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中地理结业文化考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7926536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高中地理结业文化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上海市高中地理结业文化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上海市高中地理结业文化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上海市高中地理结业文化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上海市高中地理结业文化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高中地理结业文化考试.docx

《上海市高中地理结业文化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高中地理结业文化考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高中地理结业文化考试.docx

上海市高中地理结业文化考试

2005年上海市高中结业文化考试

地理(新教材)试卷

第一部分闭卷(满分40分,答卷时间为30分钟)

学校班级姓名

总分

 

一、选择题(在A、B、C、D四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填入下面答题表中。

每题1分,共2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的环保国际公约《京都议定书》于2005年2月16日起生效。

该条约旨在遏制全球

A.臭氧洞扩大B.酸雨加剧C.气候变暖D.荒漠化范围扩大

2.以下景点及其附近文化,在中国地域文化区中属于“青藏高原文化”的是

A.龙门石窟B.秦兵马俑C.布达拉宫D.都江堰

3.通过填海造陆建设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是利用了海洋资源中的

A.空间资源B.能源资源C.生物资源D.矿产资源

4.现代新兴技术能对板块运动进行高精度实测,从而使板块学说从假说走向科学,这一新技术是

A.航空摄影B.纳米技术C.激光技术D.全球定位系统

5.2005年1月6日是中国第13亿人口日,目前我国人口正处于

A.人口低增长率和高增长量并存时期B.人口低增长率和低增长量并存时期

C.人口高增长率和高增长量并存时期D.人口高增长率和低增长量并存时期

6.下列我国四大城市群中,目前城市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京津唐B.辽中南  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

7.2005年10月3日世界部分地区可看到日食现象,这一天出现的月相是

A.上弦月B.下弦月C.新月D.满月

8.一般情形下,城市土地利用最外围的是农业用地,由此向市中心依次为

A.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B.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C.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D.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

9.下列叙述中,符合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的是

A.夏秋多,北方多B.冬春少,北方少

C.夏秋少,北方少D.冬春多,南方多

10.下列流域中,径流资源最丰富的是

A.尼罗河流域B.多瑙河流域C.伏尔加河流域D.亚马孙河流域

11.目前国际贸易额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

A.巴西B.印度C.中国D.泰国

12.冬季植被比夏季更加葱绿茂盛的地区出现在

A.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B.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C.南北纬40°—60°大陆东岸D.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13.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下列四天中天安门广场升旗时刻最早的是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14.臭氧主要分布在大气垂直分层中的

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热层

15.我国东北地区是世界上能够种植水稻纬度最高的地区,形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季风B.地形C.纬度D.土壤

16.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方向是

A.提高第一产业比重,稳步增加其产量

B.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的比重,降低第三产业的比重

C.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继续加强能源、交通等建设

D.提高第一、第三产业的比重,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

17.下列省区中,荒漠化土地分布最广的是

A.黑龙江B.新疆C.四川D.江西

18.下列大渔场的形成与涌升流有关的是

A.北海道渔场B.北海渔场C.秘鲁渔场D.纽芬兰渔场

19.盛夏上海出现伏旱天气,主要是受

A.副极地低气压的影响B.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

C.赤道低气压的影响D.亚洲高压的影响

20.一些西方大城市人口由中心城区向郊区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大,购物不方便

B.中心城区地价高、生活成本高,郊区环境较好

C.中心城区农产品供不应求

D.城郊农业可提供大量工作岗位,就业机会多

二、火星和地球是九大行星中相邻的两颗行星。

2004年1月美国火星探测车成功着陆于火星表面。

下表是地球与火星一些基本数据比较,读表回答:

(5分)

1.表列数据中有两处科学性错误,请在错误数据处打“╳”。

行星

与太阳平均距离

(天文单位)

公转周期

(年)

自转周期

(天)

赤道面和公转

轨道面的夹角

地球

1

1

1.00

66°34′

火星

0.6

1.88

1.03

23°59′

2.火星与地球属同一类行星,与类木行星相比,这类行星具有的特征之一是………()

A.平均密度较大B.质量较大

C.没有卫星D.体积较大

3.下列条件中,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密切关系的是地球………………………………()

A.与太阳距离适中B.陆地平均高度适中

C.体积和质量适中D.自转与公转运动周期适中

4.太阳成为太阳系中心天体的主要原因是太阳………………………………………()

A.能发光发热B.距离地球近

C.质量巨大D.外部有大气层

三、小明在暑假赴印度游览了著名的古建筑——泰姬陵,参观了被称为印度“硅谷”的班加罗尔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8分)

1.泰姬陵的建筑材料主要是白色大理石,按成因分大理岩属于……………………………………()

A.喷出岩B.侵入岩

C.沉积岩D.变质岩

2.近几十年来,泰姬陵遭受了严重的侵蚀,其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A.臭氧洞B.气候变暖C.酸雨D.厄尔尼诺现象

3.小明在印度期间昼夜长短的情形是…………………………………………………()

A.昼短夜长B.昼长夜短C.极昼D.极夜

4.该季节班加罗尔地区盛行的风向是……………………………………………………()

A.东南B.东北C.西南D.西北

5.上述盛行风的形成是由南半球的风越过赤道后,受力的影响偏转而成。

6.该季节北印度洋洋流呈时针方向流动。

7.下列因素中对班加罗尔高新技术产业区位选择影响力较小的是……………………()

A.现代通讯B.人才C.能源D.环境

四、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东南亚、南亚及东非众多国家。

读图回答:

(7分)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__________圈可分为六大板块,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2.12月26日苏门答腊大地震发生在__________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苏门答腊岛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中的地震带上,是世界上地震多发地区之一。

3.除自然因素外,这次灾害造成印度洋沿岸各国人员伤亡惨重的主要原因有 

   。

4.图2中

两处,位于板块张裂地区的是处。

5.板块张裂处常形成………………………………………………………………………()

A.岛弧B.裂谷C.海岸山脉D.海沟

2005年上海市高中结业文化考试

地理(新教材)试卷

第二部分综合分析(满分60分,答卷时间为60分钟)

学校班级姓名

总分

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当选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之一,读“世界三大粮食作物分布”图回答:

(10分)

 

1.水稻种植业属于____________密集型农业,水稻集中分布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__________农业。

2.全球水稻种植面积最广的是_______洲,该洲水稻分布区的气候类型主要为___________气候、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及热带雨林气候。

3.我国水稻集中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    —   一线以南地区,这些地区农作物熟制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种植杂交水稻使单位面积产量大幅提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候B.土壤C.技术D.劳动力

5.为了对全球杂交水稻生长进行信息化管理,需要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代地理信息技术。

二、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南隧北桥”工程已正式启动,从此揭开了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的全新发展篇章。

读图回答:

(7分)

1.崇明岛的形成主要与流水的      作用有关,这种作用在河流的   游河段尤为显著。

2.东流的江水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对长江

岸的侵蚀作用较大。

3.长江在崇明岛以南形成北港和南港,其中南港水体较深。

近日江南造船厂将搬迁至长兴岛,新厂宜建在(北港或南港)沿岸。

4.目前通向崇明岛的“南隧北桥”工程已经启动。

从航运角度考虑,你认为在南港建隧道的主要原因是。

5.近几年重庆部分人口在政府的安排下,相继迁居崇明岛,这种人口迁移的方式属于( )

A.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引起的人口迁移B.生态移民

C.智力迁移D.劳务迁移

6.图中所示的陈家镇地区,近阶段房地产价格较岛上其他地区增幅大,其主要原因是(  )

A.重庆移民集聚B.商业网点增多

C.隧桥工程建设D.与东滩候鸟自然保护区相邻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6分)

阅读材料:

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大变化

现代钢铁工业起源于19世纪。

在早期的煤炭炼铁时代,钢铁工业以煤炭资源为主导区位因素,钢铁企业靠近大煤田,例如德国的鲁尔区。

20世纪初期开始,随着冶金技术的改进,钢铁工业改为以铁矿资源为主导区位因素,钢铁企业转向靠近大铁矿,例如我国的包钢、武钢、鞍钢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巨型矿石运输船只出现,钢铁企业转向沿海钢铁消费区,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同时,钢铁工业的临海型布局拉动了相关的电力、机械、汽车等工业部门在沿海港口地区的聚集,形成大型沿海工业区。

1.19世纪早期钢铁企业多靠近_______产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初期开始,_____________资源成为钢铁工业主导区位因素。

3.下列影响上海宝山钢铁厂布局的最主要因素是……………………………………()

A.矿产和能源B.水资源和能源C.交通和技术D.土地和劳动力

4.图中可看出,19~20世纪八十年代,每冶炼1吨钢铁所需要的原料下降幅度最大的是

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读下面两幅我国民居景观图片,完成表格:

(11分)

我国民居

景观图片

该民居集中分布的地形区名称

当地水资源的

年际变化特点

当地的

主要粮食作物

所属的

中国地域文化区

当地的传统

戏曲或音乐

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特征,拟定一个

研究性学习课题

╳╳县水土流失现状

调查与对策研究

五、2004年10月25日我国雪龙号开始了第21次南极科考之旅。

下图为雪龙号航程示意图,读图回答:

(10分)

1.雪龙号于10月29日到达香港。

从上海至香港途中,北半球黑夜一天比一天(短或长)。

2.雪龙号在沿澳大利亚西海岸航行时,其行驶方向与沿岸的洋流流向____________(相反或相同)。

按冷暖性质分,该处的洋流属于__________流。

澳大利亚西部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漠,其主要原因是这里常年受__________________气压带的控制。

3.雪龙号离开弗里曼特尔驶向中山站途中,若在南纬55度附近遭遇来自南极大陆的冰山,受盛行风和洋流的共同影响,冰山可能的漂移方向是…………………………………………………………()

A.由北向南B.自西向东C.自东向西D.自南向北

4.我科考队员到达南极冰盖最高点后,将五星红旗插上了冰盖最高点,正午时旗杆影子朝向是…………………………………………………………………………………………( )

A.向东B.向南C.向西D.向北

5.控制极点附近地区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

A.副极地低气压带B.极地高气压带C.极地东风带D.西风带

6.下列科学考察站中,属于我国南极科考站且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A.东方站B.中山站C.和平站D.长城站

7.图中下列四点,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

A.南极冰盖最高点B.极点C.冰点D.磁点

8.1983年我国加入了《南极条约》,下列叙述中符合该条约规定的是………………()

A.允许在南极洲进行科学考察和建立军事基地

B.不可以自由交流南极洲科学考察的计划、人员、资料和结果

C.不承认、不讨论任何国家对南极洲提出领土要求

D.可以大规模开发南极洲的能源资源

六、下图表示1960—2000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乡人口构成变化,读图回答:

(7分)

 

1.图中可以看出,年起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开始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

2000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约是发达国家的倍,可见近几十年来世界城市化特点之一是

2.根据图中信息估算,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约为70%,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约为%,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3.1960—2000年间,两类国家中总人口增长幅度较大的是国家。

根据两类国家人口增长的特点,小王同学认为发达国家人口容量较小,发展中国家人口容量较大,你的观点和理由是

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9分)

阅读材料:

攀枝花地区的产业发展

攀枝花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20世纪60年代中期,攀枝花开发建设成为我国西南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当地资源综合利用的逐步深入,当地政府积极建设攀(攀枝花)昆(昆明)高速公路和攀枝花机场,加大对国内外市场的开放力度,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同时,攀枝花还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中国科学院、西南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合作与交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依山而建的“立体农业”,推动了整个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

攀枝花三大产业结构(产值)的变化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95年

29

40.7

30.3

2000年

23.3

42.7

34

 

1.由于攀枝花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交界处,资源丰富。

2.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至少写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近几来,攀枝花地区的工业区位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变化较大的有、

和等。

4.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攀枝花地区产业结构变化情况是         

                              。

5.攀枝花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交通运输  C.土壤  D.市场

6.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攀枝花地区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是…………………()

A.修筑梯田,大力发展粮食生产

B.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培育新兴产业

C.依托科技力量,进一步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D.利用本地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适度发展旅游业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Nurfürdenpersö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

Pourl'é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àdesfinspersonnelles;pasàdesfins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людей,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недолжны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в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