时尚有助于大学生建立新型的社会关系,进一步拓展了大学生社会化的范围。

流行文化时尚在全球化趋势下通过跨国家、跨时空、跨民族的文化交流,为大学生提供了方便且范围更大的社会交往机会,使大学生的社会性得到空前延伸和发展。

流行文化时尚的传播,克服了大学生在校园内“点对点”交往的局限性,实现了与社会的“点对面”,甚至是全方位的接触。

二是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培养他们现代化的生活观念和价值取向起到了显著的促动作用。

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文化时尚的评价标准也趋向于主体价值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这就必然会影响大学生追求时尚的价值观的形成,在他们追求自由、张扬个性、享受生活、创造激情的文化时尚的同时,要注重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为时尚的流行提供了市场。

这样的社会契机,大学生不再重视服从别人或者别人服从自己,改以平等、公正的态度与人相处。

因而,大学生可以毫不在意别人的目光如何,大胆地追逐时尚,在感受时尚,享受时尚的同时,他们的生活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

三是可以缓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的压力。

流行时尚是大学生展示青春的一种方式,流行时尚的娱乐功能,极大地缓解了大学生学习的压力和心情的郁闷。

“QQ”之所以受到大学生的青睐,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网上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原因就在于网络交际的虚拟性、隐蔽性,对交流的双方既充满了新鲜感,又可以畅所欲言。

选择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聊天,会有一种群体的归属感而不会寂寞,也使现代生活变得更加

丰富多彩。

2、流行时尚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一是价值取向“流行化”,道德偏离。

流行时尚你方唱罢我登台充斥各种大众传媒,往往通过轮番轰炸、强迫接受、暗示等方式,提供给大学生千人一面的成功者形象,譬如着名牌服装、持大哥大、开私家车、住高级别墅的时尚包装,媒体缺乏批评地把这一些隐含的或公开的价值理想标准和价值倾向推销给大学生,使他们追求社会形象单一化、狭隘化,形成大学生不良的心理定势,使大学生不自觉地怀疑、调整和拓展自己的时尚欲求。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部分大学生长期沉迷在网络游戏之中,网上渲染色情、暴力和低级趣味的信息垃圾,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使之步入歧途,走上网络犯罪的道路。

二是生活方式外在化,人格缺失。

为了追逐时尚,一些大学生极力按照市面上的流行模式包装自己,给自己贴上时尚、现代的标签,其结果就是使大学生更多的是追求外表的独特与新奇,追求感官的新鲜与刺激,而不注重内在素质的提高,以颓废的外表为时尚,从而造成人格的缺失。

一些大学生对名牌的追求已经到了非分的程度,攀比使他们承受着沉重的负担,引起老师和家长的不安,也增加了父母的经济负担。

据《青年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才入高校的一年级大学生开学几天,已花掉了半年的生活费,表现为请客吃饭、炫耀消费,彰显个性的名牌消费、追求时尚的美容消费、减轻家务压力的保姆消费等。

尽管这些高消费行为只是表现在个别学生身上,但却助长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和奢侈风气的盛行。

三是校园文化商业化,行为功利。

流行时尚文化使历来被誉为精英文化的大学文化受到强有力的挑战。

大学生对娱乐的关注超过对社会新闻、社会问题的关注,消费主义的盛行使大学生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在生活、娱乐层面,沉重而艰难的话题不再是大学生媒体的重点,体育类成为大学生最喜爱的电视节目,其下依次为影视剧、新闻类、综艺类、社会类。

当代大学生正从思想先锋转化为时尚先锋。

许多大学文学社团冷冷清清,做文学梦的青年越来越少;大学社团的发展更看重经济因素,拉赞助、寻求投资已成为大学社团最时髦的活动,有些社团活动的积极意义不大,如十大歌王比赛只是模仿文化炒作,只为少数人的“成名”。

校园文化的世俗性体现了青年一代功利、金钱意识的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功利性意识及其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利益驱动性集中体现了当代青少年文化“物质主义”的精神特征,他们越来越依赖于物欲的满足以追求世俗的幸福。

三、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流行时尚行为

面对在大学生中有巨大市场的流行时尚文化,我们不能消极地听之任之,更不能盲目地“围追堵截”,而应积极地加以引导,根据大学生文化需求的特点和规律,弘扬主旋律,倡导多样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利于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

1、理性看待大学生的流行时尚文化

当代大学生对流行时尚的追求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是大学生文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和价值选择多样化的具体表现。

然而,社会流行时尚文化是一柄双刃剑,对青年健康成长有很强的冲击力和渗透力。

我们应采取对大学生成长全面负责的态度,理性审视大学生的流行时尚,积极参与大学生文化时尚活动,在师生文化互动中,扩大和拓展主流文化的辐射作用。

2、弘扬主流意识,整合传统文化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必须理直气壮地加强主流思想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强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后世的影响深刻而且深远,大学生崇尚流行文化,不能完全抛弃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美德,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根基。

在全球化趋势中,我们应该教育大学生正确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

同时,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中,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意义,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正确的价值方向引导流行时尚文化

学校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团组织、校园网站、校园广播、校报、学生社团等各类学生组织的作用,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校园正气,培植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以提高大学生对流行文化判断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使他们明辨是非,了解不健康文化时尚对身心健康带来的危害,增强文化的自化和自律意识。

而且学校要在课内与课外的文化传播中,发挥两个教学的主渠道作用,确立主流文化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参考资料:

1、杨长征:

《青年时尚论纲》载于《中国青年研究》2022.7

2、陈思:

《2022年北京高校高校流行语状况调查》载于《中国青年研究》2022.5

3、《2022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http:

//www.fei8.cn/next/zgdxs.pdf

4、毛晓红:

《流行文化时尚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分析》载于《现代教育科学》

第二篇:

当代大学生对流行文化的看法

当代大学生对流行文化的看法

摘要:

流行文化意指流行文化指在现代社会中盛行的地区上文化,中国古代没有对应词,只有像时尚般的相似词。

流行文化的内容主要由散播文化制品的工业来塑造并传播,例如电影、电视、出版社等媒体。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多元化的不断推进,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热,并呈现持续升温状态。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问卷调研和实地走访,分析了大学生对流行文化的选择和判断标准,并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提供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流行文化选择

流行文化在这个时代具有很多特点,例流行文化更加缩短其生产和在生产的周期,流行文化界主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更加技术化和技术复制化,流行文化随着电子化和技术化的发展,采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途径,越来越符号化和幻影化,流行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的相互关系发生了颠倒现象,当代流行文化将其形式的变化列于比其内容更加优先的地位,流行文化更多地采用神秘化的形式,离开理性主义的传统文化形式越来越远,神秘性作为流行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无非就是「不可理解性」或者甚至就是某种「不需要理解的东西】,流行文化更多地同「性」和身体结合在一起,以至于可以说当代流行文化几乎等于性和身体的特殊文化,流行文化更加消费化和商业化。

一、研究目的

(一)研究目的

随着大众传媒的传播途径越来越广泛,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也逐渐形成不断升温的状态,从客观上讲,大学生对新事物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而主观上则存在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不断需求,这使得流行文化以一种强大的诱发力影响着当代大学生传统的价值观念与道德意识。

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对流行文化的选择与判断,也将深刻影响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和走向。

本课题对异军突起和蓬勃发展的流行文化进行了深入地研究,通过调查从中分析了大学生对流行文化的选择和判断标准,并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二)概念辨析

流行文化,又称为普及文化或大众文化,是指现代社会中盛行的、吸引一般大众或最为一般大众所喜爱和热烈追随的人类行为的结果或意识。

其主要功能是娱乐,也可以用来指单个的文化产品。

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形象。

形象由服装、发型、饰品等表现构成,这是流行文化作用于社会人群的外在体现。

2、语言。

语言是特定群体形成最重要的符号,流行文化中的概念、价值等通过它都能找到最完整的表达。

3、行为方式。

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偶像崇拜、网游等。

4、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社会人群对客观对象的效用、作用和意义的认可和判断。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7份,有效率为91.4%。

问卷调查的对象涵盖了部分重点院校和一般院校的本专科学生,其中男生241人,占52.7%;女生216人,占47.3%。

二、对大学生影响最为深刻的流行文化形式

(一)网络文化的持续热潮显示大学生的交流意识

网络文化是人们在网络信息的世界中,进行工作、交往、学习、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

我们调查发现,网络文化在所有流行文化形式中对大学生影响最为巨大,有的大学生认为它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据调查显示,高校学生上网群体在全体网民中占21%,高校上网率由上世纪90年代的不足10%递增到现在的95%以上。

上海大学生经常上网的人数达到30万,44.3%的学生每周上网时间为10—2022,每周上网5—10小时的占29.7%,2022%的同学每周上网2022以上,其余的同学每周上网5小时以下。

从上网内容来看,大学生网民在交友聊天、看新闻、查找信息、收发邮件、下载软件或资料、网络游戏、跟帖灌水和网络影视等任务项选择中,前三者的比率较高,其中网络聊天是同学们上网的首选,比例高达83.1%。

大学生在网络人际交往中还形成了特殊的网络流行语,不少用字母、数字代替汉字的新名词在大学生中广泛流传。

从上网时间上看,网络游戏、交友聊天和查找信息超过其他任务项,居于前三位。

而大学生上网场所选择依次是在网吧(34.8%)、宿舍(29.5%)、学校(25.2%)、其他(4.8%)。

在选择网络游戏的大学生中有86%的同学把上网场所选在网吧。

一个接受访问的大学生说:

“到网吧玩游戏,才能感受到对手的存在,而不是一个人的独脚戏。

手机短信则是网络文化的一种延伸。

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中手机拥有率已超过90%,短信成为大学生主要而便捷的沟通方式。

短信之所以流行,首先由于发短信价格比较低,一般来说不超过0.1元/条,其次短信联系便捷实用,此外短信还让大学生将一些不方便用语言表达的话变成了文字,并且能够保存下来。

有人将手机称为“第五媒体”,那短信文化就是其最主要的传播内容。

(二)平民文化的一夜崛起显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

平民文化也被称为草根文化,有人还称之为“低俗”文化,即“门槛低、通俗”的合称。

从《一站到底》到《超级先生》,从《爸爸去哪儿》到《我是歌手》,在这些收视率排在前面的王牌节目中,我们不难看到一种共性——那就是都有平民参与其中,并且取代明星成为节目的主角,这恰恰能够更好地印证“平民主导娱乐”的新主张。

在我们的调查中看到,大学生认为平民文化的崛起是流行文化的“风向标”。

在平民文化的崛起过程中,大学生始终是作为主要的参与者,同时也是重要的推进者。

从网络歌曲、博客、“超女”这三个被认为是平民文化崛起的代表来看,网络歌曲的创作者往往是大学生,《大学自习室》就是其中的杰作,而《丁香花》本身就是一首校园民谣;“博客”的代表芙蓉姐姐本是一个游荡在清华北大校园周边地带、号称以考研为业的“校漂族”,但因为清华、北大学生在校园BBS的强大宣传攻势下一举成为网络明星;“超女”更不用说,前三强选手都是高校在读大学生。

调查中发现,有75%的大学生表示关注或了解“超级女声”,有四分之一的大学生表示喜欢这档节目。

不可否认,平民文化取代精英文化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走向是一致的,它的崛起意味着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

(三)外来文化的广受追捧显示大学生的开放意识

当代大学生置身于世界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当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有人说,现在的青少年是吃着麦当劳、喝着可口可乐、穿着耐克、看着哈里·波特长大的。

外来文化已经渗透到了图书影视文化、节日文化、快餐文化、服饰文化等多个文化领域,并且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追捧。

调查显示,80%以上的大学生吃过洋快餐;在对运动品牌的知晓度中,耐克和阿迪达斯高居前两位;在节日文化调查中,选择过情人节的大学生占到了54%以上,而选择过圣诞节的达到了72%;有24.2%的同学坚持名牌服饰才是他们的最终选择,而这些名牌大都来自国外。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外来文化的来源主体也在发生改变。

上世纪九十年代,外来文化主要发源于欧美,而新世纪以来韩日文化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在不断增强,形成了独特的“哈韩”、“哈日”一族。

其中韩国与中国同受儒家文化熏陶,大学生对于“韩流”更加容易接受。

据调查,看过或了解韩剧的大学生达到78%,。

近几年跆拳道协会在高校的流行和普及也是“韩流”对大学生活影响增强的有力明证。

外来文化的广受追捧反映出大学生的开放意识在不断增强。

(四)社团文化的日益繁荣显示大学生的归属意识

高校社团是指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其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社团在高校中的繁荣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社团文化。

上海高校的学生社团共有1276个,大致可分为理论学习、学术科技、社会实践、文娱体育、兴趣爱好、志愿服务、综合七类,增加了80%。

根据调查显示,有超过40%的大学生是或者曾经是社团成员,而参加过社团活动的大学生达到了74.3%。

从社团类别的角度分析,文艺、体育等传统意义上的社团依然是学生关注的重点,而一些有较强专业背景的学术科技类社团受到越来越多同学的瞩目。

此外,一种新型的网上社团也正在悄然兴起,占总数的1.5%。

社团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上是一种“圈子文化”。

它指的是社会阶层内部的一些人群源于某种共同的兴趣、爱好或品性而聚合成一个小圈子所形成的文化,也被称为“小众文化”,如高校中的“国际标准舞协会”、“欧洲电影俱乐部”、“DV爱好者协会”等等,他们围绕这些兴趣爱好形成一个个“小圈子”,有各自的活动地点和交流模式,构成了多元化的文化景观。

社团文化的日益繁荣显示出大学生强烈的归属意识。

如果扩展开来,还有一些“圈子文化”不是以社团组织形式存在的,但是也具有了社团文化的模式。

如一些大学生在节假日共同出行,节伴做一回“驴族”;还有的大学生进行一些刺激的极限运动,包括滑板、攀岩、蹦极、野外生存、越野等等,这些也形成了一种“圈子文化”,圈子外的人是很难进入其中的。

流行文化中以社团文化为代表的“小众化”板块,虽然参与人数并不庞大,但却是更大范围内的大众流行文化策源地,其影响力不可忽视。

三.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

流行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主意识。

网络的普及与通讯手段的进步,使得每个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扬民主精神,他们可以在网络上自由评论,通过网络和手机短信参与评选春节联欢晚会优秀节目、超级女生优胜者等活动。

这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了民主精神。

流行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现代观念。

大学生是一个很容易接受流行文化的群体,他们在流行文化中感悟着时代精神,同时,大学生所参与的手机短信,网络聊天,网上博客等流行文化形式,也已经使他们感觉到当今时代的信息化、数字化特征。

3.流行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大学生拓展知识面。

提高综合素质,流行文化涉及面比较广,领域较多,大学生参与其中,能扩展自己知识面。

例如,韩剧日剧的流行,使他们了解了韩国日本的人文环境和生活方式,再如,网络文化的盛行,使他们增强了电脑的操作技能,进一步改善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当代流行文化使得大学生责任感缺失,道德滑坡,诚信观念缺乏。

流行文化是一个大杂烩,它蕴涵多种因素,有精华也有糟粕,而当代大学生由于年龄、资历、经验等因素影响,相对缺乏判断力与自控力,往往会耽于娱乐而忘却了法纪、道德的约束。

比如网络中的一些谩骂侮辱之词不经意间就会蔓延到日常生活之中,这导致有的大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可能会表现出责任感缺失,道德滑坡,诚信观念缺乏等现象。

当代流行文化使得大学生过于追求一些轻的、软的、平俗的东西。

当代大学生更喜欢娱乐,喜欢轻松,综艺节目、网络聊天、电子游戏等成为他们的主要消遣方式,比如现在非常流行的人人网,还有日韩明星等。

很多人政治意识淡漠,对经典文本感到陌生,习惯了从网上搜索各种资料,然后收为己用。

在很大程度而言,他们靠近了流行文化,却疏离了精英文化与主流文化。

3当代流行文化导致大学生的功利心加重。

当代流行文化中的功利观念在大学生中极其盛行,使得大学生功利心过重。

对于各种活动首先想到是是否对自己现状有利,是否对自己的将来有利。

大部分的大学生参加活动仅仅为了加分,入党仅仅为了找工作,功利心过重。

甚至有些大学生放弃学习的时间到处打工,美其名曰是为以后找工作积累经验。

四.高校则相应的成为我国流行文化实践的重要阵地

(一)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和挑战。

一方面流行文化具有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拓宽大学生的视野、形成全球意识、拓展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